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4、5章 呼吸.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4、5章 呼吸.ppt》由用户(金钥匙文档)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科大学精品课件:第4、5章 呼吸 医科大学 精品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既有共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作用既有共 同之处,又各有特点,这是因为:同之处,又各有特点,这是因为: 受体:受体:受体、受体、11受体、受体、22受体受体 受体分布:受体分布:受体:皮肤、肾脏、胃肠等受体:皮肤、肾脏、胃肠等 11受体:心受体:心 22受体受体: :骨骼肌、肝、心肌冠脉血管骨骼肌、肝、心肌冠脉血管 结合能力:结合能力: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1122; 肾上腺素都强肾上腺素都强 结合效应:结合效应:受体、受体、11受体与儿茶酚胺结合后兴奋;受体与儿茶酚胺结合后兴奋; 22受体
2、结合后抑制受体结合后抑制 二、体二、体 液液 调调 节节 循环血量循环血量 等适宜刺激等适宜刺激 (二)(二)肾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醛固酮系统 1.1.刺激肾素分泌刺激肾素分泌 的因素的因素 2.2.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A(A、AA、A)A) 的作用:的作用: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肾素肾素 血管紧张素的作用:血管紧张素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醛醛 固固 酮酮 肺脏的转换酶肺脏的转换酶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水、水、 NaClNaCl重吸收重吸收 循环血量循环血
3、量 (1 1)缩血管)缩血管 (2 2)促进交感神经释放)促进交感神经释放NENE (3 3)使中枢神经系统中)使中枢神经系统中 AA敏感区兴奋,促进交感敏感区兴奋,促进交感 缩血管神经元活动缩血管神经元活动 (4 4)促进醛固酮合成和分)促进醛固酮合成和分 泌泌 (5 5)引起或增强渴觉,导)引起或增强渴觉,导 致饮水行为致饮水行为 (三)血管升压素(三)血管升压素(VPVP)=(=(抗利尿素抗利尿素 ADH)ADH) 适宜刺激适宜刺激: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血浆晶渗压血浆晶渗压 血容量血容量 BpBp 渗透压感受器渗透压感受器+ + 容量感受器容量感受器- - 压
4、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 - (+ +) 血管升压素血管升压素(VP)(VP) 下丘脑下丘脑-垂体束垂体束 垂体后叶垂体后叶 血管收缩、抗利尿效应血管收缩、抗利尿效应 (+ +) (+ +) 来来 源源: (四)心房钠尿肽(四)心房钠尿肽(ANPANP) 适宜刺激适宜刺激: 来源:来源: 作用:作用: 心血管活动心血管活动 心率心率、每搏出量每搏出量 血管舒张、外周阻力血管舒张、外周阻力 水、盐重吸收水、盐重吸收 BPBP 血容量血容量、内皮素、内皮素、VPVP 心心 房房 肌肌 合成释放合成释放 心心 房房 钠钠 尿尿 肽肽 抑制抑制VPVP、醛固酮释放、醛固酮释放 (五)(五) 血管内皮生成的
5、血管活性物质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 1.1.舒血管物质舒血管物质 前列腺素:一种脂肪酸衍生物,存在全身各组织中,种类众多。前列腺素:一种脂肪酸衍生物,存在全身各组织中,种类众多。 其中,其中,PGEPGE族、族、PGAPGA族和族和PGI2PGI2(前列环素)有较强舒张血管作用。(前列环素)有较强舒张血管作用。 2.2.缩血管物质:内皮缩血管因子缩血管物质:内皮缩血管因子 (六)局部血流调节(六)局部血流调节 1.1.激肽:激肽:舒张血管、降血压舒张血管、降血压 2.2.组胺:组胺:舒张血管、增加毛细血管微静脉管壁通透性舒张血管、增加毛细血管微静脉管壁通透性 激肽原激肽原+ + 血浆激肽释
6、放酶 血浆激肽释放酶 组织激肽释放酶组织激肽释放酶 缓激肽缓激肽 血管舒张素血管舒张素 氨基肽酶氨基肽酶 缓激肽缓激肽 第四节第四节 器官循环器官循环 一、冠脉循环 (一)冠脉循环的解剖和血流特点(一)冠脉循环的解剖和血流特点 1.1.解剖学特点:解剖学特点: 小分支垂直心表面;小分支垂直心表面; 毛细血管网丰富;毛细血管网丰富; 侧支循环不易建立侧支循环不易建立。 (二)冠脉血流的特点(二)冠脉血流的特点 (1 1)路径短、压力高)路径短、压力高 (2 2)冠脉血流量大)冠脉血流量大 安静状态:安静状态:606080ml/100g/min80ml/100g/min, 占心输出量的占心输出量的
7、4 4% %5 5% %。 剧烈运动:可达剧烈运动:可达300300400400ml/ml/100100g/ming/min (3 3)心肌摄氧能力强)心肌摄氧能力强 动脉血经心肌动脉血经心肌,6565% %- -7070% %的氧被心肌摄取的氧被心肌摄取 (4 4)血流量受心肌舒缩的影响)血流量受心肌舒缩的影响 心室收缩期:挤压冠脉心室收缩期:挤压冠脉,冠脉血流急剧减少;冠脉血流急剧减少; 心室舒张期:心室舒张期:对冠脉挤压解除对冠脉挤压解除,血流明显增多血流明显增多。 因此因此,动脉舒张压高低和心舒期长短是决定冠脉血流动脉舒张压高低和心舒期长短是决定冠脉血流 量的重要因素量的重要因素。 (
8、三)(三)冠脉血流量的调节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1.1.心肌本身的代谢水平是调节冠脉血流量的最重要因素心肌本身的代谢水平是调节冠脉血流量的最重要因素 心肌局部代谢产物是导致冠脉扩张的主要因素,心肌局部代谢产物是导致冠脉扩张的主要因素, 其中其中腺苷腺苷作用最为重要。作用最为重要。H H+ +、COCO2 2、乳酸、缓激肽、乳酸、缓激肽、 PGEPGE等亦可舒张冠脉。等亦可舒张冠脉。 ATPATP 心肌代谢心肌代谢POPO2 2 小动脉强烈舒张小动脉强烈舒张、血流量血流量 腺苷腺苷 ADPADP 5 5/ /- -核苷酸酶核苷酸酶 2.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神经因素对冠脉血流的直接影响会在很短时神经
9、因素对冠脉血流的直接影响会在很短时 间内被心肌代谢改变引起的血流变化所掩盖。间内被心肌代谢改变引起的血流变化所掩盖。 3.3.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血管紧张素、大量血管升压素能减少冠脉血血管紧张素、大量血管升压素能减少冠脉血 流量。甲状腺激素能增加血流量。流量。甲状腺激素能增加血流量。 二、肺循环二、肺循环 肺的血液供应来自于: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肺的血液供应来自于:肺循环和支气管循环。 (一)生理特点(一)生理特点 1.1.途径短、阻力小、血压低途径短、阻力小、血压低 肺动脉压肺动脉压22/8mmHg22/8mmHg,平均压约,平均压约15mmHg15mmHg,毛细血管平均压约,毛细血管平均压约
10、 7mmHg7mmHg,肺静脉平均压,肺静脉平均压2mmHg2mmHg。 有效滤过压为负压,无组织液生成有效滤过压为负压,无组织液生成 2.2.血容量大,并受呼吸活动的影响血容量大,并受呼吸活动的影响 安静时:约安静时:约450ml450ml(占总血量(占总血量9%9%);); 用力呼气:约用力呼气:约200ml200ml;深吸气:约;深吸气:约1000ml1000ml。 起起“储血库储血库”作用作用 (二)肺血流量的调节(二)肺血流量的调节 1.1.肺泡气氧分压肺泡气氧分压 局部氧分压降低,肺泡周围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局部氧分压降低,肺泡周围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 缩,血流阻力增大
11、,血流量减少,血流改道至通气好的肺缩,血流阻力增大,血流量减少,血流改道至通气好的肺 泡进行气体交换。泡进行气体交换。 2.2.神经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 交感收缩、迷走舒张交感收缩、迷走舒张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组胺、组胺 等,收缩微动脉;前列环素、乙酰胆碱舒张肺血等,收缩微动脉;前列环素、乙酰胆碱舒张肺血 管。管。 三、脑循环三、脑循环 (一)解剖特点(一)解剖特点 脑血供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在脑底部形成颅底动脉脑血供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在脑底部形成颅底动脉 环环。 (二)脑循环特点(二)脑循环特点 1.1.血流量大、耗氧多血流量大、耗氧
12、多 安静时,脑血流量安静时,脑血流量750ml/750ml/分,占排血量分,占排血量15%15% 2.2.血流量变化小血流量变化小 3.3.存在血存在血- -脑屏障和血脑屏障和血- -脑脊液屏障脑脊液屏障 生理意义:保持神经元周围稳定的化学环境和防生理意义:保持神经元周围稳定的化学环境和防 止血液中有害物质侵入脑内。止血液中有害物质侵入脑内。 (三)脑血流量的调节(三)脑血流量的调节 1.1.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脑血管的自身调节 平均动脉压在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60140mmHg范围内变化时,脑血管范围内变化时,脑血管 可以通过自身调节使脑血流量保持恒定。可以通过自身调节使脑血流量保持恒
13、定。 2.2.体液调节体液调节 主要受血液中主要受血液中PO2PO2和和PCO2PCO2的影响。的影响。 3.3.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作用很小。作用很小。 (四)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四)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 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系统、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内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系统、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内 的液体,相当于脑和脊髓的组织液。的液体,相当于脑和脊髓的组织液。 正常人平卧位时,脑脊液平均压约正常人平卧位时,脑脊液平均压约10mmHg10mmHg,当脑,当脑 脊液吸收障碍时,压力升高,影响脑血流和脑功能。脊液吸收障碍时,压力升高,影响脑血流和脑功能。 作用:脑和血液之间物质交换的媒介;作用:脑和血液之间
14、物质交换的媒介; 回收蛋白质回收蛋白质 缓冲保护脑组织缓冲保护脑组织 目目 标标 测测 试试 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是 A A、足够的循环血量、足够的循环血量 B B、心脏前负荷、心脏前负荷 C C、心脏收缩做功、心脏收缩做功 D D、外周阻力、外周阻力 E E、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其它因素不变而搏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变其它因素不变而搏出量增大时,动脉血压的变 化主要是化主要是 A A、收缩压升高、收缩压升高 B B、舒张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C C、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同、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幅度相同 D D、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收缩压降
15、低,舒张压升高 E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使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是使中心静脉压升高的原因是 A A、血管容量增加、血管容量增加 B B、静脉回心血量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C C、循环血量减少、循环血量减少 D D、心脏射血能力减弱、心脏射血能力减弱 E E、静脉回流速度减慢、静脉回流速度减慢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 A、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B B、脊髓、脊髓 C C、延髓、延髓 D D、下丘脑、下丘脑 E E、脑干、脑干 由卧位突然变为立位,正常人血由卧位突然变为立位,正常人血 压变化很小,主要原因是压变化很小,主要原因是
16、A A、压力感受器反射、压力感受器反射 B B、化学感受器反射、化学感受器反射 C C、心肺感受器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 D D、心血管自身调节、心血管自身调节 E E、脑缺血反射、脑缺血反射 引起冠状动脉舒张作用最强的是引起冠状动脉舒张作用最强的是 A A、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B B、乙酰胆碱、乙酰胆碱 C C、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D D、乳酸、乳酸 E E、腺苷、腺苷 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压力为负压的器官是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压力为负压的器官是 A A、脑组织、脑组织 B B、骨骼肌、骨骼肌 C C、肺泡、肺泡 D D、肾脏、肾脏 E E、肝脏、肝脏 第五章第五章 呼呼 吸吸 信阳职
17、业技术学院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生理教研室生理教研室 肖猛肖猛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呼吸的概念和三个环节; 肺通气的动力、肺内压和胸内压的变化; 肺通气的弹性阻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 作用; 时间肺活量、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含义; 肺换气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呼吸运动的调节。 概概 述述 呼吸呼吸: 呼吸全过程:呼吸全过程: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 : 肺通气肺通气 肺与外界环肺与外界环 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肺换气肺换气 肺泡与肺毛肺泡与肺毛 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 交换。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
18、输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组织换气组织换气 组织毛细组织毛细 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 间的气体交换。间的气体交换。 一、肺通气的动力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肌收缩舒张呼吸肌收缩舒张( (原动原动 力力)胸廓扩大缩小胸廓扩大缩小 肺扩大缩小肺扩大缩小肺内压肺内压 变化变化肺泡与外界环肺泡与外界环 境之间的压力差境之间的压力差( (直接直接 动力动力) ) 肺通气的肺通气的原动力原动力是呼吸运动是呼吸运动 肺通气的肺通气的直接动力直接动力是肺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是肺内压力与大气压力之差 第一节第一节 肺肺 通通 气气 (一)(一)呼吸运动呼吸运动 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
19、与缩小。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与缩小。 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吸气肌:吸气肌:膈肌、肋膈肌、肋 间外肌。间外肌。 呼气肌:呼气肌:肋间内肌、肋间内肌、 腹肌。腹肌。 辅助吸气肌:辅助吸气肌:胸锁胸锁 乳突肌、斜角肌等。乳突肌、斜角肌等。 型式型式: 按呼吸深度分按呼吸深度分: :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平静吸气:吸气肌收缩(主动)平静吸气:吸气肌收缩(主动) 平静呼气:吸气肌舒张(被动)平静呼气:吸气肌舒张(被动) 频率:频率:成人成人12121818次次/ /分分 用力吸气:吸气肌用力吸气:吸气肌+ +辅助吸气肌收缩(主动)辅助吸
20、气肌收缩(主动) 用力呼气:吸气肌舒张用力呼气:吸气肌舒张+ +呼气肌收缩(主动)呼气肌收缩(主动) 某些病理情况下,即使用力呼吸也无法满足需要,为呼吸困难。某些病理情况下,即使用力呼吸也无法满足需要,为呼吸困难。 按动作部位分按动作部位分: :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 :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呼吸胸式呼吸: :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妊娠后期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妊娠后期 混合呼吸混合呼吸: :正常成人。正常成人。 (二)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二)呼吸时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的变化 1、肺内压、肺内压 呼吸过程:呼吸过程: 肺内压的交替变化时肺通气的直
21、接动力。肺内压的交替变化时肺通气的直接动力。 临床上,可用人为方法建立肺内压与大气压临床上,可用人为方法建立肺内压与大气压 之间的压力差,以维持肺通气的过程,即之间的压力差,以维持肺通气的过程,即人人 工呼吸。工呼吸。(正压法、负压法)(正压法、负压法) 2.2.胸膜腔内压胸膜腔内压 密闭;没有气体,密闭;没有气体, 呈呈负压负压状态;仅状态;仅 有少量浆液,润有少量浆液,润 滑,减小呼吸时滑,减小呼吸时 两层胸膜的摩擦;两层胸膜的摩擦; 增加内聚力,使增加内聚力,使 两层胸膜贴合不两层胸膜贴合不 易分开。易分开。 成因成因: : 两两种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代数和种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代数和 胸内压大
22、气压肺回缩力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胸内压胸内压0 0肺回缩力肺回缩力 迫使脏层胸膜回位迫使脏层胸膜回位 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 (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 ) 肺肺 回回 缩缩 力力 ( (大大 气气 压压) ) 肺肺 内内 压压 作用:作用: 使肺和小气道总是处于扩张状态而不至于萎使肺和小气道总是处于扩张状态而不至于萎 缩,肺可以随胸廓的扩大而扩张。缩,肺可以随胸廓的扩大而扩张。 作用于胸腔内其他器官,如腔静脉和胸导管作用于胸腔内其他器官,如腔静脉和胸导管 等,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等,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