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考文学类文本解析及真题回顾.docx

  • 上传人(卖家):青草浅笑
  • 文档编号:494094
  • 上传时间:2020-04-27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112.9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考文学类文本解析及真题回顾.docx》由用户(青草浅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考 文学 文本 解析 回顾
    资源描述:

    1、 1 高考文学类文本解析及真题回顾高考文学类文本解析及真题回顾 一、要点梳理一、要点梳理 (一)散文阅读考情分析(一)散文阅读考情分析 1选材特点选材特点 从 2017 年高考散文的考查来看,所涉及的文本全部为中国作品,这和对小说的考查略有不同。就作家来说, 基本为当代一线散文作家。内容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主题大多充满正能量。 2考查重点考查重点 散文的考查点比较多,考查的重点是对文本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赏析,以及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语言 类的考查是重点。 3命题形式命题形式 北京卷为三道选择题,四道主观题。 (二)小说考情分析(二)小说考情分析 考查内容 试卷 篇目名称 分析概括(双选

    2、题) 形象 情节 语言 形(物)象作 用 探究 2019 全国 1 卷 理水 2018 全国 1 卷 赵一曼女士 2017 全国卷 天嚣 2016 全国甲卷 战争 2016 全国乙卷 锄 2016 全国丙卷 玻璃 2015 全国卷 马兰花 2015 全国卷 塾师老汪 2014 全国卷 古渡头 2014 全国卷 鞋 1试题形式上的特点试题形式上的特点 往年高考中小说板块试题样式相对稳定,一般为 4 道题。命题方式是 1 道综合选择题和 3 道简答题,今年有可 能为 1 道选择题和 2 道简答题。 2 2考题考点上的特点考题考点上的特点 近两年,综合选择题侧重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2 道

    3、简答题侧重对情节和人物的考查。具体特点 如下: (1)高考命题人设计问题往往注重小说“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 常常在以下题型中选择 4 个考查:把握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赏析环境描写;概括探究主题;品味赏析语 言;赏析艺术技巧;理解小说的标题。 (2)命题角度的切入点很小,问题较具体。 (3)设题内容更趋向关注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3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小说考查偏重于对小小说的考查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小说考查偏重于对小小说的考查 小小说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小小说篇幅短小,常常精选细小而有代表性的事件,从中折射出重大的主题。 (2)人物

    4、典型,情节紧凑。受篇幅限制,小小说大多浓墨重彩地描写人物在某特定时间的某一侧面;情节一般发 展比较快,前后事件较为紧凑,整个情节常突破思维定式,给读者以惊异感。 (3)结构严密,结尾出人意料。小小说不是靠情节的复杂取胜,而是靠精心布局,做到主次分明。出人意料又在 情理之中的结尾是小小说最突出的特色之一。 二、方法点拨二、方法点拨 (一)小说阅读(一)小说阅读 1读懂小说读懂小说 读懂小说,就得弄清楚小说基本知识。当然小说依然由内容、主题、语言、结构四要素构成。在阅读和答题时 都要有四要素的意识,四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关联的。 (1)典型小说)典型小说 典型小说一般指传统小说一类的小说, 在

    5、典型环境中通过典型情节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 一般强化和突出人物、 情节。 内容:包括小说的三要素内容:包括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情节、人物、环境 情节情节: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一般分为“开端发展(复杂的还有再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最主要手段。 人物人物:人物是最核心的要素,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 (主人公) 和次要人物。 次要人物一般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 也可以成为小说的线索。 人物可以分为静态人物和动态人物。 人物形象由身份地位、 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共同构成, 当然内在特点为主。 外在包括衣着、肖像、年龄等

    6、等,这一般和内在紧密相连。 环境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推进的时空。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小说的时代(社会)背景,一般通过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人和事物来展现或者暗示,可以直接 揭示主题,展现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一般是由景物描写构成。在小说考题中一 般多考自然环境。 3 主题主题:作者通过文本或者内容传达的对人物和社会的态度、认知与思考,或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揭示。 (一 般来说在选择题中呈现)主题表现的途径: 情节情节,情节展示人物活动和社会生活,它直接揭示社会本质。 人物人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是主题。 环境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是人物

    7、命运的社会原因,也能直接揭示主题。 语言语言:这里指作品的语言。小说的语言主要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在于陈述情节,描写在于情节的细节、人物和环 境。 考题中一般就环境描写 (尤其是自然环境) 和人物描写 (包括细节描写) 进行考查, 如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某一处描写是如何塑造人物的等等。 结构结构:小说情节各部分的安排,内容之间的关系等。包括线索、思路和结构手法和结构形式等。 小说中有一些经典的结构,如项链式结构,欧亨利式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与伏笔相关)等等。还有倒叙 手法、设置悬念、伏笔与照应等等。 小说的线索有时空线索、人物线索、物线等等。 (2)非典型小说)非典型小说 非典型小说,是

    8、相对于传统小说强化情节和人物而言,它淡化情节、弱化甚至虚化人物。不写那么多的巧合、 偶然、生死矛盾、巨大的悬念,而是力求写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平凡朴实,写平凡中的意义。有独具特色的“那 一个” (作品的特色) 。如王安忆的小小说比邻而居 (2015 全国卷) 。 非典型性小说文本特点:内容上内容上,市井生活小人物;形式上形式上,淡化情节虚化人物凸显个性;范围上范围上,中外名著 热点;艺术上艺术上,均有与众不同的“那一个”非典型小说的精彩处,如:舒缓的叙事风格、绵密的心理描写、琐 屑的市井生活、韵致的场景描写、内蓄的对话描写、环境描写与物的象征、明显的荒诞色彩。 非典型性小说在命题上,除了依据一

    9、般小说命题外,一定有一道题目体现其“那一个”语言特点、重视自 然环境描写、物的描绘与象征、淡化情节、虚化人物等等。 2会做题会做题 (1)选择题:)选择题:基本是四要素、整体与局部的全覆盖。 读懂了小说,仔细读选项,结合文本,细致分析。每个选项要做信息切分,然后唤醒涉及的知识点和要用相应 的方法。一般错误设置在:内容概括(形象特点)艺术手法和思想情感上。 (2)概括小说情节)概括小说情节 一般来说,要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分点概括,概括均用“何时何地何人因何如何做何事结果如何” 句式完成,这是叙事文字的概括方法,可以根据要求和需要做适当取舍加上线索,按照“先写再写然 后写最后”来概括,即

    10、思路题的答案。 (3)某一内容(语段、语句)的作用)某一内容(语段、语句)的作用 首先判断是不是主要情节的一部分,若是,则回答: 它写了什么,是主要情节的组成部分,使小说情节更加丰富、完整。 它在整个情节中的位置,和其前后情节阶段的关系。 突出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4 对表达主题(或者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何作用。 若不是,则答: 它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思想。 它对主要情节的发展和推进有何作用。 它在刻画人物的形象上的作用。 (4)人物形象的概括)人物形象的概括 总说人物的身份地位与性质,并将人物特点列举出来。 对人物特点逐一简要分析。 A首先可以分析外在形象。 B内在特点一般可以分

    11、为四个方面: 个性性格; 人生态度(生活态度) ; 待人接物;成长事业如有志向、刻苦、 坚持不懈等等。 (5)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 情节直接展示人物活动,揭示人物特点; 直接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动作(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情态(表情)描写,细节描写。 间接塑造:环境烘托人物心理,其他人物的对比衬托(含反衬) ,物的象征,其他人眼中的人物形象(其他人的 评论) 。 (6)人物的作用。)人物的作用。这个题型一般考查次要人物。 小说的线索,所有情节围绕这个人物得以集中,并推动情节的发展。 情节与人物命运的见证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增强故事的真实感。 衬托主要人物。 成为社会

    12、环境的一部分,暗示社会环境。 揭示小说主题。 (7)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环境描写及其作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题,一般多考作用,少有考描写。赏析则要都答到。 环境的描写 A社会环境。通过人物或者富有时代特点的人文事物来展示,如描写房间的布置,人的衣着。 B自然环境。同诗歌鉴赏中的景物描写(描写的角度、描写手法、修辞,环境特点) 。 环境的作用 A为人物的活动、情节的展开提供时空,暗示社会背景。 B营造一定的氛围,奠定感情基调。 (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 C烘托人物心理。 (自然环境) D推动情节发展或者情节的转向。 5 E揭示人物命运原因,揭示主题。 (社会环境) F含蓄韵致地揭示主题(结尾的环境描

    13、写) 。 G非典型小说成为作者塑造的审美对象,表现生活风貌、风土人情。 (非典型小说) (8)物的作用)物的作用(小说中有不可或缺的物,这实际上是非典型性小说的一种) 线索,串起小说的情节。 情节和人物命运的见证者。 (往往在小说中有拟人化的倾向) 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主要人物或者作者的人生观。 推动或者影响情节的发展甚至使情节发生陡转。 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9)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作用 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内心、突出人物特点。 推动或暗示情节的发展。 渲染氛围、体现某一地域特色。 揭示主题。 (10)标题的含义与作用)标题的含义与作用 统率小说主要内容,概括小说主要情节、交代主要人物

    14、或者主要环境。 结构上,线索作用,贯穿全文。 主题上,象征,揭示主题。 个别篇目的标题很有文采,需注意语言美,吸引读者。 (11)开头的作用或者妙处)开头的作用或者妙处 悬念设疑式开头:吸引读者兴趣,引发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主题;与后文某处呼应。 写景式开头:交代人物活动、情节展开的时空;暗示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主题;渲染氛围,奠定感情 基调;烘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情节的展开、人物形象的刻画做铺垫。 (12)结尾的作用)结尾的作用 呼应开头,使结构完整、首尾圆合。 揭示前文的悬念,与前文的某些内容形成伏笔与照应,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

    15、术效果。 卒章显志,含蓄韵致地(如写景式结尾)揭示主题,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更好地刻画人物。 特别提示:某段(某一内容) 、标题等的含义就取其作用中关涉内容和主题的部分,并去掉其作用术语即可, 即从内容和主题(思想情感)两个方面来思考。 (13)非典型性小说“那一个”题型分析)非典型性小说“那一个”题型分析 6 “那一个”问题的命题及回答策略:突出文本的特点独具特色的“那一个”的问题一般设置为“这样这样 写有什么作用写有什么作用” 。 我们在回答这类题目的时候,首先把握到“那一个” ,并结合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和主题等方面去思考。 示例: 邮差先生4 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

    16、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 (6 分) 舒缓的叙事风格 答: 有助于刻画邮差这一人物形象特征:经历平常,性格平和,行事从容; (人物) 也有助于表现小城惯常的生活状态; (环境) 淡化了情节,有助于形成作品的抒情风格。 (作品风格) 再如: 峡谷小说主要人物是骑手,但几乎一半篇幅在写峡谷。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环境描写与物的象征 答: 峡谷是作者有意塑造的一个自然形象, 与骑手一样有着重要的审美意义, 所以峡谷的描写是小说不可缺少的内容; (环境是内容) 峡谷是骑手的主要活动空间(环境) ,所以语文月刊峡谷的描写对塑造骑手形象、表现骑手性格起着关

    17、键作用(人 物塑造) ; (环境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峡谷的描写,使人与物有机融合,峡谷的原始沉静与骑手的孤独沉默相辅相成,互为比照映衬,产生更好的艺术 效果; (环境与人物的关系、作品风格) 峡谷的描写,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原始美与生命力的赞叹之情,这不仅丰畜了小说的内涵,也使小说的主题更为 鲜明。 (主题) (14)小说的思路。)小说的思路。 (其他文本的思路题,同此)以什么为线索,依次展开情节。 首先写什么内容(情节发展的阶段,注意不一定是开端,比如倒叙写法之下,可能首先写的是结尾) 。 其次写什么内容(情节发展的某一阶段) 接着写什么内容(情节发展的某一阶段) 最后写什么内容(情节发展

    18、的某一阶段) (15)小说的结构类题目)小说的结构类题目 如:线索是什么?有几条线索?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线索作用的分析,多从情节的安排和主题的挖掘这两个角度切入。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小说情节、结构和主题。 以什么为线索,串起了“”“”“”“”的情节。 (若有双线,则分别回答) 这样安排,情节更加集中,结构更加完整、合理。 7 更有利于表达主题(简要讲清楚主题是什么) 。 (16)探究“这样写”的作用。)探究“这样写”的作用。 (非典型小说的“那一个” ) 讲清楚“这样写”究竟是怎样写。 “这样写”写了什么,有何特点。 分析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分析在情节推进上的作用。 分析在表达主题上的作

    19、用。 体现文本的审美和风格,如舒缓的叙事风格、淡化情节等等。 (非典型小说) (17)探究小说主题及其意义。)探究小说主题及其意义。 (一般主观题不容易考到,主要用于选择题对主题的理解。 ) 从情节上探究主题。 从人物形象上探究主题。 从环境上探究主题,从物的象征上探究主题。 结合现实与自己,探究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认识。 (18)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和事物的作用。)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和事物的作用。 一是和主题相关,二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相关,三是和文章最主要的内容相关。如果是议论句或者抒情句一 般就是中心句。 答案分点:答案分点: 全文主要内容上(如在情节上、人物形象上、环境上

    20、) , 结构上(线索、照应等等) , 主题(思想情感)上, 艺术效果上。 作用类题目是重点。作用类题目是重点。 这类题目首先界定是什么(如内容的作用就要概括内容,这样写就要表述清楚怎样写) ,然后再分析作用。 “作 用”即关系,弄清楚“这个内容或者语段、语句”与标题、开头、结尾、前后文、主要内容(小说的主要人物、情 节、环境) 、主题之间的关系是王道。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 题目问什么先答什么,先问什么先答什么。 分点作答,分条陈述,先观点后阐释。 阐释结合文本具体内容。 语言简明,杜绝啰嗦,使卷面清晰、美观、简约。 (二)散文阅读(二)散文阅读 1读懂散文读懂散文 8 (1)根据四要素)根据

    21、四要素内容、主题、结构、语言及其相应的艺术手法来阅读。基本原理同小说。 (2)分类阅读。)分类阅读。根据内容来分类: 分类:写景散文、状物散文、记事散文、写人散文。当然一篇文章可能是单一的一种类别,更可能是两种、三种 甚至四种的综合。这个时候需要先读题,根据题干的信息判定考查的类别有哪些,就按照考查的类别阅读。 转化:如果是只考一种类别或者主要考查一种,而文章却是几种的综合,那么在阅读中要学会转化,比如考查状 物,那么文章中涉及的其他类别,如写人写事的内容,表达的情感思想就需要转化到物上,让物去承载。 (3)阅读知识与技法)阅读知识与技法 写景写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A景,即画面,需要弄清楚画面

    22、的构成及其特点。注意,人及人的活动也是画面内容之一。 画面要分类并命名:分类可能按时空分类,也可能按性质来分类。下面按照性质来分类: 自然景物时空;人的活动时空+人;人与自然(人活动的结果,如劳动成果)自然+人。 B景要体现一定文化,承载相应的情感借景抒情。 自然景物内心的喜悦,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人的活动对人的赞美与崇敬,对人改变自然、保护自然如劳动的赞美。 人与自然(人活动的结果,如劳动成果)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景,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文化可能涉 及人文关怀、敬畏自然、敬畏生命、传统文化之美如农耕文化、隐逸文化 C对景的描绘:描写的角度、顺序和手法以及语言。 角度与顺序:角度时空、五

    23、觉;顺序时空、逻辑 手法:描摹类勾勒、细描、工笔、白描、浓墨重彩、绘声绘色绘形衬托烘托、反衬,对比,想象, 联想,虚实,动静,声寂 语言:语音、词语、句式、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反问、排比 状物状物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物,个体与类别,需要抓外在特点和内在品质。注意,物的内在主要指向象征意义,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 涵。 物的分类:物的分类:物由外在到内在的深入,需要结合物存在的环境 A自然之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品质 B人文之物传承的人文环境:文化 物要承载一定的志趣、情感和文化托物言志。 自然之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品质;志趣、情感 人文之物传承的人文环境:文化;情感、愿景 C某一物也可能是

    24、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就需要综合二者的特点及其承载的志趣和文化来理解。 如四川卷灯火第二题“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 分) (1)那情形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 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就是考查“物”的承载的品质、志趣和情感。第四题“文章最后一段 9 说: 我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 但我知道灯火在我心中的意义。 综观全文, 灯火在作者心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6 分) ”就是考查“物”的象征意义主题。 物的描写,物的描写,基本同景的描绘。从略。 如四川卷灯火第一题“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考查物 的描写、特点及其承载的

    25、情感。 特别强调:特别强调: 景和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有的事物整体上是“物” ,局部细化是“景” ,有的“景”同样具有“物”的特 质传承文化承载志趣,有的“物”可能成为“景”的一部分,有的“景”中的某一具体的“事物”可能具有象 征意义而表现为“物”的特征。 例如琼瑶山的呼唤 ,整体上“山”是“物”象征人生路上需要征服和翻越的困难,局部又对两座山进行了 细致的描写,描绘山上美景,呈现为“景”的形象。 如张抗抗云和梯田阅读第三题,文章最后部分“梯田”加上引号的作用,及其对之的理解,就是将“梯田” 之“景”转化为“物”的题目。 写人写人写人美质(从略,基本可以借鉴小说阅读)写人美质(从略,基本可

    26、以借鉴小说阅读) 叙事叙事即事明理(从略,基本可以借鉴小说阅读)即事明理(从略,基本可以借鉴小说阅读) 在阅读中,要弄清楚“内容” “结构” “主题”和“语言”及其各自对应的艺术技巧。 2答好题。答好题。众多题型可以参照小说阅读和实用类人物传记。 (1)选择题)选择题 问题所在: 一般来说选项的问题多半出在以下几点:内容概括(对象特点) ,艺术手法,情感理解(方向、主次等) 。 答题技巧: 或者四选一或者五选二,必须在读懂的基础上进行判断。注意像诗歌鉴赏选择题突破方法一样,注意逐段的信 息点切分,据此换新相应的知识体系,并做切分后的逐个信息点判断。肯定或者否定都需要以文本为依据。 (2)主观题

    27、)主观题 主要考查题型: 内容分类概括,思想情感理解分析,艺术手法鉴赏,内容、形象、语段、语句(含标题)的作用,词句含义理 解。 做题程序: A读懂文章后,明确文章类别,唤醒相应知识体系。 B勾画题干,明确题目类型,分析需要四要素中的哪几个要素。 C整理语言,分点作答。 (3)基本题型分析:)基本题型分析: 内容分类概括内容分类概括 A事件类:按事件或逐个概括或分阶段概括。一般用“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结果如何”来概括。 10 B人物类:按照身份地位、外在形象、内在形象分类,内在形象(性格特点)的分类请参照小说阅读知识体系。 C景物类:或按照时空分类,或按照自然、人文分类。画面要命明并概括出其特点

    28、。 D物象类:从环境、外在、内在三方面概括特点。 思想情感理解分析思想情感理解分析 根据内容的类别分别挖掘其“情志理”和“文化” 。 艺术手法鉴赏艺术手法鉴赏 注意鉴赏角度,如果没有给出角度,就要从鉴赏的内容(语段、语句)的表达方式切入,如果是描写,就找出 描写对象,如景象,就可以按照如下顺序完成: A描写语言(修辞语音、词语、句式、手法) , B描写顺序、角度和描写手法, C描写对象的特点, D该内容的作用(如表达的情感) 。 内容、形象、语段、语句(含标题)的作用内容、形象、语段、语句(含标题)的作用 写了什么,写出了什么。在内容、情思、结构和语言(艺术)上的作用。 词句含义理解词句含义理

    29、解 答案要点:有修辞手法的先去掉修辞。然后从两个角度回答: A表层:内容(对象及特点) , B情感思想。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层都可能由 2-3 个面构成。 三、拓展延伸三、拓展延伸 高考语文阅读:现代诗歌、戏剧阅读高考语文阅读:现代诗歌、戏剧阅读 (一)考纲解读(一)考纲解读 同“小说阅读”部分。 (二)考点透析(二)考点透析 1诗歌阅读诗歌阅读 诗歌,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 奏和韵律,一般分行排列。诗歌的欣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把握旨趣,领会情感美把握旨趣,领会情感美 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 无情即无诗。 鉴赏诗歌必须首先进入

    30、诗人的情感世界, 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 A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 欣赏任何一首诗歌,总要对它的作者和它所诞生的时代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否则,我们的欣赏就是盲目的。鉴 赏诗歌,找准了情感突破口,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会更便捷,对情感美的领会就会更深刻。 11 B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 以实写虚,化抽象为形象,这是诗人创作的高超本领;避实就虚,反复咀嚼又是我们领会情感美的巧妙途径。 阅读鉴赏时,我们就得用诗意的眼光避实就虚,慢慢咀嚼出诗歌的真味。 C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 阅读和鉴赏诗歌时,我们要学会品读形象的寓意,由表及里

    31、,探测诗人物化的情绪,领会诗歌的旨趣。 展开想象、感受形象美展开想象、感受形象美 高尔基说得好:“在诗歌作品中,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分为抒情主人公 的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 A调动积累,张开想象的翅膀调动积累,张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不仅对于诗人的创造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可以认为,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诗的形 象,读者通过想象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 B体察物象,剖析寓意体察物象,剖析寓意 中国历代的诗人总是在大自然中努力寻求属于自己的新鲜活泼的物象,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心志,创造出了丰富 多彩的事物形象。欣赏者要学会联想,由表及里地剖析,在体察外在形象

    32、特征的基础上把握形象的寓意,从而领会 形象的意蕴美。 物意契合,赏析意境美物意契合,赏析意境美 赏析诗歌的意境美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诗的综合美感,即它的情理交融的思想内容之美,形神结合的艺术表现之 美。 A抓住意象,发挥想象,由形象悟情感抓住意象,发挥想象,由形象悟情感 阅读诗歌时要抓住具体的意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去领悟和品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我们只要抓住诗中意 象深入玩味,并调动联想和想象,就会进入诗人为我们营造的韵味浓厚、意蕴深广的神话境界,心中的美感就会与 诗人的思想脉搏一起跃动。 B透析形神,体悟情理,由具体到抽象。透析形神,体悟情理,由具体到抽象。 诗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

    33、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物)相契合,形成的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艺术境 界。意境要求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发掘具体的形神中蕴涵的抽象的情理,就能品味出这首诗深邃而绵远、 空灵而新颖的意境美。 C品品味情境,观照情感,于客体察主体味情境,观照情感,于客体察主体 意境作为形象思维的特殊表现,诗人在写“境”的同时,就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诸种感情,注入了他的思想及 其对“境”的褒贬态度,正像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我们鉴赏诗歌就不仅要品味其情境,更要观照 诗人的情感,在客体的形象中体察诗人的主观世界。 咀嚼涵泳,品味语言美咀嚼涵泳,品味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优秀的诗人善于熟练地运用诗的语言来表

    34、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人们复杂微妙的内心世 界,从而激发欣赏者深沉的思考和奔驰的想象。 A熟悉节奏韵律,体会语言的音乐美熟悉节奏韵律,体会语言的音乐美 诗的语言要在朗诵时顺口流畅,欣赏时悦耳动听,要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 作为鉴赏者也要从诗歌的音韵与节奏中,体会出其中的音乐美。我国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大批现代诗人, 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他们的诗歌行数、字数整整齐齐,停顿、韵脚斩截自然,遣词造句绘声绘色。欣赏诗歌时我 12 们反复诵读,熟悉诗歌的节奏韵律,就会领悟诗歌语言体现的音乐美。 B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推敲炼字技巧,赏析语言隽永美 诗是精炼的语言,

    35、 一句话乃至一个字, 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 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 刻意锤炼, 以求其精深。 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永美,是鉴赏诗歌语言的又一途径。 C考查修辞手法,领会语言形象美考查修辞手法,领会语言形象美 诗歌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常常借助于多种修辞手法,常见的如比喻、拟人、反复、排比、对偶等等。 解析透视,品评章法美解析透视,品评章法美 一首好的诗歌,不但在内容上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形式上也同样具有美的魅力,而诗歌的章法之美更是 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A理清层次,扣住内容,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理清层次,扣住内容,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 构思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它包括确定主题、

    36、选择素材、提炼诗意、选用诗体,甚至包括形象怎样描写、气氛 怎样渲染、情景如何交融、虚实如何转化、显隐怎样结合、起承转合怎样安排等一系列问题。在鉴赏过程中,我们 可以抓住线索、把握基调,从诗歌的层次、内容切入,品析构思的精妙之处,从而领会诗歌的章法美。 B整体观照,对比阅读,把握风格的独特之处整体观照,对比阅读,把握风格的独特之处 一个诗人在艺术上成熟与否往往以其有无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标志。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就要学会整体观照 全诗,通过对比阅读等方式,把握诗歌风格的独特之处,从而品出诗歌的章法美。在诗歌的鉴赏品评中,还可运用 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对诗歌风格的理解,将不同诗人的同一题材的诗歌进行比

    37、较,或将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进 行比较等等,在比较异同之中诗歌风格自然呈现。 2戏剧阅读戏剧阅读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戏剧”实指剧本,剧本是整个戏剧演出的基础,它具有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在一定时 空限度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第二,强烈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第三,人物语言的动作化与个性化。戏 剧的鉴赏思路如下: (1)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 剧情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人物的性格在戏剧冲突中得到 充分地揭示。从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 突是什么性质的、表

    38、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的不同本来就存在着矛盾冲突。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就是诸如此 类的矛盾冲突中提炼出来的,但是它更集中、更尖锐。要想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更深刻地认识作品的思想内涵, 必须先理清人物关系。 (2)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戏剧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但舞台说明同人物语言相比,只是一种辅助 手段。戏剧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 至关重要。 戏剧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有: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 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

    39、言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 性格。 即什么人说什么话; 听其声则知其人。 个性化语言, 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13 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之间的动作冲突,如周萍打鲁大海;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动作性包括外部动 作,也包括内部动作,即内心活动。人物语言的动作性主要指人物的内心动作。这种显示动作性的语言,从人物的 内心发出,能够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品味人物语言中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 所谓潜台词,也就是话语字面意义以外

    40、的深层意义,也称为言外之意。好的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 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细读舞台说明,了解戏剧剧情细读舞台说明,了解戏剧剧情 三点剖析 考点:考点:文本内容主旨的归纳概括,重要词句的理解及赏析,语言和形象的赏析,作品的评价以及深度挖掘,文 本创作的探讨和个性化解读等。 重难点:重难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赏析,文本创作的探讨和个性化解读。 易错点:易错点:文本内容和主旨理解不到位,答题思路混乱,要点遗漏,语言组织欠缺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压轴) 例题例题 例题例题 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题。 爱无灵犀 朱砂 国庆节, 因为要接待几个俄罗斯客户, 他打电话回老家, 跟母

    41、亲说自己 6 号才能回去, 公司越做越大, 越来越忙, 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他知道,母亲想他,每时每刻。 事实上,俄罗斯客人 4 号就走了,5 号一大早,收拾停当,他开车带了妻儿踏上了回家的路。 他撒了谎,因为他知道,只要说自己回家,母亲一定会到村口接。前些天下了雨,虽然这会儿天已放晴,可山里 气温低,加上雾气正浓,一早一晚很是阴冷。母亲已经 78 岁了,腿脚又不好,总在风口里站着,身体哪受得了? 然而,他还是失算了,车还没下公路,他便远远地看到了站在村口的母亲。 母亲站在那棵大槐树下,不时地踮起脚,向公路方向张望。一头萎散的灰白头发在风中摇曳,整个身子像一株深 秋被摘去了果实的玉米秸,干

    42、瘪的躯干没有一丝水分,看上去单薄而脆弱,仿佛稍有风吹草动,随时都可能零落成 泥。 母亲的左眼去年查出了白内障,在县医院看的。医生说老太太岁数大了,不适合开刀,再说也不敢给她开刀,怕 老太太的身体吃不消。 母亲自己也不肯再治疗了, 说好歹还有一只眼, 将就着得了, 况且, 这辈子该看的都看过了, 临死再挨一刀,不值得。可他知道,母亲是心疼钱。母亲总说他们挣钱不容易,不要大手大脚。很早以前他想了, 等再过一段时间,母亲的眼睛适合手术了,自己就带她去市里做了。他告诉母亲,手术的几个钱对自己来说根本算 14 不了什么。他说这话时,母亲笑了,笑得很灿烂。儿子出息了,做母亲的一辈子盼的,不就是这个吗? 村

    43、口离公路还有两三百米的距离,这么远,母亲昏花的老眼根本看不清,可母亲依旧固执地伸长了脖子,不时向 这边张望着。他的眼有些潮湿。 远远地,他停了车,妻子和女儿下车,一溜小跑过去。女儿大声喊着奶奶,犹如天籁,喜得老太太合不拢嘴。把 母亲扶到车上,他问母亲:“不是打电话说 6 号才回家吗,今天才 5 号,怎么就知道我回来了呢?” “我是你娘,你那点儿心思我还不知道?”母亲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有些得意,有些狡黠,“不就是怕我出来接 你们会染了风寒,故意跟我撒谎吗?我这掐指一算,就知道你们今天回来。要不,怎么叫母子连心呢?” “奶奶,您真是比如来佛还神,不用猜就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女儿撒娇似的挽着奶奶

    44、的胳膊。 这一刻,他忽然就相信了妻的话。妻说, 爱, 是有灵犀的。 以前,每次往老家打电话,十回倒有九回是母亲接的。 家里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他一直纳闷儿,怎么每次不等他开口,母亲便知道打电话的人是他呢?莫非这爱的灵犀 就真的这般灵光? 不知不觉中,车进了胡同,嫂子笑着迎了出来。哥哥比他大 9 岁,三个孩子,一个女儿嫁在本村,一个儿子大学 毕业在北京工作,另一个还在读书。 女儿拉了奶奶去表姐家串门儿,妻和嫂子择菜做饭,他无所事事,一路闲逛着去菜园找哥哥。 哥哥正在园子里侍弄白菜, 见到他, 喜上眉梢。 哥俩你一句我一句闲聊着。 问及母亲的近况, 哥不觉叹了一口气: “娘越来越糊涂了,天天守着电

    45、话,不管谁打进来,张嘴就是一句二小儿啊,娘就知道是你,弄得俩孩子都不敢往 家里打电话了,怕娘一听打电话的不是你,失望” 他愕然,怪不得每次打电话母亲一猜一个准呢。 哥哥抬头看了他一眼,顿了顿,接着说,“自从去年你去省城办事顺便回了趟家,娘想起来便到村头儿站会儿。 国庆节这 7 天假,你明明说 6 号才回来,可娘愣是从 1 号起便天天去村口等” 他的心一阵阵痉挛。他一直都以为母亲接电话和去村口等他,不过是一种巧合,或者如妻子所言,是一种母子间 的灵犀。原来,这爱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灵犀,那不过是一个母亲,日复一日固执的牵挂与守候的结果。 他眼前不由浮现出秋风中母亲翘首企盼的身影,那颤颤巍巍的身体,

    46、令他的心,刹那间,一片濡湿。 (1)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依据“心有灵犀”而“反弹琵琶”,亮出“爱无灵犀”的旗帜,可谓推陈出新,独出心裁。 B这篇以“母爱”为题材的小说,除了表现母子之间的深情外,还表现了兄弟之间、祖孙之间、妯娌之间、夫妻之 间、母女之间平淡而真挚的亲情。 C母亲博大的爱、深沉的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小说在“爱无灵犀”中塑造的母亲真实、鲜明、感人。 D从母亲对儿子长期执著的守候和牵挂中,我们感受到母爱之心的律动,体察到母爱之情的温热。 (2)8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爱有灵犀”的说法,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

    47、的著名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小说中的主人公“他” 和“他”的妻子,以及年迈的母亲都相信爱是有灵犀的。 B在治疗母亲左眼患白内障的问题上,母子俩各有各的想法:母亲不愿做手术,是害怕临死再挨一刀,不值得; 儿子“他”迟迟没带母亲去市里做手术,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C在“他”回家日期的问题上,母子俩都撒了谎。“他”撒谎,目的是想给母亲意外的惊喜;母亲撒谎,目的是不想让 儿子知道自己天天都去村口等儿子,不想让儿子为自己操心。 15 D勤劳、简朴的母亲,为养育儿女操劳一生,如今年迈,又疾病缠身,却还在为儿子牵肠挂肚,以至于不顾风烛 残年之躯在村口守候。 E小说结局部分将“母爱”升华

    48、到了较高的境界,哥哥揭开了事实真相,使弟弟推翻了“爱有灵犀”的说法,认识到母 亲对儿子的爱是没有灵犀的,而是母亲固执的牵挂与守候。 (3)9第五自然段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 (1)7B (2)8DE (3)9交代秋天的季节特征;母亲在寒冷的秋风中等儿子,说明母亲爱子心切;用“落光了叶子的槐树”象 征母亲衰老的形象;槐树落光了叶子,母亲单薄而脆弱,二者相互映衬,渲染了悲怆苍凉的气氛。 例题例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医生的职责 【澳大利亚】斯蒂芬 凯伦 张维(编译) 诺顿将新来的病人领进诊室,对索勒大夫说:“大夫,这个病人好像受到了惊吓,总是惶恐不安。他是保加利 亚人,英语说得不好。因为你也是保加利亚人,院长让我把他带到你这儿。” “交给我吧。”索勒大夫点点头,诺顿便离开了诊室。新来的病人白发苍苍,他佝偻着身子站在那里,不一会儿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考文学类文本解析及真题回顾.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409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