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第四章第四次第五次13-21资料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钢筋混凝土第四章第四次第五次13-21资料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筋混凝土 第四 次第 五次 13 21 资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第四章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0805102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叙述构件在弯矩作用下正截面承载力:叙述构件在弯矩作用下正截面承载力 试验分析的过程,对各个阶段构件截试验分析的过程,对各个阶段构件截 面上的应力面上的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从而提应变关系进行,从而提 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学习重点学习重点:受弯构件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受弯构件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现象;计算公式的建立。计算公式的建立。学习难点学习难点:相对受压区高度;公式的适用条件。:相对受压区高度;公式的适用条件。34-1 4-1 受弯构件概述受弯构件概述
2、4567、试验准备、试验准备为了排除剪力的影响,采用图为了排除剪力的影响,采用图4.24.2的试验试件的试验试件及试验装置。及试验装置。试件中部试件中部1/31/3区段为纯弯段,不设箍筋。两端区段为纯弯段,不设箍筋。两端1/31/3区段为剪弯段,设置箍筋。试件两段和中央放区段为剪弯段,设置箍筋。试件两段和中央放置百分表测量支座的沉降和跨中的挠度。置百分表测量支座的沉降和跨中的挠度。4-2 4-2 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研究分析一、梁的受力分析一、梁的受力分析8 9、试验过程、试验过程试验采用逐级加荷的方式,每加一次,停试验采用逐级加荷的方式,每加一次,停一分钟,再加。试验所得到曲线见教材图一分钟,再
3、加。试验所得到曲线见教材图4.34.3。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弹性阶段,裂缝开展共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弹性阶段,裂缝开展阶段和破坏阶段。阶段和破坏阶段。、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分析10二、梁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二、梁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1112 这个阶段是荷载施加的初期,由于荷载不大,这个阶段是荷载施加的初期,由于荷载不大,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应力混凝土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应力应变成正比。截应变成正比。截面应力分布图形为三角形,符合平截面假定。面应力分布图形为三角形,符合平截面假定。第第阶段末期,截面弯矩达到开裂弯矩阶段末期,截面弯矩达到开裂弯矩McrMcr,进,进入开裂临界状态,受拉区的应
4、力图形由于塑性的发入开裂临界状态,受拉区的应力图形由于塑性的发展,转变为曲线形式。而压区的砼仍然处于弹性阶展,转变为曲线形式。而压区的砼仍然处于弹性阶段,应力图形为矩形。末期称为段,应力图形为矩形。末期称为aa。第第阶段:弹性阶段阶段:弹性阶段1314该阶段为构件的正常工作阶段,进入带缝工作阶段。裂缝该阶段为构件的正常工作阶段,进入带缝工作阶段。裂缝首先从试件纯弯段内某一个最为薄弱的截面受拉边缘产生,而首先从试件纯弯段内某一个最为薄弱的截面受拉边缘产生,而后向中和轴延伸。同时受拉区的其它部位也会产生裂缝并向中后向中和轴延伸。同时受拉区的其它部位也会产生裂缝并向中和轴延伸。和轴延伸。分析应力图形
5、: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退出工作,其应力分析应力图形: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退出工作,其应力图上移且保持曲线形式(塑性);钢筋的应力增大,进一步向图上移且保持曲线形式(塑性);钢筋的应力增大,进一步向屈服强度靠近;受压区混凝土塑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应力图形屈服强度靠近;受压区混凝土塑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应力图形转变为曲线。转变为曲线。本阶段应变(平均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当钢本阶段应变(平均应变)分布基本符合平截面假定。当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 fy y的瞬间,我们称为的瞬间,我们称为aa阶段,此时截面弯阶段,此时截面弯矩称为屈服弯矩矩称为屈服弯矩M My y。第第阶段:裂缝
6、开展阶段阶段:裂缝开展阶段1516此阶段中,钢筋由于达到了屈服,不能继续承受拉应力,此阶段中,钢筋由于达到了屈服,不能继续承受拉应力,仅仅是变形急剧增加,导致钢筋和砼之间的粘结力破坏,裂仅仅是变形急剧增加,导致钢筋和砼之间的粘结力破坏,裂缝宽度不断增大的同时继续向梁顶面延伸,造成中和轴不断缝宽度不断增大的同时继续向梁顶面延伸,造成中和轴不断上抬,受压区高度减小,内力臂增大,截面承受的弯矩实际上抬,受压区高度减小,内力臂增大,截面承受的弯矩实际上仍有所增加。受压区边缘的砼压应变增大很多,应力图形上仍有所增加。受压区边缘的砼压应变增大很多,应力图形出现下降趋势。出现下降趋势。当砼达到极限抗压强度的
7、时候,受压区内砼由于受到挤当砼达到极限抗压强度的时候,受压区内砼由于受到挤压出现水平的裂缝,构件宣告破坏,此时称为压出现水平的裂缝,构件宣告破坏,此时称为aa阶段,对阶段,对应的截面弯矩称为极限弯矩应的截面弯矩称为极限弯矩MuMu。第第阶段:破坏阶段阶段:破坏阶段17试件是根据计算的配筋量制作的,所配的纵向试件是根据计算的配筋量制作的,所配的纵向受力钢筋比较合理,我们称之为适筋,相应的梁称受力钢筋比较合理,我们称之为适筋,相应的梁称为适筋梁。其破坏特征可以归纳为为适筋梁。其破坏特征可以归纳为“受拉区钢筋首受拉区钢筋首先屈服,而后压区混凝土受压破坏先屈服,而后压区混凝土受压破坏”试验还发现,适筋
8、梁在从第一条裂缝产生到最试验还发现,适筋梁在从第一条裂缝产生到最后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碎,整个过程会产生明显的挠后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碎,整个过程会产生明显的挠曲变形和裂缝发展,破坏之前预兆明显,这种破坏曲变形和裂缝发展,破坏之前预兆明显,这种破坏我们称之为塑性破坏。我们称之为塑性破坏。三、配筋率对正截面破坏性质的影响三、配筋率对正截面破坏性质的影响18、梁的破坏形式、梁的破坏形式通过对不同配筋量的各种梁的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梁通过对不同配筋量的各种梁的大量试验研究表明,梁的配筋数量对梁正截面的破坏特征有很大的影响。的配筋数量对梁正截面的破坏特征有很大的影响。适筋梁:梁内钢筋数量适宜。适筋梁:梁内钢筋数
9、量适宜。minminmaxmax破坏特征破坏特征:破坏始自受拉钢筋的屈服,而后压区混凝土:破坏始自受拉钢筋的屈服,而后压区混凝土破坏。整个过程中裂缝开展较为平缓,构件变形较大,破坏。整个过程中裂缝开展较为平缓,构件变形较大,破坏前具有明显的延性性质,属于破坏前具有明显的延性性质,属于“延性破坏延性破坏”。设计。设计计算公式即依此破坏形式为模型。计算公式即依此破坏形式为模型。19破坏特征:破坏始自受拉区混凝土的开裂。构件破坏特征:破坏始自受拉区混凝土的开裂。构件一旦开裂,拉区钢筋由于面积不足而迅速达到屈一旦开裂,拉区钢筋由于面积不足而迅速达到屈服强度,严重者被拉断。截面裂缝迅速开展到梁服强度,严
10、重者被拉断。截面裂缝迅速开展到梁顶端,构建一断为二。构件破坏前没有明显的预顶端,构建一断为二。构件破坏前没有明显的预兆,兆,“一裂即坏一裂即坏”,属于典型的,属于典型的“脆性破坏脆性破坏”。设计和实际工程中严禁出现此破坏形式。设计和实际工程中严禁出现此破坏形式。少筋梁:梁内钢筋数量过少。少筋梁:梁内钢筋数量过少。minminmaxmax2021破坏特征:破坏始自受压区混凝土的破坏,破坏特征:破坏始自受压区混凝土的破坏,此时拉区的钢筋并未达到屈服强度。构件破此时拉区的钢筋并未达到屈服强度。构件破坏前由于拉区钢筋仍处于弹性阶段,裂缝和坏前由于拉区钢筋仍处于弹性阶段,裂缝和挠曲变形发展很不明显,破坏
11、时无明显预兆,挠曲变形发展很不明显,破坏时无明显预兆,表现出表现出“脆性破坏脆性破坏”的特征。由于超筋梁的的特征。由于超筋梁的破坏具有脆性特征,同时对钢材也是一种浪破坏具有脆性特征,同时对钢材也是一种浪费,因而设计和实际工程中不允许采用。费,因而设计和实际工程中不允许采用。超筋梁:梁内钢筋数量过多。超筋梁:梁内钢筋数量过多。maxmax220bhAs通过试验,我们知通过试验,我们知道受弯构件的破坏特征道受弯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截面内的钢筋数量有和截面内的钢筋数量有关,我们称之为配筋率,关,我们称之为配筋率,用希腊字母用希腊字母表示。表示。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对公式中对公式中A As s、b b、h
12、 h0 0进行进行说明,说明,h h0 0h h-a-as s、配筋率、配筋率2324一、四个基本假定一、四个基本假定对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时候,对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时候,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同时符合国际惯例,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同时符合国际惯例,引入四个基本假定:引入四个基本假定:4-3 4-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125、截面应保持平面(平截面假定)、截面应保持平面(平截面假定)内容:内容:构件正截面弯曲变形后,其截面构件正截面弯曲变形后,其截面依然保持平面;截面内任一点的应变与该点依然保持平面;截面内任一点的应变与该点到中和轴的距离成正比,钢筋与外
13、围混凝土到中和轴的距离成正比,钢筋与外围混凝土的应变相同。的应变相同。26()由于钢筋砼并非完全的弹性材()由于钢筋砼并非完全的弹性材料,因此平截面假定是假设在一定标料,因此平截面假定是假设在一定标距范围内测得的近似值;距范围内测得的近似值;说明说明27()采用平截面假定,可以较为完整的()采用平截面假定,可以较为完整的建立起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体系;可以合理建立起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体系;可以合理的建立起当受压砼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的建立起当受压砼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达到屈服的界限条件;可以为结构构件进达到屈服的界限条件;可以为结构构件进行全过程分析及非线性分析等电算程序提行全过程分析及非线性分析等
14、电算程序提供必不可少的变形条件;供必不可少的变形条件;28()采用平截面假定建立的公式仅适用于跨()采用平截面假定建立的公式仅适用于跨高比大于的构件;对于跨高比小于的深受高比大于的构件;对于跨高比小于的深受弯构件,因其剪切变形不可忽略,截面应变分弯构件,因其剪切变形不可忽略,截面应变分布为非线性,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另外有相布为非线性,平截面假定不再适用,另外有相应的计算理论和公式。应的计算理论和公式。29、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内容:内容:受弯构件中和轴以下的尚未开列的砼受弯构件中和轴以下的尚未开列的砼所能承担的一小部分拉力由于数值较小,且内力所能承担的一小部分拉力由
15、于数值较小,且内力臂很短,承担的弯矩可以忽略,因此在计算过程臂很短,承担的弯矩可以忽略,因此在计算过程中不予考虑,作为构件的强度储备予以保留;中不予考虑,作为构件的强度储备予以保留;说明:说明:如果考虑受拉趋砼的抗拉作用,公式如果考虑受拉趋砼的抗拉作用,公式的建立将非常复杂,会出现只有两个方程的三元的建立将非常复杂,会出现只有两个方程的三元方程组,而且受拉砼所承担的拉应力方程组,而且受拉砼所承担的拉应力c c很难确定很难确定30内容:内容:在确定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时,没有在确定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时,没有考虑曲线的下降段,采用近似的计算公式。考虑曲线的下降段,采用近似的计算公式。说明:说明:
16、砼的应力应变曲线随砼的强度、级配等砼的应力应变曲线随砼的强度、级配等材性而变化,并与轴向力的偏心程度有关,要想较为材性而变化,并与轴向力的偏心程度有关,要想较为准确地描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砼的应力应变曲准确地描述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对砼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近似关系图形,即分为上升段和水平段。线采用近似关系图形,即分为上升段和水平段。、砼受压时应力应变关系、砼受压时应力应变关系3132混凝土近似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式混凝土近似应力应变关系计算式上升段:上升段:c c0 0,c c=f fc c1-(1-1-(1-c c/0 0)n n 水平段:水平段:0 0c ccucu,c c=f fc c 其中:
17、其中:n n=2-(=2-(f fcu,kcu,k50)/6050)/60,大于,大于2.02.0时取时取2.02.0;0 0=0.002+0.5(=0.002+0.5(f fcu,kcu,k50)50)1010-5-5,小于,小于0.0020.002取取0.0020.002;cucu=0.0033=0.0033(f fcu,kcu,k50)50)1010-5-5,大于,大于0.00330.0033取取0.00330.0033;轴心均匀受压时,取;轴心均匀受压时,取0.0020.002。33新新规范规范废除了原来的废除了原来的f fcmcm,一律采用,一律采用f fc c,原因,原因是:是:a
18、.a.f fcmcm不是试验测定的砼真正的强度指标,而不是试验测定的砼真正的强度指标,而是通过对受弯或偏压构件的应力曲线图形等效换算是通过对受弯或偏压构件的应力曲线图形等效换算成矩形应力图形后,进行反算得出的指标。它随截成矩形应力图形后,进行反算得出的指标。它随截面受压区相对高度面受压区相对高度(x/hx/h0 0)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定值)的变化而变化,并非定值。b.b.f fcmcm的取值通过试验发现,对于现在普遍采的取值通过试验发现,对于现在普遍采用的高强度混凝土来说,取用的高强度混凝土来说,取f fcmcm=1.1=1.1f fc c其值偏高。其值偏高。34c.c.采用采用f fcmcm
19、时,小偏心受压构件(时,小偏心受压构件(f fcmcm)和轴心)和轴心受压构件(受压构件(f fc c)的计算公式无法衔接,因此只)的计算公式无法衔接,因此只能引入能引入e ea a 进行调整;进行调整;d.d.现在我国水工、港工、公路、铁路桥涵等现在我国水工、港工、公路、铁路桥涵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都已经不再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都已经不再采用f fcmcm。为了。为了与国内规范统一并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新规与国内规范统一并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新规范不再采用范不再采用f fcmcm。35内容:内容:钢筋应力等于钢筋的应变钢筋应力等于钢筋的应变s s与其弹性模量与其弹性模量E Es s的乘积,
20、但其绝对值不大于其相对的强度设计值。的乘积,但其绝对值不大于其相对的强度设计值。即:屈服前即:屈服前0 0s sy y,s s=s sE Es s 屈服后屈服后y ys s0.010.01,s s=f fy y、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为、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为0.010.0136说明:说明:取极限拉应变为取极限拉应变为0.010.01作为构件达到承载作为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之一,是为了限制钢筋进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之一,是为了限制钢筋进入屈服台阶的幅度或限制钢筋进入强化阶段的入屈服台阶的幅度或限制钢筋进入强化阶段的幅度。也表示设计所采用的钢筋的伸长率不得幅度。也表示设计所采用的钢筋的伸长率不
21、得小于小于0.010.01,以保证结构具有起码的延性。,以保证结构具有起码的延性。对于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只要受压砼的对于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只要受压砼的压应变达到压应变达到u u或受拉钢筋的拉应变达到或受拉钢筋的拉应变达到0.010.01这这两个条件中具备了一个,就标志构件截面达到两个条件中具备了一个,就标志构件截面达到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3738二、受力分析二、受力分析39、等效原则:等效前后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不变。、等效原则:等效前后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不变。在对受弯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完整的在对受弯构件进行承载力计算的时候,我们不需
22、要完整的砼受压区应力分布规律,只需要知道砼能够提供的抗压应力合砼受压区应力分布规律,只需要知道砼能够提供的抗压应力合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即可。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的位置即可。三、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三、等效矩形应力图形401 1:矩形应力图的强度与砼轴心抗压强度:矩形应力图的强度与砼轴心抗压强度f fc c的比值;的比值;1 1:等效应力图形的高度:等效应力图形的高度x x与实际受压区高度与实际受压区高度x xc c的比值;的比值;新新规范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50C50时,时,1 1取取0.80.8,1 1取取1.01.0。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C
23、80C80时,时,1 1取取0.740.74,1 1取取0.940.94。中间强度的砼对应的数值采用直线插值法计算。中间强度的砼对应的数值采用直线插值法计算。、等效应力图形的特征值、等效应力图形的特征值1 1和和1 141受弯构件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高度受弯构件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的高度x x与构件与构件截面有效高度截面有效高度h h0 0的比值称为受压区相对高度,计的比值称为受压区相对高度,计算公式是:算公式是:x/hx/h0 0、相对受压区高度、相对受压区高度及其限值及其限值b b四、适筋梁的要求四、适筋梁的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以适筋作为试验模型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以适筋作为试验模型
24、建立公式,因此要确定符合适筋梁产生的条件。建立公式,因此要确定符合适筋梁产生的条件。42界限是指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界限,这个这个界限是指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界限,这个这个状态时,受拉钢筋刚刚达到屈服强度,同时受压状态时,受拉钢筋刚刚达到屈服强度,同时受压区砼也刚刚达到极限压应变。区砼也刚刚达到极限压应变。当处于适筋梁与超筋当处于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线时,对应的梁的界线时,对应的压区高度称为界限相压区高度称为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对受压区高度。计算公式是:计算公式是:b bx xb b/h/h0 0432 2、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率4445 、公式的建立、公式的建立基本公式以截面水平方向内、外力和为零,力
25、矩之和基本公式以截面水平方向内、外力和为零,力矩之和为零为依据建立,根据截面应力分布图形,可得到:为零为依据建立,根据截面应力分布图形,可得到:一、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一、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4-4 4-4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sycAfbxf1)2/(01xhbxfaMMcu1246sycAfbxf1bfAfxcsy1cycsyffbhfAf10147其中:其中:h h0 0截面有效高度,截面有效高度,h h0 0=h ha as s,a as s是受拉钢筋合理点到受拉区边缘的距离;是受拉钢筋合理点到受拉区边缘的距离;单排布筋,单排布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