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穴位专业知识课程1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肩颈穴位专业知识课程1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穴位 专业知识 课程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肩颈穴位专业知识课程肩颈穴位专业知识课程(1)第一页,共44页。穴位第二页,共44页。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头部的重要穴位、位置及功效头部的重要穴位、位置及功效穴位名称:百穴位名称:百 会会穴位位置: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穴位位置: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寸取穴方法: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取穴方法:两耳尖与头正中线相交处,按压有凹陷主治功效:熄风醒脑,升阳固脱。主治中风、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耳鸣、低血压主治功效:熄风醒脑,升阳固脱。主治中风、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耳鸣、低血压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三页,共44页。穴位名称:后穴位名称:后 顶顶穴位位置:头部正中线上,
2、后发际正中直上穴位位置:头部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寸取穴方法:在后中线上,前、后发际线之间的中点取穴方法:在后中线上,前、后发际线之间的中点主治功效:醒神安神,熄风止痉。主治颈部僵硬、头痛、眩晕、心烦、失眠主治功效:醒神安神,熄风止痉。主治颈部僵硬、头痛、眩晕、心烦、失眠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四页,共44页。穴位名称:强穴位名称:强 间间穴位位置:头部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直上穴位位置:头部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寸取穴方法:在百会与风府连线的连线中间取穴方法:在百会与风府连线的连线中间主治功效:醒神宁心,平肝熄风。主治头痛、颈部不能回头、目眩主治功效:醒神宁心,平肝熄风。主治头痛
3、、颈部不能回头、目眩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五页,共44页。穴位名称:风穴位名称:风 府府穴位位置:在颈后区,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穴位位置:在颈后区,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取穴方法: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取穴方法: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1横指处即是横指处即是主治功效:散风熄风,通关开窍。主治感冒、颈部疼痛、咽喉肿痛、中风主治功效:散风熄风,通关开窍。主治感冒、颈部疼痛、咽喉肿痛、中风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六页,共44页。穴位名称:哑穴位名称:哑 门门穴位位置:在颈后,第二颈椎突出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穴位位置:在颈后,第二颈椎突出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取穴方法: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半横指处即
4、是取穴方法:沿脊柱向上,入后发际上半横指处即是主治功效:散风熄风,开窍醒神。主治舌缓不语、舌重、失语、大脑发育不全主治功效:散风熄风,开窍醒神。主治舌缓不语、舌重、失语、大脑发育不全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七页,共44页。穴位名称:风穴位名称:风 池池穴位位置: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穴位位置: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取穴方法: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吹齐平处即是取穴方法: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吹齐平处即是主治功效:平肝熄风,祛风散毒。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高血压主治功效:平肝熄风,祛风散毒。主治外感发热、头痛、
5、高血压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八页,共44页。穴位名称:脑穴位名称:脑 空空穴位位置:横平枕外隆凸的上缘,风池直上穴位位置:横平枕外隆凸的上缘,风池直上1.5寸寸取穴方法:在后脑勺摸到隆起的最高骨,耳后发际线后取穴方法:在后脑勺摸到隆起的最高骨,耳后发际线后3横指凹陷处即是横指凹陷处即是主治功效:散风清热,醒脑安神。主治头痛、耳鸣、癫痫、身热主治功效:散风清热,醒脑安神。主治头痛、耳鸣、癫痫、身热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九页,共44页。穴位名称:颅穴位名称:颅 息息穴位位置:角孙至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穴位位置:角孙至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与下2/3交接处交接处取穴方法:取穴方法:主治功
6、效:通窍聪耳,泻热镇惊。主治耳鸣、头痛、耳聋、呕吐主治功效:通窍聪耳,泻热镇惊。主治耳鸣、头痛、耳聋、呕吐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页,共44页。穴位名称:瘈穴位名称:瘈(zhi)脉)脉穴位位置: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至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穴位位置: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至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与下1/3交接处交接处取穴方法:取穴方法:主治功效:熄风解痉,活络通窍。主治耳鸣、头痛、耳聋、呕吐主治功效:熄风解痉,活络通窍。主治耳鸣、头痛、耳聋、呕吐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一页,共44页。穴位名称:翳风穴位名称:翳风穴位位置: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穴位位置:在颈部,耳垂后方
7、,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取穴方法:头偏向一侧,将耳垂下压,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取穴方法:头偏向一侧,将耳垂下压,所覆盖范围中的凹陷处即是主治功效:聪耳通窍,散内泻热。主治打嗝、中耳炎、三叉神经痛主治功效:聪耳通窍,散内泻热。主治打嗝、中耳炎、三叉神经痛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二页,共44页。穴位名称:角穴位名称:角 孙孙穴位位置:在侧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穴位位置:在侧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取穴方法:在头部,将耳廓折叠向前,找到耳尖,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即是取穴方法:在头部,将耳廓折叠向前,找到耳尖,耳尖直上入发际处即是主治功效:清热消肿,散风止痛。主治目赤肿痛,牙痛、头痛、颈部僵硬主治功效:清热消肿
8、,散风止痛。主治目赤肿痛,牙痛、头痛、颈部僵硬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三页,共44页。穴位名称:曲穴位名称:曲 鬓鬓穴位位置: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线的交点处穴位位置: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线的交点处取穴方法:在耳前鬓角发髻后缘作垂直线,与耳尖水平线相交处即是取穴方法:在耳前鬓角发髻后缘作垂直线,与耳尖水平线相交处即是主治功效:清热止痛,活络通窍。主治头痛、眩晕、口眼歪斜、牙痛、颊肿主治功效:清热止痛,活络通窍。主治头痛、眩晕、口眼歪斜、牙痛、颊肿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四页,共44页。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膀胱经的重要穴位、位置及功效膀胱经的重要穴位、位置及功效穴位名称:大柕穴位名称:大柕穴位位
9、置:在背上部,在第穴位位置:在背上部,在第1胸椎突出下,胸椎突出下,后正中线旁开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寸取穴方法:取穴方法: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椎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椎1个椎体,个椎体,下缘旁开下缘旁开2横指处横指处主治功效:强筋骨,清邪热。主治咳嗦、主治功效:强筋骨,清邪热。主治咳嗦、肩背疼痛、喘息、胸肋支满肩背疼痛、喘息、胸肋支满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五页,共44页。穴位名称:风门穴位名称:风门穴位位置:在背上部,在第穴位位置:在背上部,在第2胸椎突出下,胸椎突出下,后正中线旁开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寸取穴方法:取穴方法: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椎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椎 2个椎体,下缘旁
10、开个椎体,下缘旁开2横指处横指处主治功效:宣肺解表,益气固表、主治主治功效:宣肺解表,益气固表、主治 伤风咳嗦、发热、头痛、哮喘、伤风咳嗦、发热、头痛、哮喘、呕吐、感冒呕吐、感冒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六页,共44页。穴位名称:肺俞穴位名称:肺俞穴位位置:在背上部,在第穴位位置:在背上部,在第3胸椎突出下,胸椎突出下,后正中线旁开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寸取穴方法:取穴方法: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椎颈背交界处椎骨高突向下椎 3个椎体,下缘旁开个椎体,下缘旁开2横指处横指处主治功效:宣肺解表,清热理气、主治主治功效:宣肺解表,清热理气、主治 伤风咳嗦、哮喘、酒糟鼻、伤风咳嗦、哮喘、酒糟鼻、小儿感冒小
11、儿感冒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七页,共44页。穴位名称:心俞穴位名称:心俞穴位位置:在背上部,在第穴位位置:在背上部,在第5胸椎突出下,胸椎突出下,后正中线旁开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寸取穴方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取穴方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 相交相交椎体处,往上推椎体处,往上推2个椎体,个椎体,其下缘旁开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横指处主治功效:宽胸理气,通络安神、主治主治功效:宽胸理气,通络安神、主治 胸背痛、心悸、失眠、健忘、胸背痛、心悸、失眠、健忘、呕吐呕吐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八页,共44页。穴位名称:督俞穴位名称:督俞穴位位置:在背上部,在第穴位位置:在背上部,在第6胸椎突出下,
12、胸椎突出下,后正中线旁开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寸取穴方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相交取穴方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相交 椎体处,往上推椎体处,往上推1个椎体,其个椎体,其 下缘旁开下缘旁开2横指处横指处主治功效:理气止痛,强心通脉、主治发热、主治功效:理气止痛,强心通脉、主治发热、恶寒、心痛、腹痛、冠心病,恶寒、心痛、腹痛、冠心病,心绞痛、打嗝心绞痛、打嗝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十九页,共44页。穴位名称:肝俞穴位名称:肝俞穴位位置:在背部穴位位置:在背部 第第9胸椎棘突下,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寸取穴方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取穴方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 脊椎相交椎
13、体处,往上推脊椎相交椎体处,往上推 2个椎体,其下缘旁开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横指处主治功效:疏肝利胆、理气明目。主治黄疸、主治功效:疏肝利胆、理气明目。主治黄疸、肝炎、目视不明、痛经、眩晕,肝炎、目视不明、痛经、眩晕,腹泻腹泻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二十页,共44页。穴位名称:胆俞穴位名称:胆俞穴位位置:在背部穴位位置:在背部 第第10胸椎棘突下,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寸取穴方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取穴方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椎 相交椎体处,往上推相交椎体处,往上推3个椎体,个椎体,其下缘旁开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横指处主治功效:疏肝利胆主治功效:疏肝利胆、清热
14、化湿。、清热化湿。主治胃脘部及肚腹胀满、主治胃脘部及肚腹胀满、呕吐、黄疸呕吐、黄疸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二十一页,共44页。穴位名称:脾俞穴位名称:脾俞穴位位置:在背部穴位位置:在背部 第第11胸椎棘突下,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寸取穴方法:肚脐水平线与脊椎相交处,取穴方法:肚脐水平线与脊椎相交处,往上推往上推3个椎体,其上缘旁开个椎体,其上缘旁开 2横指处横指处主治功效:疏肝利胆主治功效:疏肝利胆、清热化湿。、清热化湿。主治胃脘部及肚腹胀满、主治胃脘部及肚腹胀满、呕吐、黄疸呕吐、黄疸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第二十二页,共44页。穴位名称:三焦俞穴位名称:三焦俞穴位位置:在腰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