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预防徐示范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预防徐示范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危害 因素 职业病 预防 示范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预防徐2(优选)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预防徐3案例一、苯中毒案例一、苯中毒n2002年2月26日,温州市某鞋材加工厂工人陈某(20岁,湖南人)开始从事鞋底清洗工作。6月6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症状,即回老家休养。因症状不断加剧。7月14日前往医院治疗,入院后7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n医院诊断结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而致死。经温州市职业病诊断小组诊断,陈某系职业性苯中毒死亡。n中毒原因分析n原料使用使用的清洗液中含有40%的纯苯(剧毒)n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达29.6倍。n 危害告知劳动合同中没有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岗
2、位职业危害的告知内容。4案例二、正已烷中毒n2000年7月,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的台资制鞋企业(安加鞋厂)n27名打工妹正已烷中毒(四肢麻木,肌力下降)5案例三、1、2二氯乙烷中毒n2003年台州某制鞋企业,二名工人工作4个月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直至神志模糊,逐步加重,“中毒性脑病、脑水肿”,经治疗无效死亡。n使用的原料有PU510胶、“天那水”、包头胶。现场模似试验(天那水)1、2二氯乙烷浓度达383mg/m3(标准15mg/m3)n原料使用使用的胶粘剂中中含有1、2二氯乙烷(高毒),而且成份不清,盲目使用。n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
3、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n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6鞋用胶粘剂的现状2004年对127种胶粘剂检查、检验结果苯超标率 15.74%甲苯、二甲苯超标率22.05%1、2二氯乙烷超标率2.36%二氯甲烷超标率2.36%无中文警示说明的产品46%7案例四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案例四二甲基甲酰胺中毒嘉兴某制革企业工人,男,18岁,2003年7月2日进厂,干法生产线,从事涂头作业。2003年12月11日,出现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皮肤和巩膜黄染,但未就诊,继续工作;12月13日清晨因症状加重不能继续工作(上夜班),请假离厂,
4、但仍未就诊;12月15日出现意识异常;12月16日被家属送某综合性医院就诊,以病毒性肝炎收入院;12月17日上午,吐咖啡色液体,意识不清,诊断为中毒性肝病。12月24日夜死亡。死亡诊断“中毒性肝病”并发“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昏迷、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8二甲基甲酰胺理化性质无色、淡的胺味的液体。相对密度0.9445(25)。沸点152.8。蒸气密度2.51。接触机会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及消化道吸收。健康影响皮肤污染皮肤可致轻、重不等的灼伤,皮肤起皱,肤色发白,伴有灼痛感,严重者可使皮
5、肤胀肿,剧烈灼痛。眼污染眼引起灼痛、流泪、结膜充血;严重者可引起角膜坏死。胃肠道症状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便秘等,少数病例有中上腹痛。肝脏急性中毒时肝脏损害常较为突出,患者有明显乏力,右上腹胀痛,不适,出现黄疸,肝脏逐渐肿大,有压痛,常规肝功能检查示异常,其中血清转氨酶升高较明显。病变一般不严重,经治疗可逐步减轻,数周内病情可完全恢复。严重急性中毒:表现为重症中毒性肝病,职业性中毒为少见,接触高浓度,尤其是皮肤污染严重,未及时彻底洗清者,应警惕发生严重中毒。特殊危险者:原患有各种原因的肝脏疾病者,对DMF较为敏感。9n中毒原因分析n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岗位D
6、MF浓度为102.52 mg/m3,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有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n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n个人防护不到位,个人敏感性较高等因素有关。10案例五矽肺案例五矽肺n2004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n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n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n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
7、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11n发病的原因n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n粉尘特征岩石含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n 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12案例六化工企业职业中毒n2005年2月1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司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q2005年2月1日宁波某光学有限公司一女工发生三氯乙烯中毒死亡。赔偿30万元,行政处罚20万元,停业整改三个月。13n中毒原因n作业环境生产车间全封闭,采用中央空调,无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8、限值。三氯乙烯浓度测定结果396.7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n无有效个人防护手工操作直接接触,无防护措施,经皮肤吸收。n 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死亡。n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14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15案例七化工企业职业中毒n2003年4月,台州某化工有限公司氰乙酸甲酯车间氰化工段职工操作时不慎吸入氰化钠气体中毒死亡。n侵入途径在室温下职业性中毒主要为呼吸道吸入其粉尘或在热处理时吸入氰化钠形成的蒸气而引起,蒸气浓度高时也能从皮肤吸收一部分。n中毒表现人在吸入高浓度气体或吞服致死剂量氰化钠时,几乎可立即停止呼吸,造成猝死。非
9、猝死中毒患者,早期可出现乏力、头昏、头痛、胸闷及粘膜刺激症状。随后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心律不齐,瞳孔缩小,皮肤粘膜呈鲜红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而慢,以至完全停止。随后,心脏停博而死亡。16(1)灼伤分类按灼伤原因分为火烧伤、热力烫伤、化学性灼伤。单纯窒息:环境中的氧气被惰性气体(N2、CO2等)所冲淡,当氧的浓度降到17以下,机体会出现缺氧,引起头晕、恶心,严重者会死亡。12月17日上午,吐咖啡色液体,意识不清,诊断为中毒性肝病。工艺上的防尘措施包括从工艺方法上和从工艺布置上两个方面。案例九造纸企业职业中毒3、排除(优选)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预防徐宪法第42
10、、43、44条对公民劳动权利和义务,对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等作了明确规定。减少振动的接触时间。眼和上呼吸道炎症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接触机会主要用作萃取乙炔和制造聚丙烯腈纤维的溶剂,亦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制药、石油提炼和树脂等工业。工艺布置与防尘工作有很大关系,在工艺布置时考虑到防尘措施,有利于减少粉尘对人体危害和对环境污染。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按下表进行。全身振动多为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常引起足部周围神经和血管的改变,常出现呕吐、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衰弱等现象。C=D L B技术性不强的振动作业工种,可以考虑操作人员的轮换制度,并尽可
11、能减少女工参加振动作业。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从工艺流程角度考虑。替代:选用无毒或低毒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化学灼伤的轻重程度(用灼伤面积和灼伤深度表示,分为三度)案例八化工企业职业中毒n2003年10月8日上虞市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因生产设备意外破裂而引起的二甲基硫醚泄漏中毒事故,中毒人数5人。17案例九造纸企业职业中毒n2003年年5月月12日富阳市日富阳市 某造纸企业某造纸企业4名中毒,其中名中毒,其中3人已死亡。人已死亡。n2003年年6月月20日晚慈溪市某造纸厂急性中毒日晚慈溪市某造纸厂急性中毒7人,其中人,其中6人死亡。人死亡。
12、n中毒原因中毒原因n作业环境化浆池半封闭,硫化氢浓度较高。作业环境化浆池半封闭,硫化氢浓度较高。n无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标识无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无有效无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警示标识无必要的卫生防护设施。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n 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职业病危害未告知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劳动者不知道毒物危害及防护知识。及防护知识。n应急救援不当导致伤亡人员增加。应急救援不当导致伤亡人员增加。18案例十刀具厂职业中毒n2003年10月5日下午4时,温州某金石刀具股份有限公司造成急性中毒5人,其中4人死亡。n电镀废水处理设备,因使用过程中发现废水处理罐渗漏
13、,进行检修,排废水完毕;1名工人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始清理罐体中的污泥,昏在罐内;另一名工人抢救,即摔至罐底。后经消防官兵戴上防毒面具等进入罐中救出,送医院救治。n主要工艺有镀铜、铬、镍等,使用氰化钠、氰化亚铜等氰化物剧毒品,并产生电镀废水,经处理后排放。含氰含碱废水氰集水池氧化反应池沉淀反应池沉淀池。n事故现场监测硫化氢7.7 mg/m3,氰化氢0.77 mg/m3(国家职业卫生标准MAC硫化氢10 mg/m3,氰化氢1 mg/m3)。19B、立法对职业危害的管理 宪法第42、43、44条对公民劳动权利和义务,对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等作
14、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共十三章一百零七条,于1994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和劳动法律体系的母法,是制定和执行其他劳动法律法规的依据。与生产安全健康有关的内容包括: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放假的规定;关于用人单位在安全健康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关于劳动者安全健康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关于伤亡事故管理的规定等。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共七章七十九条,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5、,基本管理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对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21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全国人大 (02.05.01)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05.12.01)3、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卫生部(02.05.01)4、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卫生部(06.07.27)5、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卫生部(06.03.01)6、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02.05.01)7、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卫生部(07.11.01)8、职业病危害事故调
16、查处理办法卫生部(02.05.01)9、放射事故管理规定 卫生部(01.08.26)22职业病防治法目录2324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场所劳动保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装置放射防护条例放射放射工作工作卫生卫生防护防护管理管理办法办法放射防放射防护器材护器材与含放与含放射性产射性产品管理品管理办法办法放射放射工作工作人员人员健康健康管理管理规定规定放射放射事故事故管理管理规定规定配套规章:配套规章:职业病分类目录职业病分类目录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职业病诊断、鉴定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
17、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职业卫生监督程序职业卫生监督程序 尘肺病尘肺病防治条例防治条例核设核设施放施放射卫射卫生防生防护管护管理规理规定定25 我国职业病情况:卫生部部长陈竺2009年4月24日在我国保护农民工健康高层论坛会上指出: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严峻,尘肺和职业中毒居高不下。截止2008年底,各类职业病累计70多万例,其中尘肺病累计发病近64万例,已死亡14万多例。近几年,平均每年新发现尘肺病1万多例,同时尘肺病发病工龄明显缩短,急、慢性职业中毒呈上升趋势。据专家估计,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病总数还将继续呈上
18、升趋势。农民工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26 目前,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实际接触粉尘、毒物和噪声等职业危害的职工高达2500万人以上,农民工已成为职业危害的主要受害群体。我国在职业病防治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只要我们按照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节约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到2020年就会实现生产安全健康(健康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达到和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728 第一节第一节 职业性危害概述职业性危害概述一、何谓职业危害职业危害因素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不良影响、中毒、伤亡、健康损害或精神影响)。二、来源 1、与
19、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 主要来源于原料、中间产物、产品、机器设备的工业毒物、粉尘、噪声、振动、高温、电离辐射及非电离辐射、污染性因素等职业性危害因素,均与生产过程有关。29(4)化学灼伤的现场救治即要建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措施。纵膈气肿、颈部皮下组织气肿氮氧化物、氨、有机氟裂解殘液气中毒时发生。现场处理(争分夺秒)汽油:300;2、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在射频辐射造成的污染与危害较为严重的某些范围内,可以采取将辐射源相对集中,同时可在工作区域内进行绿化、种植树木等以防辐射。2004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噪声对听力
20、的损害程度与噪声性质、噪声强度、频率、专业工龄、年龄、缺氧等有关。某些金属加热到500时可形成直径80%;氮氧化物中毒时可出现高铁血红蛋白症。43n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及肝脏损害,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n发热有机氟化物烟尘热及氧化镉中毒早期出现的铸造热型发热;并发肺水肿者也常有发热症状。n纵膈气肿、颈部皮下组织气肿氮氧化物、氨、有机氟裂解殘液气中毒时发生。n肺水肿刺激性气体引起的严重症状;重症肺水肿出现严重的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综合症)。肺水肿的发病机理(肺泡和血管通透性增强、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神经体液因素、缺氧)44刺激性气体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性
21、中毒 眼和上呼吸道炎症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咽喉疼痛、充血、呛咳、胸闷等。窒息状态呼吸道机械阻塞等。呼吸道炎症咽喉疼痛、充血、呛咳、胸闷等。肺水肿早期呛咳、胸闷、呼吸困难,并伴有烦躁、头痛、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肺水肿期,呼吸极度困难呈端坐呼吸、口唇及指端紫绀,咳白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慢性影响较长时间的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45(2)窒息性气体以气体形式侵入机体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物质(共三类)。n单纯窒息性气体(惰性气体、乙烷、乙烯、水蒸气)这类气体本身毒性低,由于它们的存在降低空气中氧的浓度,血液不能从吸入的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结果动脉氧分压下降,使组织细胞的供氧能力减少,导致
22、机体缺氧窒息。空气中通常氧的浓度约为21%,当其低于16%时,表现为呼吸困难;低于10%时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46n血液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一氧化氮、苯胺及硝基苯等)血液以化学结合方式运输氧气(化学窒息性气体),这类气体阻碍血红蛋白对氧气的结合能力,或妨碍血红蛋白向组织细胞释放携带的氧气,造成组织供氧障碍而发生窒息。n细胞窒息性气体(氰化氢、硫化氢)这类气体作用于细胞内的呼吸酶使之失活,直接阻碍细胞对氧的利用,使生物氧化过程不能进行造成组织细胞缺氧。47(3)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芳烃类、卤烃类、脂肪烃类、有机农药)其毒害作用较复杂主要有(对粘膜和皮肤的刺激作用或致敏作用、侵犯神经
23、系统、损害造血系统、损害肝脏、损害肾脏和膀胱、致癌作用)(4)金属和类金属在107种元素中有91种金属元素。金属有重金属和轻金属,以相对密度4.5为界。类金属指的是具有部分金属特性的物质(硅、硼、锗、砷、硒)。金属的毒害作用也很复杂,金属不同中毒症状和毒害作用不同。与金属的性质(溶解度、分子大小)、毒害作用机理、进入人体的方式及状态有关。例如汞(p158)483、尘肺的表现因吸入粉尘,肺内有粉尘潴留而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的疾病称为尘肺。(1)影响粉尘致尘肺的因素化学成分(尘中SiO2的含量愈高,危害愈大)、粉尘量(与粉尘浓度、可吸入的比例、呼吸道清除能力有关,粉尘量越大毒害越大)、粉尘颗粒(只有1
24、5m直径的尘粒容易吸入肺泡腔或呼吸细支气管,并在其中沉积)等。(2)尘肺临床表现全身性症状表现为消化系统症状和神经衰弱综合症。如食欲不振、上腹胀气、大便秘结;无力、头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气短、咳嗽、胸痛等。体征可见唇、指甲紫绀;鼻腔粘膜萎缩、咽喉发红。晚期可并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甚至肺结核。494、灼伤由于热力或化学物质作用于身体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由此引起的病理生理变化或中毒称为灼伤。(1)灼伤分类按灼伤原因分为火烧伤、热力烫伤、化学性灼伤。按灼伤部位分为体表、呼吸道、消化道、眼灼伤。(2)化学性灼伤的常见物质酸性物质(无机酸盐、硝、硫酸等;有机酸甲酸、乙酸、氯乙酸等)碱性物质(无机碱、
25、有机胺等)金属及类金属化合物(碱金属、强氧化剂、黄磷、三氯化磷、三氯氧磷等)有机化合物(酚类、醛类、酰胺类等)50(3)灼伤程度及面积估算化学性皮肤灼伤的深度(分为三度)I度灼伤皮肤发红,无水泡,有灼痛感。II度灼伤浅II度时皮肤有水泡,泡内有浅黄色液体,泡破后创面潮红,感觉很痛;深II度时创面苍白无明显疼痛,可无水泡,水泡壁较厚,水泡破后有针头大小的红点。III度灼伤局部苍白,失去弹性,像皮革样硬韧或呈黑痂,末梢神经遭受破坏,疼痛不明显。化学灼伤的面积估算 用“手掌法”估计,五指并拢一个手掌相当于体总表面积的1%;手指分开则为0.25%。用“九分法”估计,头、颈占9%;一个上肢占9%;躯干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