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候馆梅残实用课件2.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踏莎行·候馆梅残实用课件2.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踏莎行 候馆梅残 实用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踏莎行踏莎行走近作者走近作者 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吉水(今属江西)人。陵吉水(今属江西)人。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与晏殊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较接近,但也有不同处,如他有述怀、咏史、写民情风俗之作,题材怀、咏史、写民情风俗之作,题材较晏殊词广。较晏殊词广。踏莎行踏莎行 欧阳修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
2、柳细,草薰风暖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春山外。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开头三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开头三句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洋溢着春天气息的溪山行旅图溪山行旅图: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旅舍旁的梅花已经开过了,只剩下几朵残英,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暖风吹送着春溪桥边的柳树刚抽出细嫩的枝叶。
3、暖风吹送着春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草的芳香,远行的人就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摇动马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缰,赶马行路。梅残、柳细、草薰、风暖,暗示暗示时令正当仲春时令正当仲春。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这正是最易使人动情的季节。从“摇征辔摇征辔”的的“摇摇”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字中可以想象行人骑着马儿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顾盼徐行的情景。以上三句的每一个静态或动态的景象,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的景象,廖廖数语,便写出了时间、地点、景物、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气候、事件和人物的举动、神情。赏析赏析分析此词上片以乐景写
4、哀情,先扬后抑的表分析此词上片以乐景写哀情,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现手法。上片行文,一扬一抑。先写春色之美,将春上片行文,一扬一抑。先写春色之美,将春色饱满地描写一番,让人觉得春光实在明媚可爱,色饱满地描写一番,让人觉得春光实在明媚可爱,然后通过然后通过“摇征辔摇征辔”笔锋一转,笔锋一转,由春色之美转出由春色之美转出折入旅人的怀人之情,离愁无穷,先扬后抑,情折入旅人的怀人之情,离愁无穷,先扬后抑,情景反衬。以乐景写哀,以情景之间的失去平衡来景反衬。以乐景写哀,以情景之间的失去平衡来震慑读者的心,把离情浓愁加以夸张,加以渲染,震慑读者的心,把离情浓愁加以夸张,加以渲染,形成强烈的激射。形成强烈的激
5、射。以乐写愁,托物兴怀以乐写愁,托物兴怀。这种手法运用得很巧妙。在这画面里,残这种手法运用得很巧妙。在这画面里,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了南方初春融和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了南方初春融和的气氛。这美妙的春景,这和煦的春风,引诱的气氛。这美妙的春景,这和煦的春风,引诱着多少人携眷踏青游春来欣赏!这着多少人携眷踏青游春来欣赏!这“良辰美良辰美景景”,对于满怀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如同虚设;,对于满怀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如同虚设;不仅成了虚设,而且因为远游他乡,不能偕同不仅成了虚设,而且因为远游他乡,不能偕同家室饱览春
6、光,甚至于要引起怅帐的离情别绪。家室饱览春光,甚至于要引起怅帐的离情别绪。王夫之王夫之姜斋诗话姜斋诗话说:说:“以乐景写哀,以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首词以春景写行这首词以春景写行旅,以乐景写离愁,从而得到烦恼倍增的效果。旅,以乐景写离愁,从而得到烦恼倍增的效果。说明上片词中暗用典故的具体含义,实景虚用,虚实结合说明上片词中暗用典故的具体含义,实景虚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手法。本篇暗用典故,翻新旧意,既增加了形象的本篇暗用典故,翻新旧意,既增加了形象的感情容量,又巧妙得了无痕迹。如首两句写梅残感情容量,又巧妙得了无痕迹。如首两句写梅残柳细,其中暗用典故:
7、写梅,使人联想起柳细,其中暗用典故:写梅,使人联想起陆凯自陆凯自江南寄梅给长安范晔,含有怀念人之意。江南寄梅给长安范晔,含有怀念人之意。据据荆州记荆州记记载,陆凯曾自江南寄一枝梅记载,陆凯曾自江南寄一枝梅花给长安的友人范晔,并赠诗:花给长安的友人范晔,并赠诗:“折梅逢驿使,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其后其后折梅寄远以托离思,在诗词中便屡见不鲜。候馆折梅寄远以托离思,在诗词中便屡见不鲜。候馆的残梅,自然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赠别;既是残梅,的残梅,自然也容易使人联想到赠别;既是残梅,却连折梅寄远也不能如愿,惜别之情更是可以默却连折梅寄远也不能
8、如愿,惜别之情更是可以默会了。会了。写柳,又易与写柳,又易与古人折柳赠别古人折柳赠别之举之举相联系,暗寓相联系,暗寓离别离别之意。柳也之意。柳也关合别意。北朝乐府有关合别意。北朝乐府有折杨柳折杨柳枝枝,或说,或说“柳柳”与与“留留”谐音,谐音,有表示留念之意。到了唐代,霸桥有表示留念之意。到了唐代,霸桥折柳赠别更成为一种风俗。传为李折柳赠别更成为一种风俗。传为李白所作的白所作的忆秦娥忆秦娥词词“年年柳色,年年柳色,霸陵伤别霸陵伤别”,即指其事。这里所写,即指其事。这里所写行人看到溪桥细柳,自然会回想起行人看到溪桥细柳,自然会回想起临别折柳之类的事,这就不能不更临别折柳之类的事,这就不能不更增添
9、一段离愁了。增添一段离愁了。自从自从楚辞楚辞招隐招隐“王孙游兮不归,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草生兮萋萋”,将春草与离思联系起来以后,诗,将春草与离思联系起来以后,诗人便多以春草表现离情别绪。江淹人便多以春草表现离情别绪。江淹别赋别赋“闺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中风暖,陌上草薰”,芳草便牵动着离愁别恨。,芳草便牵动着离愁别恨。白居易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满别情”,又是一例。,又是一例。寓虚,富于联想,是这首词的一个艺术特点。寓虚,富于联想,是这首词的一个艺术特点。梅、柳、草,实景虚用,虚实结合,梅、柳、草,实景虚用,虚实结合,不仅表现了不仅表现了
10、春天的美好景色,而且寄寓了行人的离情别绪。春天的美好景色,而且寄寓了行人的离情别绪。在古典诗词中,梅、柳、草就经常与离思相关在古典诗词中,梅、柳、草就经常与离思相关 合。合。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似乎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愁的沉重,似乎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抽象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人容易感受,容
11、易亲切。人容易感受,容易亲切。“离愁渐远渐无穷离愁渐远渐无穷”这这七字,七字,构思巧妙,着意在构思巧妙,着意在“远远”与与“无穷无穷”的关的关系上。系上。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且是越远越无穷。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且是越远越无穷。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形象而又生动地表现出来了。赏析赏析“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开头三句以实景暗示、烘托离别,而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三、四两句则由丽景转入对离情的描写:“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
12、不断如春水。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因为所别者是自己深爱的人,所以这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越多,就象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此二句即景设此二句即景设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写得自然贴切而又柔美含蓄。而又柔美含蓄。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上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想象中家室的离愁,两地相思,一种情怀,全篇的中心意旨是
13、表现离愁篇的中心意旨是表现离愁。这是一首写离情的。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相忆念的情景,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下片写闺中思妇。以抒情为主,情寓景中。下片写闺中思妇。以抒情为主,情寓景中。构成了构成了清丽缠绵的意境。清丽缠绵的意境。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这首词表现出欧词深婉的风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婉的风格,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下片写行者自己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下片写行者自己感到离愁之无穷无尽,于是推想到楼上的思妇了。她也一定有着于是推想到楼上的思妇了。她也一定有着同样的感觉。她必然会痛心流
14、泪,伤心时,同样的感觉。她必然会痛心流泪,伤心时,只能登上小楼,眺望远方,可是,能望到只能登上小楼,眺望远方,可是,能望到的,只不过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尽头,的,只不过是一望无际的草原,那尽头,又有春山挡住了视线,而她牵肠挂肚的人又有春山挡住了视线,而她牵肠挂肚的人儿,又在春山之外,如何能看得见呢?儿,又在春山之外,如何能看得见呢?过片两过片两对句对句,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由陌上行人转笔写楼头思妇。思妇。“柔肠柔肠”而说而说“寸寸寸寸”,“粉泪粉泪”而说而说“盈盈盈盈”,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显示出女子思绪的缠绵深切切。从。从“迢迢春水迢迢春水”到到“寸寸肠寸寸肠”、“盈盈盈泪盈泪”,其间又
15、有一种自然的联系。,其间又有一种自然的联系。赏析赏析“寸寸柔肠,盈盈粉泪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接下来一句接下来一句“楼高莫近危阑倚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在,是行人在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体贴和嘱咐,也,也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是思妇既希望登高眺望游子踪影又明知徒然的内心挣扎。心挣扎。最后两句写少妇的最后两句写少妇的凝望和想象凝望和想象,是游子想,是游子想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象闺中人凭高望远而不见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现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在楼前的,是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
16、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在春山之外,渺不可寻。渺不可寻。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向天涯。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行者不仅想象到居者登高怀远,而且深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入到对方的心灵对自己的追踪。如此写来,情意深长而又哀婉欲绝。深长而又哀婉欲绝。理解此词上、下片分写行者和居者,分析理解此词上、下片分写行者和居者,
17、分析下片透过一层,从下片透过一层,从对面对面写来的手法。写来的手法。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居者词的上片写行人在旅途的离愁,下片写想象中居者的离愁。上片写行者,在早春时离家远去,因春色无限而的离愁。上片写行者,在早春时离家远去,因春色无限而生离愁,这是实写。下片写居妇,思念行者,这是推想出生离愁,这是实写。下片写居妇,思念行者,这是推想出来的情境,这同上片写行人思念居者相比,描写角度发生来的情境,这同上片写行人思念居者相比,描写角度发生了转变,由行人思念居者转为被思念的居者思念行人,了转变,由行人思念居者转为被思念的居者思念行人,使使情感更进一层情感更进一层。词人想象居家的爱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