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评价指标体系解读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928416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PPT
  • 页数:88
  • 大小:1.8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评价指标体系解读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评价 指标体系 解读 课件
    资源描述:

    1、1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与合格评估指标体系陈小虎2015年1月提纲一、合格评估的新理念二、合格评估的主要目的(内容)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四、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几个特点五、如何理解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六、指标体系方案七、合格评估指标简要解读八、民办、医学类、艺术类高校部分调整说明23一、合格评估的新理念1、合格评估2、新理念替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学校是质量保障和评估的主体以生为本,为生服务二、合格评估的主要目的(内容)1、努力实现“四个促进”促经费投入增加促办学(教学)条件改善促教学管理规范促教学质量提高 2、达到“三个基本”办学(教学)条件基本达标3、切实体现“二个突出”突出服务地方(区域)行

    2、业指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指向4、有效进行“一个引导”引导建立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45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1、发展性原则 继承性:原方案框架和原则上的继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但内容、内涵均有较大变化。发展性:针对新建本科特点、历史阶段使命等基本内容的分类评价和针对性。62、导向性原则 依据教育规划纲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指标体系设计上注重三个规律的和谐统一。1)适应高等教育(高校教学)的共同规律 2)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强调办学定位服务、人才规格应用)3)适应人的生命需

    3、要的基本规律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73、可操作性原则 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合格指标体系的分类体现(医学、艺术、民办等)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8四、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几个特点 1、强调了领导作用,要求学校各级领导班子遵循办学规律和教学规律,落实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2、强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旨在引导新建本科学校合理定位,立足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对新建本科学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导向性。3、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强调了教师教学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培训。4、强调教学经费投入,特别是政府对学校生均拨款的保障。9 5、强调了专业结构优化和课程建

    4、设,注重专业布局与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符合度,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6、强调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7、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了对学生的指导与服务,强调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8、强调产出导向,注重师生和社会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以及就业情况考察。9、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突出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品格培养,体现了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四、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几个特点10五、如何理解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1、指标的基本(合格)性与发展性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开放性、创新性、多样性)2、指标的硬要求和软保障硬要求:利用率:发展导向: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审核式的相关核心要求)

    5、11 3、教学应用人本三位一体 教学:教学中心地位(就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应用型:定位、两个突出、专业能力、就业及就业质量形成导向链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个人教育)学校教育要体现公共人、公民和专门人才的统一 人本:为学生服务和为教师服务(核心是为学生服务)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注:指标体系中有7处学生满意度 替国家把关和为学校服务把关重点,服务全面和导向12“三个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教学经费及投入 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管理、专业与培养方案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档案

    6、管理、实习实训设备管理等 教学质量基本保证:基本达到学校的目标要求主要:学生思想品德、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质量、专业能力、毕业设计(论文)、体育与美育、学生就业和就业质量、师生评价和社会评价多个方面,综合评价体现替国家把关,要全面认真13一)问题导向式、发展导向式、工作心得二)“4321”的理解四促进三基本要不含糊,体现了把关、负责二突破一引导下真功夫,体现了促引,开放创新发展三)提国家把关,为学校服务学校自觉、学校受益怎样面对评估:评估是发展的最好机遇达到:形成自我反思、自我不断持续改革的自评自改的机制,真正成为自己是评估主体自评 自我受益 被评 想评真评 真面真收益

    7、真知自己新增14序1234567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来源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成人院校改制或改建的本科院校独立学院转制的本科院校学分校独立升格或者转设的本科院校全新创建的本科院校数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本科院校数量军队院校移交地方的本科院校数量合计新建本科院校数量31521406872399新增四)新建本科院校基本情况新建本科院校总数:399所(不含独立学院)其中:公办:263所,民办:136所现有的399所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有7个来源,其中,专科学校升格是其主要来源。7个来源在新建本科院校中的分布情况如下:15五)从新建到新兴本科的观点新兴到新型应用型建设定位六)必须面对的问题两化:普及化、现代化一

    8、配: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围绕指标体系,但不条条解读新增16六、指标体系方案 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内容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2教师队伍3教学条件与利用4专业与课程建设1.1 学校定位1.2 领导作用1.3 人才培养模式2.1 数量与结构2.2 教育教学水平2.3 教师培养培训3.1 教学基本设施3.2 经费投入4.1 专业建设4.2 课程与教学4.3 实践教学175质量管理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7教学质量5.1 教学管理队伍5.2 质量监控6.1 学风建设6.2 指导与服务7.1 德育7.2 专业知识和能力7.3 体育美育7.4校内外评价7.5 就业18七、合格评估指标简要解读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1

    9、.1学校定位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阶段性需要,注重办学特色培育。注学校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等。本指标:重在责任使命和服务域明确,功能域清晰,创新性寻找自己,办出了自己,让大家很简单、不费力就读懂,明白了自己。例如:我在哪儿,对本地研究深入不深入,规划中反映;我是谁,阶段目标是什么,路径怎么走,效果如何,本地就业比例等,发展性如何等。19 办学特色培育是引导学校办出地方、行业特色的导向。体现所生所在所长的优势或趋势;要把学校的服务域和功能域用阶段性目标明确清晰地给予反映

    10、 学校定位该指标要求: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使命是什么?为谁办?怎么办?要鲜明具体。并且注意“四个为主”的情况:(1)以服务地方(行业)为主,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以及服务人民的快乐幸福生活需要(3)以教学为主,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依据自身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4)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比例是否适当,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得到保障20 办学的“六个使命”(举例):(1)成为地方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职业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地和支撑地(2)成为地方市场型、实

    11、用性、成品作品型、专利型科技成果的孵化地、研发地、提供地和转化地(3)成为地方人文、文化传承与创新、开拓的主载体和主阵地(4)成为地方引智引业的中转地、桥梁和集散地(5)成为地方专门管理人才和管理干部人才的储备地(6)成为服务地方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人民幸福生活的积极参加者和有力服务者 综合指标,综合考察考察实现的使命、路径、符合度和成效21办学路径清晰:(1)地方化之路(2)学职一体化之路(3)合作教育之路(4)“做”中“学”之路(5)专利作品化之路(6)中国化、学校化、特色化之路22 1.2领导作用 1.2.1领导能力 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育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

    12、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办学定位准确,路径明确,目标清晰 执行力、贯彻性,实践教学(办学)思路 一致性、集中性和可持续性问题 感受爱校爱生的氛围,校园氛围 应用型人才,应用型学校创新改革情况23 1.2.2教学中心地位 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本满意。教学中心地位学习中心学生中心地位学生发展中心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要体现在目标上、实践上和效果上 阶段性目标、评估性、研究生目标24 学生和教工的满意情况(1)教学经费支持情

    13、况(2)教师收入情况(3)支持教改和实施情况(4)学生第二课堂体系效果,对学生投入情况(5)教师培训提高等(6)服务师生的各种有效措施(7)注意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服务水平和态度(8)教学条件满足情况25 1.3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与自己人才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1.3.1人才培养思路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路清晰,效果明显;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能力中的核心力)五力提法是部文件提法。坚持多样性人才观(纲要31条)目标规格多

    14、样性、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多样 人与一个人、人才与一个人才的区别26 看三级人才模式:校级人才模式,专业或学院人才模式,教学环节人才模式 思路是否清晰,人才培养类型明确,开放理解重在可行和结果,创新性和保障性 例如:人才类型:培养目标的具体化程度人才培养方案:知、能、素的构建及要求教学模式合作教育27 1.3.2产学研合作教育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四合作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契约化、制度化、体系化),积极探索并建立与业界全面稳定、互动多赢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看成效:合作教育主要指的是

    15、共办、共建、共管、共创的教学合作项目或平台。包括教科一体化平台,资质平台等;包括软资源合作和硬资源合作等。看认识:充分反映两突出、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和办应用型学校的根本路径 看组织和制度:鼓励机制 看业界参与的程度:全过程、全方位、软硬件等 1.基本问题及思考1)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但从评估的结果来看,评估专家对于参评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评价较差,这一观测点的合格率仅为61.65%。尽管新建本科院校已经全面启动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但推进的广度、深度还不够,与业界合作举办专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建立实践教

    16、学基地和实验室等方面的进展缓慢,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的受益面小,尚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渠道有待拓宽、层次有待提升、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2)专科教育所占比重过大。新建本科院校专科教育的比重过大,专科专业布点数占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布点总数的44.78%,专科生占在校生总数达到了29.18%,分别比2011年上升了1.2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其中甚至还有22.86%的院校专科生超过了在校生总数的一半,新疆、江西、山东、陕西等省新建本科院校专科生占在校生总数的三成以上。由此看来,相当一部分新建本科院校专科层次教育向本科层次教育的转型尚未成功。3)校级领导班子年龄偏大、学位层

    17、次偏低问题依然突出。在新建本科院校校级领导班子校均配备达到8.4人。56岁以上的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占43.20%,年龄结构整体偏大。从学位结构来看,16.22%校级领导班子成员无学位,具有学士学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占32.99%,校级领导班子的学位层次结构整体偏低。28关于“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的问题及思考(增)2、发展性问题及思考1)基于低水平合格创新型应用型本科观点2)办学理念不明确3)办学使命不具体4)办学道路不明确5)办学举措不落实6)人才培养模式太全面7)人才规格太空泛等29关于“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的问题及思考(增)303.发展性思考1)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的新使命四功能具体化服务域和

    18、功能域的作功(作为)特征和程度决定学校的特色特点应用为本、立地为根、提档(提质、提升)为要、拓新为机2)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的新功能四度一质3)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的新思路五个思路4)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的七定位5)新兴新型(应用型)本科的六使命定位(举例)关于“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的问题及思考(增)2.教师队伍2.1数量与结构2.1.1生师比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2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的辅导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

    19、通过岗前培训 【注2】参考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限制招生规定 以总量为总体判断、分析专业满足度,总量与专业数量的关系 (1)总量把握;(2)专业分布情况、数量与工作量分布;(3)外聘数量与工作量认定,教师资格证,看政策改变和发展趋势 认定标准参考民办补充说明(聘期和工作量)3132 2.1.2队伍结构 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满足下列之一可以视为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前提是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以上职称 有行业特评的资格证书或有专业资格

    20、考评员资格 近五年在业内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连续一年或累计达二年 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三项及以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使用,效益良好 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建设,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 注:教师系列专业职称只能用于师范类专业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33 2.2教育教学水平 2.2.1师德水平 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引导教师把本科生教学的事当作最重要、最根本之事 2.2.2教学水平 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等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好,学生基本满意。教学水平要综合评价。重点:一听:听课,看教

    21、学效果学生的满意度二看:试卷分析、毕业设计、教学获奖、教学效果三问:深度访谈、访学生四查:学生满意度调查、学生获得成长等五访:毕业生情况、用人单位等 2.3教师培养培训 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重视新办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有计划、有措施、有实效。把握总体要求、专业要求、多元满足。自己的总体是限制性。发展方向教师的双师(双能)构成、多元化的结构。数量上也是要高于1:22,一般是1:18(1:15是趋势)教学团队3435 2.3教师培训 教师发展培训

    22、机构(教师发展中心)、制度、计划、目标(1)学术上有方向(大、小、天、地)(2)专业上有特长(3)教学上有特色(4)实践上有平台 分类发展、个人目标与专业学科建设目标协调 特别注意团队建设36关于“教师队伍”的问题及思考(增)1.基本问题及思考1)专任教师数量仍需扩充,学位结构仍有优化空间。新建本科院校生师比为19.50:1,高于全国普通本科院校18.79:1的水平。生师比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限制招生要求的新建本科院校占83.94%,但是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要求的院校仅有28.83%。在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仍然有一定比例的专任教师仅具有学士学位或不具有学位。从合格评估的情况来看,评估

    23、专家普遍认为“数量与结构”指标是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题,观测点“生师比”和“队伍结构”的合格率分别为82.60%和29.79%。这些现实情况要求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扩充专任教师数量,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实践教学,需要大量有生产、管理和专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过去三年,尽管新建本科院校中双师型专任教师的比例持续上升,但目前这一比例仍不足两成,并且具有行业背景的专任教师比例甚至低于10%。大多数毕业后新入职的专任教师没有相关行业工作经验,不具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背景,不能满足应用型本科教学需要。总体上,新建本科院校双

    24、师型专任教师的比例仍然偏低,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存在很大落差。37关于“教师队伍”的问题及思考(增)3)教师教学技能需进一步提升。新建本科院校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在过去三年一直保持在50%左右,这意味着约有一半的专任教师是只从事了几年教学工作的新上岗教师。评估专家就二级指标“教育教学水平”下的观测点“师德水平”给予了参评院校高度肯定,合格率为99.71%,观测点“教学水平”的合格率为92.92%,但是观测点“培养培训”的合格率为66.96%,一定程度上说明新建本科院校现有的培养培训体系还不能完全支撑专任教师队伍的长效发展。针对这样一批学历层次较高,但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有限

    25、的青年教师,要加大培养培训,要重视发挥中老年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的“传、帮、带”作用,鼓励青年教师发挥学科背景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扩大授课信息量。2、发展性问题及思考1)总体数量不足:不能按照1:22长期建设队伍;队伍的有效利用机制需要创新建设2)质量与教师的关联性很弱3)教师队伍团队性尚未形成4)教师队伍的多元化尚未起色38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教学基本设施 3.1.1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3】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较高。【注3】参考教发20042号文件限制招生规定

    26、 学生借阅情况分析、数量、种类 强调网络资源的积极作用 个人认为“查重”要求39 3.1.2图书资料和校园网络建设与利用 人均藏书量和人均年度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4】,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高 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注4】参考教发20042号文件限制招生规定40 3.1.3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人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注5】;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他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较高 运动场所、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设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注5】参考教发20042号文件限制招生规定 总体满意支撑

    27、情况 分布情况,特别是教学条件的分布情况及状态 利用率情况、实验设备利用等 发展的趋势41 3.2经费投入 在门槛要求部分达到财政部、教育部【2010】567号文件要求,到2012年原则上生均拨款达到12000元,民办高校参照相应标准 3.2.1教学经费投入 比例标准:302类-专项/205类-专项+学和=13%定量法比例=1200元/人均 随教育事业费的增长而逐渐增长42关于“教学条件及利用”的问题及思考(增)1.基本问题及思考1)生均教学基本条件有所改善,但整体上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建本科院校规模约占三分之一,其教学质量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开展合格评估以来

    28、,新建本科院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藏书量、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逐年提升,生均教学基本条件有明显改善。但与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条件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例如:全国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和生均藏书量分别为16294.58元和157.05册,而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仅为6439.27元和109.78册。在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方面,两成左右的新建本科院校达到了基本办学条件限制招生要求,但未达到合格要求。在生均藏书量方面,67.40%的新建本科院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限制招生要求,但未达到合格要求。在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方面,达到国家办学条件限制招生要求的院校占97.10%,但达到合格要

    29、求的院校仅有一半左右。同时在三类生均教学基本设施的整体投入上,生均藏书量不足问题最为突出,达到合格要求的院校比例仅为30.77%;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不足的问题次之,达到合格要求的院校比例为51.09%;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合格要求的院校比例为77.45%。评估专家对于二级指标“教学基本设施”的总体判断仍然是不乐观的,“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和“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两个观测点的合格率为76.70%和82.60%,观测点“校舍、运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合格率稍高,为91.74%。43关于“教学条件及利用”的问题及思考(增)2)办学条件不足问题在综合、师范、民族院校中更为突出

    30、。应当注意的是,生均教学基本条件不足的问题在综合、师范、民族院校中更为突出。在工科、农、林院校和语言、财经、政法院校中分别有78.26%和91.23%达到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的合格要求,但这一比例在综合、师范、民族院校中仅为70.92%。综合、师范、民族院校中生均藏书量达到基本办学条件合格要求的比例为21.58%,大幅低于工科、农、林院校和语言、财经、政法院校36.62%和45.45%的水平。同样,综合、师范、民族院校中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合格要求的占41.84%,而工科、农、林院校和语言、财经、政法院校则分别为45.71%和78.95%。3)教学经费投入有波动,未形成逐年增长的长效机制

    31、。首先,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经费投入仍然存在一定的缺口。在2012年,有31.39%的院校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未达到教学经费投入基本要求,有38.83%的院校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未达到教学经费投入基本要求;两项指标均达到基本要求的院校仅有48.72%。如:贵州省的8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仅有2所院校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达到了合格要求;在内蒙古自治区5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仅有1所院校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之处达到合格要求。同时,评估专家对于二级指标“经费投入”下的观测点“教学经费投入”给出的合格率为89.68

    32、%。44关于“教学条件及利用”的问题及思考(增)其次,教学经费投入存在波动。教学日常运行经费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从2010年的14.91%上升至2011年的16.18%,但是在2012年又下降至15.73%,同时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从2010年的1712.52元上升至2011年的1773.74元,在2012年又下降至1633.33元,使得在两项指标上达到合格要求的院校比例也以2011年为拐点出现下降。2、发展性问题及思考1)学校建设理念与办学理念的一致性很一般2)合作办学(资源)建设水平比较低,基本方法、机制尚未形成(好的专 科、高职)3)总体建设投入还不够4

    33、)提高资源利用率,服务学生理念尚未树立4.专业与课程建设专业与课程是两个教学根本平台4.1专业建设4.1.1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有明确的专业设置标准和合理的(科学)建设规划;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和本校实际调整专业;建立专业设置标准和条件要求 培养目标明确、清晰,专业建设制度、标准等 创造性进行新专业建设,大力发展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甚至职业型本科人才(纲要22条)专业结构总体合理 注重特色专业的培育:地方性学科专业 专业能力核心专业能力核心课程核心项目核心平台等核心性 专业建设的团队性专业带头人 重点: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得力,效果是否明显 校院专业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

    34、,特别使命需要的专业建设4546 4.1专业建设 学校专业建设思路、组织、程序、要求明确 二级学院专业建设的具体细化、深化、规范性材料和做法 学校与二级学院、系之间专业建设的关系,一致性目标体现:理念与实践的一致,过程与目标的统一目标方案执行情况剖起两个熟专业47 4.1.2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反映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0%;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比例要大于等于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为部文件指定最低要求),新文件为24周。“职业师化”的大学生 培养

    35、方案执行情况好 课程体系:专业能力为主线,就业力、创业力,突出职业能力。应用型与应用性是有区别的。(纲要总序)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系统化建设 重点考察:(1)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方案制定的技术线路和论证过程;(3)课程体系是否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4)方案执行情况和稳定性 细分析研究2-3个专业培养方案,包括内容、课程、方法等48 4.1.2培养方案 方案的服务域、功能域的具体化,地方、行业、业界情况分析,业界特点分析等,深化性、耦合性、共同性 人才规格的主要方面(能力上)具体指向能力、技能、应用、会使(会干什么)多种类型 方法性培养体现分析(注重“鱼”和“渔”)素质性(自

    36、信),实践、“做中学”才自信 方案中的逻辑关系 取得行业、业界认同的资质、能力情况 方案专业的支撑条件和实施考察49 4.2课程与教学 4.2.1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标准、有措施、有成效。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开设了足够数量的选修课;教学内容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本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教学大纲规范完备,执行严格。注重教材建设,有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和质量兼管制度;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这里要充分体会纲要中关于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内容方法陈旧。开发利用新工具,新环境,新型课程资源。重点:(1)课程与专业目标符合度;(

    37、2)课程标准、质量标准、开新课论证、主干课程、专业能力;(3)教材选用符合度 4.2.2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能够开展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法科学多样。教学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小的教学模式 教学考核:也是保障质量和目标指向的关键环节(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一体)。专业导向、学科支撑、业界需要 学校鼓励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改革的政策及教师参与度 教与学互动情况,学生个性发展情况,教学方法有效多样 考试方法改革更为有意义,有效考出真才实学,考风带学风、教风5051 4.3实践教学 注重实践的培养过程,

    38、充分体现能力为本 4.3.1实验教学 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以上 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室 实验指导人员结构合理,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鼓励创新不同模式实践教学,“做”中“学”完成培养目标规定比例情况52 4.3.2实习实训 主要考察学校能否与业界密切合作并建设稳定的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时间和经费有保证,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导向:全面的合作教育非常重要,鼓励创新建设不同功能的实习实训基地,查看实际利用情况和效果53 4.3.3社会实践 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把教师

    39、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等有组织的以认识社会、服务社会,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实践54 4.3.4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选题:选题性质、难度、份量是否体现综合训练和培养目标要求,是否结合专业实际。密切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过程管理: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成果是否规范:【注7】包括不同科类毕业汇报演出、作品展示、医学临床实习、社会调查报告等。重点关注质量标准教学水平、师

    40、德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反映55关于“专业与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思考(增)1.基本问题及思考1)部分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科学论证。从评估的结果来看,专家对于参评院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观测点的评价较差,合格率仅为57.11%。新建本科院校专科专业占到专业总数的44.78%,专科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平均也达到了29.18%,部分院校的学科专业专科向本科的转型仍未完成。同时,还有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总体论证,学科门类分布太广、太散。2)人才培养方案尚未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某些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论证不够充分、界定仍不够清晰,未能准确区分以培养知识应用及创

    41、新能力为核心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和以培养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的高职技能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层次差异。不少专业在设计论证人才培养方案时,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培养目标的职业导向不很明确,课程设置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匹配度不高。部分专业培养方案借鉴老牌本科院校的经验和做法过多,在加强知识的适用性和培养实践应用能力等方面的体现不充分。对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对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高于实践课程,扩大实践教学比重的压力大、阻力大,个别专业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精心设计,与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的达成度存在差距。主动将社会资源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意识还不强,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应的配套机制尚不健全。56关于“专业

    42、与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思考(增)3)实验课程建设相对滞后,实验技术人员队伍问题尤为突出。2012年,专业实验开出率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降至83.92%,实验开出率达到合格评估要求的专业点比例降至83.18%,下降14个百分点。新建本科院校中专业开设独立实验课程总量偏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不高,跨专业实验课和综合性实训课开发明显不足等情况较为普遍,实验课程教材及教学大纲仍需进一步完善。同时,新建本科院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数量和结构问题也非常突出,新建本科院校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校均不足36人,中级及以下职称人员占了8成以上,有近三成的实验技术人员没有学位,学士学位的实验技术人员占了近四成。实验技术

    43、人员队伍总量少,层次不高,难以满足实验教学需要。4)课程教学改革缺乏力度。从总体上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推进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1)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工作不到位。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体现不足,特别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需要,缩短学生所“学”与实际生产所“用”之间的距离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推进力度不够。部分教师在考察教学中依然固守传统教学模式,未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不能有效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效果较差,未采用各种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3)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工作亟待加强。部分课

    44、程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使用方式尚不合理,多媒体教学效果总体较差。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课程视频录播、媒体素材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利用等方面仍需大量投入。57关于“专业与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思考(增)2、发展性问题及思考1)谁来办专业问题2)为谁办专业问题(立交桥问题)3)怎么办专业问题(11个融合、结合、对接)(1)专业与产业(链)对接(融合)(2)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对接(融合)(3)教学过程与工作(生产)过程对接(融合)(4)学历资质与职业资质对接(融合)(5)教学与培训对接(融合)(6)实习实训基地与就业基地对接(融合)(7)各种专业平台与产业相应平台对接(融合)

    45、(8)专业标准与专业认证标准对接(融合)(9)专业团队与产业团队对接(融合)(10)专业创新力与学生创业教育对接(融合)关于“专业与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思考(增)(11)专业能力与学科能力对接(融合)总的来说:专业体系与产业体系(链)、创新链对接(融合)是共生共荣、相互支持和促进、螺旋发展的关系静态的词、动态的涵和意;发展的体。不是静态断义,语境很重要4)怎么定人才培养规格问题11个“会”:做人、交流能力、会用、会干、会服、会仿、会改(军舰)、会组(设计)、会创(原创)、会业(创业)、会放(服务人民)5859关于“专业与课程建设”的问题及思考(增)5)人才培养模式的层级性问题6)学科专业一体化问

    46、题5个一体化问题:科学与技术、专业与学科、教学与科研、教与学、理论与实践7)谁来评价专业问题8)整合开发新课程很少(应先从应用型、实践性课程抓起)9)课程的相互服务性问题比较差10)组织结构能否改革(专业和课程标准化、认证化机制)60 5、质量管理 5.1教学管理队伍注8 5.1.1结构与素质 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意识较强 注重队伍培训,积极展开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注8】队伍是指: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院(系)部分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长(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61 5.2质量监控 5.2.1规章制度 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主要教学

    47、环节的质量标准执行较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5.2.2质量控制 学校建立了自我评估(价)制度,充分利用教学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导向: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完善与实践 学校自我严格管理如何看、教学事故怎么看 基本制度与改革导向激励性制度 重点:(1)培养目标的确定;(2)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3)教学信息收集;(4)自我评估制度;(5)信息反馈;(6)调控62关于“教学管理”的问题及思考(增)1.基本问题及思考1)教学管理队伍总量不足,素质和结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新建本科院校校级教学管理人员总量不足,校级教学管理人员与在校生之比为1:754.部分地区学校院系一级的教学管理

    48、人员多为兼职教师甚至缺员,少数学校的教学管理队伍还存在不稳定的现象。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结构问题更为突出。新建本科院校中有52.58%的校级教学管理人员和49%的院系级教学管理人员仅具有学士及以下学位,校级教学管理队伍中具有中级及以下职称的人员占68.37%,院系级教学管理人员对本科教学管理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习研究不够深入,传统思维定式尚未完全打破,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都与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仍有差距。教学管理队伍自身结构不利于教学管理专业化以及教学管理水平提升。2)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学历层次偏低、年龄结构偏大。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中近六成的人员仅具有学

    49、士及以下学历,56岁以上的教学质量监控人员所占比重超过41%。从职称结构来看,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中初级及以下职称的人员占了8.3%。63关于“教学管理”的问题及思考(增)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从评估结果来看,评估专家对于参评院校“质量控制”观测点的评价最差,合格率仅为57.82%。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文件比较齐备,但在落实上却存在着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时不一、卷面分析简单雷同、毕业论文过程监控流于形式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不严肃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部分新建本科院校还存在质量标准不完备,质量监控覆盖面不广等问题,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尚不完善。2、发

    50、展性问题及思考1)是否探索建立新方法(理念和方法)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综合性评价2)一级、二级质量管理关系要顺畅明确封闭式评价公开、开放式评价闭环评价64 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以生为本、素质教育和服务学生等导向 6.1学风建设 6.1.1政策与措施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查看政策执行情况 6.1.2学习氛围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学校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查看学生相关违纪情况,客观分析65 6.1.3校园文化活动 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构建了系列化、多种多样的课外科技及文化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评价指标体系解读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2841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