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实用课件8.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苏轼词两首实用课件8.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轼词两首 实用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苏轼词两首 旧唐书旧唐书说,说,“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胡夷里巷之曲”,可知民间词唱比文人词作,可知民间词唱比文人词作要早。今存敦煌曲子词也可佐证。词初多写情要早。今存敦煌曲子词也可佐证。词初多写情爱,被视为诗余小道。宋城市繁华,酒肆多以爱,被视为诗余小道。宋城市繁华,酒肆多以唱词为娱。经几代词家经营,词气象廓大,有唱词为娱。经几代词家经营,词气象廓大,有了了“诗言志,词抒情诗言志,词抒情”的对峙格局,词风也由的对峙格局,词风也由婉约走向豪放。苏轼开创豪放先河,突破词为婉约走向豪放。苏轼开创豪放先河,突破词为艳科的传统束缚,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天地里解艳科的传统束缚,
2、把词从娱宾遣兴的天地里解放出来。放出来。词因苏轼而跳出花间月下有了词因苏轼而跳出花间月下有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广阔的社会生活。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情况:沿词有词牌。词牌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乐曲名称,如用古代乐府、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六州歌头,六州,六州为西域伊、凉、甘、石、渭、氐六州。州有鼓吹为西域伊、凉、甘、石、渭、氐六州。州有鼓吹曲的军歌,战前用鼓、箫、钲、笳等,合奏以壮曲的军歌,战前用鼓、箫、钲、笳等,合奏以壮声威。取用名家诗词中字眼,如声威。取用名家诗词中字眼,如西江月西江月,出,出自李白自李白苏台览古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曾照吴王宫里人
3、吴王宫里人”。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命名,如。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命名,如沁园春沁园春,沁园是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园林,沁园是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还有名家自制词牌,如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还有名家自制词牌,如扬扬州慢州慢,为南宋姜夔自制曲。词发展到后来逐渐,为南宋姜夔自制曲。词发展到后来逐渐与音乐分离,独立为一种文学样式。与音乐分离,独立为一种文学样式。走近作者走近作者一、人物简介一、人物简介 苏轼(苏轼(1037-1101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上,)字子瞻,号东坡居上,四川眉山人。嘉佑年进士。苏轼政治上比较四川眉山人。嘉佑年进士。苏轼政治上比较保守,却有改革弊政的
4、要求。宋神宗时,反保守,却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新法,出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对王安石新法,出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等,为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州等,为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有政绩。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后谪惠州、儋州等地。北还部尚书。后谪惠州、儋州等地。北还时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时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苏轼其文汪洋恣肆,是苏轼其文汪洋恣肆,是“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之一;其诗清新健朗,有其诗清新健朗,有“苏黄苏黄”并提;其词开豪放一并提;其词开豪放一派,为派,为“苏辛苏辛”并举;其书、画与蔡襄
5、、黄庭坚、并举;其书、画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米芾并称“宋四家宋四家”。苏轼一扫晚唐五代以来苏轼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花月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文人词的花月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迈奔放的风格。宋人俞文豹宋人俞文豹吹剑录吹剑录:“东坡在玉堂日,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有幕士善歌,因问:我歌何如柳七?我歌何如柳七?对曰: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坡为之绝倒。坡为之绝倒。”苏轼
6、苏轼(1037-1101)(1037-1101)子瞻东坡居士乌台诗案二、生平事略二、生平事略 苏轼于苏轼于10371037年年1 1月月8 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轼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轼的父亲苏洵,即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三字经里提到的里提到的“二二十七,始发愤十七,始发愤”的的“苏老泉苏老泉”。苏洵发奋。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
7、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1056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为了避嫌,使
8、他只得第二。1061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三年京察”,入第三等,入第三等,为为“百年第一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归里。1069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9、。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任宰相王安石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平和世界”。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民,便上书反对。这
10、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
11、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史称“乌台诗案乌台诗案”。苏轼坐牢苏轼坐牢103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地。幸亏北宋在太祖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出狱以后,苏轼被降
12、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赤壁赋后后赤壁赋赤壁赋和和念奴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等千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种田帮补生计。“
13、东坡居士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他在这时起的。宋神宗(宋神宗(1084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宗驾崩。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
14、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二品),知礼部贡举。书的秘书,二品),知礼部贡举。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
15、向皇帝提出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谏议。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苏堤堤”。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10911091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
16、朝。但不久又年(元祐六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10931093年(元祐八年)年(元祐八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昌化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军,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11011101年(元符三年(元符三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
17、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11011101年年8 8月月2424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日(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六岁,御赐谥号文忠(公)。享年六十六岁,御赐谥号文忠(公)。文文艺艺全全才才散文: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欧苏”诗歌: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并称黄庭坚并称“苏黄苏黄”词:词:与辛弃疾并称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辛”书法:书法:与蔡襄、黄庭坚、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米芾并称“宋四家宋四家”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绘画:
18、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苏门四学士: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晁补之词: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苏辛”。诗歌:诗歌: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提高了宋诗的质量,成成为北宋诗坛骄傲为北宋诗坛骄傲。散文: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领衔人物。书法: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宋四家家”。绘画: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有
19、枯木怪石图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竹石图等传世。等传世。赋:赋: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他的的赤壁赋赤壁赋与欧阳修的与欧阳修的秋声秋声赋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同为文赋的代表作。苏轼词风可分三类:苏轼词风可分三类:一、豪放风格一、豪放风格 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这是苏轼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激昂甚至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 物以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二、旷达风格二、旷达风格 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这是最能代表苏轼思想和性格特点的词风,表达了诗人希
20、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表达了诗人希望隐居、避开乱世、期待和平的愿望。望。三、婉约风格三、婉约风格 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二、人物轶闻二、人物轶闻 1 1、年少轻狂、年少轻狂 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因为聪慧,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常得到师长赞扬。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贴了一幅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识遍天下字,读尽人
21、间书。书。”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轼,苏轼不识书中的字,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评了苏轼,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发奋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用以自勉,从此传为佳谈。从此传为佳谈。2 2、苏轼退房、苏轼退房 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苏轼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蓄,买了一所房子,正准备择日迁入住,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一个偶然的机会,听到一老妇哭得十分伤心。他问老妇哭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心。他问老妇哭
22、什么,老妇说,她有一处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房子,相传百年了,被不孝子孙所卖,因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此痛心啼哭。细问之下,原来苏轼买的房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子,就是老妇所说的祖传老屋。于是苏轼对她说:对她说:“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苏轼当即焚烧苏轼当即焚烧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3 3、打饼祭佛、打饼祭佛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
23、的佛印。过了一会儿,饼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有面,就与你
24、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来打扰?”4 4、“尸骨尸骨”未寒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西湖,苏轼有心捉弄佛印,览西湖,苏轼有心捉弄佛印,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骨抬头看见河边一只狗叼着根骨头,便写道:头,便写道:“狗啃河上(和狗啃河上(和尚)骨。尚)骨。”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佛印将诗句丢入水中,随即答道:中,随即答道:“水漂东坡诗水漂东坡诗(尸)。(尸)。”5 5、东坡吃草、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傲声道:“秃驴何在?。秃驴何
25、在?。”小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东坡吃草!”6 6、对联退敌、对联退敌 北宋时期,宋人屡遭辽邦侵犯。居心求北宋时期,宋人屡遭辽邦侵犯。居心求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和的朝廷却引来一辽邦使者,出上联要宋人答对:三光日月星答对:三光日月星 。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如对出下联则撤兵议和。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恰逢回京述职的苏轼,大笔一挥,巧妙对上下联:四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