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老子墨法家-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925321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PPT
  • 页数:27
  • 大小:108.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老子墨法家-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老子 法家 课件
    资源描述:

    1、吕氏春秋吕氏春秋谭雅玲社会学03级吕不韦吕不韦(?前235)吕吕 不不 韦韦 铜铜 戈戈战国末年秦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

    2、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儒士集体编撰吕氏春秋的目的大概不出两点:一是以这一“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巨著与当时著书布天下的如荀卿之徒相抗衡,以声张吕门和强秦之威。二是将吕不韦在秦国实行的政策策略理论化,以作为统一天下后大秦帝国的治国纲领,并企图借以既奠下秦国长治久安的理论基础,又可巩固吕不韦的相国之位和仲父之尊。吕氏春秋中有道家的宏阔,儒家的仁爱,墨家的节俭勤奋,法家的严谨,兵家的威猛,农家的务实,阴阳五行家的应变,

    3、还有小说家的丰富精彩,经典作品的典雅庄重,民间文学的随和通俗。对诸子百家的批判和汲取孔 子、老子、墨子、法家吕氏春秋的不二篇 中讲孔子贵仁。儒家学说从社会秩序层面上贯穿着吕氏春秋全书,强调孔子贵仁正是为了解决治国安邦的方针问题,解决社会的秩序和社会的安定问题。在吕氏春秋中君臣父子论的主旨比孔的论调更完整,其中有两点值得引起重视:明确无误的提出了人伦这一概念。明确指出善处十际是人与禽兽的明显区别,十际为安是人类进步的象征,人总是一步步从“以力为贵”走向以礼法处置人伦关系的,这一点也是孔子思想所不能达到的。综上,吕氏春秋 之所以强调“孔子贵仁”意在以其仁建立一种良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使国家长治

    4、久安。对孔子之仁的改造和弃取大约可以从三方面加以讲述:孔子:改造和摈弃了孔子之仁的迂腐气。商汤伐桀,武王伐 纣,在孔 子看来都是杀君之举,是不能允许的,而 在吕氏春秋中,这是“攻无道”,是“伐不义”,是利天下 之民的举动,对国家和对人民都是福莫大焉的事。易言之,吕氏春秋 中所强调的“仁”本身就包含着“攻无道”和“伐不义”的内容。因此 在“攻无道”和“伐不义”的问题上,不是对孔 子的继承而是 站在完全批判的立场上。主张“仁”与“义”的结合,把“仁”这种完全道德标准与个人的修养与情操有机结合起来。吕氏春秋比孔 子更进一步的是:明确提出修养成“如此人”的目的 在于“定天下”或“定一国”。吕氏春秋将墨

    5、学中合理因素注入儒学的仁义观,使其更具有使用性和现实价 值。老子:道家学说偏重于自然和人生。他们致力欲探讨宇宙的本源以及万物衍化的程序及规律,也探讨人的本性和人生的究竟。在先秦诸子中,他们概括力最强,抽象程度最高,眼界最开阔,胸怀最宽广。因此,吕氏春秋对这家学说的扬弃最多。老子的“无为”是老子把“道”运用于政治人生的一个重要范畴,运用于政治的叫做无为而治。吕氏春秋汲取了这一思想,但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老子的“无为”是从天道自然思想中引发出来的,但如何从“自然”到“无为”却有点玄虚,实践起来比较困难。吕氏春秋在这方面给予了补充和发展:老子:首先,吕氏春秋提出了君臣分工理论,即君主要按照事物的本

    6、性制定正确的方正政策,发号施令就行了,至于具体的政务和事务,那就是白官的职能,君主就不必干涉了。吕氏春秋把“无为”限定在君主一方,而“无为”的含义只是不干涉臣下的职能而已。臣下还是要有为的。其次,君主也不是真正的“无为”,“无知无为”指的是不干预,不扰乱臣下的职责,君主并非无所事事,他要修身养性,体道行义,力劝君道,才能作到“无为”,因此吕氏春秋的“君道无为”实际上要求君主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增长自己的才智和能力。这样,就把老子那个比较空洞而略带消极的“无为”变成一个内容充实而更积极的“无为”了。墨子以贵廉闻名于当世与后世。吕氏春秋也十分“贵廉”,由此。吕氏春秋 在“廉”这一点上是与墨学相同

    7、的,或者说是深受墨学影响。“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墨子:日常生活俭朴节用。勤俭。各行各业的人都勤俭 奋作,这是 最根本的生财之道,如在上农篇 中说:“古先圣王 之所以导其民 者,先务于农。农民非徒为地利也,贵其 志也“。显然 这一说法比 墨子的更高明一些。吕氏春秋比墨子更深刻在于不 只农民,其它行业的人们也必须 在行业 中提高 素质。廉也包含有其它崇高气节,不苟取 之义。对于墨子的廉是 赞赏有佳。廉 在学习中体现为坚忍不拔,实事求是的品格以及廉洁无私 之义。韩非子 有变认为:“一民之轨,莫如法。”商君书 错法认为“嫌恶者,赏罚之本也。”吕氏春秋虽然也承认法的作用,也承认赏罚的必要性,但更强

    8、调德教的作用和功能,这也是吕不韦与秦王政之间不能和睦相处的重要因素。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富强,同时也给秦国带来了一个不好的传统:以君为本,而民为弱。“弱民”不是指体制上的弱,而是精神上,气质上的弱,即乐于为刑法所制,肯于为君主去战死。商鞅的弱民政策,在当时的秦国取得了不小的效果。大大加强了君权,削弱了民的自我意识。诸子百家在秦长期找不到生长的土壤,其原因盖出于此。而吕不韦强调“全生为上”君主的职责先在于使民众的要求,欲望等得到满足。衡量一切为君者的好坏美丑的标准只在于对民生的满足程度。而吕氏春秋对法家的批判汲取主要有以下几点:公天下思想。吕氏春秋君主要象阳光雨露一样,普照万民,这比法家进步了。

    9、它们的旨趣也不完全相同。法家的公天下旨在论证法的公正性,“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子 佚文)。而吕氏春秋则旨在论证政权的公有,“神农十七师氏有天下,与天下同之也”(吕氏春秋 慎势),两者侧重点不同。法治思想。法的最大好处就是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标准,使人们按照统一的标准而统一认识,同一行动。但如何实现“统一”则两者不同。法家认为只有赏罚才可以实现法的统一功能。吕氏春秋虽然也承认赏罚是两种必要的手段,但更强调德教的作用。这是儒,法互补,把法治建立在德治的基础上,治身与治心并举,而以治心为本。这样,既发挥了两家的长处有克服了两家的短处。时异变法思想。这是法家最闪光的思想,这一点吕氏春秋完全汲取了。慎

    10、到说“治国而无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慎字 佚文)。法不阿贵思想。法家所说的就是法不阿贵,赏罚不可以亲疏,远近,贤不肖,爱恶为转移,唯一的标准是善与不善。吕氏春秋在这基础上有所突破。法家为了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因而所谓“法不阿贵”只能做到“刑过不避大臣”,最多也不过法及太子而刑其师傅。吕氏春秋则突破了这一局限,它把刑法及于国君乃至及于太子。对法家的辨证汲取法家吕氏春秋公天下思想法的公正性政权的公有性法治思想赏罚德教时 异 变 法 思想治国而无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赞同法 不 阿 贵 思想刑过不避大臣 法及于国君及于天子吕氏春秋的基本思想 政治思想 社会观 战争观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德治思想

    11、反君主专独思想社会观 社会经济思想 伦理道德观战争观吕氏春秋认为,战争直根于人性之中,非人力所能改变。所以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战争。吕氏春秋中对战争的错误理解主要有三点:第一,不知道战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混淆了原始部落战争和阶级社会战争两种不同的性质。第二,不了解君长(国家)是阶级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产物,而认为是战争(即暴力)导致出来的。第三,还混淆了战争与个人之间的激愤,打斗的界限,把一切争执都说成是战争。民本思想的内涵:首先是顺民思想,“先王先顺民心,故功名成”(吕氏春秋顺民),满足民的全生欲望。其次是爱利民,这是民本思想的核心。只要君主以爱利民为心,精诚就能通达于民心。

    12、例如:禁止官府兴师动众,以免防碍生产;严禁官吏乘收赋 之机对庶民敲诈勒索,为民请炮烙之刑等等。任贤思想。吕氏春秋认为“地从于域,域从于民,民从于贤。故贤 主得贤者而民得”(吕氏春秋 先知)这就是说,得地得域要靠民,而得民却要依靠 贤者。这样,贤者便成了 统治者联系被统治者的一条纽带。民本思想的目的:解决用民问题,沟通君民 之间的关系,把对立导向统一,尽可能的调动庶民的积极性,激励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心悦诚服地为 君主尽力卖命。德治思想。德治思想与民本思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所谓德 治就其实践而言,无非是要求统治者对人民的统治宽松些,不要过于残暴,以免引起公开对抗。德治思想是民本思想的

    13、体现,民本思想是德治思想的基础。战国时代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地主封建制形成确立的时期。这时,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国家 政权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还处于相对缓和的阶段。所以,吕氏春秋的德治思想从理论上说是合乎时宜的。德治并不排除法治和刑罚,相反还需要它们作为必要的补充。不过,在,吕氏春秋中法治和刑罚是以德治为基础的,是促成德治的手段。主要有两条依据:历史经验和自然因顺。反君主专独思想。第一,排除君主专独的基石。戳穿君权神授的谎言。吕氏春秋认为“昔太古尝无君已”后来,为了 战胜自然解的危害,为了维持人类社会的秩序,才产生了君主。打破“家天下”的观念。君主们强说天帝把所有的人民和土地作为私产交给了自

    14、己。吕氏春秋 从上古无君,君出于众的前提出发,进一步揭出了“公天下”的旗帜。第二,规定君主的权限。义务:祭祀;保持上帝授予的人民和土地。权限:君权有限,主张“执要”即所要,求贤,督责,发挥群臣的职能。第三,限制君权种种。包括空间限制:局部分封,不赞成奴隶制,赞成封建生产关系;不赞成割据主张统一。武力限制。神力限制。引用“天人相感”的理论,制造精神枷锁,以制约君权。以法约束。要使天下服法,首先君主就要带头服法。“胜理以治国则法立,法立则天下服矣”(吕氏春秋适音)。社会经济思想。吕氏春秋是十分重视农业的,这不仅在于增加农业产品,更有“贵志”的一面。把重农思想与军事,政治,教化联系起来,这真是一篇最

    15、全面的论述,不但超过法家而且比儒家更完备。吕氏春秋 赞成土地私有制。“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达,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吕氏春秋审分)。所谓“公作”当指井田制下公田之上的集体耕作。“分地”指土地归一家一户私有,井田制只能压抑生产积极性,私有制则能发挥生产积极性。重农的同时,不排斥工商经济。“凡民自七尺之上,属诸三官:农攻栗,工攻器,贾攻货。时事不供,是谓大凶”(吕氏春秋上农)。农、工、贾各从其业。三者缺一,便会造成用度不给,用度不给便是大凶。综上,吕氏春秋经济思想是:企图建立一个以农为本,以工商为辅,兼顾林、牧、渔、猎、副的多种经营体制。(二)伦理道德观。伦理道德与人性不可分割,要了解吕氏春秋的伦理道德观,首先要知道它的人性论。吕氏春秋比较超脱,根本不提善恶问题,只是根据自然主义思想作了切合实际的表述。“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吕氏春秋知分)。吕氏春秋认为人类之初是没有什么伦理道德的。吕氏春秋认为人类自从有了伦理道德之后,才最终把人与禽兽区分开来“天生民而令有别;有别,人之义也。所以异于禽兽麋鹿也,君臣上下之所以立也”(吕氏春秋先知览)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老子墨法家-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253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