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正常人体学》第十三章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919284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PPTX
  • 页数:21
  • 大小:309.9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正常人体学》第十三章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正常人体学 正常 人体 第十三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十三章第一节能量代谢Contents Page目录页第二节体 温Transition Page过渡页第一节 能量代谢p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p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p基础代谢率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新陈代谢的两个方面,两者密不可分。物质在合成与分解过程中都必然伴有能量的转化。通常把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的能量的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统称为能量代谢。4 第一节 能量代谢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3大营养物质中蕴藏的化学能。糖脂肪糖为主要的能源物质,人体所需能量的70%以上由糖类物质的氧化分解提供,其余能量由脂肪提供。蛋白质一般不作为供能物

    2、质,只有在长期饥饿或极度消耗等特殊情况下,体内糖原和脂肪贮备耗竭时,机体才开始依靠分解蛋白质来维持必需的生理活动。5 第一节 能量代谢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转移贮存利用营养物质在氧化分解过程中,生成代谢终产物CO2和H2O,同时释放蕴藏的化学能。其中约有50%以上的能量迅速转化为热能,用于维持体温。其余部分则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中。当ATP分解时,高能磷酸键断裂,成为二磷酸腺苷(ADP),同时释放能量,供机体组织利用,完成各种生理活动。6 第一节 能量代谢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机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产热量,称为能量代谢率。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产热量

    3、为单位,用kJ/(m2h)或kJ/(m2min)表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体内食物氧化释放的能量最终都将转化成热能,并散发到体外。因此,测定机体一定时间内所散发的总热量,就可以得出机体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能量。7 第一节 能量代谢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能量代谢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常发生变化。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肌肉活动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会使能量代谢率明显提高。肌肉活动的强度越大,耗氧量越多,产热量越多。精神活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能量代谢率显著增加。环境温度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可使机体的能量代谢率增加。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由于食物引起机体额外增加产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

    4、效应,这种效应从进食后1 h开始增加,23 h达高峰,持续78 h。8 第一节 能量代谢三、基础代谢率机体在不同的功能状态或环境条件下,测定的能量代谢率易受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故通常把基础代谢率作为测定能量代谢率的标准。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率。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于:清晨、清醒、静卧;精神安宁;室温保持在2025;空腹(禁食12 h);体温正常。基础状态排除了各种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都稳定在较低的水平,其能量消耗仅限于维持心跳、呼吸等一些基本的生命活动。9 第一节 能量代谢三、基础代谢率年龄(岁)1115161718192030314

    5、0415051男性195.5193.4166.2157.8158.6154.0149.0女性172.5181.7154.0146.5146.9142.4138.6正常人基础代谢率的平均值,随着性别、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临床工作中,为了方便起见,基础代谢率通常用相对值来表示,即实测值高于或低于正常平均值的百分数。其公式为:基础代谢率的相对值(实际测得值正常平均值)/正常平均值100%基础代谢率的实测值同正常平均值相比较,如果相差在10%15%之间,均属于正常;相差值超过20%时,可能有临床意义。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临床意义Transition Page过渡页第二节

    6、 体 温p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p机体的产热与散热p体温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温是相对稳定的。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11 第二节 体 温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生理学上所说的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临床上通常用腋窝、口腔、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这些部位测定的正常值为:腋窝温度36.037.4,口腔温度36.737.7,直肠温度36.937.9。直肠温度比较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皮肤的温度(又称体表温度),易随环境温度及衣着情况的变化而改变;深部温度为心脏、脑、肺和腹腔器官的温度,它们之间的温度差异较小,相对比较稳定。12 第二节 体 温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正

    7、常成人体温随昼夜呈周期性波动,昼夜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体温的这种周期性昼夜变化称为昼夜节律或日节律。1昼夜变化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而且女性的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改变。月经期和排卵前期体温偏低。2性别女性基础体温的周期性变化曲线13 第二节 体 温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波动不同年龄的人,能量代谢强度不同,体温也不同。一般来说,儿童体温高于成人,而老年人又略低于成人。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发生较大的波动。3年龄肌肉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情况都会使机体的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导致体温升高。4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14 第二节 体 温二、机体的产热与散

    8、热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控制下,产热与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机体的热量来自体内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各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和代谢水平不同,其产热量也各不相同。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和骨骼肌。安静时以内脏为主,约占全身产热量的56%,其中肝是体内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产热量最多。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最主要的产热器官。15 第二节 体 温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皮肤是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机体的热量除一小部分随呼出气体、尿、粪等散发外,大部分是通过皮肤散发的。辐射:其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和有效辐射面积。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越大或有效辐射面积越大,散热量越多。

    9、传导: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其接触物体之间的温度差、接触面积及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对流:其散热量受风速影响很大,风速越大,散热量越多。蒸发:在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表温度时,蒸发散热是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皮肤的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16 第二节 体 温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不感蒸发指机体的水分透过皮肤和黏膜,在未形成水滴前就被蒸发掉的现象。这种蒸发不易被察觉,与汗腺的活动无关,即使在寒冷季节也依然存在。蒸发散热分两种形式:发汗是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汗腺的分泌量和发汗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劳动强度、环境温度和湿度、风速及机体对高温的适应程度等。温热性刺激和精神紧张都能引起发汗,分别称为温热性发汗和

    10、精神性发汗。温热性发汗发生在全身各处,生理意义在于蒸发散热,调节体温。精神性发汗主要见于掌心、足底和腋窝等部位,与体温调节无关。这两种发汗经常以混合形式同时出现,不能截然分开。17 第二节 体 温三、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包括:是人体有意识地通过改变行为活动来调节产热和散热活动的方式。如根据环境温度增减衣着,使用电风扇和空调,人工改变气候条件等,是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血流量、发汗、寒战等生理反应的强度来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活动,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体温调节的基础。自主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18 第二节 体 温三、体温调节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机体各

    11、处温度变化的特殊结构,可分为:外周温度感受器指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温度感受器,广泛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和肌肉等部位,分为冷感受器和热感受器,分别感受相应部位的冷热变化,并将信息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产生温度感觉,并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外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指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温度敏感的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和脊髓等部位,分为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两种,分别感受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和降低的变化,从而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中枢温度感受器19 第二节 体 温三、体温调节下丘脑在自主性体温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的温度敏感神经元,不仅具有中枢温度感受器的作用,还能对其他部位传入的温度信息做整合处理,对散热和产热两个过程进行调节。因此,下丘脑的PO/AH是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20 第二节 体 温三、体温调节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PO/AH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对温度的感受有一定的阈值,在体温调节中起到定点的作用。一般认为37 为调定点温度值,即机体控制体温稳定的平衡点。机体的体温始终稳定在调定点水平,以保证机体各项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机体的发热主要是由于致热原使热敏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对温度感受的阈值升高,使调定点水平上移所致。谢谢收看http:/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正常人体学》第十三章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1928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