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与管理-管理心理学教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群体心理与管理-管理心理学教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体 心理 管理 管理心理学 教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群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2007.12第一节 群体心理的一般问题一、群体的概念和分类 群体是企业或各类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对群体成员、其他群体和整个组织都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群体心理成为管理心理学的重要课题。人们都在一定的群体中工作和生活,而且可以同时参加若干个群体。例如,一个人不仅是家庭中的一员,而且是某公司一个部门的成员、工会会员、公司篮球队的队员等。研究各种群体对人们心理面貌的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影响,对于在管理工作中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有重要影响。(一)群体的概念 群体问题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课题。管理心理学则研究各类组织中的工作群体,其中主要是小型工作群体。工作群体是为实现特定
2、的目标,由共同工工作群体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由共同工作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作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这个定义表明,工作群体由为数不多的人组成,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工作。(二)群体的分类 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这种划分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梅约在“霍桑实验”中最早提出的。正式群体是指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群体的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三)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没有正式规定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色
3、彩,以个人之间的好感、喜爱为基础。这种群体的成员也有一定的相互关系结构和规范,不过并未明文规定。(四)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也可叫做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指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准。个人会把自己的行为与这种群体的标准进行对照,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就改正自己的行为。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德(G.H.Mead)的话来说,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会成为个人的“内在中心”。但应当指出,个人所参加的群体并不一定是个人心目中的参照群体。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参加某个群体,而把另一群体作为自己的参照群体。(五)群体层次测定理论 根据群体
4、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的程度可以把群体划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这种分类是前苏联心理学家A.B.彼得罗夫斯基提出的,叫做群体层次测定理论。(五)群体层次测定理论 松散群体是指人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而群体成员并没有共同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在许多情况下,松散群体根本没有共同的活动。住在同一病房里的病人、同一车厢的乘客以及刚刚建立的生产班组等都是松散群体的例子。松散群体进一步发展,有可能成为联合群体。(五)群体层次测定理论 联合群体的特点在于参加这种群体的成员有着共同活动的目的,但这种共同活动都只有个人意义。群体活动的成功或失败都直接与个人利益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工厂中每
5、个人的个人成就和奖金依赖于共同努力的生产班组。一起排戏的演员、参加比赛的球队等就是这样的群体。(五)群体层次测定理论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把集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有广泛的社会意义。集体的成员不仅认识到群体活动对个人和本群体的利益,而且认识到对整个社会的意义。真正的集体应兼顾个人、集体和整个社会的利益。群体分类的维度 OC:群体中个人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OA:群体活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OB:群体活动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根据这三个维度可把群体图解为五种类型 群体分类的维度群体分类的维度 I表示这是一个符合社会进步、具有高度团结性的集体。II表明这是
6、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群体,但由于建立不久,还未形成协调的共同活动。群体中一个成员的成就并不取决于其他人的活动是否成功,一个人的失败也不会影响其他人的活动结果。社会上进步的道德观念虽然也在该群体中起作用,但这种观念是从其他单位带来的,这种观念是否得到巩固和发展取决于该群体以后的活动趋向。群体分类的维度 III表明这是一个违反社会发展方向而组织严密的团伙。例如,计划周密、纪律严明的犯罪集团。IV表明这是一个同样具有反社会倾向但组织松散的团伙。V表示这是一个典型的松散群体,对社会既无促进作用,也无阻碍作用,典型的例子是一个临时组成的旅行团。二、群体的发展:五阶段模型 任何群体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群
7、体成员可能离职另找工作,一些人可能得到提升而离开本群体,群体也要招聘新成员等。这就是说,群体的成员会发生变化。群体的任务和目标会有所改变,群体成员在相互交往中也会彼此更熟悉、更了解。塔克曼(Bruce Tuckman)模型1.形成阶段(forming stage)。第一阶段是形成阶段,在此阶段,群体成员都在试探,相互接触、相互认识和相互熟悉,在解释群体目标和确定群体内部适当行为方面取得共识。一旦个体真正感到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形成阶段就已结束。塔克曼(Bruce Tuckman)模型2.震荡阶段(storming stage)。顾名思义,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在群体内部会发生明显的冲突。群体成员会抵
8、制群体对他们的控制,对于何人为领导者以及领导者应有多大权力问题会争论不休。当群体成员确定了领导者并认识到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共同工作对他们有最大利益时,这一阶段就会结束。塔克曼(Bruce Tuckman)模型3.规范阶段(norming stage)。在这一阶段,群体成员之间才真正形成密切关系,感到他们属于同一群体,对于什么是正确行为的规范形成共同的认识。在这一阶段结束时,群体成员会赞同指导群体中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塔克曼(Bruce Tuckman)模型4.执行阶段(performing stage)。在这一阶段,群体已准备为完成群体任务、达到群体目标进行工作。群体的真正工作是在执行阶段完成
9、的。新组建的群体应尽早进人这一阶段,而不应拖延太长的时间。但实际上,有些群体需要很长时间才达到执行阶段。例如,有些自我管理团队就需很长时间才进人执行阶段。塔克曼(Bruce Tuckman)模型5.终止阶段(adjourning stage)。这是任务已经完成,目标已经达到,群体即将解散的阶段。长期工作的群体无需这一阶段,因为它们还要继续工作,依然处于执行阶段。而临时组建的委员会、临时的任务组可能在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后终止工作。塔克曼(Bruce Tuckman)模型 组织学家捷西克(Connie Gersick)关于任务组的研究发现,承担长期任务的群体在完成目标上并不是经历上述一系列阶段,而
10、是在拖延时间与积极努力工作之间交替进行。在前一时期,工作可能拖拖拉拉,而在后一时期,进行重大变革后会促使群体工作迅速取得进展。研究还进一步发现,这种时段的交替决定于达成目标规定的时限。塔克曼(Bruce Tuckman)模型 捷西克所研究的群体,几乎拖延阶段都在时限的前半段。例如,规定6个月完成目标的拖延时间为3个月,规定完成目标为3个月的拖延时间为一个半月。第二节 工作群体特征与对群体成员行为的控制 一、工作群体特征 群体的规模 和群体结构是工作群体的基本特征。(一)群体的规模 一个小型工作群体的规模应该多大,其成员人数应有多少,这是管理心理学要研究的一个课题。1.群体规模的上限和下限 国外
11、学者对于小群体规模的研究往往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只是孤立地比较不同规模的群体在完成一些实验课题时的工作效率。这样的研究首先是要确定小群体人数的下限和上限问题,即最少应为几个人和最多应为几个人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对符合小群体特征的9129个群体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在多数情况下,小群体的人数为2-7人,这是小群体规模的最佳人数。1.群体规模的上限和下限 一些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3人,2人不能算是一个群体,因为2人之间只构成个人之间的纯感情关系,如果2人之间发生意见分歧或冲突,不可能自行解决,必须有第三者进行仲裁。至于小群体的上限应为多少人,则意见更加分歧。多数人认为以7人为最佳,
12、但也有不少人主张20人或30人甚至40人。此外,还有人提出,小群体的最佳人数应为7士2人,即最多9人,最少5人。不适当地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资源的总量也增加,但这些资源并不一定都是有用的资源。例如,人多有时会很难使意见得到统一。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成员不同点也增多,因而成员各自的特长难以发挥。群体人数增多,成员参加活动和得到奖励的机会减少。群体人数越多,就越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以协调成员的活动。群体人数增多,则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多。群体人数越多,则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就会越低。2.群体组成人员的奇数和偶数问题 主张群体应为奇数的人认为,当群体成员发
13、生意见分歧时,奇数群体可以采取投票表决方式使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不会无休止地争论下去。主张偶数群体的人认为单靠表决会影响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当意见分歧的双方势均力敌时,应进一步进行协商,这样既可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使问题得到解决,又可避免群体中人员之间的关系紧张。3.群体规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工作群体规模应视群体任务的性质而定。任何工作群体都应有其最佳人数,也应有其上限和下限。3.群体人数与人均效率的关系 3.群体规模与工作效率 群体规模的确定原则:首先,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确定群体人数的下限,这个下限应保证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其次,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
14、能保证群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再次,群体规模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如果超过了这个上限,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二)群体结构 1.群体结构的概念和意义。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群体成员的结构可以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结构等。群体结构就是指这些结构的有机结合。(二)群体结构 研究群体结构问题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代化的大型组织必须有一个坚强、团结、紧密合作的领导班子,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团结合作的领导班子,除分别对领导班子的每个成员的品德和能力、素质等进行全面的评定和考核外,必须考虑领导班子的合理搭配问题。这就是说,领导班
15、子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二)群体结构 同样,在现代化的大型组织中,有各种各样的正式群体。在这些群体中也需要有合理的结构。群体成员的结构对群体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群体成员搭配得当,会使群体协调一致,紧密团结,提高工作效率。群体成员搭配不当,会使群体涣散,成员之间互相扯皮,经常发生冲突,降低工作效率。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群体结构的观念,合理安排群体结构,这样才能促进群体工作效率的提高。2.群体结构的同质性与异质性 同质是指群体的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异质是指上述各方面都迥然不同。群体究竟应为同质结构还是异质结构,则要以工作的性质、完成的任务而定。同质结构的群体 在下述
16、三种条件下,同质结构的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第一,工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如会计小组编制职工工资表的工作;第二,当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体较为有效;第三,如果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则同质群体较好。由上述条件可见,一般来说,工作组织中的基层群体应为同质结构。异质结构的群体 在下述三种条件下异质结构的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第一,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因为在这种群体中需要有各种能力和各种见解的人。第二,当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质结构为好,因为同质结构的群体意见比较一致,往往会匆忙作出不合理的决策。第三,
17、凡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异质结构较为有利。一般来说,各类组织的领导班子群体应为异质结构。补充 首先,在分析群体的同质和异质结构时,不能把基本观点、基本信念的结构包括在内。无论是完成简单的任务还是完成复杂的任务,无论是基层群体还是领导班子群体,群体成员在对待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信念方面必须一致或基本一致。这是群体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条件。补充 其次,在分析群体结构时,同质和异质的问题只是相对而言的,不能绝对化。例如,说基层群体以同质结构为好,并不是要求基层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知识、年龄等方面都非常接近。实际上,这种要求是不可能实现的,人们在性格、能力、知识等方面总会存在个别差异。因此,对基层群
18、体提出同质结构的要求是相对于领导班子群体而言的;反之,对领导班子群体强调异质结构也是如此。补充 最后,还应指出,从结构的观点来分析同质和异质是一种对静止状态的分析,即静态的分析。这种分析对于搞好各类组织的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意义,但也不能绝对化,因为人们在群体中相互作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三)领导班子结构 在任何组织中,领导班子都承担着复杂的工作任务,要对组织的重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决策,需要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因此领导班子必须具有异质结构的特点。领导班子结构是一个多维的综合体,它主要包括年龄结构、知识和专业结构、能力结构和性格结构。(1)年龄结构 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构成应遵循两个原则:第一,不
19、同层次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构成应有所区别。第二,不同工作性质的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的年龄构成应有所区别,也就是说,不同组织、不同单位的领导班子应有其最佳年龄区,领导班子成员处于这个最佳年龄区的人数应占较大傲比例。这样安排领导班子有利于建立稳定的干部梯队,有利于领导班子成员彼此取长补短,因而也有利于本单位事业的发展。(2)知识和专业结构 不能在一个人掌握的知识与他的学历之间划等号:一个人的学历只代表他在学校学习期间受过的训练,而大部分知识则是在他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因此,在组织领导班子时,虽然学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更重要的是应考察领导班子成员的实际知识,使领导班子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二
20、、群体如何控制其成员 任何群体要达到其目标都必须控制、影响和调节其成员的行为。无论一个群体的目标是编写计算机程序、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产品质量,还是降低成本,都必须控制其成员的行为。有效的工作群体都是能控制其成员,把他们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和达到群体目标的群体。群体控制其成员可采取下述机制。群体控制其成员的机制(一)角色 角色是人们对处于一定地位的个人所期望的行为模式。同样,在一个群体中,对处于一定职位的个人也有群体期望于他的行为和任务。当一个群体把它的工作加以划分,并把特定任务分配给个人时,群体内就形成了各种角色。每一角色的承担者都有一定的责任和权利。一个角色承担者的责任就是群体期望于他的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