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营养与施肥1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植物营养与施肥1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 营养 施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肥料学相关基本概念一、肥料学相关基本概念 肥料学肥料学是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施用的科学。是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施用的科学。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 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 物质,都可称为物质,都可称为肥料肥料。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产量 2)改善农产品性质)改善农产品性质 3)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有机肥料)植物营养学植物营养学 定义:定义: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
2、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能量交换的科学。主要任务:主要任务:以植物营养原理为理论基础以植物营养原理为理论基础 达到高产、达到高产、以施肥或改良植物遗传特性为手段以施肥或改良植物遗传特性为手段 优质、高效优质、高效 营养作用营养作用 吸收吸收 运输运输 转化转化 利用利用营养物质与营养物质与能量交换能量交换 营养物质营养物质 植物植物 环境环境 1.海尔蒙特:海尔蒙特:1640年年 水的营养学说水的营养学说 2.泰
3、伊耳:泰伊耳:19世纪初腐殖质营养学说世纪初腐殖质营养学说二、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二、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李比希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 (18031873),德国化学家德国化学家,植物营养学科的杰出的奠基植物营养学科的杰出的奠基人!世界肥料工业之父人!世界肥料工业之父o 要点:要点:土壤中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土壤中的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他肥料对于植物生长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他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质。1
4、840年年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植物矿质营养学说v 理论上: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向施用无机肥转变有了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向施用无机肥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坚实的基础。v 实践上: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展。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李比希:李比希:养分归还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最小养分律1.布森高(法
5、国):开创了田间实验;布森高(法国):开创了田间实验;2.萨克斯、克诺普(德国植物学家):水培试验的先躯;萨克斯、克诺普(德国植物学家):水培试验的先躯;3.普良尼斯尼柯夫:植物土壤肥料相结合,提出普良尼斯尼柯夫:植物土壤肥料相结合,提出“肥肥土,肥肥土,土肥苗土肥苗”;4.罗宗洛:中山大学,中国最早的研究者,氮素营养等罗宗洛:中山大学,中国最早的研究者,氮素营养等5.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1939年阿隆和斯托德)年阿隆和斯托德)7.有益元素的发现有益元素的发现8.创立植物创立植物“营养遗传学营养遗传学”9.根系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根系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我校建立了
6、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我校建立了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10.提出了植物营养生态学提出了植物营养生态学现代发展时期现代发展时期(1950s以来以来)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时期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时期古典时期古典时期(19世纪世纪)新古典发展时期新古典发展时期(20世纪前半叶世纪前半叶)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效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效率率,从而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程度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植物本身的营养特性去适应问植物本身的营养特性去适应问题土壤题土壤,从而提高问题土壤的生产力三、肥料学的研究内容三、肥料学的研究内容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2、肥料部分、肥料部分3、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
7、施肥与施肥技术 1、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o 植物体的组成成分;o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种类;o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影响吸收的环境条件;o 介绍矿质营养学说,最小养分律等施肥原理。2、肥料部分、肥料部分 各种肥料的成分、性质;各种肥料的成分、性质;肥料肥料施入土壤中的变化、被吸收的形态;施入土壤中的变化、被吸收的形态;肥效的维持时间、施肥方法等。肥效的维持时间、施肥方法等。按作用把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按作用把肥料分为直接肥料和间接肥料:直接肥料直接肥料为直接营养作物的肥料,如氮、磷、为直接营养作物的肥料,如氮、磷、钾化肥。钾化肥。间接肥料间接肥料为通过改善土壤
8、的水、肥、气、热为通过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状 况达到营养作物目的的肥料,如石灰、石膏。况达到营养作物目的的肥料,如石灰、石膏。有机肥为二者作用都有的肥料。有机肥为二者作用都有的肥料。肥料的种类和分类肥料的种类和分类 按组成可把肥料分为三大类:按组成可把肥料分为三大类:铵态氮肥:铵态氮肥:NH3.H2O NH4HCO3 (NH4)2SO4 氮肥氮肥 硝态氮肥:硝态氮肥:NaNO3 Ca(NO3)2 NH4NO3 酰胺态氮肥:酰胺态氮肥:CO(NH2)2 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 重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 磷肥磷肥 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弱酸溶性磷肥:钙镁磷肥 沉淀磷肥沉淀磷肥
9、化学肥料化学肥料 难溶性磷肥:磷矿粉难溶性磷肥:磷矿粉 骨粉骨粉 钾肥:硫酸钾钾肥:硫酸钾 氯化钾氯化钾 微肥:微肥:ZnSO4 Na2B4O7.H2O CuSO4 FeSO4.7H2O肥料肥料 化成:化成: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钾 磷酸氢二铵磷酸氢二铵 复合复合(混混)肥:肥:混成:混成:各种作物专用肥各种作物专用肥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磷细菌肥:磷细菌肥 生物钾肥生物钾肥 固氮菌肥固氮菌肥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人畜粪尿:人畜粪尿 厩肥厩肥 绿肥绿肥 杂肥杂肥肥料的种类和分类肥料的种类和分类 按来源分:按来源分:农家肥和商品肥农家肥和商品肥肥料的种类和分类肥料的种类和分类 按肥效快慢分:按肥效快慢分
10、:速效肥和迟效肥速效肥和迟效肥3、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计量施肥与施肥技术 o根据作物的养分平衡原理,土壤的肥根据作物的养分平衡原理,土壤的肥力水平或其肥料的效应函数,计算预力水平或其肥料的效应函数,计算预计产量的施肥量。计产量的施肥量。o肥料的施用方法及有效施用技术。肥料的施用方法及有效施用技术。二、肥料学的研究方法二、肥料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调查研究:查阅资料、调查座谈会、现场观察。座谈会、现场观察。2、试验研究、试验研究o 生物试验:生物试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 培养试验:培养试验:网室、温室的砂培、水培网室、温室的砂培、水培 o化学试验:化学试验
11、:常规分析:常规分析:土壤、肥料的土壤、肥料的N P K 化学速测:营养诊断化学速测:营养诊断o生物物理试验生物物理试验:利用利用15N、32P 等示踪肥料等示踪肥料 ,研究肥料的吸收利用规律,研究肥料的吸收利用规律q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q酶学诊断法酶学诊断法第八章第八章 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作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作物生长发育从环境中吸收营养作物生长发育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施肥是满足作物营养的手段。物质,施肥是满足作物营养的手段。要合理施肥,就要研究作物需要什么要合理施肥,就要研究作物需要什么营养元素,作物怎样吸收这些元素以营养元素,作物怎样吸收这些元素以及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及受哪些环境条件
12、的影响?植物的营养成份植物的营养成份(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吸收的机理)(吸收的机理)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的营养特性植物的营养特性(施肥的关键时期)(施肥的关键时期)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李比希的三个学说和施肥方法李比希的三个学说和施肥方法)主要内容及重点:主要内容及重点:第一节第一节 作物营养成份作物营养成份一、作物体内元素组成及含量一、作物体内元素组成及含量 水分水分 7595新鲜作物新鲜作物 C H O N 95
13、99 干物质干物质 (525)灰分元素灰分元素Ca K Si P S Cl Al Na Fe (15)灰分元素:灰分元素:将作物干物质燃烧后,将作物干物质燃烧后,C H O N以以气体形态挥发(气态元素)残留下的不挥发的气体形态挥发(气态元素)残留下的不挥发的物质称物质称灰分灰分,灰分中的元素称灰分元素(几十,灰分中的元素称灰分元素(几十种)。种)。如:如:Ca K Si P S Cl Al Na Fe 植物体中元素有七十多种,含量相差很植物体中元素有七十多种,含量相差很大,影响因素:大,影响因素:v 植物的种类植物的种类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如:豆科植物,如:豆科植物含氮多、水稻含硅多,马铃薯、
14、甜菜含钾多;含氮多、水稻含硅多,马铃薯、甜菜含钾多;v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如:,如:盐生植物含钠多、盐生植物含钠多、红壤土红壤土上的植物含铝多;施肥可以增加植物体内该上的植物含铝多;施肥可以增加植物体内该元素的含量。元素的含量。二、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二、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自然界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能找到,自然界的元素在植物体内几乎都能找到,但并非全部必需。可以用除去某一元素的但并非全部必需。可以用除去某一元素的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通过作物生长和发营养液进行培养试验,通过作物生长和发育的情况判断。阿隆(育的情况判断。阿隆(D.I.Arnon)和斯托和斯托德(德(P.R.Stout)1939年
15、提出了判断植物年提出了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三条标准:1.缺少这种元素,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不缺少这种元素,作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生活周期能完成生活周期必要性必要性2.缺少这种元素,作物出现某些特定症状,缺少这种元素,作物出现某些特定症状,只有补充该元素才能恢复正常或预防只有补充该元素才能恢复正常或预防专一性专一性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出直接的效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上表现出直接的效果,而不是改善了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果,而不是改善了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而产生的间接效果产生的间接效果直接性直接性目前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目前认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17种种(大量元素(
16、大量元素9种,微量元素种,微量元素8种):种):大量营养元素大量营养元素 主要吸收形态主要吸收形态 主要来源主要来源 在干物质中的含量()在干物质中的含量()C CO2 大气大气 45 H H2O 土壤水土壤水 45 O CO2 O2 大气和土壤空气大气和土壤空气 6 N NH4+NO3-土壤土壤 1.5 P H2PO4-HPO42-土壤土壤 0.2 K K+土壤土壤 1.0 S SO42+土壤土壤 0.1 Ca Ca2+土壤土壤 0.5 Mg Mg2 土壤土壤 0.2微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v种类种类 吸收形态吸收形态 含量含量 主要来源主要来源vCl Cl-0.01 土壤vFe Fe3 F
17、e2 0.01 土壤vMn Mn2+0.005 土壤vB BO33-B4O72-0.002 土壤vZn Zn2+0.002 土壤vCu Cu+Cu2+0.0006 土壤vMo MoO42-0.00001 土壤镍(镍(Ni)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1.同等重要律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生产上要求:生产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平衡供给养分2.不可代替律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生产上
18、要求:生产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全面供给养分三、必需元素的作用三、必需元素的作用第一类:第一类:C、H、O、N、S1.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2.组成酶促反应的原子基团组成酶促反应的原子基团第二类:第二类:P、B1.形成连接大分子的酯键形成连接大分子的酯键2.储存及转换能量储存及转换能量第三类:第三类:K、Mg、Ca、Mn、Cl1.维护细胞内的有序性,如渗透调节、电性平衡等维护细胞内的有序性,如渗透调节、电性平衡等 2.活化酶类活化酶类3.稳定细胞壁和生物膜构型稳定细胞壁和生物膜构型第四类:第四类:Fe、Cu、Zn、Mo、Ni1.组成酶辅基组成酶辅基2.组成电
19、子转移系统组成电子转移系统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元素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为“植物营养失调症植物营养失调症”,包括,包括“营养元素缺乏症营养元素缺乏症”和和“元素毒害症元素毒害症”。第二节第二节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吸收的含义吸收的含义吸收形式吸收形式吸收部位吸收部位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植物的养分吸收是指养分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入植物体内的过程泛义指养分从外部介质进入泛义指养
20、分从外部介质进入植物体中的任何部分植物体中的任何部分确切确切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指养分通过细胞原生质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离子或无机分子离子或无机分子为主为主有机形态的物质有机形态的物质少部分少部分矿质养分:根为主,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叶也可 根部吸收根部吸收气态养分:叶为主,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根也可 叶部吸收叶部吸收 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吸收最集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吸收最集中的部位在根毛区。中的部位在根毛区。吸收形态:吸收形态:离子态:离子态:NO3-NH4+HPO42-分子态:尿素分子态:尿素 AA 生长素生长素 CO2 、根部对养分的吸收、根部对养
21、分的吸收根系对养分吸收的过程包括:根系对养分吸收的过程包括:1.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养分向根表面的迁移2.养分进入质外体养分进入质外体3.养分进入共质体养分进入共质体养分:土壤养分:土壤 根表根表 根内根内 迁移迁移 吸收吸收截获截获 质流质流 扩散扩散 主动主动 被动被动一、土壤养分向根表的迁移一、土壤养分向根表的迁移 1、截获截获(Interception):植物根系与土:植物根系与土壤中各养分直接接触时获取养分的方式。壤中各养分直接接触时获取养分的方式。实质:接触交换实质:接触交换 (1)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根系体积、养分浓度根系体积、养分浓度(2)数量:数量:约占约占1,远小于植物的需
22、要,远小于植物的需要2、质流、质流(Mass flow):土壤中养分离子土壤中养分离子随水流动到达根表的过程。随水流动到达根表的过程。(1)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与蒸腾作用呈正相关与蒸腾作用呈正相关与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与离子在土壤溶液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2)迁移的离子:)迁移的离子:氮氮(硝态氮硝态氮)、钙、镁、硫、钙、镁、硫3、扩散扩散(Diffusion):土壤中的养分离子土壤中的养分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叫扩散。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的运动叫扩散。(1)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浓度差、土壤湿度、扩散系数、浓度差、土壤湿度、扩散系数、土壤温度、土壤质地土壤温度、土壤质地(2)迁移
23、的离子:)迁移的离子:磷、钾、氮(铵态氮)磷、钾、氮(铵态氮)铜、锰、铁、锌铜、锰、铁、锌 硼硼以质流和扩散各占一半;以质流和扩散各占一半;钼钼含量含量低低时以扩散为主,含量时以扩散为主,含量高高时以质流为主。时以质流为主。二、植物根系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二、植物根系对离子态养分的吸收(一)质外体和共质体的概念(一)质外体和共质体的概念对于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而言,植物体可以分对于植物的吸收和运输而言,植物体可以分为二部分:为二部分:1.质外体(质外体(Apoplast)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指细胞原生质膜以外的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间隙和木质部导管。2.共质体
24、(共质体(Symplast)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指原生质膜以内的物质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和空间,包括原生质体、内膜系统及胞间连丝等。胞间连丝胞间连丝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是细胞之相邻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是细胞之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间物质运输的主要通道。研究:研究:“饥饿饥饿”状态的植物根系对某一养分的吸收状态的植物根系对某一养分的吸收 发现:发现:开始时,养分进入根系的速度较快,过一段时间开始时,养分进入根系的速度较快,过一段时间后逐渐减慢,最后稳定在一速度。后逐渐减慢,最后稳定在一速度。阳离子阳离子阴离子阴离子吸收量吸收量时间时间养分进养分进 养分正养分正入质外入
25、质外 在进入在进入体为主体为主 共质体共质体(二)养分进入质外体(二)养分进入质外体由于质外体与外界相通,养分离子能以由于质外体与外界相通,养分离子能以质流、扩散质流、扩散或静电吸引或静电吸引的方式自由进入的方式自由进入质外体也被称作质外体也被称作自由空间自由空间自由空间自由空间是指根部某些组织或细胞能允许外部溶液通是指根部某些组织或细胞能允许外部溶液通过自由扩散而进入的那些区域,包括细胞间隙、细胞壁到过自由扩散而进入的那些区域,包括细胞间隙、细胞壁到原生质膜之间的空隙原生质膜之间的空隙(三)养分进入共质体(三)养分进入共质体养分需要通过养分需要通过原生质膜原生质膜才能进入共质体才能进入共质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