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与风能解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风与风能解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能 解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动力工程系 新能源教研室 风力发电原理Principle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刘春涛刘春涛新能源教研室新能源教研室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1/24/20232 2.1 2.1 风的形成与特性风的形成与特性 2.2 2.2 风的能量与测量风的能量与测量 2.3 2.3 风力资源与风能利用风力资源与风能利用第二章 风与风能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1/24/20233第一节 风的形成与特性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
2、面的大气受热不均,:太阳辐射造成地球表面的大气受热不均,温度差异造成大气层的压力分布不均。在压力差的作温度差异造成大气层的压力分布不均。在压力差的作用下,空气流沿水平方向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用下,空气流沿水平方向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了风。成了风。风能风能:风所具有的动能为风能。:风所具有的动能为风能。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一、一、风的形成风的形成 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二、二、气压与风的关系气压与风的关系 弯曲的线是弯曲的线是等压线等压线。闭合的等压线如果其闭合的等压线如果其
3、气压值高于周围,则气压值高于周围,则称为称为高气压区高气压区,相反,相反称为低气压区。如同称为低气压区。如同山峰的山脊和山谷,山峰的山脊和山谷,从高气压伸展出来的从高气压伸展出来的部分称为部分称为高压脊高压脊,从,从低气压伸展出来的部低气压伸展出来的部分称为分称为低压槽低压槽。1/24/20234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气压梯度气压梯度:等压线的疏密程度表示了单位距离内气压:等压线的疏密程度表示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差的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越大。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力:由于气压梯度
4、而产生的旁压力。:由于气压梯度而产生的旁压力。气压梯度力把两地间的空气从气压高的区域推向气气压梯度力把两地间的空气从气压高的区域推向气压低的区域,空气流动从而形成了风。压低的区域,空气流动从而形成了风。气压梯度力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速越大。气压梯度力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风速越大。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而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地球自转而使空气水平运动发生偏向的力。力。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且与风向始终垂直。随风速增大而增大,且与风向始终垂直。1/24/20235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1/24/20236华
5、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左、右手法则进行判别偏转左、右手法则进行判别偏转方向。方向。北半球:右手法则北半球:右手法则 南半球:左手法则。南半球:左手法则。气压和风的相互关系:气压和风的相互关系:风速与气压梯度成正比,风风速与气压梯度成正比,风向与等压线成平行。向与等压线成平行。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不断发生偏转。到风向被偏转到与不断发生偏转。到风向被偏转到与气压梯度力角度为气压梯度力角度为9090,此时气压,此时气压梯度力对风的分作用力为梯度力对风的分作用力为0 0。气压。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
6、向力正好相反,大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正好相反,大小相等,达到平衡。在平衡状态下小相等,达到平衡。在平衡状态下,风向与气压等压线保持平行。,风向与气压等压线保持平行。1/24/20237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1)随机性随机性 速度大小和方速度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向随时间不断变化,能量和功率随之,能量和功率随之发生改变。可能是发生改变。可能是短时间波动,或昼短时间波动,或昼夜变化,或季节变夜变化,或季节变化。化。三、三、风的特性风的特性1/24/20238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7、 Power University(2)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地面上风速较低的原因是由于地表植物、建筑物以及其他地面上风速较低的原因是由于地表植物、建筑物以及其他障碍物的磨擦所造成的。障碍物的磨擦所造成的。1/24/20239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1/24/202310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风速沿高度的相对增加量因地而异,可表示为:风速沿高度的相对增加量因地而异,可表示为:00()nVHVH 我国我国n取取0.160.
8、202000.04ln0.003(ln)0.24nzz1/24/202311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3)风速受障碍物和地形影响较大风速受障碍物和地形影响较大 障碍物对风速的影响障碍物对风速的影响 当穿越粗糙表面,像建筑物、树木、岩石等类似障碍物时,风速和风当穿越粗糙表面,像建筑物、树木、岩石等类似障碍物时,风速和风向迅速地发生改变。在障碍物的附近,特别是后缘会产生很强的湍流,该向迅速地发生改变。在障碍物的附近,特别是后缘会产生很强的湍流,该湍流在下风方向远处逐渐减弱。图为由障碍物造成的风湍流及其风速变化湍流在下风方向远
9、处逐渐减弱。图为由障碍物造成的风湍流及其风速变化轮廓线。气流湍流不仅会减小风力机的有效功率,而且会增加风力机的疲轮廓线。气流湍流不仅会减小风力机的有效功率,而且会增加风力机的疲劳载荷。劳载荷。水平方向:障碍物高宽比越小,湍流衰减越快;高宽比越大,湍流区水平方向:障碍物高宽比越小,湍流衰减越快;高宽比越大,湍流区越大。越大。在垂直方向:在风电场选址时应考虑到附近区域的障碍物,塔的高度在垂直方向:在风电场选址时应考虑到附近区域的障碍物,塔的高度必须足够高以便克服湍流区的影响。必须足够高以便克服湍流区的影响。1/24/202312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
10、wer University山脉对风的影响山脉对风的影响 山脊、丘陵和悬崖的形态极大地影响着山脊、丘陵和悬崖的形态极大地影响着风廓线。光滑的山脊会加速穿越的气流,这风廓线。光滑的山脊会加速穿越的气流,这是因风通过山脊时受阻压缩而引起的。山脊是因风通过山脊时受阻压缩而引起的。山脊的形状决定了加速的程度,表面裸露时,对的形状决定了加速的程度,表面裸露时,对风速影响更加明显。若山脊的斜率为风速影响更加明显。若山脊的斜率为6 61616,则加速明显,可充分利用这种效应来,则加速明显,可充分利用这种效应来发电;但若斜率超过发电;但若斜率超过2727或低于或低于3 3,则加,则加速不明显,不利于风力发电。
11、对于长而地表速不明显,不利于风力发电。对于长而地表沿坡度平缓的山脊,其顶部及迎风面的上半沿坡度平缓的山脊,其顶部及迎风面的上半部一般都是最好的风场;而在其背风面,因部一般都是最好的风场;而在其背风面,因可能存在湍流而不设置风力机。可能存在湍流而不设置风力机。1/24/202313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另一重要因素是山脊的走向。若盛行风的方向与脊线垂直,则加另一重要因素是山脊的走向。若盛行风的方向与脊线垂直,则加速效应更明显。若山脊脊线与盛行风平行,则对风速无加速效应。速效应更明显。若山脊脊线与盛行风平行,则对风速无加
12、速效应。同样,在山的缺口、走向与风平行的山峡的气流通道收敛的部位同样,在山的缺口、走向与风平行的山峡的气流通道收敛的部位,风速会提高,这个部位也被俗称为,风速会提高,这个部位也被俗称为“风口风口”。当风穿越山区障碍物。当风穿越山区障碍物之间的间隙时,由于喷管效应,速度会增强。间隙的几何参数,如宽之间的间隙时,由于喷管效应,速度会增强。间隙的几何参数,如宽度、长度、坡度等是决定加速程度的主要因素。若两座高山之间的间度、长度、坡度等是决定加速程度的主要因素。若两座高山之间的间隙面向风向,则是一个极佳的风电厂址。倘若两高山,表面越光滑,隙面向风向,则是一个极佳的风电厂址。倘若两高山,表面越光滑,粗糙
13、度越小,则对风的加速效果更好。粗糙度越小,则对风的加速效果更好。1/24/202314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4)季节性变化特点明显,日夜变化也有规律季节性变化特点明显,日夜变化也有规律海陆风海陆风 海风海风:白昼时,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导致大陆表面空白昼时,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导致大陆表面空气的升温速度较快,大陆表面的气流膨胀上升至高空,然后流向气的升温速度较快,大陆表面的气流膨胀上升至高空,然后流向海洋,到海洋上空因受冷却而下沉。大陆表面因气流上升而形成海洋,到海洋上空因受冷却而下沉。大陆表面因气流
14、上升而形成了低压区,近地层海洋因上空气流下降而产生高压区,在压力梯了低压区,近地层海洋因上空气流下降而产生高压区,在压力梯度下,为补偿陆地附近的低气压,使得海平面上的空气向陆地流度下,为补偿陆地附近的低气压,使得海平面上的空气向陆地流动。动。陆风陆风:夜间,风形成的过程恰好相反,海洋吸收阳光而蕴藏了大量夜间,风形成的过程恰好相反,海洋吸收阳光而蕴藏了大量的热量,使海洋上的气流降温较慢,地面空气温度下降较快,从的热量,使海洋上的气流降温较慢,地面空气温度下降较快,从而使地表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面。而使地表的空气从陆地流向海面。1/24/202315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
15、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海陆风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其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海陆风是由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其影响范围仅局限于沿海,风向变换以一天为周期。沿海,风向变换以一天为周期。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海风可以从海岸线深入陆地海风可以从海岸线深入陆地50km。低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海风风速可达海风风速可达48m/s,陆风一般只有,陆风一般只有13m/s。1/24/202316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季风季风 季风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随着季节的季风是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
16、地形等因素造成的。随着季节的不同,陆地和海洋的太阳辐射产生了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不同,陆地和海洋的太阳辐射产生了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温度差异。夏季,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海上形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夏季,大陆增热比海洋剧烈,海上形成高压,大陆形成低压,空气从海上流向大陆海上流向大陆,而高空形成了与底层气流方向相反的气流,构成了,而高空形成了与底层气流方向相反的气流,构成了夏季夏季季风环流季风环流。冬季,大陆比海洋温度低,大陆的气压比海洋的高。底层气流由冬季,大陆比海洋温度低,大陆的气压比海洋的高。底层气流由大陆大陆吹向海洋吹向海洋,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形成了,高层气流由海洋流向大陆,
17、形成了冬季季风环流冬季季风环流。世界上季风区分布甚广,其中最著名的是东南亚季风区。在夏季,从世界上季风区分布甚广,其中最著名的是东南亚季风区。在夏季,从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来的暖、湿空气向北和西北方向移动进入亚洲大陆印度洋和西南太平洋来的暖、湿空气向北和西北方向移动进入亚洲大陆,进入印度、中南半岛和中国。这种气流形成夏季季风。在冬季,亚洲,进入印度、中南半岛和中国。这种气流形成夏季季风。在冬季,亚洲大陆为一强盛高压中心所控制,气流自高压中心向外流动,其方向与夏大陆为一强盛高压中心所控制,气流自高压中心向外流动,其方向与夏季季风正相反。这是向南和东南吹向赤道海洋的冬季季风。季季风正相反。这是向南和
18、东南吹向赤道海洋的冬季季风。东亚季风对我国、朝鲜、日本等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这些地东亚季风对我国、朝鲜、日本等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影响很大。这些地区的气候特征,在冬季表现为低温、干旱和少雨;夏季是高温、湿润和区的气候特征,在冬季表现为低温、干旱和少雨;夏季是高温、湿润和多雨。多雨。1/24/202317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山谷风山谷风 在山区,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在山区,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这种风叫“谷风谷风”;到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到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这种风称“山风山风”。山风。山
19、风和谷风统称为山谷风,其形成原理与海陆风相似。和谷风统称为山谷风,其形成原理与海陆风相似。1/24/202318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白天山坡受热较快,温度高于山谷中同高度的空气温度,白天山坡受热较快,温度高于山谷中同高度的空气温度,坡地表面的空气受热后沿倾斜方向上升,谷底则被冷空气填补坡地表面的空气受热后沿倾斜方向上升,谷底则被冷空气填补,从而形成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降温速度比山谷中,从而形成谷风。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降温速度比山谷中同高度的空气快,因此气流从山坡吹向谷底,从而形成了山风同高度的空气快,因
20、此气流从山坡吹向谷底,从而形成了山风。通常这种现象会生成很强的气流,进而形成强风。通常这种现象会生成很强的气流,进而形成强风。谷风的平均速度为谷风的平均速度为2 24m/s4m/s,有时可达,有时可达7 710m/s10m/s。谷风通过。谷风通过山隘时风速加大。山风比谷风小一些,但在峡谷中风力加强,山隘时风速加大。山风比谷风小一些,但在峡谷中风力加强,有时会损坏谷底的农作物。谷风所达厚度一般为谷底以上有时会损坏谷底的农作物。谷风所达厚度一般为谷底以上5005001000m1000m,这一厚度还随气层不稳定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这一厚度还随气层不稳定程度的增加而增大。1/24/202319华北电力
21、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焚风焚风 定义定义:当气流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产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当气流跨越山脊时,背风面产生一种热而干燥的风。条件条件:山岭两面气压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山岭两面气压不同的条件下发生。分析分析:在山岭的一侧是高气压,另一侧是低气压时,空气会从:在山岭的一侧是高气压,另一侧是低气压时,空气会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但因受山阻碍,空气被迫上升,气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但因受山阻碍,空气被迫上升,气压降低,空气膨胀,温度也随之降低。空气每上升压降低,空气膨胀,温度也随之降低。空气每上升100m100m,气
22、温,气温则下降则下降0.60.6。当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凝结,形成。当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雨水。空气到达山脊附近后,则变得稀薄干燥,然后翻过山脊雨水。空气到达山脊附近后,则变得稀薄干燥,然后翻过山脊,顺坡而下,空气在下降的过程中变得紧密且温度增高。空气,顺坡而下,空气在下降的过程中变得紧密且温度增高。空气每下降每下降100m100m,气温则会上升,气温则会上升11。因此,空气沿着高大的山岭沉。因此,空气沿着高大的山岭沉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会有大幅度地提升。迎风和背风两面降到山麓的时候,气温常会有大幅度地提升。迎风和背风两面的空气即使高度相同,背风面空气的温度也总
23、是比迎风面的高的空气即使高度相同,背风面空气的温度也总是比迎风面的高。每当背风山坡刮炎热干燥的焚风时,迎风山坡却常常下雨或。每当背风山坡刮炎热干燥的焚风时,迎风山坡却常常下雨或落雪。落雪。危害危害:会造成果木和农作物的干枯,形成森林大火。当然也可:会造成果木和农作物的干枯,形成森林大火。当然也可以加速冬季积雪融化,利于早点使草木生长。以加速冬季积雪融化,利于早点使草木生长。1/24/202320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1/24/202321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
24、iversity定义定义:空气运动产生的动能称为:空气运动产生的动能称为“风能风能”。单位时间内垂直流过截面单位时间内垂直流过截面A的空气拥有的做功能力,的空气拥有的做功能力,称为称为风能功率风能功率(W)一、风能一、风能223111222EmVAVtVAtV312WAV 风能功率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与流动空气密度和风能功率与风速的立方成正比,与流动空气密度和垂直流过的投影面积成正比。垂直流过的投影面积成正比。第二节 风的能量与测量1/24/202322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风能密度风能密度是估计风能潜力大小的一个重
25、要指标。是估计风能潜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风能。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风能。值的大小随气压、气温和湿度等大气条件的变化而变值的大小随气压、气温和湿度等大气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高度化。在海拔高度500m500m以下,以下,取取1.225kg/m1.225kg/m3 3,若海拔超,若海拔超过过500m500m,必须考虑空气密度的变化。,必须考虑空气密度的变化。312EVAt二、风能密度二、风能密度0.0001231.225(/)hhkg m 一般风速是用平均值表示的,平均风能密度可采用一般风速是用平均值表示的,平均风能密度可采用直接计算和概率计算两种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