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注意及要点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输血注意及要点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血 注意 要点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输输 血血Blood TransfusionBlood Transfusion了解自身输血的作用掌握输血的适应证 了解血浆代用品的种类与作用掌握输血的并发症及其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掌握成分输血的种类和用途 将体外的血液有型成分和血浆增量剂经过血管滴注病人体内的过程,称为输血。可以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有形成分有形成分细胞成分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无形成分无形成分非细胞成分非细胞成分 血浆血浆 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过静止、静止、离心离心等方法所得到的液体部分等方法所得到的液体部分血液的
2、理化特性血液的理化特性色泽色泽 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动脉血鲜红,静脉血暗红比重比重 全血:全血:1 1.050.0501 1.060.060 血浆:血浆:1 1.025.0251 1.030.030渗透压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酸碱度酸碱度 pHpH :7.357.357.457.45血容量血容量 5000 5000mlml左右左右血液的生理功能血液的生理功能 输送输送O O2 2和和COCO2 2 ,在肺和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在肺和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 输送养份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输送养份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 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输送激
3、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等 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 保持体温恒定保持体温恒定 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 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等血液细胞成分的生理功能血液细胞成分的生理功能红细胞红细胞 向机体组织运送向机体组织运送O O2 2 ,带走,带走COCO2 2白细胞白细胞粒粒 细细 胞胞 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等病原体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T T)及体液免疫(及体液免疫(B B)血小板血小板 黏附、聚集、释放黏附、聚集、释放第一节第一节 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
4、项输血的适应证、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 一、输血的适应证一、输血的适应证大量失血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重症感染凝血异常根据根据20002000年卫生部输血指南建议:年卫生部输血指南建议:Hb100g/L不需要输血;Hb70g/L可输入浓缩红细胞;Hb70100g/L时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输血。对于可输可不输的患者应尽量不输。二、输血途径二、输血途径输血途径静脉输血动脉输血周围静脉穿刺(加压输血器)中心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输血操作复杂,可发生肢体缺血、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现多已不用输血速度成人一般5ml/min(400ml输注时间约80分钟左右)老年或心脏病人约1ml/min,小儿10滴/min;对大量出血
5、输入速度宜快,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每小时尿量、病人意识状态调整输血速度如无失血情况,术前输血速度一般宜12ml/min三、输血速度三、输血速度四、注意事项四、注意事项输血前必须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合血单。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液颜色有无异常。除了生理盐水外,不可向全血或浓缩红细胞内加入任何药物,以免产生药物配伍禁忌或溶血。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检查体温、脉搏、血压及尿的颜色等。输血完毕后,血袋应保留2小时,以便必要时进行化验复查。第二节第二节 大量输血大量输血(massive transfusionmassive transfusion)概念:一次输血量大于2
6、500ml 24小时内输血量达到或超过5000ml K+pH 红细胞内ATP、2,3DPG 血小板、凝血因子破坏1 1、低体温、低体温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体温34时,凝血因子、血小板计数正常,也将失去正常凝固性中心静脉输血,当导管接近窦房结时可导致致命的心律失常2 2、电解质、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酸碱平衡紊乱低血钾(抗利尿激素、醛固酮、皮质类固醇作用)碱中毒(轻度碱中毒对氧亲和力无影响,严重碱中毒显著增加氧的亲和力,组织缺氧)一过性酸中毒(血浆酸度、钾离子浓度影响)3 3、枸橼酸中毒、枸橼酸中毒结合游离钙枸橼酸血钙降低低血压、脉压差减小,左心室压、终末期舒张压、肺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升高。抽搐或
7、惊厥,手术野渗血增多,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4 4、2,3-DPG(2,3-二磷酸甘油酸)变化贮存血2,3-DPG低大量输入氧亲和力升高,组织缺氧5 5、凝血功能变化血液1 6保存超过24小时,血小板活力丧失第三节第三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一、发热反应一、发热反应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最常见,发生率2%10%。多发生在输血后15分钟 2小时内。表现:寒战、高热、皮肤潮红、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皮肤潮红。体温可达39 40,30分钟2小时后缓解。原因:原因:免疫反应:反复输血或多次妊娠的受血者,体 内产生抗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致热源:输血器或制剂被致热源污染。细菌污
8、染和溶血。治疗:治疗:症状轻的可先减慢输血速度。病情严重的停止输血。抑制发热反应的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伴寒战者肌注哌替啶或异丙嗪。预防:预防:应强调输血器具的严格消毒、控制致热源。对多次输血或经产妇病人选用洗涤红细胞或用尼龙滤柱过滤血液。二、过敏反应二、过敏反应 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多在输血数分钟后,也可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发生率3%。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和荨麻疹,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哮喘、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甚至过敏性休克。原因:原因:过敏体质病人对血中蛋白类物质过敏,或过敏体质的供血者将其抗体转移给病人。此类抗体为IgE型。病人多次输血,体内产生抗血清免疫球蛋白抗体,以IgA为主。免
9、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对IgA发生过敏反应。治疗:治疗:轻者可应用抗过敏药物。反应重者应停止输血,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和(或)糖皮质激素。预防:预防:对有过敏史者可在输血前半小时应用抗过敏药物。并选用洗涤红细胞输注。对IgA低下或检出IgA抗体的病人应输不含IgA的血制品。有过敏史者不宜献血。献血员在采血前4小时应禁食。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引起休克、急性肾衰。原因:原因:绝大多数是免疫性的,即输入ABO血型不配 合的红细胞所致。少数是非免疫性的,如输入低渗液体、冰冻或过热破坏红细胞等。受血者患自身免疫性贫血。三、溶血反应三、溶血反应ABOABO血型系统血型系统血型 红细胞凝集原 血清凝集素A A 抗 B
10、B B 抗 AAB A和B 无O 无 抗A和抗 BRhRh血型系统血型系统 Rh+汉族99.8%Rh-交叉配血实验交叉配血实验 典型症状:典型症状:u输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u麻醉中的手术病人唯一最早的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u 怀疑有溶血反应时,即应停止输血,核对受血者与供血者姓名和血型。u并立即抽静脉血以观察血浆色泽,正常血浆内眼观察呈澄明黄色;只要输入异型血超过810ml,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至25mg,血浆即呈粉红色泽,可协助诊断。溶血反应治疗溶血反应治疗抗休克抗休克保护肾功能保护肾功能维持水、电解质与
11、酸碱平衡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换血治疗法换血治疗法:发生少尿、无尿时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发生少尿、无尿时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 延迟性溶血反应延迟性溶血反应时间:时间:发生在输血后714天。原因:原因:输入未被发现的抗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体温升高或降低,心律失常,白细胞溶解及减少,血压升高或外周阻力下降甚至休克,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治疗:治疗:通过置换性输血治疗。四、细菌污染反应四、细菌污染反应 细菌种类细菌种类:u可以是非致病菌或致病菌,后者大多数是革兰阴性细菌 ,如大肠杆菌,这
12、类细菌可在46冷藏温度中迅速滋生u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由于毒性小,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u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u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断:诊断:对血袋内剩余血作直接涂片检查,同时进行病人血和血袋血浆的细菌培养。必要时,病人的血、尿需重复作多次培养。防治防治:各个环节都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凡血袋内血浆混浊,有絮状物或血浆呈瑰红色(溶血)或黄褐色,以及血浆中有较多气泡者,均应认为有细菌污染可能而废弃不用,以策安全。治疗与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相同。可编辑五、循环超负荷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