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科技摄影-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八章科技摄影-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八 科技 摄影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距摄影近距摄影 第三节第三节 荧光屏摄影荧光屏摄影第四节第四节 考古摄影考古摄影本章内容:本章内容:第五节第五节 刑侦摄影刑侦摄影 第二节第二节 平面物体摄影平面物体摄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摄影手段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天文、考古、法学、医学、航天等领域,出现了近距摄影、缩微摄影、高速摄影、显微摄影等科技摄影形式。现在科技摄影已成为传递科技信息的“国际语言”,它用途广泛、专业性强。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一般照相机拍摄的最近物距大约是该相机标准镜头焦距的10倍左右,如一般135相机标准镜头焦距为5
2、060毫米,它的最近拍摄距离为0.6米左右。近于10倍焦距的物体,无法用一般拍摄方法进行摄影,必须在镜头前加会聚透镜(俗称近摄镜),加接近摄接圈或近摄伸缩皮腔,改换近摄镜头,乃至使用显微镜方能完成拍摄工作。近距摄影容易出现变形、失真及曝光不足等现象,所以要使用必要的设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一节第一节 近距摄影近距摄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专业近摄装置是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精密的大型拍摄设备。各国生产厂家很多,如德国的“蔡司”、日本的“富士”、美国的“柯达”都生产大型的专业近摄装置。这些装置专业性强,在这里不做详述。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1专业近摄装置专业近摄装置一、
3、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在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机身上装上一只微距变焦距镜头,可以在胶片上获得大约为1:5或1:4乃至l:2.8的影像。这类微距变焦距镜头有维维他(Vivitar)75205mm、f38,西格马(Sigma)80200mm,泰姆隆(Tamron)80210mm、f3.84等型号。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2微距变焦镜头微距变焦镜头 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在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机身上装上一只微距变焦距镜头,可以在胶片上获得大约为1:5或1:4
4、乃至l:2.8的影像。这类微距变焦距镜头有维维他(Vivitar)75205mm、f38,西格马(Sigma)80200mm,泰姆隆(Tamron)80210mm、f3.84等型号。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2微距变焦镜头微距变焦镜头 这种微距变焦距镜头使用灵活,但有效孔径较小。需要使用高感光度拍摄。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微距镜头是一种结构完整的镜头,它具有最大限度的清晰度和像场平整度,它的调焦范围可以从无限远到原物的12乃至景物原大(即1:1)。在翻拍文件(即一次缩微)工作中它显得特别重要。微距镜头的焦距通常有50m
5、m 和 l00mm两种。维维他90mm,f2.5的微距镜头具有极高的解像力和反差,是一种结构精良的微距镜头。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3微距镜头微距镜头 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近摄镜是结构极为简单的新月形附加镜片(一侧是凸面,另一侧是凹面),使用时把它安装在照相机镜头前,就可实现近摄。它的屈光强度以屈光数值表示,数值越大,镜头的聚焦距离越近。通常使用的近摄镜。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4近摄镜近摄镜 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近摄镜的放大率,依与它
6、一起使用的镜头而定。主镜头焦距越长,放大率也越大,最低屈光度(+1)的近摄镜与50毫米镜头连接使用时,可得到1:20的放大率,而一只屈光度+3的近摄镜可使放大率达到1:7。如果想获得更大的放大倍率,则可把2片近摄镜叠加使用,但此时其光学性能可能受到一些影响。近摄镜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不会影响曝光,但会降低一些解像力和反差,所以使用近摄镜不能获得真正平直的焦平面。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4近摄镜近摄镜 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近摄镜的放大率,依与它一起使用的镜头而定。主镜头焦距越长,放大率也越大,最低屈光度(+1)的近摄
7、镜与50毫米镜头连接使用时,可得到1:20的放大率,而一只屈光度+3的近摄镜可使放大率达到1:7。如果想获得更大的放大倍率,则可把2片近摄镜叠加使用,但此时其光学性能可能受到一些影响。近摄镜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不会影响曝光,但会降低一些解像力和反差,所以使用近摄镜不能获得真正平直的焦平面。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5近摄接圈近摄接圈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使用近摄接圈后减少了到达感光器件的光量,对没有自动测光功能的相机来说,要依近摄接圈的使用说明计算曝光补偿数值,以获正确的曝光。另外。近摄接圈具有自动光圈联动机构和手控机
8、构两种,前者使用时非常方便,后者使用时则必须在聚焦时将镜头开到最大孔径,而拍摄时再缩小光圈。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5近摄接圈近摄接圈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一般近摄接圈如上图所示,其中最左面的金属圈是与相机机身联接的接环,最右边的金属圈是与相机镜头联接的接环。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5近摄接圈近摄接圈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近摄皮腔(如上图所示)设置在单轨或双轨支架上,皮腔两头靠特制的连接件分别与机身和镜头连接,通过齿条和齿轮能前后移动,一般皮
9、腔可以在30200毫米之间伸缩,并且这种变化是连续、无级的,所以在进行10:1以内的近摄工作中,近摄皮腔是理想的设备。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6近摄皮腔近摄皮腔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在使用近摄皮腔过程中,同样存在使用近摄接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曝光补偿、收缩光圈等等),要注意调整。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 6近摄皮腔近摄皮腔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反向接圈是一个能把照相机镜头反向固定在机身上的组合器。照相机镜头反向接在机身上之后可以获得1:1或3:
10、1的放大率。用这种方法拍摄时,照相机的自动光圈不起作用。聚焦时先把镜头调焦至无限远,然后对着主体移动照相机的位置进行拍摄。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一、近距摄影的装置及运用 7反向接圈反向接圈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拍摄大小物体的用光原理通常是一样的,但近距摄影中往往出现光效平淡无味的现象,尤其在用灯光近摄时更为明显。但在近距摄影中由于被摄体很近,用自然光作为光源多会造成一片散光,不利于摄制成鲜明、锐利的图像,所以近距摄影多采用人造光。下面我们分别从近距摄影的主要光源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两部分来加以介绍。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
11、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用2至3个背面镀有反光箔的小型摄影聚光灯(或商店橱窗陈设中用作局部聚光照明的小型反射灯泡)可获良好的效果。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一一)近距摄影的主要光源近距摄影的主要光源1.小型聚光灯小型聚光灯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一一)近距摄影的主要光源近距摄影的主要光源2.显微镜灯显微镜灯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一一)
12、近距摄影的主要光源近距摄影的主要光源 3.回形照相灯回形照相灯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一一)近距摄影的主要光源近距摄影的主要光源 3.回形照相灯回形照相灯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 1.用小型聚光灯的近摄用光用小型聚光灯的近摄用光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
13、法 2.固定形态不透明的被摄体照明方法固定形态不透明的被摄体照明方法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 3.半透明被摄体用光方法半透明被摄体用光方法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 4.透明被摄体照明方法透明被摄体照明方法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
14、(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 5.拍摄反光透明体的照明方法拍摄反光透明体的照明方法 图中图中1为反光板,为反光板,2为拍摄物,为拍摄物,3为灯光,为灯光,4为照相机为照相机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二)近距摄影的用光方法 6.拍摄胶状体拍摄胶状体(琼脂、培养基等琼脂、培养基等)的用光方法,的用光方法,称为空心光锥照明法(光不会射入镜头)。称为空心光锥照明法(光不会射入镜头)。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三、几种近摄方法三、几种近摄方法(一)固态物体的
15、近摄(一)固态物体的近摄 1.为更好地表现固态物体的立体感、质感和纵深感,要用小光圈11、16甚至22。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三、几种近摄方法三、几种近摄方法(一)固态物体的近摄(一)固态物体的近摄 2.处理好阴影。有时为了增强立体感要有意保留一个侧面的阴影,有时为了增加层次要利用反光屏为暗部加光。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三、几种近摄方法三、几种近摄方法(一)固态物体的近摄(一)固态物体的近摄 3.固态物体的颜色。使用全色片拍摄时要注意利用相应的滤色片进行妥善处理,而在用彩色片拍摄时要注意色温的平衡。
16、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三、几种近摄方法三、几种近摄方法(一)固态物体的近摄(一)固态物体的近摄 3.固态物体的颜色。拍摄时要注意利用相应的滤色片进行妥善处理,要注意色温的平衡。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三、几种近摄方法三、几种近摄方法(二)液态物体的近摄(二)液态物体的近摄 拍摄液体主要是要克服容器的反光,其方法是在被摄体后面挂一块白布,光源照射在白布上,采用反射光照明。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三、几种近摄方法三、几种近摄方法(三)胶状体的拍摄方法(三)胶状
17、体的拍摄方法 由于胶状体是半透明体,所以拍摄时既不能全用透射光,也不能全用散射光。拍摄培养皿中的菌苗可用正面光或侧面光作主光,用透射光或后侧透射光作辅助光。拍摄琼脂需要用回折光(见前面“近摄用光”一节)。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一节第一节 近近 距距 摄摄 影影三、几种近摄方法三、几种近摄方法(四)透明体、半透明体及混悬体的拍摄方法(四)透明体、半透明体及混悬体的拍摄方法 拍摄透明体、半透明体可以从被拍摄体斜后方布光,而不能从正面打光,因为那样会造成光晕的出现。X光片的拍摄需要光线均匀,可以用X光看片灯,拍摄时要用黑纸遮住周围,尽可能减少多余光线的干扰。混悬体多呈半透明状态。拍摄时
18、要处理好背景和用光。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二节第二节 平面物体摄影平面物体摄影 科技摄影中,平面物体的摄影也并不少见,如各种平面媒体、图纸、图片等的翻拍。下面我们就平面物体摄影的装置、用光和拍摄方法分别介绍。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摄摄 影影一、平面物体的摄影装置一、平面物体的摄影装置 平面物体摄影要求被摄对象、感光片平面、镜头表面三者必须平行。由于平面物体多属近摄,所以需要用以下装置来完成平面物体摄影工作。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一、平面物体的摄影装置一、平面物体的摄影装置 1一套近摄装置:近摄皮腔、近摄接圈或近摄镜。2
19、翻拍架。以保持相机和被摄体有稳固的平行或垂直状态,并能上下、左右移动。3快门线。由于平面物体摄影多属慢速拍摄,为减少相机震动,需要使用快门线。4均匀的照明(包括正面和背面照明)。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二、平面物体摄影用光二、平面物体摄影用光 平面物体摄影要求光线均匀,光线的投射角与摄影机的垂直线成45。50。角。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二、平面物体摄影用光二、平面物体摄影用光 灯的距离要相等,灯的功率要相同,灯光的几种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20、 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三、装置平度和光线匀度的调整三、装置平度和光线匀度的调整 1平面物体摄影中,相机、翻拍架平面相对平行,可以用在机背上和翻拍架的底面上放上水平仪的方法,调整两者的相对平行状态 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三、装置平度和光线匀度的调整三、装置平度和光线匀度的调整 2光线均匀状况的调整,可以用测光表测量翻拍架底面4个角与中心部位的照度,也可用一支铅笔立放在翻拍架底面正中,若铅笔在底面上的影子长短、深浅都一样则为光线均匀,否则就要调整灯光的距离和角度(如下图所示)。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21、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四、几种拍摄方法四、几种拍摄方法(一)照片的翻拍(一)照片的翻拍翻拍照片时常常由于照片受损伤而发生折痕、退色等现象,通常可以在后期制作时修复。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四、几种拍摄方法四、几种拍摄方法(三)翻拍工作中几个技术性问题(三)翻拍工作中几个技术性问题 滤色片在翻拍工作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如对蓝色图形可加红滤色镜以获较强反差,也可用红滤色镜消除被红墨水污染的部分。1.滤色片的运用滤色片的运用 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四、几种拍摄方法
22、四、几种拍摄方法(三)翻拍工作中几个技术性问题(三)翻拍工作中几个技术性问题 (1)黄斑的清除 年久照片有时会出现黄斑,这主要是由于当时水洗不够充分所致,翻拍前要经漂白到显影处理。具体方法是先配制漂白液:甲液:高锰酸钾3克,加水至500毫升。乙液:浓盐酸2毫升,加水至500毫升。使用时甲、乙两液等量混合即成漂白液,用水将照片充分浸湿后放人漂白液中,待影像完全消失后再充分水洗。若想加快水洗速度,可用5的 Na2SO3液清除漂白积液,再经水洗,最后用显影液、定影液等重新处理即可获得清洁的照片。2.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23、科技摄影科技摄影四、几种拍摄方法四、几种拍摄方法(三)翻拍工作中几个技术性问题(三)翻拍工作中几个技术性问题(2)背面文字的清除 有些文件双面印刷用纸很薄或是油墨过重,会使背面文字透过来,影响拍摄质量。此时可在此页文献的后面垫上一张无光黑纸即可进行常规拍摄。2.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四、几种拍摄方法四、几种拍摄方法(三)翻拍工作中几个技术性问题(三)翻拍工作中几个技术性问题(3)发黄文件的翻拍 有些文献保存时间较长会出现纸面发黄的现象,拍摄时要适当增加曝光,也可加浅黄滤色片消除。2.一些特殊情况的处
24、理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第二节第二节 平平 面面 物物 体体 摄摄 影影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第三节第三节 荧光屏摄影荧光屏摄影 从电视荧光屏、示波器的阴极射线管,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阴极射线管拍摄图像或波形的工作,统称为荧光屏摄影。荧光屏摄影可以捕捉到肉眼看不到或无法辨认的过程与现象,如振动的声波、航天器发回的月球照片及探测器发回的目标信息。荧光屏摄影在科研与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阴极射线管是将扫描电子束所产生的(经放大的)视频信号重现为可见图像的电子器件,电视显像管是阴极射线管的一种专用形式。第三节第三节 荧荧 光光 屏屏 摄摄 影影本节将从五个
25、方面介绍荧光屏摄影的基本知识。本节将从五个方面介绍荧光屏摄影的基本知识。一、阴极射线管和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一、阴极射线管和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阴极射线管(如右图所示)的外型像一个长颈宽底的大玻璃瓶,长颈部是一个电子枪与偏转线圈,可以发射电子束,电子束依据信号偏转。管底的内壁涂有一层荧光粉,构成荧光屏。当电子束轰击荧光粉时,在屏上就会映出一个亮点。第三节第三节 荧荧 光光 屏屏 摄摄 影影一、阴极射线管和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一、阴极射线管和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 1阴极射线管阴极射线管 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科技摄影科技摄影 电子束在荧光屏上迅速扫描,屏上的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