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测绘调查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二讲--测绘调查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测绘 调查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第第 一一 章章 工工 程程 地地 质质 测测 绘绘 与与 调调 查查工程地质图的测制(野外填图)工程地质图的测制(野外填图)1.1 概述概述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基础工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基础工作,是勘察中最先进行的项目。作,是勘察中最先进行的项目。1.1.1 工程地质测绘的意义与特点工程地质测绘的意义与特点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基础工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基础工作,是勘察中最先进行的项目。作,是勘察中最先进行的项目。工程地质测绘是由掌握一定理论的人员来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是由掌握一定理论的人员来进行的,野外的第一手资料和对现象的认识,比用
2、其他的,野外的第一手资料和对现象的认识,比用其他间接方法所得结论要直接和切合实际。它是一种可间接方法所得结论要直接和切合实际。它是一种可在短期内用少量投资的情况下,取得对工作区地表在短期内用少量投资的情况下,取得对工作区地表工程地质条件的认识的重要手段。工程地质条件的认识的重要手段。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是为编制工程地质图系统工程地质测绘的目的是为编制工程地质图系统地获取原始资料。地获取原始资料。三、工程地质测绘与普通地质测绘的区别三、工程地质测绘与普通地质测绘的区别 1、工程地质测绘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物的要求,结、工程地质测绘密切结合工程建筑物的要求,结合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合工程地质问题进行。2、
3、对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现象,如软弱层、风化带、对与工程有关的地质现象,如软弱层、风化带、断裂带的划分,节理裂隙、滑坡、崩塌等,要求精度断裂带的划分,节理裂隙、滑坡、崩塌等,要求精度高,涉及范围较广,研究程度深。高,涉及范围较广,研究程度深。3、常使用较大比例尺(、常使用较大比例尺(1 100001:20001:500),),对重要地质界限或现象采用仪器法定位。当然在区域对重要地质界限或现象采用仪器法定位。当然在区域性研究中也使用中、小比例尺。性研究中也使用中、小比例尺。4、突出岩土类型、成因、岩土地质结构等工程地、突出岩土类型、成因、岩土地质结构等工程地质因素的研究,对基础地质方面,尽量利用已有资
4、料,质因素的研究,对基础地质方面,尽量利用已有资料,但对重大问题应进一步深化研究。但对重大问题应进一步深化研究。1.1.2 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比例和精度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比例和精度一、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确定一、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确定 关于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大小目前没有统一规定。关于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大小目前没有统一规定。1.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确定原则:工程地质测绘范围的确定原则:1)拟建建筑物的类型、规模、设计阶段。)拟建建筑物的类型、规模、设计阶段。2)区域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区域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工程地质测绘不像一般的区域地质或区域水文地工程地质测绘不像一般的区域地质或
5、区域水文地质测绘那样,严格按比例尺大小由地理坐标确定测质测绘那样,严格按比例尺大小由地理坐标确定测绘范围,而是根据拟建建筑物的需要在与该项工程绘范围,而是根据拟建建筑物的需要在与该项工程活动有关的范围内进行。原则上,活动有关的范围内进行。原则上,测绘范围应包括测绘范围应包括场地及其邻近的地段。场地及其邻近的地段。适宜的测绘范围,既能较好地查明场地的工程适宜的测绘范围,既能较好地查明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又不致于浪费勘察工作量。根据实践经地质条件,又不致于浪费勘察工作量。根据实践经验,由以下三方面确定测绘范围,即拟建建筑物的验,由以下三方面确定测绘范围,即拟建建筑物的类型和规模、设计阶段以及工程地
6、质条件的复杂程类型和规模、设计阶段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研究程度。度和研究程度。在工程处于初期设计阶段时,为了选择建筑场在工程处于初期设计阶段时,为了选择建筑场地一般都有若干个比较方案,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地一般都有若干个比较方案,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为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应把的距离。为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应把这些方案场地包括在同一测绘范围内这些方案场地包括在同一测绘范围内 ,测绘范围,测绘范围显然是比较大的。显然是比较大的。但当建筑场地选定之后,尤其是在设计的后但当建筑场地选定之后,尤其是在设计的后期阶段,各建筑物期阶段,各建筑物 的具体位置和尺寸均已确定,的具
7、体位置和尺寸均已确定,就只需在建筑地段的较小范围内进行大比例尺的工就只需在建筑地段的较小范围内进行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程地质测绘 。可见,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是随着建筑物设计可见,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是随着建筑物设计阶段阶段(即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即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提高而缩小的。的提高而缩小的。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的选择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的选择 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大小主要取决于设计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大小主要取决于设计要求。建筑物设计的初期阶段属选址性质的,一建筑物设计的初期阶段属选址性质的,一 般往往有若般往往有若干个比较场地,测绘范围较大,而对工程地质条件研干个比较场地,测绘范围较
8、大,而对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详细程度并不高,所以采用的比例尺较小。究的详细程度并不高,所以采用的比例尺较小。但是,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建筑场地的选定,但是,随着设计工作的进展,建筑场地的选定,建筑物位置和尺寸愈来愈具体明确,范围愈益缩小,建筑物位置和尺寸愈来愈具体明确,范围愈益缩小,而对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详细程度愈益提高,所以采而对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详细程度愈益提高,所以采用的测绘比例尺就需逐渐加大。当进入到设计后期阶用的测绘比例尺就需逐渐加大。当进入到设计后期阶段时,为了解决与施工、运用有关的专门地质问题,段时,为了解决与施工、运用有关的专门地质问题,所选用的测绘比例尺可以很大。所选用的测绘比
9、例尺可以很大。在同一设计阶段内,比例尺的选择则取决于场地在同一设计阶段内,比例尺的选择则取决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及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及其重要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规模巨大而又其重要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规模巨大而又重要者,就需采用较大的测绘比例尺。总之,各设计重要者,就需采用较大的测绘比例尺。总之,各设计阶段所采用的测绘比例尺都限定于一定的范围之内。阶段所采用的测绘比例尺都限定于一定的范围之内。1、比例尺选定原则:、比例尺选定原则:(1)应和使用部门要求提供的图件的比例尺一致或)应和使用部门要求提供的图件的比例尺一致或相当。相
10、当。(2)与勘测设计阶段有关。)与勘测设计阶段有关。(3)在同一设计阶段内,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工程)在同一设计阶段内,比例尺的选择取决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建筑物类型、规模及重要性。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建筑物类型、规模及重要性。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测绘工作在满足工程建设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测绘工作量。量。2 2、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各勘察部门的经验,工程地、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各勘察部门的经验,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般规定为:质测绘比例尺一般规定为:(1)(1)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可行性研究勘察阶段150 00015 000,150 00015 000,属小、中属小、中比例尺测绘
11、;比例尺测绘;(2)(2)初步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110 00012 000,110 00012 000,属中、大比例属中、大比例尺测绘;尺测绘;(3)(3)详细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12 000120012 0001200或更大,属大比例或更大,属大比例尺测绘。尺测绘。三、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要求三、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要求 “精度精度”指野外地质现象能够在图上表示出来的指野外地质现象能够在图上表示出来的详详细程度细程度和和准确度准确度。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包含两层意思,即对野外各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包含两层意思,即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细程度,以及各种种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细程度,以及各种
12、地质现象地质现象在工程地质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为了确在工程地质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为了确保工程地质测绘的质量,这个保工程地质测绘的质量,这个 精度要求必须与测绘比精度要求必须与测绘比例尺相适应。例尺相适应。1、详细程度、详细程度指对地质现象反映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反映指对地质现象反映的详细程度,比例尺愈大,反映的地质现象的尺寸界限愈小。的地质现象的尺寸界限愈小。一般规定,按同比例尺的原则,图上投影宽度一般规定,按同比例尺的原则,图上投影宽度 2mm的地层或地质单元体,均应按比例尺反映出来。的地层或地质单元体,均应按比例尺反映出来。投影宽度投影宽度2mm的重要地质单元,应
13、使用超比例符号的重要地质单元,应使用超比例符号表示。如软弱层、标志层、断层、泉等。表示。如软弱层、标志层、断层、泉等。观测点的要求,与测绘比例尺相同的地形底图上每观测点的要求,与测绘比例尺相同的地形底图上每1cm 方格内,平均有一个观测点。复杂地段多布,方格内,平均有一个观测点。复杂地段多布,简单地段少布,计算总点数简单地段少布,计算总点数/Km。例如:例如:测绘比例尺测绘比例尺1:1万万 地形图地形图1:1万万 1cm相当于相当于=100m 1cm相当于相当于=10000m 控制标准为控制标准为100点点/Km不同比例尺反映的地质单元体尺寸:不同比例尺反映的地质单元体尺寸:比例尺比例尺 1:
14、10万万 1:5万万 1:1万万 1:1000 1:500尺尺 寸寸 200m 100m 20m 2m 1m2、准确度、准确度 指图上各种界限的准确程度,即与实际位置的允许指图上各种界限的准确程度,即与实际位置的允许误差。误差。界限误差界限误差 0.5mm比例尺比例尺 1:10万万 1:5万万 1:1万万 1:1000误差误差 50m 25m 5m 0.5m 一般对地质界限要求严格,大比例尺测绘采用仪一般对地质界限要求严格,大比例尺测绘采用仪器定点。器定点。要求将地质观测点布置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要求将地质观测点布置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线、岩 性分界线、不同地貌单元及微地貌单元的分性
15、分界线、不同地貌单元及微地貌单元的分界线、地下水露头以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分布的界线、地下水露头以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分布的 地地段。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测绘区的地质和地貌条件、段。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测绘区的地质和地貌条件、成图比例尺及工程特点等确定。成图比例尺及工程特点等确定。为了更好地阐明测绘区工程地质条件和解决岩土为了更好地阐明测绘区工程地质条件和解决岩土工程实际问题,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地质单元体,如工程实际问题,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地质单元体,如滑坡、软弱夹层、溶洞、泉、井等,必要时在图上可滑坡、软弱夹层、溶洞、泉、井等,必要时在图上可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采用扩大比例尺表示。四、地质观测点布置
16、的要求:四、地质观测点布置的要求:地质观测点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对于地质观测点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具有代表性对于成图的质量及岩土工程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成图的质量及岩土工程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地质观测点的布置必须满足下列要求:因此地质观测点的布置必须满足下列要求:(1)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在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标准层位和每个地质单元体均应有地质观测点;标准层位和每个地质单元体均应有地质观测点;(2)地质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场地的地貌、地质)地质观测点的密度应根据场地的地貌、地质条件、成图比例尺及工程特点确定,并应具有代表条件、成图比例尺及工程
17、特点确定,并应具有代表性;性;(3)地质观测点应充分利用天然或人工露头,当)地质观测点应充分利用天然或人工露头,当露头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工露头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工作;作;(4)地质观测点的定位应根据精度要求和地质条)地质观测点的定位应根据精度要求和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选用目测法、半仪器法和仪器法。地件的复杂程度选用目测法、半仪器法和仪器法。地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软弱夹层、质构造线、地层接触线、岩性分界线、软弱夹层、地下水露头、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等特殊的地下水露头、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等特殊的观测点宜用仪器法定位。观测点宜用仪器法定位
18、。在正式开始工程地质测绘之前,还应当做好收在正式开始工程地质测绘之前,还应当做好收集资料、踏勘和编制测绘纲要等准备工作,以保集资料、踏勘和编制测绘纲要等准备工作,以保证测绘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证测绘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1.3 工程地质测绘前的准备工作工程地质测绘前的准备工作一、资料收集与研究一、资料收集与研究1.区域地质资料:区域地质图、地貌图、地质构造图;区域地质资料:区域地质图、地貌图、地质构造图;2.遥感资料:地面摄影与航空(卫星)摄影相片;遥感资料:地面摄影与航空(卫星)摄影相片;3.气象资料:区域内各种主要气象要素,年平均气温、气象资料:区域内各种主要气象要素,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
19、发量、冻结深度等;降水量、蒸发量、冻结深度等;4.水文资料:测区内水系分布图、水位、流量等;水文资料:测区内水系分布图、水位、流量等;5.地震资料:地震发生的次数、时间、震级和破坏情地震资料:地震发生的次数、时间、震级和破坏情况;况;6.水文及工程地质资料:地下水的主要类型、赋存条水文及工程地质资料:地下水的主要类型、赋存条件、地下水位及变化情况、岩土透水性及水质分析件、地下水位及变化情况、岩土透水性及水质分析资料、岩土的工程性质和特征等;资料、岩土的工程性质和特征等;7.建筑经验:已有建筑物的结构、基础类型及埋深、建筑经验:已有建筑物的结构、基础类型及埋深、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建筑物的变形与沉
20、降观测资料;采用的地基承载力,建筑物的变形与沉降观测资料;二、踏勘二、踏勘 现场踏勘是在收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现场踏勘是在收集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及其他地质情况和问题,的在于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及其他地质情况和问题,以便于合理布置观测点和观测路线,正确选择实测地以便于合理布置观测点和观测路线,正确选择实测地质剖面位置,拟定野外工作方法。质剖面位置,拟定野外工作方法。1.根据地形图,在测区范围内按固定线路进行踏勘,根据地形图,在测区范围内按固定线路进行踏勘,一般采用一般采用“之之”字形、曲折迂回而不重复的路线,穿字形、曲折迂回而不重复的路线,穿越地形、地貌、地
21、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具有代表越地形、地貌、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具有代表性的地段。性的地段。2.踏勘时,应选择露头良好、岩层完整有代表性的地踏勘时,应选择露头良好、岩层完整有代表性的地段作出野外地质剖面,以便熟悉和掌握测区岩层的段作出野外地质剖面,以便熟悉和掌握测区岩层的分布特征;分布特征;3.寻找地形控制点的位置,并抄录坐标、标高等资料;寻找地形控制点的位置,并抄录坐标、标高等资料;4.访问和收集洪水及其淹没范围等情况;访问和收集洪水及其淹没范围等情况;5.了解测区的供应、经济、气候、住宿、交通运输等了解测区的供应、经济、气候、住宿、交通运输等条件。条件。三、编制测绘纲要三、编制测绘纲要
22、 测绘纲要是进行测绘的依据,其内容应尽量符合测绘纲要是进行测绘的依据,其内容应尽量符合实际情况测绘纲要一般包含在勘察纲要内,在特殊情实际情况测绘纲要一般包含在勘察纲要内,在特殊情况下可独立编制。况下可独立编制。1.工作任务情况(目的、要求、测绘面积、比例尺等;工作任务情况(目的、要求、测绘面积、比例尺等;2.测区自然地理条件:(位置、交通、水文、气象、地测区自然地理条件:(位置、交通、水文、气象、地形地貌特征等);形地貌特征等);3.测区地质情况:地层、岩性、地下水、不良地质等;测区地质情况:地层、岩性、地下水、不良地质等;4.工作量、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其中工作量包工作量、工作方法及精度要求
23、,其中工作量包括观测点、勘探点的布置、室内及野外测试工作;括观测点、勘探点的布置、室内及野外测试工作;5.人员组织及经费预算;人员组织及经费预算;6.材料物资器具及机具的准备和调度计划;材料物资器具及机具的准备和调度计划;7.工作计划及工作步骤;工作计划及工作步骤;8.拟提供的各种成果资料、图件。拟提供的各种成果资料、图件。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两种,一是相片成图法,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两种,一是相片成图法,二是实地测绘法。二是实地测绘法。1.4 工程地质测绘方法工程地质测绘方法 一、相片成图法一、相片成图法 相片成图法是利用地面摄影或航空(卫星)相片成图法是利用地面摄影或航空(卫星)摄影相片,在室
24、内根据判读标志,结合所掌握的摄影相片,在室内根据判读标志,结合所掌握的区域地质资料,将判明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区域地质资料,将判明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貌、水系和不良地质现象,调绘在单张相片上,地貌、水系和不良地质现象,调绘在单张相片上,并在相片上选择若干地点和路线,去实地进行校并在相片上选择若干地点和路线,去实地进行校对和修正,绘成底图,最后再转绘成图。对和修正,绘成底图,最后再转绘成图。二、实地测绘法二、实地测绘法 实地测绘法是工程地质测绘的野外工作方法,实地测绘法是工程地质测绘的野外工作方法,它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种方法。它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种方法。1.路线法路线法 沿着一定的线路(应尽量
25、使线路与岩层走向、沿着一定的线路(应尽量使线路与岩层走向、构造线方向及地貌单元垂直,并应尽量使线路的起构造线方向及地貌单元垂直,并应尽量使线路的起点具有较明显的地形、地物标志,此外,应尽量使点具有较明显的地形、地物标志,此外,应尽量使线路穿越露头较多、覆盖层较薄的地段),穿越测线路穿越露头较多、覆盖层较薄的地段),穿越测绘场地,把走过的路线正确地填绘在地形图上,并绘场地,把走过的路线正确地填绘在地形图上,并沿途详细观察和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和标志,如地层沿途详细观察和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和标志,如地层界线、构造线、岩层产状、地下水露头、各种不良界线、构造线、岩层产状、地下水露头、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将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