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二册第10讲教材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古代汉语第二册第10讲教材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汉语 第二 10 教材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下册)(下册)教学课题教学课题:(五)同义词辨析例解;讲解练习五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通过讲解同义词个案,提高辨析和运用同义词的能力。2.通过讲解练习五,巩固本部分所学知识,增强应用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同义词辨析。教学课时教学课时:二课时。一、学习一、学习词义分析举例词义分析举例之(五)之(五)同义词辨析例同义词辨析例 举例举例1:【軍【軍 師師 士士 卒卒 兵兵】“军”、“师”、“士”、“卒”、“兵”,意义较多,但大多数互不相干的,只有作为军事方面的用词,在一定场合下用法有些相近,但基本意义仍不同。“军”和“师”都是集体名词,指军队。左传晏婴论季世:“卿无军行。”墨
2、子鲁问:“并国覆军。”左传庄公十年:“齐师伐我。”孙子兵法作战:“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暴師:谓军队在外,蒙受风雨霜露。同是指军队,在先秦“师”字一般指出征在外的军队,而“军”字则不是。汉代以后,多用“军”字指军队,“师”字逐渐很少用来指军队,“军”字也就可指出征在外的军队。例如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引军北还。”但成语还只说“出师不利”。“军”和“师”又都用作军队的编制单位。“军”是春秋以后军队最大的编制单位。据司马法载,一万二千五百人是一军(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师”是西周以前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西周有六师,诗经大雅常武:“大师皇父,整我六师。”据
3、周礼地官小司徒,一师是二千五百人。后代往往沿用“军”、“师”为军队大的编制单位,一般“师”比“军”小,人数因时代或辖属而有所不同。“士”是武士、甲士。上古用车战的时代,“士”是战车上的甲,与作为步兵的“卒”是不同的。左传襄公十年:“诸侯之士门焉。”(门:用作动词,攻打城门。)荀子议兵:“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卒”是步兵。史记陈涉起义:“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卒”也用作军队的编制单位,是比“伍(五人)”大的基层编制。孙子兵法谋攻:“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卒:一百人以内。)“兵”是兵器。上古时代,“兵”一般不当兵卒讲。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战国以后,“兵”也可以当军队
4、讲。史记陈涉起义:“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汉代以后,“兵”逐渐与“卒”同义,可以用来指士兵。举例举例2 2:【庙:【庙 观观 寺寺 庵庵】一般来说,汉代以后,庙是一般的庙宇,奉祀的是“神”;观是属于道教的,奉祀的是“仙”;寺是属于佛教的,奉祀的是“佛”;庵是佛教的小的庙宇,一般供尼姑居住。“庙”本是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诗经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雝雝(yng):和洽貌。宫:家。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荀子大暑:“寝不踰庙。”寝:居住的规模。引申为供奉神祇的地方。史记封禅书:“于是作渭阳五帝庙。”“观”本是台观(高大的建筑物)的意思
5、。后来用来指道教的庙宇。刘禹锡游玄都观:“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康骈剧谈录慈恩寺牡丹:“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寺”本是官署的意思,东汉以后,指称佛教的庙宇。洛阳伽蓝记王子坊:“王侯第宅,多题为寺。”又:“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庵”本是圆形草屋,也作“菴”。刘熙释名释宫室:“草圆屋曰蒲。蒲,敷也,总其上而敷下也。又谓之庵。”引申为佛教的小的庙宇,一般是尼姑居住的。徐宏祖游天都:“扶杖望朱砂庵而登。”举例举例3 3:【青:【青 苍苍 碧碧 绿绿 蓝蓝】五个字均表示颜色,多有相近之处,但不等同,如“青”、“苍”、“碧”都是蓝色,但有深浅分别。上古“青”是蓝色,不当黑色讲。
6、墨子辞过:“青黄刻镂之饰。”庄子逍遥游:“负青天,然后图南。”中古以后,“青”才有黑色的意思。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苍”是深蓝。墨子所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荀子解蔽:“墨以为明,狐狸而苍。”“碧”在上古没有颜色的意思,本是玉名。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后来指称浅蓝色(青白色)。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青”、“苍”、“碧”虽然都是蓝色,但有深浅的分别。人们对颜色的分辨,并不都是整齐划一的,因此三个词有时候可以通用。“苍天”也叫“青天”,又叫“碧空”或“碧落”。“青草”又叫“碧草”,
7、“青苔”又口“苍苔”。“绿”即今天说的绿色。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左传成公九年:“又赋绿衣之卒章而入。”绿色和青色距离较远,混用的情况较少。“绿草”指嫩草,与“青草”的意义不尽相同。“蓝”字在上古不表示颜色,而是指一种染蓝色的植物。诗经小雅采绿:“终朝采蓝,不盈一襜。”荀子劝学:“青,取于蓝而青于蓝。”直到中古以后,“蓝”字还很少用来表示颜色。杜甫冬到金华山观:“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举例举例4 4:【一【一 壹壹】现代汉语中“壹”是“一”的大写。但在古代两个字意义和用法都有不同。“一”是具体的数字。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墨子亲士:“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
8、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鎰: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壹”是抽象的概念,表示专一、无二心。左传成公十三年:“是用宣之,以惩不壹。”宣:揭露。荀子解蔽:“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壹”一般只用于“专一”的意义,“一”除了用作具体的基数外,还用作动词或形容词,表示统一、一致。荀子王制:“和则一,一则多力。”但是,由于“一”“壹”同音,有时候可以互相借用。仪礼士相见礼:“君答壹拜。”这是借“壹”为“一”。荀子劝学:“淑人君子,其仪一兮。”“一”是指专一,这是借“一”为“壹”。
9、“一”和“壹”通用,不能说明二者没有分别。荀子解蔽:“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 一。不 以 夫 一 害 此 一,谓 之 壹。”这 里“一”“壹”并用,可见“一”“和“壹”是有分别的。二、讲解练习五二、讲解练习五(一)解释下列名词:四六:文体名,也称“四六文”,就是骈体文。全篇多以四字六字的句子,世称骈四俪六。此文体形成于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成为文章的正宗,唐代称为“时文”,晚唐至明称“四六”或“四六文”,清代始称骈体文。其语言特点是:骈偶、“四六”、平仄、用典和藻饰。工对:骈体文和近体诗中的一种对仗,因其对得工整,故称“工对”。它要求在对仗中用相同
10、“事类”的词语相对,即天文对天文,地理对地理,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等。律赋:唐宋时科举取士所采用的骈赋,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此又叫做律赋。律赋大都内容贫乏,文字呆板,毫无生气,在文学上没有多少价值。互文:古代修辞方式的一种,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其特点是上下文义互相呼应、互相补充。赋体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四种主要形式:骚赋、古赋、骈赋和文赋。骚赋产生于汉初,由楚辞演变而成,其写作模拟楚辞,如贾谊的吊屈原赋。这种赋体在形式上同楚辞相似,也以“兮”字入句;其内容则重在“写志”而不重在“体物”。古赋是指骚赋以外的汉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这种赋体往往可分为三部分。开
11、始有段近似序的散文。中间常用问答的形式,篇幅也较大,极力铺陈夸张;韵文中夹杂散文,用散文叙述,用韵文描写。结尾再用一段散文,发些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类似楚辞的“乱”或“讯”。古赋在句式上一般不再用“兮”字,主要是四言和六言,杂以三言和五言。(二)(二)简述赋体的演变和各种赋体的特点。简述赋体的演变和各种赋体的特点。古赋在六朝时期发展成为骈赋,如江淹的别赋。这种赋体一般都是四六句,且讲究对偶和平仄,堆砌典故。实际上,骈赋等于有韵的骈体文,既具有骈体文的一般特点,又体现出赋铺陈夸张的特色。另外,骈赋到唐宋时期,科举中要求平仄对仗,并限定韵字,因而又称“律赋”。文赋是受古文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唐宋
12、古文家在赋的创作上,极力摒弃骈俪之习,通篇贯串散文的气势,重视清新流畅,在艺术形式上给赋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创作了一些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文赋,如苏轼的赤壁赋等。(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并辨析带的同义词(教材引文下加处,此处改为下加横线):1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 湘南。(萧统文选序)译文:楚君不从善如流,臣下(此处指屈原)进谏逆耳忠言,因深思远虑,于是被流放到湘江之南。“思”和“虑”都有“思考”的意思。“思”指根据确定的意愿去思考,“虑”指对问题反复周密地思考,力求得到最佳选择。2余监抚馀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萧统文选序)译文:我在监国和抚军的空闲中,度过了许多
13、闲暇的日子,广泛阅读了各类文章。“观”和“览”都有“看”、“阅读”的意思。“观”指有目的有意识地看,“览”指广泛地看。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译文:晚霞与孤独的野鸭相伴同飞,秋水和高远的天空浑然一色。“与”和“共”都是介词,表示对象,这里用法相同,可译作“和、跟、同”等。“与”另有动词“给与”和连词“和”等用法,“共”另有副词“共同”、“总共”等用法。4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屈原离骚)译文:君王何不趁着年轻力壮而放弃那些邪恶的行为呢,为什么不改变这种做事情的态度?驾驭着千里马往前奔驰吧,随我来,我为你在前面带路。“驰”和“骋”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