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一章数字出版开启无纸时代.pptx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4901371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PPTX
  • 页数:25
  • 大小:656.4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一章数字出版开启无纸时代.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数字出版教程 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一章 数字出版开启无纸时代 数字 出版 教程 课件 第一章 开启 时代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第一章 数字出版开启无纸时代本章概要1、掌握数字出版及其相关概念2、掌握数字出版的特征3、掌握数字出版的社会影响第一章 数字出版开启无纸时代第一节 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第二节 数字出版将取代纸质出版 一、相关概念(一)电子出版电子出版是计算机技术与出版活动相结合的产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计算机化。美国化学题录磁带版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出版物。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电子出版是指以数字形式存贮和传播信息,读者必须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如电子书阅读器、PDA(Person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

    2、理)、手机终端等阅读使用的出版形式。网络出版是电子出版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数字化文献信息必须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进行传播。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网络出版是目前电子出版的主流。本书没有特别指出的电子出版指的就是网络出版。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二)网络出版有人认为,网络出版是指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出版机构,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并销售数字出版物的行为。现实的情况是,网络出版的主体恰恰不是所谓的具有合法出版资质的出版机构,即传统的出版社。绝大多数的网络出版主体是个人。如博客出版,其出版和传播信息的目的是分享而非营利。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三)数字出版数字出版是过去电子出版的新表述,是指以数

    3、字形式存贮和传播信息,读者必须通过各种形态的计算机(如平板电脑)或具有计算机特征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电子书阅读器)阅读使用的出版行为和形式。目前数字出版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手机出版。所谓的手机出版是指借助智能手机终端的出版行为和形式。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四)新媒体新媒体是借助计算机传播信息的载体,其本质特征是数字化和互动性。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并非新出现的媒体形态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例如,有人用自行车车体,甚至人的额头作为广告媒体,但这些媒体却不能被称为新媒体,只能被称为新出现的传统媒体。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由于缺乏互动性,数字化的户外LED广告屏也并非新媒体。中国户外

    4、LED广告屏市场迅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到3940%。所谓的LED显示屏是一种显示器,由一个个小的LED模块面板组成。LED是英文Light Emitting Diode的缩写,中文名为发光二极管,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我们认为数字电视不属于新媒体。在现阶段,国内所推广的数字电视只是增加了电视频道,提高了清晰度,依然缺乏互动性,如视频点播尚不普及。因此,目前数字电视依然不属于新媒体。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二、数字出版的特征(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二)信息储存密度高、信息量巨大,所占物理空间却很小(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四)

    5、检索便捷(五)多媒体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六)超文本和超媒体(七)互动性(八)低成本、高效益(九)实现无纸化出版,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做到绿色环保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三、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我国的数字出版酝酿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第一种数字出版物是武汉大学陈光祚教授的国共两党关系通史(磁盘载体),于1991年5月发行;第一种多媒体数字出版光盘邮票上的中国于1992年年底发行;第一种数据库光盘中国企业、公司及产品数据库于1993年1月开始发行,到1993年年底共出版了12种只读光盘数字出版物。另外1992年中国软件协会软件出版分会和1993年中国

    6、出版工作者协会数字出版研究会的成立,对数字出版的发展给予很大推动。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1997年我国多媒体计算机拥有量已经超过1 000万台,且正在以每年32的速度递增。若按每台多媒体计算机拥有10片光盘计算,每年光盘的需求量为1亿片,而我国1997年生产多媒体光盘近1 025种,按每种印制10 000片计,年生产量就为1 025万片。另外我国已成功地攻克了诸如汉字编码、汉字识别、汉语识别、汉字信息压缩存储和快速传送等关键技术,发展中文数字出版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我国数字出版品种增长的同时,其内在质量、表现手法也有明显提高,从初期的模仿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产品发展到自行开发、创意、制

    7、作,有鲜明特色的产品越来越多,不仅在国内获得声誉,而且在一些有影响的国际大赛中获奖。例如,自1996年参加法国莫必斯国际光盘大赛以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故宫获1997年特别奖,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颐和园获1998年文化人文艺术奖。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1998年,我国正式的多媒体数字出版物达到1 442种,内地数字出版单位达到64家,具备相当实力的制作公司达到100多家。2000年,我国光盘产品发展迅速,2001年光盘产品销售量突破1亿,同时全世界80%的光学头、70%的光盘机小机芯在中国生产。至2001年4月,国内累计制作出版了大约5 000种以上以只读光盘为介质的数字出版物,内容覆盖了各领

    8、域,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繁荣多媒体市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00年之后,网络出版逐渐成为数字出版的主流。第一节数字出版的概念与特征 我国网络出版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网络图书、网络游戏出版物、网络文学读物、网络教育读物、网络音像出版物、网络动漫作品等出版类型。实际上,人们很难对网络图书进行精确的统计,因为它总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根据深圳特区报2006年2月16日报道,截至2005年4月,我国电子书销售总册数达到805万册,出版总量达到148万种。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用户已经超过1 000家,55%的省级图书馆开始使用电子书。根据我国“2006年互联网时代的读者阅读调查报告”,

    9、互联网已成为六成读者获取图书的渠道。根据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12月19日的报道,2014年是我国数字出版的规模达到2 54035亿元,同比增长3125%。2014年,传统出版积极拥抱互联网,全面进行数字化转型,我国数字产品形态更加丰富,数字出版从业大军更加庞大,数字阅读方式更加普及。第二节 数字出版将取代纸质出版 一、纸质媒体走向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纸质出版走向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为,纸质出版物的所谓优点没有一个是真正能成立的。(1)纸质出版物便于携带吗?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便于携带的观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纸的信息存储的密度大大低于新媒体,新媒体体积小、容量大、存储密度极高。从

    10、便携性的角度看,一张重量只有几克的DVD光盘可以存储4.7G的信息,相当于4.71 0241 0241 024=5 046 586 5728字节(Byte),即可以存储2 523 293 286个汉字。若以一本书平均20万字计算,一张DVD光盘可以存储12 616册图书。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量相同的情况下,数字出版物远比纸质出版物更容易携带。第二节 数字出版将取代纸质出版(2)纸质出版物比新媒体更有权威性、真实性吗?不可否认,发布在BBS、个人博客上的信息,其权威性、真实性在整体上不如传统媒体,但是,一些格调低下的报刊上的消息也具有权威性与真实性吗?事实上,在一些突发与敏感事件的报道方面,新媒

    11、体所拍摄的画面不仅具有真实性、准确性,而且比传统媒体具有更高的即时性。2007年的“十大假新闻”中只有一条是由中新网发布的,其他的九条假新闻都来自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网络媒体在权威性、真实性上并无明显的弱势。在学术评价方面,国外不少高校、研究机构已经开始逐步认可在学术性网络媒体上发表文献的学术性,因为这些学术性网络媒体跨越国界,聚集全世界顶尖的同行专家,他们借助互联网十分便捷地讨论各类学术问题。第二节 数字出版将取代纸质出版(3)纸质出版物经济吗?在社会总成本方面,纸质出版物远不如新媒体经济。新媒体的传播省去了制版、印刷、装订、投递等工序,不仅省掉了印刷、发行的费用,而且避

    12、免了纸张的开支,使总的成本大大降低了。而且,纸质媒体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同时在纸张生产过程中也造成了严重污染。中国目前在校中小学生有2亿多人,以每个学生一年两学期用15册课本计算,每年要用30多亿册课本,消费纸张达55万吨之多,需砍伐1 100多万棵树。从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而言,是极为浪费的一件事,这显然在增加人类社会发展的总成本。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等数字技术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而森林资源会越来越稀缺和珍贵,纸质出版物会越来越昂贵。第二节 数字出版将取代纸质出版(4)纸质出版物更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吗?感情与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对于从小就只接触纸质出版物的人来说,纸质媒体的确

    13、符合阅读习惯;但是对于从小就接触新媒体的读者来说,阅读新媒体甚至比传统的图书报刊更习惯。在发达国家,不仅携带笔记本电脑上学的小学生越来越多,而且正在推行电子书包计划。电子书包不仅存储了大量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多媒体讲义,可以上网更新最新的教材版本,还可以在上面批注、圈点、记录上课笔记。显然,经过一两代人之后,新一代的读者会更习惯、更喜欢新媒体阅读方式。第二节 数字出版将取代纸质出版(5)纸质出版物对读者身体健康影响小吗?目前并没有科学权威的医学对比数据可以证明,纸质出版物对读者身体健康的负面影响小于新媒体,这只是一种经验主义的判断。其实,长时间地伏案阅读,不管是纸质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会对人的

    14、健康有所损害。与其说是屏幕损害了读者的眼睛,倒不如说是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损害了健康。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越来越人性化,如人体工程学的大量运用、显示屏技术的改善,阅读新媒体损害健康的观点很难成立。(6)纸质出版物便于保存吗?新媒体的最大优势之一是信息存储密度极高、单位信息存储成本极低,因此,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迅速对数字信息进行大量的复制,作为备份,以防不测。而这是纸质媒体无法做到的。例如,人民日报自创刊以来的所有报纸内容可以被制作成几张DVD光盘,而其成本不超过100元人民币。事实是,难以大量备份的纸质媒体更容易损毁。纸质媒体的确有收藏价值,但是这恰恰证明其要走向消亡。第二节 数

    15、字出版将取代纸质出版 二、纸质媒体正在消亡(一)让事实说话柯达的教训如果20年前有人说柯达会破产,一定会被人认为是痴人说梦;如果10年前,有人说胶卷相机会被数码相机所取代,一定会引起激烈争论。数据显示,柯达的收入和利润分别在1996年和1999年达到巅峰,分别为160亿美元和25亿美元。数码相机的普及对柯达的业务形成巨大冲击。科技的进步是挡不住的,尽管伊士曼之后的柯达在数码领域拥有约1 100项专利,但却失去了开拓时代的勇气,也因此失去了一个时代。今天数码相机和拍照手机已经“一统天下”,胶卷相机已经成为收藏品。柯达于2012年1月19日在纽约向法院提出申请破产保护,宣布了一个时代的结束。第二节

    16、 数字出版将取代纸质出版(二)让未来作证新媒体的许多功能是纸质媒体永远不可能具备的,尤其是高速便捷的检索功能与知识聚类功能。新媒体有聚类知识项的功能。新媒体中的各个知识项,可以根据需要在某一基准上自动进行聚合;而在另一基准上又可以换一种角度自动进行新的聚合。纸质媒体的不足,如检索不便、信息储存密度小、无法实现多媒体跨国传播、印刷发行成本高等,正日益变得突出。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正像一个步履蹒跚的长者迈向历史博物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正在成为最重要的新媒体,这使得纸质媒体所具有的便携性等优势完全丧失。因为从小就接触新媒体的新一代读者会抛弃传统阅读的习惯,电子书可以使人们的口袋中永远有一个完整的图书馆,从纸上阅读到屏幕阅读,新媒体有望革新整个世界的阅读形式。有人认为,过去关于纸质媒体消亡的预言都错了;但是笔者认为关于纸质媒体消亡的大趋势并没有错,只是时间后移了。【思考题】1请问数字出版的优势与不足有哪些?2请分析纸质出版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数字出版教程》课件第一章数字出版开启无纸时代.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90137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