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8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语文部编新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分享-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899069
  • 上传时间:2023-01-23
  • 格式:PPTX
  • 页数:78
  • 大小:713.8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部编新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分享-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 新版 必修 上册 第七 单元 教学 思路 设计 分享 课件 下载 _必修 上册_部编版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必修上第七单元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分享一、本单元教学内容定位人文主题指向人文主题指向:自然情怀 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与反观自然,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学科素养指向学科素养指向: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体会民族审美心理,关注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和人生思考,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反复涵咏咀嚼,感受作品文辞之美学科素养指向学科素养指向: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根据需求,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的方式,写出

    2、自己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能对优美的写景抒情段落进行评点;探讨评价作者的审美倾向和人生思考;借鉴文章的写法,进行写景抒情散文的写作。二、本单元课文概览14.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两篇现代写景抒情散文15.我与地坛 一篇当代写景抒情哲理散文16.赤壁赋;登泰山记 两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三、单元设计思路与分享1.1.单篇单篇讲授式讲授式传统教学传统教学“荷塘月色有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照应全篇,故都的秋也有文眼来的清,来的静,来得悲凉笼罩全文;两篇文章在结构上都是首尾照应;而写景都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来表达;两篇文章都有精彩的比喻值得欣赏;最大

    3、的欣赏点都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还有许多一样的地方呢这难道不是孪生兄弟吗?照此标准,来套我的那篇秋天的校园也不为过呢,好像天下写景的文章都是这个样子的。”张广录.根据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2011.01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散文教学的实质是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是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创设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创设整体学习情境,以任务为核心,突出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应该成为本单元设计的指导原则。2.2.创设创设情境化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式的学习任务式的教学的教学运用比较阅读、专题阅读等方式,设置阅读情境,激

    4、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应以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写作、交流为主。应结合作品的学习和写作实践,由学生自主梳理探究,使所学的文学知识结构化。(1 1)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把内容相似或相近的两篇或多篇文本放在一起,根据问题的导向对比着阅读,主要分析彼此间在内容、手法及情感等方面的相似或不同。在对比互参中,更容易营造更具体更真实、更明确的阅读情境。百合花、哦,香雪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士的青春VS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的青春 短歌行、归园田居乱世中士人不同的人生选择的对比阅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夸张浪漫的诗仙诗VS 沉重悲苦的诗圣诗 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词风比较 故都的秋

    5、、荷塘月色“两名篇都像传统中国画,荷像一幅工笔画,精秒细绘,纤毫毕现;故像一幅写意画,随意点染,自由开合。”(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真福)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在北京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上呈现出多姿多样的美和不同感悟。赤壁赋、登泰山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失意人生的不同选择”(2 2)专题教学)专题教学 语文专题教学是按作品、作家、主题、学生的视角“聚篇为类”,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设计更开放、更贴近生活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外显性学习任务,旨在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思维建构的课堂组织形式。朱俊阳.语文专题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通讯.2017.11)(3 3)任务情境化)任务情境化 情境素材是设计

    6、的基础,情境是与体验过程相联系的具体环境和背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唤醒学生知识储备的背景情境,一是激发学生实践热情的任务情境两部分相辅相成。吴欣歆.体验式学习活动链.教学科学研究.对语文学习而言,外在的言语材料以及蕴涵其中的丰富意义只有与言语主体原有的图式结构发生联系,并且被纳入言语主体的心理结构之中,成为这个心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或组成要素,内化才能真正实现。郑国民、陈晓波.新世纪语文教科书编排方式的探索.课程教材教法。语文必修上教师教学用书:“整合教学、群文阅读是新课程的常态,从以前的单点变成现在的套餐,加大了思维的容量,更能形成贯通、比较式的思维,进而让学生形成文学鉴赏的眼光,促进语文核

    7、心素养的发展。”教师教学用书提供了两个教学设计样例教学设计一:独抒性灵,情思悠远品出“这一篇”散文的情味(14.15课)教学设计二:心灵的远游探寻山水文化(16课)自然与心灵的映射自然与心灵的映射任务一:面对自然的个性感悟与共性感悟子任务一:涵咏品味,感悟主旨子任务二:比较鉴赏,读出异同子任务三:探求共性,追根溯源任务二:面对自然的感悟与作者人生经历的关系子任务一:梳理生平,走近作者子任务二:鉴赏语段,品悟哲理子任务三:景理结合,感悟人生任务三:面对自然的感悟与作者思维方式的关系子任务一:查阅生平,洞悉背景子任务二:整理拓展,追寻本质子任务三:游山玩水,启示不同 任务四:走近自然,热爱自然,感

    8、悟自然子任务一:整合主题,感悟自然子任务二:自制视频,弘扬主题设计说明:新教材单元下的课文编排,有单独成“课”,也有组合编排。教材编写者解说这样编排除意在强调群文阅读的两种方式单篇延伸阅读与篇章对比阅读外,还意在通过简单的篇章归类将学习任务进行初步分解,以便于教师引领操持,完成篇章学习向任务群的过渡。本单元五篇文章共分为三课,针对此种编排,本单元任务群拟设计四项学习任务,前三项分别针对三课教学内容,缩小学习范围,减轻学习任务,以求学习的深化;第四项学习任务在完成前三项学习任务基础上,针对全单元学习内容进行设计,是前三项学习任务成果的总结提升及树德立人目标的内化。个人教学设计,倾向于先通过简单的

    9、、表层性、初步感知性的任务,在对比阅读中让学生熟悉文本,感受散文的景物描写和语言美;然后再通过深入研读或专题教学,加深学生对散文中作者思想情感、文化意蕴的理解;然后再进行延展性的文学性写作教学设计(一)“秋都荷月,各美其美”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整合、比较阅读 任务任务1 1:批文缘景:批文缘景子任务(1)故都的秋描绘了几幅秋景图?分别给这几幅画面取一个名字。荷塘月色作者描绘了月下荷塘及周围环境几幅画面?分别给这几幅画面取一个名字。子任务(2)仿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改写天净沙故都的秋选择荷塘月色中的“月下荷塘图”(第4段)或“荷塘月色图”(第5段),改写为诗歌的形式 任务任务2 2:入境得意:入境

    10、得意子任务(1)学校举行名家名作朗诵会,每个作品不超过5分钟,你抽到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你会选择哪个/哪些语段朗诵?思考你选择的理由,并在全班含有情感地朗诵后说出理由。或者:郁达夫最爱故都秋景哪一景,为什么?结合文本和你对作家的了解给出理由。子任务(2)查找/提供郁达夫的生平资料及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探究议论段(12段)的作用,并思考郁达夫作为一个南方人(浙江人)为什么认为南国之秋比不了北国之秋?1932年10月一直在上海从事各项革命斗争的郁达夫因肺病复发,身体的巨大痛苦让他决定到杭州疗养。在杭州的时候,郁达夫不时接受公家的接待,游山玩水。1933年11月,杭州铁路局邀请郁达夫等人自杭州出发

    11、,沿铁路线漫游,将耳闻目睹的景物,写成游记,以便向中外游客宣传介绍。期间,郁达夫沉浸在大自然怀抱,流连忘返。1934年3月,郁达夫又应东南五省交通周览会的邀请,与好友林语堂同行,去浙西、皖南一带,游览名山古迹,期间他分外高兴。1934年月,郁达夫携夫人王映霞及儿子郁飞坐船来到青岛避暑,在青岛的三四十天里,郁达夫尽情欣赏碧海蓝天,清晨或薄暮,他几乎都是在海滩上度过这段时光的。所有的世俗烦恼都被冲刷得干干净净。8月12日,郁达夫带着家人乘车离开青岛来到北京,他会晤了不少故交旧友,与他们欢聚畅叙。故都的秋就写作于此时。期间,郁达夫还应朋友之邀,到北戴河游览,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了不少诗歌。方忠郁达夫

    12、传 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民族民族“悲秋悲秋”审美审美传统传统心理的积淀。心理的积淀。“悲哉,秋之为气也悲哉,秋之为气也”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

    13、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中国传统文化中“蝉”的意象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刘禹锡“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孟浩然“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爱宕山野的朝露,鸟部山麓的青烟,若永无消失的时候,为人在世,也想这样的长活下去,那人生的风趣,还有什么?正唯其人世之无常,才感得到人生的有味。郁达夫译徒然草(日本南北朝时期随笔集)“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体现的正是日本物哀美学追求的“幽寂、玄妙”之美。日

    14、本日本“物哀物哀”美学思想的影响美学思想的影响 时代情绪和作家本身气质。时代情绪和作家本身气质。为什么叫“故都的秋”,不叫北平的秋?“都”意味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故”意味着过去,消逝在时间深处,有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苍凉沉重感。子任务(3)梳理作者夜游荷塘的活动轨迹和心灵轨迹,和在不同地点、面对不同景物时的情绪高低,以作者活动轨迹和心灵轨迹为坐标系横轴,以作者情绪高低为纵轴,画出作者情绪变化的曲线。合适的词语分别描述作者在不同地点和思绪时的情绪讨论作者活动空间与情绪变化之间的关系。任务任务3 3:让隐匿的:让隐匿的“我我”浮出水面浮出水面 王漫:散文贵在有“我”。欣赏散文的关键是,看其

    15、是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和个性。李卫东散文河里有规矩散文的教学内容应紧紧抓住“情”和“我”,教学散文就要深究“我”之“情”怎样统摄人、事、景、理。也就是说,教学散文,不应只把目光放在事如何之奇,景如何之妙上,而应去深究人、事、景、理之后的“情”,深究“情”之投射如何使人、事、景、理变形、纯化、美化。子任务子任务:细读文本,发现:细读文本,发现“我我”的存在的存在陈日亮:“(郁达夫)融进了太多只属于他个人的独特的审美感受。故都的秋,与其说是故都北平所独有的,不如说是专属于郁达夫,只是郁达夫的秋。”王荣生:“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是朱自清眼中的荷塘,是朱自清心灵中独有的镜像,它是世界上任何从从未见过,也

    16、是平日的朱自清所未尝见过的荷塘。”两位学者都认为两篇散文“景”背后灌注了“我”的审美和情感。选取一篇文章,结合具体句段,针对上述观点写一段点评文字。示例示例1 1:对比文字和原文有什么不同?:对比文字和原文有什么不同?原文1: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对比1:住在一椽破屋里,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你也能看到原文2: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对比2:从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开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原文3: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

    17、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对比3:在牵牛花底,还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陈日亮.故都的秋的秋味品读 作者在描写故都的秋时,加入了许多主观性很强的词,请找出几个这一类的词进行品味,说说这种“主观性”词语的意义。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示例示例2 2:“这念错的歧韵,倒来的正好这念错的歧韵,倒来的正好”“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么?

    18、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岐韵,倒来得正好。按普通话发音,“一阵秋雨”读起来,“一”字读平声;“一层秋雨”读起来,“一”读仄声。“一阵秋雨一阵凉”的平仄是“平仄平仄平仄平”“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平仄是“仄平平仄仄平平”示例示例3 3:教材上的问题:教材上的问题 故都的秋作者为什么并不重点描写“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经典的大众的秋景?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因为作者要表现他所偏爱的“清静悲凉”的秋味,陶然亭等经典的景致这些是外来人最容易注目和把握的,必定是人头攒动,热闹喧嚣的,

    19、不为作者所喜。而无论是牵牛花的冷色调,槐蕊的来去无踪的落痕,秋蝉的衰弱,还是秋雨的微凉,以及秋枣全盛之后生命凋零,尘沙灰土的北方世界。这些都是作者审美情绪的反映,是最能够体现郁达夫悲凉情绪统摄下的“秋味”的。示例示例4 4:从从“有我之境有我之境”赏析赏析第第4 4段段的写景的写景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20、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荷塘月色景物特点是什么?那么朱自清此时的心境也是宁静的吗?推测并描述作者面对荷塘时的神情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一种潜意识愿望的表现。朱自清以“荷塘月色”的幻梦似的描写,把潜意识中的美人原型和爱欲投射在了荷花的意象上,这就使荷花荷塘月色成为朱自清潜意识愿望的象征。朱自清所描写的荷花的结构形式与他潜意识中美人的结构形式是“同构”的。从整体上看,荷叶、荷花、清香、叶子与花的颤动和叶子的风致等等组合在一起是一位美女象征。荷花成了美人的象征。荷叶像亭亭舞女的裙,荷花像出浴的美人,荷花的清

    21、香是美人的歌声,荷叶的颤动是美人的舞蹈,荷叶的浮动是美人的风致。这是一位亭亭玉立、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轻盈娇美、脉脉含情的美人。杨朴.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文学评论.2004.04任务任务4 4:经典常读:经典常读从以下几篇荷塘月色或故都的秋的评论文章中任选一篇,概括其主要观点并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撰写一篇小研读报告。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吴周文谈余光中论朱自清的散文钱理群品一品故都的秋味孙绍振:悲凉美、雅趣和俗趣梁平两种生命形态的对比与选择郁达夫主题新探张勇的物哀之美教学设计(二)我与地坛全文阅读 任务一:走进文本任务一:走进文本 子任务(1)用2-3个

    22、词语给每一小节取一个标题一、地坛缘分生死二、地坛母亲悔恨三、地坛四季感恩四、地坛众生流年五、地坛兄妹苦难六、地坛写作活着七、地坛离开永恒子任务(2)再次阅读全文七个章节,找出十条最打动你的词句,并说出理由,小组交流,再选出小组的十个词句。任务二:任务二:感悟文本感悟文本 子任务(1)“三点式”阅读,进入史铁生的心灵密室(参考苏州孙晋诺老师公号“孙晋诺工作室”文章)痛点:人生艰难、伤心之处悟点:生命感悟、思索之点美点:表达独到、有味之语 重读全文,从这三个角度来梳理并摘抄原文语句,并附上自己的解读,在个人阅读基础之上,小组内讨论,每组每点推选一个语句。“痛点痛点”1.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

    23、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2.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3.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喑哑地响着的无数小铃铛。4.然后又等到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5.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单是有我的车辙,有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6.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的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7.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来这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她匆匆离我去时才只有四十九岁呀!8.她仍然算得

    24、漂亮,但双眸迟滞没有光彩。她呆呆地望着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吧?“悟点悟点”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

    25、回家去是对的。消灭恐慌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生?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美点美点”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

    26、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零的烟斗。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根据学生的阅读摘抄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对部分句段的理解加以追问 子任务(子任务(2 2)“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不说不说“算了吧我,算了吧我,我怎么可能自由呢我怎么可能自由呢”找出文章中类似这样人称变化的表达,说说作找出文章中类似这样人称变化的表达,说说作者这样表达的好处。者这样表达的好处。你你

    27、说,你你看穿了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那时我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结果你你又发表了几篇,并且出了一点小名,可这时你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像个人质,被一个什么阴谋抓了来当人质,不定哪天被处决,不定哪天就完蛋。你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那样你你就又完了。凭什么我我总能写出小说来呢?凭什么那些适合作小说的生活素材就总能送到一个截瘫者跟前来呢?人家满世界跑都有枯竭的危险,而我我坐在这园子里凭什么可以一篇接一篇地写呢?你你又想到死了。从语言表达效果上避免了语感的单调,更关键的是,说“你”的时候使得自我质疑、

    28、自我审视的意味大大加强。两个史铁生时时在对话、争吵,一个可以说是本我的史铁生,遭受了打击,对人生绝望的,觉得生不如死,所有的活着理由都是借口的并加以质疑的史铁生;另一个是超我的史铁生,主张无论如何都要活着,并且为了活着寻找理由。这么写就把他内心的矛盾冲突展现的更加鲜明、立体和感人。这下好了,您您不再恐慌了不再是个人质了,您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您您得知道,消灭恐慌的最好办法就是消灭欲望。人称的变化另一个人称“他”的出现: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前的一段日子,我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

    29、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她的儿子”、“他”当年任性的、给母亲出了难题的“我”,与现在的“我”拉开距离,拉开了叙事者和言说对象的距离,增强了忏悔的效果“美点”句子选析关注“有我”的环境描写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荫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

    30、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子任务(子任务(3 3)在第二节,许多句子用到了词语的反复,试着找出)在第二节,许多句子用到了词语的反复,试着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你从这样的反复中读到了什么?这样的句子,并说说你从这样的反复中读到了什么?/“反复反复”的手法之于本节文字的表达效果的手法之于本节文字的表达效果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只是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我才有余暇设想我才有余暇

    31、设想,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母亲已经不在了。年年月月我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为

    32、什么我决意不喊她。她知道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她料想我不会愿意她跟我一同去,所以她从未这样要求过,她知道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任务三:拓展读写任务三:拓展读写 有人提议,在读者心中,史铁生与地坛已经血脉相连、不可分割,可以在地坛安放

    33、史铁生的塑像。如果提议成为现实,请你写一份发言稿,阐说史铁生与地坛之间相互成就,相互拯救的关系。用“生命与苦难”视角来审察更多文本 请以“我与_”为题,写一篇文章来表现自己与某处某物之间的特殊关系,并表达属于自己的思考的内容。教学设计(三)困境与超越中国文人的“治愈系”专题教学:中国文人的“苦难与超越”(困境与自我治愈)部分内容参考 我校刘帆老师相关教学设计“治愈系”,是日本在1999年开始出现的词语,原本是指其表演能让人感到平静、舒畅的女性艺人。这个概念进入我国之后,含义变广,所有有助于抚平心理创伤、舒缓放松心情的方式都可以称之为“治愈系”。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 几个层次的教

    34、学目标:1.梳理文章行文逻辑,把握每篇作品情感脉络和基本内涵2.通过整合,自主发现有价值的比较维度,深入探究作者的人生遭遇,情感生命,生命态度3.激活、书写并分享交流自己的生命体验,或进行理性反思与自我评价 任务任务一一:明确情境,走进文本:明确情境,走进文本 子任务(1)情境体验 写写自己常用的“治愈系”经历或方式,回忆通常什么情况下会选择主动治愈自己,通常效果如何?子任务(2)梳理脉络 “诗歌的教学抓意象,小说教学抓人物和叙事技巧,而散文教学可以抓情思、抓线索”“最好的线索不是事物,而是人的感情变化”王漫.重构散文的本体知识和教学知识.语文教学通讯.2010荷塘月色梳理作者夜游荷塘的活动轨

    35、迹,和在不同地点、面对不同景物时的情绪高低,以作者活动轨迹为坐标系横轴,以作者情绪高低为纵轴,画出作者情绪变化的曲线。我与地坛用2-3个关键词为每一小节取小标题赤壁赋从文章中找出体现苏轼夜游赤壁中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赤壁赋从文章中找出体现苏轼夜游赤壁中情感变化的关键词句句“于是饮酒乐甚”“苏子愀然”“客喜而笑”乐悲(悟)喜登泰山记文章各段分别如何围绕登泰山记文章各段分别如何围绕“登登”字展开记叙和描写的?字展开记叙和描写的?所登之山的介绍(1)登山的时间、同伴(2)登山路线和山顶所见(3)山顶观日出(4)山上人文景观(5)、自然景观(6)任务二:围绕专题,单篇研读任务二:围绕专题,单篇研读 探寻朱

    36、自清在荷塘月色中那一夜的“治愈系”探寻苏轼夜游赤壁那一个月夜及黄州的“治愈系”探寻史铁生在地坛十多年的“治愈系”探寻姚鼐登泰山背后的“治愈系”朱自清的“治愈系”子任务(1)“心里颇不宁静”是为文的起点和缘由。从全文看,有哪些途径可以让作者治愈“不宁静”?每个途径的效果(结果)如何?分析示例: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

    37、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教师示例,学生模仿梳理 有哪些途径可以让作者治愈“不宁静”?每个途径的效果(结果)如何?途径原因特征结果评价途径一 途径二 途径三 途径原因特征结果评价途径一出门漫步颇不宁静超出平常自己、自由的人、不管不理、独处受用无边荷香月色 途径二赏荷塘颇不宁静安静、干净、安静、干净、多女性美多女性美被“热闹”所扰,失去了宁静途径三想采莲赋和采莲旧俗既然不宁静,想想热闹属于年轻人的热

    38、闹、风流无福消受 途径四想西洲曲思乡不能热闹风流,就再次试图在安静中愉悦起来安静不行,到家 子任务(子任务(2 2)理解朱自清寻求治愈的本质和效果理解朱自清寻求治愈的本质和效果 你如何评价当天晚上作者治愈自己的过程?作者到家时被“治愈”了没有?推测作者在“家”这个活动空间里的情绪。作为“斗士”他对政治的敏感远不及他对自然风光、人情掌故来(得)细致传神,他可以把梅雨潭的“绿”写出七八个以上的感受,却常常辨不明政局的好坏,政党的是非,甚至不知道该把自己的名字签到什么样的文件上。1927年,朱自清先生的家庭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他的父子、(继)母子、婆媳等之间的矛盾和作者为了应付这些矛盾在事业和感情上作

    39、出的巨大损失才是他“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刘勇民.模糊的背影.名作欣赏.1999 不一定非探究“不宁静”背后的本事是什么,但至少可以了解荷塘月色中“家”是不宁静的一种外在象征。一个“颇不宁静”地离开家一段时间的丈夫回到家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情景呢?我们也是可以想象的。如果我们的想象力不够的话,我们可以联系荷花淀中的一个情景“但是大门还没关,丈夫还没回来”想一想。郑桂华.从两个句子理解荷塘月色的两处关键.语文学习.2011.111927年荷塘月色创作前后,朱自清的文章 我的体力也不太成。况且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望我活,也不忍丢下走自己的路。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得大

    40、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以姑作安心地过日子我终于在国学里找着了一个题目。哪里走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封信苏轼的“治愈系”子任务(子任务(1 1)赤壁赋中苏轼的困境是什么?)赤壁赋中苏轼的困境是什么?他他找到的自我找到的自我“治愈治愈”的方式有哪些?的方式有哪些?困境1:“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困境2:“而今安在哉?”(英雄不再、功业未成

    41、)困境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渺小、生命短暂)治愈1:用“物我无尽”化解生命短暂之悲自其变者而观自其变者而观之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苏轼赤壁赋水逝者如斯(水在流逝)未尝往(水还是水)苏轼赤壁赋月盈虚如彼(月圆月缺)卒莫消长(月还是月)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岁岁年年人不同(人在变)年年岁岁花相似(花不变)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人更迭)江月年年只相似(月永恒)李白月下独酌今人不见古时月(人更迭)今月曾经照古人(月永恒)哲思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物与我皆无尽 治愈2:用“物各有主”化解功业未成之悲 非吾之所有(功业、名利)一毫而莫取 为我所有江

    42、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造物者之无尽藏。物我无尽(解决人生短暂之痛苦:时间之累)物我无尽(解决人生短暂之痛苦:时间之累)物各有主(解决仕途失意之痛苦:名利之累)物各有主(解决仕途失意之痛苦:名利之累)子任务(子任务(2 2)苏轼苏轼困境的根源、治愈的困境的根源、治愈的方法方法和效果和效果 苏子“困境”的根源:儒家“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古诗十九首“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苏轼“治愈”的原因:道家(庄子)思想庄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

    43、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治愈的效果:暂时的解脱/彻底的解脱?子任务(3)查阅苏轼在黄州期间(抑或其它时期)的诗文作品,从“治愈与拯救”的角度选择1-2篇诗文,与前赤壁赋构成一组作品,并阐释你选择该作品的理由。可关注治愈途径的一致性,从而看到苏轼作为中国文人代表的典型治愈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可关注治愈途径的差异性,从而看到苏轼的更丰富的视野和智慧。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可关注治愈效果的一致性,从而看到苏轼生命阶段的韧性或无奈

    44、。、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念奴娇赤壁怀古史铁生的“治愈系”地坛是离史铁生家很近的一个古园,因此也成了他双腿残废后最开始选择“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但慢慢的地坛之于史铁生不只是供自己与世隔绝的避难所,而是他得以思考生死、体会母爱、品味四季、静观人世、理解苦难、坚持写作、获得超脱的大地之母、精神家园。地坛承载和其中过往的一切景与人让作者产生了独特的充满深邃哲学思考的人生感悟,找到了一条自我救赎之路。核心任务:史铁生面临的困境是什么?总结提炼,在地坛里,史铁生找到了哪些自我救赎,自我“治愈”的途径?史铁生的困境:身体的残废,人生幸福路途的找寻,生存的意义。途径途径1 1:与地坛的缘分与宿命(

    45、第与地坛的缘分与宿命(第1 1节)节)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途径途径2 2:不张扬的母爱:不张扬的母爱(第(第2 2节)节)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

    46、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途径途径3 3:执着无声的爱情:执着无声的爱情(第(第4 4节)节)他们总是在薄暮时分来园中散步,我不大弄得清他们是从哪边的园门进来,一般来说他们是逆时针绕这园子走。男人个子很高,肩宽腿长,走起路来目不斜视,胯以上直至脖颈挺直不动;他

    47、的妻子攀了他一条胳膊走,也不能使他的上身稍有松懈。女人个子却矮,也不算漂亮,我无端地相信她必出身于家道中衰的名门富族;她攀在丈夫胳膊上像个娇弱的孩子,她向四周观望时总含着恐惧,她轻声与丈夫谈话,见有人走近就立刻怯怯地收住话头十五年中,他们或许注意到一个小伙子进入了中年,我则看着一对令人羡慕的中年情侣不觉中成了两个老人。幸好过了一个冬天那女人又来了,两个人仍是逆时针绕着园子走,一长一短两个身影恰似钟表的两支指针;女人的头发白了许多,但依旧攀着丈夫的胳膊走得像个孩子。途径途径4 4:热爱生活与追求生命的过程:热爱生活与追求生命的过程(第(第4 4节)节)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享受艺术生活、重在参与的人生

    48、态度饮酒的老头随性不羁、自由洒脱的人生态度捕鸟的汉子为一件事的执着与等待中年女工程师对美的美好想象和守卫长跑家“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命运是无常和无奈的,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抗争,即生命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局;过程往往比结局更美丽,也更具有哲学意味。途径途径5 5:承认差别:承认差别(第(第5 5节)节)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那是个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相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

    49、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途径途径6 6:肯定欲望与写作的意义:肯定欲望与写作的意义我为什么活得恐慌,就像个人质?后来你明白了,你明白你错了,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你明白了这一点是在一个挺滑稽的时刻。那天你又说你不如死了好,你的一个朋友劝你:你不能死,你还得写呢,还有好多好作品等着你去写呢。这时候你忽然明白了,你说:只是因为我活着,我

    50、才不得不写作。或者说只是因为你还想活下去,你才不得不写作。这下好了,您不再恐慌了不再是个人质了,您自由了。算了吧你,我怎么可能自由呢?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您得知道,消灭恐慌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消灭欲望。那么,是消灭欲望同时也消灭恐慌呢?还是保留欲望同时也保留人生?途径途径7 7:物我无尽(第物我无尽(第7 7节)节)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部编新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分享-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9906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