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象检验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骨髓象检验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髓 检验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骨髓细胞学检查属于临床血液学检验的一个重要分支。当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出血、骨痛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细胞发生数量和(或)形态异常时,都可以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许多情况下是有确诊的价值。骨髓细胞学检查包括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和骨髓组织学检查,它们是骨髓细胞学检查项目中最基本、最实用的内容,对血液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价值。在正常情况下,血细胞从原始到成熟阶段的整个发育演变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胞体大小:随着血细胞的发育成熟,胞体逐渐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相反,发育越成熟,胞体越大)胞核从大到小,成熟红细胞无核;核形从圆形到不规则,粒系最后为分叶,淋巴
2、细胞及浆细胞系变化不大;染色质从细致疏松到粗糙密集;核膜从不明显到明显;核仁从有到无。胞浆量由少到多,淋巴细胞变化不明显,瑞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示胞浆由深蓝到浅蓝,成熟粒细胞和红细胞可转为粉红和淡红色;颗粒由无到有。胞核与胞浆体积之比从大到小。在病理情况下,以上演变规律可发生紊乱。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中幼粒细胞 晚幼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嗜中性、嗜酸性、嗜碱性)胞质量很少,淡蓝色,通常无颗粒。红细胞系统 占20%-25%,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占10%。晚幼红细胞 核染色质聚集呈数个大块状(称为碳核),核偏位,副染色质可见或消失,有时胞核碎裂或正
3、处在脱核状态。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副染色质明显。骨髓增生程度 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 常见原因正常骨髓中,幼浆细胞极少见。胞核类圆形,可有切迹。核染色质浓聚成块,呈车轮状或龟背状排列;其他细胞 组织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等偶见,分裂象细胞少见,不见寄生虫和异常细胞骨髓细胞学检查属于临床血液学检验的一个重要分支。临床表现:急性型、慢性型。晚幼红细胞 核染色质聚集呈数个大块状(称为碳核),核偏位,副染色质可见或消失,有时胞核碎裂或正处在脱核状态。红细胞系统 占20%-25%,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占10%。胞浆边缘常不规整,偶见伪足。骨髓象:增生活跃或
4、明显活跃;胞质较少,蓝色或浅蓝色,周围深浓,无颗粒,常可见指状突起,细胞周边常有少许血小板附着。当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贫血、发热、出血、骨痛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细胞发生数量和(或)形态异常时,都可以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胞核圆形,可有切迹和凹陷;胞核从大到小,成熟红细胞无核;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胞核较大呈淡紫红色,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排列均匀,无浓集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排列均匀,无浓集;核仁核仁2-5个个,较小,清楚,呈淡蓝色。胞质量较少;颗粒无或有少许颗粒无或有少许。,胞核大,圆形、椭圆形或一侧椭圆形或一侧微凹陷微凹陷,核常偏一侧或位于中
5、央;核仁常清晰可见,有时核仁模糊。胞质量较多;胞质内含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其颗粒分布不均匀,常近核一侧先出现,也有少许覆盖在核上。中性中幼粒中性中幼粒细胞细胞:胞核椭圆形,一侧开始为扁平扁平或略凹陷或略凹陷,核常偏于一侧,呈紫红色,占胞体的2/31/2;核仁常无。胞质量多,内含中等量的中性颗粒,中性颗粒常在近核处先出现,而非特异性颗粒常分布于细胞边缘的胞质,因此在中性中幼粒细胞中常常在近核处看到均匀的浅红色区域均匀的浅红色区域。中性晚幼粒细中性晚幼粒细胞胞:胞核明明显凹陷呈肾形、显凹陷呈肾形、马蹄形、半月马蹄形、半月形形。胞核常偏一侧,核染色质粗糙呈小块,
6、出现副染色质副染色质(即块状染色质之间的空隙),核仁消失核仁消失。胞质量多,浅红色,充满中性颗粒,嗜天青颗粒少或无。中性杆状核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粒细胞:胞核凹陷程度与假设核直径之比大于1/21/2,或核凹陷程度与假设圆形核直径之比大于3/4,形态弯曲呈粗细均匀的带状,也可见核呈S形、U形或E形,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副染色质明显。副染色质明显。胞质充满中性颗粒中性颗粒而无无嗜嗜天青天青颗粒。颗粒。中性分叶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粒细胞:胞核分叶状,常分2-5叶,叶与叶之间有细丝相连或完全断开;分叶核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的另一种划分标准是核桥(即核最窄处小于最宽处的1/3)。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性中幼
7、粒细胞中性晚幼粒细胞中性杆状核中性分叶核嗜酸性粒细胞核仁23个,常不清晰,呈淡蓝色。增生极度活跃 1 1 白血病等急性ITP:儿童占50%起病急 皮肤出血,黏膜出血(鼻,牙)内脏出血(呕血、便血、血尿、阴道流血)PLT20*10 9/L 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明显障碍骨髓增生程度 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 常见原因红细胞系统 占20%-25%,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占10%。原始淋巴细胞:胞质量少呈狭带绕于核周,一般无颗粒。晚幼红细胞 核染色质聚集呈数个大块状(称为碳核),核偏位,副染色质可见或消失,有时胞核碎裂或正处在脱核状态。胞质充满中性颗粒而无嗜天青颗粒。骨髓有
8、核细胞增生程度 增生活跃。幼稚单核细胞边缘有凹陷或切迹,可呈折叠状;核染色质粗糙呈块状,副染色质明显。早幼红细胞 核染色质浓集呈粗颗粒状甚至小块状,核仁模糊或消失(区别于原红)各系、各阶段有核细胞所占百分比基本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胞浆边缘常不规整,偶见伪足。幼稚单核细胞边缘有凹陷或切迹,可呈折叠状;早幼粒细胞,胞核大,圆形、椭圆形或一侧微凹陷,核常偏一侧或位于中央;核染色质呈致密而均匀的颗粒状,较原粒细胞的核染色质稍粗,核膜清晰;骨髓增生程度 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 常见原因增生极度活跃 1 1 白血病等核仁常清晰可见,有时核仁模糊。成熟红细胞、血小板及各种有核细胞形态正常。(二)红细胞系统
9、(二)红细胞系统 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红细胞原红细胞原红细胞 胞体边缘常有瘤状瘤状突起突起。胞核圆形、居中或稍偏于一侧,核仁核仁1-31-3个个(原粒原粒2-52-5个个)。胞质少,在核周围常形成淡染区淡染区(即核周胞质色浅甚至无色);胞质中无颗粒无颗粒。胞浆成深蓝色(区别于原始粒)胞浆成深蓝色(区别于原始粒),胞核染色质比较粗胞核染色质比较粗(原粒比较细(原粒比较细)各系、各阶段有核细胞所占百分比基本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幼稚巨核细胞 胞质较丰富,深蓝色或蓝色,近核处出现少许细小的淡紫红色颗粒而使该处呈淡红色,常有伪足状突起,有时细胞周边有少许血小板附着。胞核从大到
10、小,成熟红细胞无核;骨髓增生程度 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 常见原因IDA是铁缺乏症(包括ID,IDE和IDA)的最终阶段,核仁l、2 个,规则而清晰。核内染色质较细颗粒状边缘常不整齐,有时可以见伪足。边缘常不整齐,有时可以见伪足。核仁常清晰可见,有时核仁模糊。增生极度活跃 1 1 白血病等2m,两面呈微凹盘状,无核,胞质淡红色,中央部分淡染。原始淋巴细胞:胞质量少呈狭带绕于核周,一般无颗粒。胞核从大到小,成熟红细胞无核;幼稚巨核细胞 胞质较丰富,深蓝色或蓝色,近核处出现少许细小的淡紫红色颗粒而使该处呈淡红色,常有伪足状突起,有时细胞周边有少许血小板附着。骨髓细胞学检查包括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
11、和骨髓组织学检查,它们是骨髓细胞学检查项目中最基本、最实用的内容,对血液病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价值。晚幼红细胞 核染色质聚集呈数个大块状(称为碳核),核偏位,副染色质可见或消失,有时胞核碎裂或正处在脱核状态。本症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系列(占骨髓细胞总数的3050%),并且细胞形态的巨型改变也见于粒细胞、巨核细胞系列,甚至某些增殖性体细胞。临床表现:急性型、慢性型。染色质从细致疏松到粗糙密集;早幼红细早幼红细胞胞 核染核染色质浓集色质浓集呈粗颗粒呈粗颗粒状状甚至小块状,核核仁模糊或仁模糊或消失(区消失(区别于原红)别于原红)中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 胞核圆形、居
12、中,占细胞的1/2;核染色质凝聚,其副染其副染色质明显色质明显、较透亮,宛如打碎墨砚打碎墨砚感感。胞质量多、无颗粒,由于血红蛋白形成逐渐增多而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胞质胞质呈不同程度的嗜多色性(蓝灰色、灰红色蓝灰色、灰红色)。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 核染色质聚集呈数个大块状(称为碳核碳核),核偏位核偏位,副染色质可见或消失,有时胞核碎裂或正处在脱核状态。胞质量多,淡红色或灰红淡红色或灰红色,无颗粒或空泡(浆细胞核偏位,有空泡)。色,无颗粒或空泡(浆细胞核偏位,有空泡)。红细胞红细胞 胞体直径平均7.2m,两面呈微凹盘状,无核,胞质淡红色,中央部分淡染。骨髓细胞学检查属于临床血液学检验的一个重要分支
13、。分叶核粒细胞和杆状核粒细胞的另一种划分标准是核桥(即核最窄处小于最宽处的1/3)。临床表现:急性型、慢性型。胞浆边缘常不规整,偶见伪足。各系、各阶段有核细胞所占百分比基本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骨髓细胞学检查属于临床血液学检验的一个重要分支。胞核圆形,可有切迹和凹陷;骨髓增生程度 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比 常见原因其他细胞 组织细胞、内皮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等偶见,分裂象细胞少见,不见寄生虫和异常细胞晚幼红细胞 核染色质聚集呈数个大块状(称为碳核),核偏位,副染色质可见或消失,有时胞核碎裂或正处在脱核状态。0cm的片膜上,可见巨核细胞7-35个,其中原巨核细胞不见或偶见,幼巨核细胞占0-5%
14、,颗粒型巨核细胞占10%-27%,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占44%-60%,裸核占8%-30%。2m,两面呈微凹盘状,无核,胞质淡红色,中央部分淡染。红细胞系统 占20%-25%,原红细胞1%,早幼红细胞5%,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各占10%。早幼红细胞 核染色质浓集呈粗颗粒状甚至小块状,核仁模糊或消失(区别于原红)胞浆边缘常不规整,偶见伪足。在病理情况下,以上演变规律可发生紊乱。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 增生活跃。临床表现:急性型、慢性型。增生极度活跃 1 1 白血病等核染色质浓聚成块,呈车轮状或龟背状排列;(三)单核细胞系统 原始单核细胞 幼稚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原始单核细胞:胞质量较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