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四川省九市联考内江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 上传人(卖家):cbx170117
  • 文档编号:489490
  • 上传时间:2020-04-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67.6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四川省九市联考内江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川省 联考 内江市 2020 届高三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九市联考内江市高 2020 届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自敦煌学兴起百佘年来,学界从社会、历史、宗教、考古、艺术等角度对敦煌进行持续研究,成果卓 著,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对敦煌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层面的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 视和系统阐释。敦煌是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也是东西方各民族相互交流的通道。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敦 煌文化,一方面保持着中原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又不断在开放纳新中进行文化再创造,逐渐形 成了丰富内涵和独特性格。 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在敦煌文化的

    2、发育过程中,社会变迁十分复杂,有过战争和杀戮、贫穷和饥饿, 但是敦煌文化的基调一直是崇德向善、从容乐观、积极向上的。不管洞窟外的自然环境多么单调、严酷, 洞窟里总是色彩万千、活力无限;千百年间,这种价值取向一直得以坚守。从敦煌的典籍、壁画中可以明 显看出,敦煌文化积累和展现的永远是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观照现实的人本情怀。敦煌文化中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世界的关怀。例如,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一 直关注人的生存和生活,以对现世幸福的追寻为最终归宿,通过对“此岸”的肯定和重视替代了对“彼岸 世界”的玄想,从而凸显了人自身的现实感与现实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此外,敦煌的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 也大多聚焦人的生存和

    3、生活问题,在这里,现实的生存和生活是具有头等意义的内容。可以说,敦煌的文 化精神包含着关于生活实践的思想主张,也在向人们倡导一种过好当下的生活方式。 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敦煌本土文化,中原传统儒家、道家文化,各民族文化、西域文化以及佛教、 祆教、景教、摩尼教等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等,共同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敦煌文化。值得关注的是,敦煌文 化并不是对各种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将这些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相互依存、多元统一的文化整体。这 种综合性和整体性正是敦煌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应从整体上理解敦煌以及敦煌文化。 大盛融通的精神气象。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敦煌虽偏居一隅却气度极大、气象极大。敦煌文

    4、 化是融合、吸收了各种文化营养而形成的“羡关与共” “和谐共在”的文化,其因融而通,因通而盛,因盛 而大,既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又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和多元融合的东方典范。敦煌文化 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经久不衰、历久珍新,其中蕴含的交流、理解、包容、共赢等价值共识,对于当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在绵延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时代内涵, 正是敦煌文化的魅力与活力所在。 对敦煌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人文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有助于我们接受历史启迪、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应转换研究视角、拓宽研究 领域,从宏观和精神的层面入手,揭示敦煌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为服务

    5、共建“一 带一路”等时代课题提供支撑和帮助。 (摘编自黑晓佛弘扬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敦煌文化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体,同时又吸纳了多种外来文化元素,内涵丰富。 B.虽然历经社会变迁,自然环境恶劣,但是敦煌文化崇德向善的底色却从未改变。 C.敦煌的文学艺术都是为反映现实生活而创作的,处处体现着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D.融通是敦煌文化的特点之一,它体现了“美美与共” “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提出问题,中间分析原因,最后发出倡议,运用了总分总的论述结构。 B.文章通过

    6、对现象的分析,总结了敦煌文化在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四个特点。 C.文章论证敦煌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具体例举了构成敦煌文化的多种元素。 D.文章在论证敦煌文化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指出了敦煌文化对于当今时代的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敦煌文化的研究表明,一种文化只要能在其原来的基础上开放纳新和再创造,就一定能取得开拓发 展。 B.关注现实人生和当下生活是敦煌文学艺术的生命力所在,一旦进人玄想,文学艺术将失去其生命活 力。 C.敦煌文化的魅力在于文化融合,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推动人类文 明进步。 D.传承发展敦煌文化, 今天还需要

    7、深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以及人文精神, 并赋予它时代的内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要实现全面小康,乡村振兴是关键所在。截至 2O19 年, 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40%,农用地面积超过国土面积 60%,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农民农村的生 活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 的潜力后劲也在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农村发展滞后,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突出的 结构性矛盾,因此振兴乡村,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8、、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 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乡村振兴,绝不是要把城乡发展对立起来,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完善城乡布 局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态势。 (摘编自政策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O22 年) 材料二 乡村振兴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 实现包括农村文化、 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产 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乡村振兴需要拓展 产业体系。农村从业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农产品, 并根据市场规律在城市寻求产业融合, 组建融制造、 加工、服务为一体的新产业链,建立城

    9、乡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提高传统农业的附加值;保证农、民收入 的持续增长。例如,上海电商“归农”网搭建农户、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数字化商贸平台,不仅满足了千 里之外城市消费者的需求,还每年为多地农户实现农产品销售的持续增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兴旺产业时,乡村振兴必须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资源,走好可 持续发展之路。 大力发展现代集约农业和生态旅游: 建立一套兼顾经济收益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宝库” ,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产业如何促进乡村振兴) 材料三 乡风文明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和软件基础。乡风文明建设由

    10、于周期长、见效慢,且不容易考核,一些地方领导把它当作“虚功” “慢活” ,不愿投入太多精力,但只有 满足精神需求,增强精神力量,才能让农村群众有真正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实现。 乡风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振兴提 供了人才支撑。我国城市教育水平大大领先于农村,通过资源配置、制度建设等促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 推进城乡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市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吸引各类人才投身 乡村文化教育,这样才能解决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进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 、 (摘编自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之“魂

    11、” ) 4.下列对“乡村振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乡村振兴是确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也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 基础。 B.乡村振兴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这需要拓展产业体系,提高传统农业的附加值,保证农民收人的持 续增长。 C.在实施乡村振兴时,可大力发展现代集约农业和生态旅游,这有助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 资源。 D.乡村振兴需要乡村教育提供人才支撑,但一些地方领导对此认识不够,使得城乡教育水平的差异越 来越大。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我国农村人口较多,农用土地较广,农村发展滞后,因此要

    12、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 要重视乡村振兴。 B.乡村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 够缓解这一矛盾。 C.乡村振兴的目的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宝库” ,实施中应建立一套兼顾经济收益和自然环境的可 持续发展道路。 D.乡风文明建设虽见效慢,不容易考核,但也不可忽视,如果没有良好乡风,乡村振兴可能会失去一 股的重要推动力量。 6.如何处理乡村振兴中的城乡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松之风 侯军 我对松树的认知,是从一根房梁开始的。那时我只

    13、有十几岁,每天就睡在阁楼上。忽然有一天,一 个并不经常来往的堂叔来到我家,跟父亲嘀咕了一个晚上。转天,父亲就让我去跟奶奶睡了,说要把阁楼 拆掉。 我问奶奶为什么。奶奶说,你老伯的儿子要学拉大提琴,老师要给孩子亲手做一把好琴,说是必须 要用老松木才行。你老伯也木知怎么打听到咱家有一根房梁是老松木的,就是搭阁楼用的那榉。这是给孩 子学本事的大事,你爸跟我一商量,我就说,不就是一根木头吗?给他吧! 从此,我记住了这根房梁,也记住了做好琴必须用老松木。找的潜意识里就一直萦绕着一个臆想: 当那根房梁变身为大提琴之后,会发出何等美妙的声音呢? 对松的印象伴随某种美妙的旋律,深深烙在我心底。稍长,学唱沙家浜

    14、“要学那,泰山顶 上一青松呐”天长日久,心底又萌生一个向往: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到泰山顶上,去看看那个“一青 松” 。 我第一次去泰山是 1980 年。好不容易爬到山顶,却发现泰山顶上哪里只是“一青松”啊,漫山遍野 都是青松。 后来,所见的古松名松越来越多。我发现几乎所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都有松树的身影, “天下名山 松占多” ,这么说一点都不过分。暮色苍茫中,我去看过庐山的“劲松” ,虬枝盘绕,苍劲峥嵘;在北岳恒 山,我登上“虎风口” ,看过号称恒山十八景之一的“虎田悬松” ;在南岳衡山,我也曾来到“磨镜台”观 松。然而,最令人难忘的还是黄山的松,黄山最出名的那棵“迎客松”堪称是黄山的名片。真

    15、是奇松与怪 石并峙,苍崖共云海同天。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松树情结。追溯源头,大概与两千多年前孔夫子的那句赞语有关: “岁寒,然后 知松柏之后凋也。 ”从此,松柏成为不惧严寒、顽强不屈、坚忍勇武的象征。一般而言,无论植物还是动物, 一旦被赋予某种象征意义,就会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慢慢浸入到这个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 历代文人笔下,松树时常被比拟为各种奇谲而跌宕的人生范式,让风霜欺凌它,让厄运笼罩它,让 不公缠绕它,然后看它从容看它隐忍,进而让它抗争让它崛起,最终赢得生命的重生。在陶渊明笔下, “青 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在李白笔下,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

    16、改 心,然后知君子” ;在杜荀鹤笔下,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诗人们悲叹的是松树的命运多舛,更是人生的跌宕不平;诗人们赞羡的是松的品格,更是在表达对世间高 尚人格的向往。 其实,松树值得赞羡的品格,并不仅仅是岁寒后凋。在我看来,还有它的开阔胸襟和包容精神。它 为众多弱小的生命提供食物和生存环境,让它们依附自己高大的身躯繁衍生存。松树的奉献精种也常为人 们津津乐道。它全身都是宝:躯干是栋梁之材,也是造纸的上等原料;枝叶可以入药;松树分泌的油脂不 仅可以制作体育运动不可缺少的松节油,还是油画家常用的油彩调和剂;松香不仅可做香料,还是各种胡 琴不可或缺

    17、的发声辅料;即便是松根和残枝,也可以烧制松烟,成为制墨必备的黑色涂料 如今,我已年近花甲;与书翰笔墨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殊不知,与书翰笔墨打交道,其实也就是直 接或间接地与松树打着交道每天用的纸张,或许就是松树原浆制造的;挥毫写字,那研的墨也是用惯 了的老松烟;墙上悬挂着自书的刘长卿名诗:“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读书时见松入眼,聆曲常思大提琴 听着那低婉浑厚、沉郁高邈的旋律,我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阵阵松涛,想到大提琴的松木面板,想 到刘长卿的“松风古调” ,进而想到孔夫子的“岁寒后凋”是的,在这里,松是一种风,是风格风韵风 采风骨,是有声有色有温度的“静听松风寒” 。

    18、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对松的印象伴随某种美妙的旋律,深深烙在我心底”一句中“某种美妙的旋律”既指琴声,也可 暗指家中长辈乐于助人的品质。 B.第段引用孔子赞颂松树的话语,赋予了松树象征意义,结构上开启下文,从描写现实中的松树转 人对松树精神气质的描写。 C.第段的画线句采用铺陈的手法和朴实的语言, 叙述了松树的多种用途, 列举了作者对松树的赞美, 同时也为后文做了铺垫。 D.本文叙写了作者在人生不同阶段对松树的认知,通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了松树的多种品格 及其对作者人生的熏陶。 8.题目“松之风”有何含

    19、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分) 9.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李石,字中再,陇西人。元和十三年进士擢第从凉国公李听历四镇从事石机辩有方略尤精吏术藩府称 之时听握兵河北令石入朝奏事占对明辩文宗目而嘉之大和九年,迁户部侍郎,判度支事。文宗 自德裕、宗 闵朋党相倾,大和七年以后,宿素大臣,疑而不用。意在擢用新进孤立,庶几无党,以革前弊。石以本官 同平章事,判使如故。自京师变乱之后,宦者气盛,延英议事,中贵语必引训以折文臣。石谓之曰: “京师 之乱,始自训、

    20、注 ,而训、注之起,始自何人?”仇士良等不能对,其势稍抑。中使 巡边回,走马入全光 门。从者讹言兵至,百官朝退,仓惶骇散。郑覃曰: “耳目颇异,且宜出去。 ”石曰: “若宰相亦走,则中外 乱矣。 ”石视簿书,沛然自若。京城无赖之徒,皆戎服兵仗,北望阙门以俟变。是日,苟非石之镇静,几将 乱矣。开成元年,改元 ,大赦。诸道除药物、口味、茶果外,不得进献。上曰: “朕务行其实,不欲崇长空 文。 ”石对曰: “赦书须内呈一本,陛下时省览之。 ”石又奏: “咸阳令韩辽请开兴成渠。此漕若成,自咸阳 抵潼关 ,三百里内无车挽之勤,则辕下牛尽得归耕,永利秦中矣。 ”石用金部员外郎韩益判度支案,益坐赃 系台。石

    21、奏曰: “臣以韩益晓钱谷录用之,不谓贪猥如此!”帝曰: “卿所用人,且不掩其恶,可谓至公。从 前宰相用人,有过曲为蔽之,不欲人弹劾,此大谬也。 ”石将曙入朝,盗引弓追及,矢才破肤,马逸而回。 上闻之骇愕,遣中使抚问,赐金疮药。石以身徇国,振举朝纲。而中官仇士良切齿恶之,而伏戎加害。天 子深知其故,畏逼而不能理,乃至罢免。 (后唐书李石传 注:大臣李训、郑注密谋诛灭宦官仇士良等,计划泄露:被宦官所杀,史称“甘露之变” 。起初,李、 郑二人是因为宦官主守澄的引荐进人朝延任高官。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元和十三年进士擢第/从凉国公李听历四镇从事/石机辩有方略

    22、/尤精吏术/藩府称之/时听握兵河北 令/石人朝奏事/占对明辩/文宗目而嘉之/ B.元和十三年迸士/擢第从凉国公李听历四镇从事/石机辩有方略/尤精吏术/藩府称之/时听握兵河北/ 令石人朝奏事/占对明辩/文宗目而嘉之 C.元和十三年进士擢第/从凉国公李听历四镇从事/石机辩有方略/尤精吏术/藩府称之/时听握兵河北/ 令石八朝奏事/占对明辩/文宗目而嘉之/ D.元和十三年进士/擢第从凉国公李听历四镇从事/石机辩有方略/尤精吏术/藩府称之/时听握兵河北 令/石入朝奏事/占对明辩/文宗目而嘉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3 分) A.文宗是唐朝皇帝李昂的庙号,庙号是新皇帝即

    23、位后或在太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尊号。 B.中使即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成为国家日益衰落的重要原因。 C.改元指君主、王朝改换年号,每一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为“元年” ,如“开成元年” 。 D.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怀古 “山河表里”即形容其地势险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石刚正不阿,维护大臣尊严。京城发生叛乱以后,宦官很嚣张,引用李训的事羞辱文臣,他质问 李训等人由谁提拔,打击了宦官气焰。 B.李石积极进言,关心百姓利益。他请求皇帝大赦天下,减少贡品,并赞成开挖兴成渠,免去百姓车 辆运输的辛劳,以腾出牛来耕

    24、种。 C.李石公正无私,勇于承担责任。他任用韩益,后来韩益因贪赃被关押,他不掩盖韩益的过错,敢于 承认自己用人失察,得到了皇帝的肯定。 D.李石忠心朝廷,却被小人迫害。他不顾个人,振举朝纲,但仇士良怀恨在心,想加害他,无奈皇帝 害怕宦官逼迫,只能免去他的相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意在擢用新进孤立,庶几无党,以革煎弊。(5 分) (2)京城无赖之徒,皆戎服兵仗,北望阙门以俟变。(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水调歌头 向子諲 闰馀有何好,一年两中秋。补天修月人去,千古想风流。少日南昌

    25、幕下,更得洪徐苏李,快意作清游。 送日眺西岭,得月上东楼。 四十载,两人在,总白头。谁知沧海成陆,萍迹落南州。忍问神京何在,幸有芗林秋露 。芳气袭衣裘。 断送馀生事,惟酒可忘忧。 【注】北宋末年徽宗大观四年闰八月,作者曾与朋友登高望远,抒怀写志,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又 是闰秋,作者感时抚事,写作此词。芗林秋露:作者自制的香水。 14.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用“补天修月人去”来赞美朋友有补天修月的才能,抒发了豪迈和洒脱的感情。 B.诗人回忆当年与朋友登高送日,东楼望月,志趣相投,词间有真切醇厚的朋友之谊。 C.诗人自制香水,芳香弥漫,举杯畅饮,借酒消除忧愁,表面洒脱,

    26、更多的却是无奈。 D.时间过去四十年,而今又逢闰中秋,其间的沧桑变化让诗人心中千头万绪,难以名状。 15.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词中蕴含了哪些深沉的感慨。(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在离骚中“ ; ”两句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彰显出诗人心 忧家国、情牵百姓的高尚品格。 (2)杜甫在登高中“ , ”两句从空间、时间两个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沦落 他乡、年老多病的无限悲愁情绪。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求学时身体所受之苦,在风雪中“ ” ,回到住处 “ ” ,借此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 三、

    27、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史诗是一门古老的口头艺术,( )。 格萨尔之所以能够流传百世,至今仍活跃在民间,首先应 归功于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民间说唱艺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这些说唱艺人云 游四方,孜孜不倦地吟诵歌唱,成就了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篇幅最长的史诗。有人称他们为史诗传承的 “活载体” ,对他们而言,吟唱史诗是赖以维持生计的重要途径,也是自己一生的精神追求。 格萨尔说唱艺人,在藏语中称“仲巴”或“仲肯” ,意思是“唱故事的人” 。在午余年的历史中, 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在这个过

    28、程 中随之得到升华。史诗说唱艺人所继承和传播的史诗格萨尔是藏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世代说唱 艺人智慧与才能的集中体现。 17.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凭借口头吟唱的游吟诗人世世代代传承至 B.凭借世世代代游吟诗人的口头吟唱传承至 C.传承至今靠的是世世代代口头吟唱的游吟诗人 D.传承至今靠的是世世代代游吟诗人的口头吟唱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民间说唱艺人”的破折号,作 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这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B.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

    29、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C.坚强,纯洁,律已之严,客观公正这些美德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D.微软“小冰”的诗集令人震惊其中的一些诗几乎无人意识到是人工智能的作品。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使之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 随着在这个过程中升华。 B.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使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随 着在这个过程中升华。 C.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广为传播在高原之巅,使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在 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D.说唱艺人的旅行为格萨尔插上了飞

    30、翔的翅膀,使之在高原之巅广为传播,艺人们的说唱技艺也 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 超过 12 个字。(6 分) 其实,益生菌不是特指某一种细菌,而是对肠道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的总称。寄生在人体肠道中的 细菌多到需要以“千克”来计算其重量,然而这些细菌大部分都是“和平主义者” , 。不过也有一 小部分是有害菌,这些有害菌就需要益生菌来抗衡;不然 ,引发健康危机。在健康的肠胃中, 益生菌与有害菌是处在一个平衡状态上的。 肠道菌群失去平衡, 人体就会出现腹泻、 腹痛等健康问题。 , 就像打仗的时候及时提供了后援

    31、,益生菌占到了优势,肠道菌群也会重新恢复平衡状态,不适症状也会得 到缓解。随着对益生菌研究的深入,人们慢慢开始将益生菌加入到食品中 21.下面是某地为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 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5 分) 四、作文(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2020 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众多学子无法到校学习。“在家网络学习”成为了疫情期间首 选的学习方式。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也成了人们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有人欢呼,当选为“2019 年度十大 学术热点”的“信息社会的学习方式变革”已经到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将走进我们 每一个人的生活;有人忧虑,在网络还没有覆盖的边远地区,家中还没有网络、电脑的贫因学子如何才能 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也有人陷入了迷茫和因惑,没有了学校的管理,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家长如何督促 子女的学习还有人思考,传统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调整,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方式变革,让 在家网络学习更有效果。 对上面的现象你怎么看?请你以一个高三学生的身份,给教育主管部门(或一名教师、家长、同学)写一 封信,表达你的看法,提出你的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川省九市联考内江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9490.html
    cbx170117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