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手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课件整理.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肝移植手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课件整理.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移植 手术 麻醉 围术期 管理 课件 整理
- 资源描述:
-
1、肝移植手术的麻醉肝移植手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与围术期管理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俞俞 卫卫 锋锋(一)肝移植的历史 Welch 1955年在狗的下腹部植入一个新的肝脏,从此开始了肝脏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1963年,Starzl施行了第一例人类肝移植。在1978年1985年,我国共施行了57例肝移植,存活时间最长者为264天。1995年以来,各地广泛开展了肝移植手术,术后存活率正接近国际水平。我院的情况。一 概述1.原位肝移植:切除受体病肝,将供肝植入受体 原肝部位。2.异位肝移植:保留受体原肝,将供肝植入受体体腔的其他部位,如脾床、盆腔或脊柱旁等。3.标准式肝移植:供肝大小和受体腹腔
2、大小相匹配,按原血管解剖将整个供肝植入受体的原肝部位。4.减体积性肝移植:在受体腹腔较小而供肝体积相对较大,受体体腔不能容纳的情况下,切除供肝的一部分后再原位植入。(二)肝移植的种类(二)肝移植的种类肝移植分为同种异体肝移植和异种肝移植。同种异体肝移植的术式可分为如下几种:5.活体部分肝移植:从活体上切取肝左外叶作为供肝植入受体的原肝部位。6.劈离式肝移植:将供肝分成两半,分别移植给两个受体。7.原位辅助性肝移植:保留受体的部分肝脏,将减体积后的供肝植入病肝切除部分的位置。8.背驮式技术:切除病肝时保留受体的肝后下腔静脉,将供肝的肝上下腔静脉与受体的三支肝静脉或肝中、肝左静脉所形成的共同开口相
3、吻合,或供受体肝后下腔静脉行侧侧吻合,重建肝脏的血液流出道,同时结扎供肝的肝后下腔静脉。此技术不论是全肝移植或减体积性肝移植均可应用,在活体、部分肝移植时必须采用背驮式技术。经典肝移植背驮式肝移植门静脉吻合肝动脉吻合胆道重建二 肝移植病人受体的术前评估和治疗(一)、心血管功能的改变 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心血管功能总的特点为高动力状态即高心输出量、低外周血管阻力。而灌注压、心率、动脉压则正常。肝硬化病人的心血管功能变化见下表。肝硬化病人的心血管功能 血管阻力降低(外周血管扩张,动静脉分流增加)血管阻力降低(外周血管扩张,动静脉分流增加)循环容量增加、心排量增加循环容量增加、心排量增加 维持动脉血
4、压、灌注压、心率(晚期则下降)维持动脉血压、灌注压、心率(晚期则下降)可能引起心肌病可能引起心肌病 动静脉氧含量差降低及静脉氧含量升高动静脉氧含量差降低及静脉氧含量升高 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 内脏脏器(除肝脏)、肺、骨骼肌和皮肤血流增加内脏脏器(除肝脏)、肺、骨骼肌和皮肤血流增加门脉供肝血流减少门脉供肝血流减少、维持或降低肝动脉血流、维持或降低肝动脉血流 维持或降低肾血流维持或降低肾血流 心血管功能改变的原因 血浆胰高糖素、铁蛋白、血管活性肠肽浓度的升高。对应激所致的血管收缩及心动过速的能力降低。由于压力感受器介导的反应能力降低有关。心血管系统对交感及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
5、低。腹水膈肌上抬胸内压升高,跨心壁压力梯度下降。洒精能降低心肌的收缩力,同时伴随着体内儿茶酚胺浓度的升高。肝硬化心血管功能 肾循环 肾血管阻力增加导致肾血流尤其肾皮质的血流下降。肾血管阻力之所以增加是肝肾输入血管阻力增加超过肾输出血管阻力增加所造成的。肝硬化心血管功能 肝循环:门脉高压“倒流学说”认为肝硬化时肝组织的纤维化导致门脉血管阻力增加而引起门脉高压。“进流学说”认为某些因子(如胰高血糖素及其它一些扩血管的物质)导致肠道及脾脏的血管扩张和动静脉分流,引起与内脏血流及心排量增加所并行的高动力状态是门脉高压的基础。门腔分流的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二)呼吸功能及肺循环的改变 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红细
6、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含量升高,导致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下降,氧离曲线右移。肝硬化患者常有腹水、闭合气量增加,从而导致功能残气量增加。这些变化导致低位肺区通气及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最终引起低氧血症。肝硬化患者低氧血症 氧离曲线右移氧离曲线右移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损伤肺贫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损伤肺贫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腹水引起通气不足腹水引起通气不足 细胞外液体增加导致肺弥散能力下降细胞外液体增加导致肺弥散能力下降 肺内右向左分流增加:肺内右向左分流增加:肺内蜘蛛痣肺内蜘蛛痣 门肺静脉交通门肺静脉交通 激素物质(扩血管物质激素物质(扩血管物质-胰高血糖素、铁蛋白等)
7、胰高血糖素、铁蛋白等)(三)血液及凝血功能改变 肝硬化患者红细胞压积由于血容量增加或由于胃肠道出血而下降。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降低通常与脾亢及乙醇诱导的骨髓抑制有关。大多数肝硬化患者多少都有一些凝血功能的改变。最常见的是血浆VII、V、X和II(凝血酶原)因子减少。I因子(纤维蛋白原)也通常减少。(四)蛋白质代谢的改变 当肝功能障碍时,蛋白质代谢障碍的突出表现为:低蛋白血症;甲种胎儿球蛋白(AFP)重现;血浆氨基酸含量升高;尿素合成减少。这类病人常发生低蛋白血症,血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浓度相对减少,游离药物浓度增多,从而增强药物的作用,所以术中应适当减少药物的用量。(五)碳水合物代谢的改变 肝
8、脏是维持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肝功能障碍病人易发生低血糖,糖耐量降低,血中乳酸和丙酮酸增多。肝功能障碍时,利用乳酸再合成糖原的能力降低,以致血中乳酸浓度亦增高。因此在肝病手术过程中,应尽可能监测血、尿糖的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决定术中糖的用量很有必要。(六六)、脂类代谢的改变、脂类代谢的改变 肝脏对脂类的代谢和调节血脂浓度有重要作用。肝功能障碍时,由于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合成减少,血浆胆固醇酯化作用减弱,血浆胆固醇总量不一定有变化,但血浆胆固醇酯浓度下降。临床上可根据血清胆固醇酯的含量推测肝功能损害的程度。(七七)激素代谢的改变激素代谢的改变 许多激素在发挥其调节作用之后,主要是在肝脏内被分解转
9、化,从而降低或失去其活性。此种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灭活过程对于激素作用的时间长短及强度具有调节控制作用。肝细胞功能障碍时,由于激素灭活能力减弱,必然会对机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激素灭活障碍对机体的影响激素灭活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图(八)、电解质代谢的改变 肝功能与电解质代谢具有密切关系。肝功能障碍时常发生:低钾血症:常由以下原因引起:肝细胞对醛固酮灭活减弱;腹水形成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反射性醛固酮分泌增加;术前利尿剂应用;输注葡萄糖使钾离子转移到细胞内。所以术前应针对低血钾的原因给予纠正,对防止术中肝昏迷的发生很重要。八、电解质代谢的改变 低钠血症:水潴留是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的主要原因。水潴留往往
10、与肝病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与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有关。低钠血症是机体濒于死亡的表现,常预示病人预后险恶。低磷血症和低钙血症:肝功能不全时降钙素灭活减少是钙磷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当磷缺乏过甚时,糖酵解所需的磷也逐渐不足,必然使大脑细胞不能很好地利用葡萄糖。(九)肝脏解毒功能的改变 肝病主要通过三方面影响肝脏的药物代谢:通过血流灌注的改变而间接地使药物或毒物代谢发生异常,例如通过侧支分流,使门脉血中药物逃避肝细胞的代谢。肝病损害了肝脏代谢药物的能力,如肝脏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力的改变。血清白蛋白合成减少,药物同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从而使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或排泄也发生改变,而易
11、发生药物中毒。肝病病人对肌松药常有异常反应,主要为对肌松药的拮抗性增强和肌松作用延长。(十)受体的术前治疗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或曲张静脉套扎术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受体阻滞剂、血管加压素、生长抑素等可用于急、慢性出血的治疗。药物治疗和硬化剂治疗均失败时,可以采用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必要时可采用手术止血,常用的手术有两种,即门体分流术和断流术。1.胃底、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和钠潴留是腹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控制盐和水,给予利尿治疗,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顽固性腹水可以腹腔穿刺放水,同时补充大量的白蛋白以维持循环容量。2.腹水4.其他原因的胃肠道出血5.细菌性胆管炎6.肝性
12、脑病7.肝肾综合征 肝硬化病人如果出现发热、肝功能突然损害、腹痛或肝脑综合征的先兆,则应行腹腔穿刺。腹水白细胞计数250/mm3,即可明确诊断,确诊后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3.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三 肝移植病人的麻醉实施(一)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 静吸互补全身麻醉再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最为理想。一则全身麻醉药的用药量减少,二则麻醉更趋稳定安全,三则硬膜外留管可以进行术后镇痛治疗。麻醉效果要求的总原则:适度麻醉、足够的肌肉松驰及足够深度的镇痛。(二)麻醉药物选择 麻醉诱导:以迅速起效,对循环无明显抑制的药物首选,若病人情况尚可,异丙酚(1-1.5mgkg-1)、芬太尼(3-5 g kg-1)及阿曲库
13、胺(0.4 mgkg-1)是较常应用的药物。肌肉松驰药:多采用阿曲库胺,因其在血液中经Hoffmann消除,而不经过肝脏的降解;连续输注0.25-0.5mgkg-1h-1可维持良好的肌松。1.无创性监测 心电图:应同时显示I、V5导联,以观察心律及T波变化情况。脉搏血氧饱合度和体温监测。尿量监测:可较为准确反应容量是否充足,微循环灌注是否理想,应记录每小时的尿量。呼末二氧化碳浓度、肺顺应性、呼吸道峰压及麻醉气体监测。条件允许时可监测中心血容量。(三)麻醉监护 2.有创监测 直接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 动脉血气分析 心排血量:Swan-Ganz漂浮导管,可及时了解术中不同主要阶段的循环参数,如心输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