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烛 统编 高中语文 专家 课件 下载 _其他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新课导入在湖北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内的这段文字是他的家乡人民,也是整个祖国对他的追怀之辞。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反复诵读,把握整首诗歌的结构。2、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3、体会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01 了解作者体裁作者简介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1899-1946),原名闻家骅原名闻家骅,改名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现代爱国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
2、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西南联大任教。19461946年年7 7月月1515日发表了日发表了著名的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最后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作者简介早年参加早年参加新月社新月社,提倡,提倡新新格律体诗格律体诗。他的诗具有极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代表作红烛、死水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影响颇大。创作背景创作背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
3、专心作画,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消魂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创作了大量爱国诗篇。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若、成仿吾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1923年,闻一多在美国,与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中国同学会合影。(后排右起第二人为闻一多)创作背景创作背景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也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既有对爱情、自然的歌颂赞美,也有对前途渺茫的感伤和哀怨。在风格上,红烛已经初显“三美”创
4、作原则(音律美、绘画美、建筑美)。新月诗派: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是五四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新月社的活动始于1923年的北京,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闻一多、陈源等,多系英美留学生。新月社本来不是专门的文艺团体,开始以聚餐会的形式活动,后来发展成为新月俱乐部。1923年春成立新月社。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后,曾编辑出版诗镌、剧刊,开始形成新月诗派。他们中间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文学常识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文学常识 闻一多
5、的诗歌“三美”主张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倡导者内 容意 义作 用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 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02 理清内容结构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初读感知初读感知 1.1.听读示范音频,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2.2.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3
6、.3.指名朗读。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概括每一个小节的内容:1 1、赞美红烛、赞美红烛 的颜色之红。的颜色之红。2 2、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3 3、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4 4、高唱红烛燃烧的伟大力量。、高唱红烛燃烧的伟大力量。5 5、困惑于红烛的泪流。、困惑于红烛的泪流。6 6、指出红烛因着急而泪流。、指出红烛因着急而泪流。7 7、指出红烛因奉献而泪流。、指出红烛因奉献而泪流。8 8、指出红烛是为了创造光明而泪流。、指出红烛是为了创造光明而泪流。9 9、赞美红烛不计后果,只愿付出。、赞美红烛不计后果,只愿付出
7、。整体感知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解解读读内内容容 细读探究,梳理“红烛”形象1.荧荧红烛真赤诚,灼灼发光又发热。23.红烛烧蜡成灰,放出光明。4.红烛烧掉一个死寂、禁锢的世界。58.红烛着急、创造光明才流泪。9.赞颂红烛不计后果,只为付出。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是全诗的引子,诗歌的主体部分诗的引子,诗歌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就是扣住“灰灰”与与“泪泪”(“自焚自焚”与与“流泪流泪”)分)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两层来展开抒情的。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
8、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开头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红烛啊,这样红的烛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对全诗有什么作用?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诗人啊/吐出你的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
9、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人与物化,意与境融境融”。一个。一个“吐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第一小节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
10、,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的可贵。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在探索人生真谛
11、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第二三小节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第四小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表达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念和理想。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这一小节诗人是对谁说的话?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第五六七小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第五节第五节拟人,呼唤,是,是同情的呼唤。同情
12、的呼唤。第七小节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第六节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第六节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他恍然大悟。他恍然大悟。诗人对红烛的“泪”是什么态度?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红烛专家课件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第第8 8、9 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