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的诊治课件.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结节病的诊治课件.pptx》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节 诊治 课件
- 资源描述:
-
1、一、概述一、概述(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 1)(SarcoidosisSarcoidosis)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疾病。a a)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可累及全身所有器官。和和受累最为常见。受累最为常见。b b)病理特征是一种)病理特征是一种。2)2)病因未明。病因未明。3)3)部分病例有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部分病例有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4)4)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手段。糖皮质激素是主要治疗手段。(二)对结节病认识的历史变迁:(二)对结节病认识的历史变迁:经历了经历了130130年的历史年的历史1 1、年由英国内科医师年由英国内科医师Jona
2、thon HutchinsonJonathon Hutchinson报报道,但并未予以明确的命名。道,但并未予以明确的命名。2 2、18991899年年BoeckBoeck鉴于患者皮损外表与肉瘤相似,故称之鉴于患者皮损外表与肉瘤相似,故称之为为“类肉瘤病(类肉瘤病(sarcoidsarcoid)”。3 3、年正式将本病命名为年正式将本病命名为“”,广泛应用至今。广泛应用至今。一、概述一、概述4 4、19411941年挪威皮肤学家年挪威皮肤学家将结节病人淋巴结将结节病人淋巴结提取物接种到其他结节病病人皮内,发现可引起同样的提取物接种到其他结节病病人皮内,发现可引起同样的结节样病变;以后美国学者结
3、节样病变;以后美国学者将将KveimKveim的的方法进行改进,用结节病患者的脾脏提取液作为抗原接方法进行改进,用结节病患者的脾脏提取液作为抗原接种到其他患者皮内,证实了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种到其他患者皮内,证实了这种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此后本试验正被式命名为此后本试验正被式命名为“”试验。试验。5 5、19461946年年Sven LSven Lfgrenfgren发现结节病人的一种临床特征,即发现结节病人的一种临床特征,即伴有结节性红斑、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多关节伴有结节性红斑、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多关节炎的临床症候群,将其命名为炎的临床症候群,将其命名为“”。一、概述
4、一、概述6 6、19511951年年开始用于结节病的治疗,取得意想不开始用于结节病的治疗,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到的效果。7 7、19581958年年WurmWurm提出提出,用于估计预后。,用于估计预后。8 8、19581958年由年由Geraint JamesGeraint James召集召集2222位学者在伦敦召开了第位学者在伦敦召开了第一届结节病的国际会议,以后每一届结节病的国际会议,以后每3 3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年召开一次国际会议。9 9、19751975年在第七次国际会议上,年在第七次国际会议上,(SACESACE)作为结节病活动性判断的生物学标记物。)作为结节病活动性判断的生物学
5、标记物。1010、19871987年年(World Association of Sarcoidosis World Association of Sarcoidosis and Other Granulomatous Disordersand Other Granulomatous Disorders)成立,并取)成立,并取代了过去的国际会议,一直延续至今。代了过去的国际会议,一直延续至今。一、概述一、概述(三)流行病学资料(三)流行病学资料1 1、缺乏精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并非少见病。缺乏精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并非少见病。1)1)美国估计的年发病率:美国估计的年发病率:10-40/1010-4
6、0/10万人。万人。2)2)北欧地区:北欧地区:17.6-20/1017.6-20/10万。万。3)3)日本为日本为 20/1020/10万。万。2 2、有逐渐增多趋势有逐渐增多趋势 日本结节病的发病率日本结节病的发病率60607070年代,为年代,为1.6/101.6/10万;万;70 70 8080年代为年代为11.2/1011.2/10万;万;80 80 9090年代为年代为25.6/1025.6/10万。万。我国无精确统计资料;我国无精确统计资料;年报道年报道,19831983年为年为129129例,例,19901990年为年为768768例,例,19991999年增至约年增至约300
7、03000例。例。一、概述一、概述3 3、流行病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1)1):呈世界性分布,:呈世界性分布,多见;欧美人发病多多见;欧美人发病多于亚洲和非洲;亚洲以日本人较多。于亚洲和非洲;亚洲以日本人较多。2)2):美国黑人最高(:美国黑人最高(35.5/1035.5/10万),白种人最低万),白种人最低(10.9/1010.9/10万)。万)。3)3):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4040岁以下多岁以下多见。发病高峰在见。发病高峰在20202929岁。女性患者发病有两个高峰:第一岁。女性患者发病有两个高峰:第一高峰为青年期高峰为青年期 20202929岁。第二高峰为岁。第二
8、高峰为5050岁以上的中年期。岁以上的中年期。4)4):。男、女比例约为。男、女比例约为5 5:7 7。5)5)总的总的在在之间,死亡原因多为之间,死亡原因多为;在日;在日本多因心脏受累死亡。本多因心脏受累死亡。一、概述一、概述(一)病因(一)病因:结节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多种因素有关:结节病的病因尚未明了,可能与下列多种因素有关:1 1、:结节病可能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公:结节病可能为一种多基因遗传病。目前公认,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认,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HLA)中的)中的HLA-A1HLA-A1、HLA-B8HLA-B8、HLA-DR3HLA-DR3与结节病的发病密切
9、相关。与结节病的发病密切相关。2 2、;3 3、:某些病毒、螺旋体、粉刺丙酸杆菌、结核:某些病毒、螺旋体、粉刺丙酸杆菌、结核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和支原体属等均有可能诱发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和支原体属等均有可能诱发本病。本病。4 4、:Th1/Th2Th1/Th2失衡学说。失衡学说。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理:(二)发病机理:1 1、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至少需要、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至少需要:1)1)。2)2):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包括抗原呈递细胞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3)3)这些聚集的细胞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由血液循环中这些聚集的细胞主要有两种来
10、源:一种是由血液循环中的细胞在肺组织中重新分布;另一种是这些细胞在病变部的细胞在肺组织中重新分布;另一种是这些细胞在病变部位的局部增殖。由于这些细胞在局部的聚集和释放多种细位的局部增殖。由于这些细胞在局部的聚集和释放多种细胞因子,从而促发更多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胞因子,从而促发更多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理:(二)发病机理:2 2、结节病肉芽肿形成过程:、结节病肉芽肿形成过程:多认为属于多认为属于。1)1)某种抗原刺激了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某种抗原刺激了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 I,当再次接触抗原时,当再次接触抗原时,T T淋巴细胞被激活,在白
11、细胞介淋巴细胞被激活,在白细胞介 素素IIII的协助下,使的协助下,使T T淋巴细胞增殖而产生多种淋巴因淋巴细胞增殖而产生多种淋巴因 子,引起巨噬细胞在病灶部位聚集。子,引起巨噬细胞在病灶部位聚集。2)2)继之,增殖的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纤维连接蛋白,继之,增殖的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纤维连接蛋白,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使肉芽肿病变纤维化。刺激纤维母细胞增生,使肉芽肿病变纤维化。二、病因和发病机制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IL-1,2 IFN Th1介导的肉芽肿炎症介导的肉芽肿炎症 抗原消除、细胞因子平衡抗原消除、细胞因子平衡 抗原持续存在、细胞因子失衡抗原持续存在、细胞因子失衡 细胞凋亡、组
12、织修复细胞凋亡、组织修复 组织损伤、纤维化组织损伤、纤维化 1 1、特征性病理改变:、特征性病理改变:。典型的表现:典型的表现:1)1)中央部分是多核巨细胞、类上皮细胞和少数淋巴中央部分是多核巨细胞、类上皮细胞和少数淋巴细胞(多为细胞(多为CD4+CD4+),类上皮细胞可融合成),类上皮细胞可融合成;巨细胞浆中易找见;巨细胞浆中易找见或或。2)2)周围为淋巴细胞浸润(多为周围为淋巴细胞浸润(多为CD8+CD8+);无干酪样坏);无干酪样坏死。死。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4)异物性肉芽肿、慢性炎症反应性肉芽肿等。发病高峰在2029岁。(三)肺移植晚期结节病病人可考虑肺移植或其他受累器官的移植。5
13、)肺功能以阻塞性通气障碍为主;I期结节病,每6个月复查1次。3)纵膈淋巴结肿大不明显,即便有也多为轻度肿大;2)从肺部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要点如下:密度均匀、多有融合、无钙化;8090年代为25.这些变化具有均一、短暂的特点;8090年代为25.2)淋巴结多为轻度肿大,伴有蛋壳样钙化;密度均匀、多有融合、无钙化;一般剂量为200400mg/d。4、酞胺哌啶酮:原为抗麻风药。5)病理经过:或者自行消散、或者导致纤维化。当BALF中CD4+/CD8+3.中青年多发,40岁以下多见。第二高峰为50岁以上的中年期。通过抑制TNF的产生,减少肉芽肿结节的形成。1 1、特征性病理改变:、特征性病理改变:3
14、)3)结节外围有淋巴细胞环及纤维组织,逐渐形成结节外围有淋巴细胞环及纤维组织,逐渐形成纤维组织包绕的完整结节。纤维组织包绕的完整结节。4)4)结节特点:与肺组织分界清楚、单个孤立于肺结节特点:与肺组织分界清楚、单个孤立于肺间隔内,或三五个、十几个成群分布于血管旁、支气管间隔内,或三五个、十几个成群分布于血管旁、支气管旁,互不融合。旁,互不融合。5)5)病理经过:或者自行消散、或者导致纤维化。病理经过:或者自行消散、或者导致纤维化。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2 2、不典型的上皮样肉芽肿:、不典型的上皮样肉芽肿:如,结节内出现纤维素性坏死、边界不甚清楚、肉芽肿如,结节内出现纤维素性坏死、边界不甚清楚
15、、肉芽肿主要位于气腔内等。主要位于气腔内等。3 3、电镜观察、电镜观察1)1)类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及内质网均丰富。多见张力原纤类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及内质网均丰富。多见张力原纤维,并有许多溶酶体颗粒。细胞表面有较多的杵状突起,维,并有许多溶酶体颗粒。细胞表面有较多的杵状突起,连接清晰。连接清晰。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3 3、电镜观察、电镜观察 2)2)巨细胞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细胞间有残巨细胞由多个单核细胞融合而成,细胞间有残留的膜样结构。胞浆内有线粒体及由退变的细胞器转变留的膜样结构。胞浆内有线粒体及由退变的细胞器转变而来的多量呈高电子密度颗粒状物质(苏曼氏小体)。而来的多量呈高电子密度颗粒
16、状物质(苏曼氏小体)。3)3)无论是巨噬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巨细胞,其胞浆无论是巨噬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巨细胞,其胞浆内均含有丰富的溶菌酶,说明这三种细胞间具有非常密内均含有丰富的溶菌酶,说明这三种细胞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以上皮样细胞反应最强。切的关系,但以上皮样细胞反应最强。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朗格汉斯巨细胞在中央部分朗格汉斯巨细胞在中央部分周围上皮样细胞肉芽肿周围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星状体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早期胶原形成早期胶原形成晚期胶原纤维化晚期胶原纤维化4 4、病理表现的鉴别诊断:、病理表现的鉴别诊断:类上皮肉芽肿还可见于:类上皮肉
17、芽肿还可见于:1)1):不伴有干酪性坏死的结核性和非结核:不伴有干酪性坏死的结核性和非结核性分支杆菌性肉芽肿、真菌性肉芽肿、寄生虫感染等。性分支杆菌性肉芽肿、真菌性肉芽肿、寄生虫感染等。2)2):韦格内肉芽肿、坏死性血管炎等。:韦格内肉芽肿、坏死性血管炎等。3)3):何杰金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何杰金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别有瘤分别有13.8%13.8%和和7.3%7.3%的病例表现为上皮细胞性肉芽肿。的病例表现为上皮细胞性肉芽肿。4)4)、慢性炎症反应性肉芽肿等。、慢性炎症反应性肉芽肿等。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4 4、病理表现的鉴别诊断:、病理表现的鉴别诊断:5)5):创伤后的组
18、织反应、炎症反:创伤后的组织反应、炎症反应后的慢性机化性炎症、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应后的慢性机化性炎症、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AAEAA)、隐源性机化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COP)、寻常型间质性)、寻常型间质性肺炎(肺炎(UIPUIP)、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LIP)、药物)、药物所致的炎症反应等。所致的炎症反应等。三、病理变化三、病理变化1 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近半数的结节病病人无临床症状。:近半数的结节病病人无临床症状。1 1):约:约1/31/3的病人有发低热,体重减轻、的病人有发低热,体重减轻、无力、盗汗。无力、盗汗。2 2):结节病可累
19、及下列许多器官:结节病可累及下列许多器官:(1 1):约:约的病人有胸部浸润。主要是的病人有胸部浸润。主要是和和受累,还可累及气道。主要症状有:干咳、气受累,还可累及气道。主要症状有:干咳、气促、胸闷、胸痛等。促、胸闷、胸痛等。(2 2):肝活检证实,约:肝活检证实,约50%50%80%80%的结节病病人有肝脏的结节病病人有肝脏浸润。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脏浸润。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肝脏B B超或超或CTCT可见结节影。可见结节影。B B超引导下或腹腔镜下肝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超引导下或腹腔镜下肝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四、诊断四、诊断1 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3 3):约:约25%25%的结
20、节病患者有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的结节病患者有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提示为急性结节病、冻疮样狼疮:往往代表处于慢性阶段。提示为急性结节病、冻疮样狼疮:往往代表处于慢性阶段。(4 4):约:约1/31/3病人可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处病人可在颈部、腋窝或腹股沟等处触及肿大的淋巴结。部分病人出现脾大。触及肿大的淋巴结。部分病人出现脾大。(5 5):约:约11%11%83%83%的结节病病人有眼损害。的结节病病人有眼损害。(6 6):约:约25%25%39%39%的病人有关节痛。受累关节的病人有关节痛。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肘、腕及手足小关节,但罕见变形性关节炎。多为膝、踝、肘、腕及手足小关节,但罕见
21、变形性关节炎。女性病人常见慢性肌痛。女性病人常见慢性肌痛。四、诊断四、诊断1 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7 7):约近:约近10%10%的结节病病人有神经损害。头颅的结节病病人有神经损害。头颅CTCT和和MRIMRI有助于诊断。有助于诊断。(8 8):约:约4%4%20%20%的结节病病人有贫血,约的结节病病人有贫血,约40%40%病人有病人有轻度白细胞减少。轻度白细胞减少。(9 9):约:约5%5%结节病患者有心脏浸润。临床表现为心功结节病患者有心脏浸润。临床表现为心功能不全、心电图或心脏能不全、心电图或心脏B B超检查结果异常,以及核素心肌成超检查结果异常,以及核素心肌成像缺损等。如果患者
22、已经确定有结节病,同时存在心律失像缺损等。如果患者已经确定有结节病,同时存在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应假定为结节病累及心脏。常、心电图异常应假定为结节病累及心脏。(1010):约:约2%2%10%10%的病人有高钙血症。的病人有高钙血症。四、诊断四、诊断3、电镜观察1)类上皮细胞内线粒体及内质网均丰富。这些变化具有均一、短暂的特点;有些病例临床表现不明显,有些可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4)性别分布:女性发病略高于男性。(三)肺移植晚期结节病病人可考虑肺移植或其他受累器官的移植。欧美人发病多于亚洲和非洲;多见张力原纤维,并有许多溶酶体颗粒。治疗方面:如何治疗后期的肺纤维化、如何防止复发、寻找优于皮质
23、激素的其他药物用于结节病的治疗、或改进皮质激素的化学结构,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主要依靠病理活检进行鉴别。细胞表面有较多的杵状突起,连接清晰。(9)心脏:约5%结节病患者有心脏浸润。肺结核病灶形态多样,与结节病不易鉴别。3)肿瘤性肉芽肿:何杰金氏淋巴瘤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分别有13.6、67Ga核素扫描:中青年多发,40岁以下多见。病变缓解慢性结节病支气管镜检、胸腔镜、纵隔镜检查或开胸肺活检,以及受累器官的病理活检。可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3)风湿类检查项目部分呈阳性;6、1951年皮质激素开始用于结节病的治疗,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1 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111):接近:接近6%6%的病
24、人有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的病人有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1212):接近:接近1%1%的结节病病人有胃肠道浸润。的结节病病人有胃肠道浸润。(1313):女性可有子宫和乳房浸润;男性偶见附:女性可有子宫和乳房浸润;男性偶见附睾炎。睾炎。(1414):肾功能衰竭多因高钙血症和肾脏钙质沉着引:肾功能衰竭多因高钙血症和肾脏钙质沉着引起;肾结节病临床表现与肿瘤相似。起;肾结节病临床表现与肿瘤相似。四、诊断四、诊断结膜炎结膜炎结节性红斑结节性红斑小结节小结节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 2、胸部影像学特点:、胸部影像学特点:(1 1):根据胸片表现对结节病进行分期:根据胸片表现对结节病进行分期 。结节病的
25、胸部结节病的胸部X X线表现与分期线表现与分期 分期分期 X X 线线 表表 现现 0 0 I I II II III III IV IV 无异常无异常 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无肺部异常。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无肺部异常。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网状、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网状、结节状或片状阴影。结节状或片状阴影。肺部网状、结节状或片状阴影,无双侧肺门肺部网状、结节状或片状阴影,无双侧肺门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肺纤维化,蜂窝肺,肺大泡,肺气肿。肺纤维化,蜂窝肺,肺大泡,肺气肿。四、诊断四、诊断X X线表现线表现-I-I期期X X线表现线表现-II-II期期X X线表现线表现-III-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