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细菌第五节-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893334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PPT
  • 页数:41
  • 大小:75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细菌第五节-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细菌 五节 感染 免疫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五节第五节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的感染与免疫.一、感染分类.二、感染的表现形式:二、感染的表现形式:1、显性传染:当侵入动物机体的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显性传染:当侵入动物机体的病原菌的毒力较强,数量较多,而机体的抵抗力较低时,侵入的病原菌在机体内量较多,而机体的抵抗力较低时,侵入的病原菌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并出现一系列明显的临生长繁殖,对动物机体产生损害,并出现一系列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显性传染,床症状,称为显性传染,2、隐性传染:当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弱,数量不多,而、隐性传染:当侵入的病原菌毒力较弱,数量不多,而动物机体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时,侵入的病原菌只进动物机体

    2、又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时,侵入的病原菌只进行有限的生长繁殖,对动物机体的损害较轻,不出现临床行有限的生长繁殖,对动物机体的损害较轻,不出现临床症状或只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传染。症状或只出现轻微的临床症状,称为隐性传染。3、带菌现象:无论是隐性传染还是显性传染,动物康复、带菌现象:无论是隐性传染还是显性传染,动物康复或痊愈后,病原菌在动物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或痊愈后,病原菌在动物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称为带菌现象。称为带菌现象。呈现带菌状态的动物,称为带菌者。呈现带菌状态的动物,称为带菌者。.三、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与排出三、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与排出 1、病原菌在体内的分

    3、布、病原菌在体内的分布 根据病原菌存在的部位与性质,传染又分为:根据病原菌存在的部位与性质,传染又分为:1)局部传染:病原菌侵入动物机体后,局限于)局部传染:病原菌侵入动物机体后,局限于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局部病理一定部位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局部病理反应,称为局部传染。反应,称为局部传染。2)全身传染:病原菌或其毒素进入血流向全身)全身传染:病原菌或其毒素进入血流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症状,称为全身传染。扩散,引起全身症状,称为全身传染。.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全身传染又可分为:全身传染又可分为:a.毒血症:病原菌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流,毒血症:病原

    4、菌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进入血流,但其有毒产物进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称为毒血症,但其有毒产物进入血流,引起全身症状称为毒血症,如破伤风等。如破伤风等。b.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进入血流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进入血流,但不在血流中大但不在血流中大量繁殖量繁殖,只是短暂经过和存在存在,向组织器官转移,只是短暂经过和存在存在,向组织器官转移,称为菌血症。称为菌血症。c.败血症:病原菌进入血流并转移到全身,在血流和败血症:病原菌进入血流并转移到全身,在血流和全身组织器官中生长繁殖,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称全身组织器官中生长繁殖,引起显著的全身症状,称为败血症。为败血症。d.脓毒血症:化脓性病原菌通过血流散播,

    5、引起多个脓毒血症:化脓性病原菌通过血流散播,引起多个组织器官形成化脓病灶,称为脓毒血症。组织器官形成化脓病灶,称为脓毒血症。.一、正常菌群一、正常菌群概念概念:正常人的正常人的体表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和同外界相通的腔道黏膜腔道黏膜都寄居着的不同种类和数量都寄居着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无害,有些对人还,有些对人还有利有利,称为,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其中以细菌为主,故通称为菌为主,故通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鼻咽腔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肺炎球菌、奈氏菌、

    6、类杆菌等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外耳道外耳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口腔口腔甲,丙型链球菌甲,丙型链球菌 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肠道肠道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阴道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乳杆菌 白念珠菌、类白喉杆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菌非致

    7、病性分枝等非致病性分枝等 皮肽皮肽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眼结膜眼结膜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尿道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肠道的正常菌群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健康青年粪便涂片粪便涂片健康壮年健康壮年粪便涂片粪便涂片健康老年粪便涂片健康老年粪便涂片.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正常菌群的生理学作用 生物拮抗作用生物拮抗作用 营养作用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免疫作用 抗衰老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即作为生

    8、理屏障阻止外来病菌的侵入。即作为生理屏障阻止外来病菌的侵入。机制机制受体竞争(占位性保护)受体竞争(占位性保护)产生有害代谢产物产生有害代谢产物营养竞争营养竞争生物拮抗作用生物拮抗作用.营养作用营养作用即作为抗原既促进免疫器即作为抗原既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又可刺激免疫官的发育,又可刺激免疫应答。应答。即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即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合成。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合成。免疫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抗衰老作用产生抗氧化损伤的生物酶,产生抗氧化损伤的生物酶,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害。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损害。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通过将某些致癌物质转化为通过将某些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通

    9、过激活巨噬细无害物质或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胞发挥免疫功能抑制肿瘤。.二、机会致病菌二、机会致病菌o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o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如免疫抑制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如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及剂、激素、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及射线照射等射线照射等o菌群失调菌群失调.概念:概念: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程中,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菌种间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种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产生的病症。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产生的病症。菌群失调菌群失调.二重感染二重感染o 概念:概念: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

    10、疾病过程中,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发生了另一种新致病菌引起的感染。o 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o 常见疾病:伪膜性肠炎、鹅口疮、肺炎等。常见疾病:伪膜性肠炎、鹅口疮、肺炎等。.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n 微生态平衡: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微生态平衡: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生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的态环境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理性的动态平衡。动态平衡。n 微生态失调: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微生态失调:指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被破坏,间的

    11、平衡在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被破坏,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细菌的致病作用细菌的致病作用.致病性(病原性):致病性(病原性):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细菌能引起感染的能力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毒力毒力 :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称为毒力。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称为毒力。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LD50LD50或半数感染量或半数感染量ID50ID50:在一定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接种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时间内,通过指定接种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菌数或毒素量。基本概

    12、念基本概念.细菌的致病性与抗菌免疫细菌的致病性与抗菌免疫细菌细菌机机体体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抗菌免疫抗菌免疫 结局?结局?.细菌的毒力细菌的毒力细菌侵入宿主的数量细菌侵入宿主的数量细菌侵入的部位细菌侵入的部位 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的致病机制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侵袭力:侵袭力:病原菌有突破宿主皮肤、黏病原菌有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体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包括粘附包括粘附素、荚膜、侵袭素、侵袭性酶类和细素、荚膜、侵袭素、侵袭性酶类和细菌生物被膜等。菌生物被膜等。毒素:毒素:含有损害宿主组织、器官并引含有损害宿主

    13、组织、器官并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的大分子成分。主要起生理功能紊乱的大分子成分。主要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毒力因子毒力因子病原菌毒力的物质基础病原菌毒力的物质基础.(一)侵袭力(一)侵袭力o概念:概念: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扩散的能力。繁殖扩散的能力。o主要包括黏附素、荚膜、侵袭素、侵主要包括黏附素、荚膜、侵袭素、侵袭性酶类和细菌生物被膜等。袭性酶类和细菌生物被膜等。.1.1.黏附素黏附素o一类细菌表面与黏附相关的一类细菌表面与黏附相关的蛋白质蛋白质。o细菌的黏附作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

    14、即细菌的黏附作用需要两个基本条件,即黏黏附素附素和宿主细胞表面的和宿主细胞表面的黏附素受体黏附素受体。o分为分为菌毛黏附素菌毛黏附素和和非菌毛黏附素非菌毛黏附素两大类。两大类。o配体与受体相结合配体与受体相结合的方式在细菌的黏附过的方式在细菌的黏附过程中最为多见。程中最为多见。.细菌菌毛细菌菌毛.2.2.荚膜荚膜o抗吞噬细胞吞噬抗吞噬细胞吞噬o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抗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o黏附作用黏附作用.侵袭性酶类侵袭性酶类o许多细菌可释放侵袭性胞外酶,有利许多细菌可释放侵袭性胞外酶,有利于病原菌的抗吞噬作用并向周围组织于病原菌的抗吞噬作用并向周围组织扩散。扩散。o如致病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透

    15、明质酸如致病性葡萄球菌凝固酶、透明质酸酶等。酶等。.(二)毒素(二)毒素o外毒素外毒素o内毒素内毒素.1.1.外毒素外毒素u来源: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来源:主要由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u化学成分与毒性:蛋白质,不稳定,不耐热,化学成分与毒性:蛋白质,不稳定,不耐热,毒性强,抗原性强。毒性强,抗原性强。u按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分按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方式分为: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三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三类。.常见外毒素常见外毒素 类型类型 外毒素外毒素 细细 菌菌 所致疾病

    16、所致疾病神经毒素神经毒素痉挛毒素痉挛毒素肉毒毒素肉毒毒素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肉毒梭菌破伤风破伤风肉毒中毒肉毒中毒细胞毒素细胞毒素白喉毒素白喉毒素红疹毒素红疹毒素表皮剥脱毒素表皮剥脱毒素TSST-1TSST-1白喉杆菌白喉杆菌A A群链球菌群链球菌金葡菌金葡菌金葡菌金葡菌白喉白喉猩红热猩红热SSSSSSSSTSSTSS肠毒素肠毒素 肠毒素肠毒素 肠毒素肠毒素 肠毒素肠毒素 肠毒素肠毒素霍乱弧菌霍乱弧菌金葡菌金葡菌产毒型产毒型E.coliE.coli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霍乱霍乱食物中毒食物中毒腹泻腹泻食物中毒食物中毒.A A型肉毒毒素面部除皱型肉毒毒素面部除皱.2.2.内毒素内毒素(e

    17、ndotoxin)(endotoxin)o 来源:内毒素是阴性菌细胞壁的来源:内毒素是阴性菌细胞壁的LPSLPS,在菌,在菌体崩解时释放出来。体崩解时释放出来。o 化学成分与特性:由脂类化学成分与特性:由脂类A A、非特异核心多、非特异核心多糖和最外层的寡糖重复单位(糖和最外层的寡糖重复单位(O O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三部分组成。耐热,经甲醛处理后不能成为三部分组成。耐热,经甲醛处理后不能成为类毒素。类毒素。o 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低血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白细胞反应、低血压和休克、压和休克、DICDIC及对机体的保护性效应。及对机体的保护性效应。.G G-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18、)结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结构.内毒素的致病机理内毒素的致病机理.内毒素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内毒素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发热反应发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反应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区别要点区别要点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来源来源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编码基因编码基因质粒、前噬菌体或染色体基因质粒、前噬菌体或染色体基因染色体基因染色体基因存在部分存在部分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从活菌分泌出,少数菌崩解后释出出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细胞壁组分,菌裂解后释出出化学成分化学成分蛋白质蛋白质脂多糖脂多糖稳定性稳定性60608080

    19、,3030分钟破坏分钟破坏160160,2 24 4小时破坏小时破坏毒性作用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效应,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应,引起特殊的临床表现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较弱,各菌的毒性效应大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致相同,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胞增多、微循环障碍、休克、克、DICDIC等等抗原性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甲醛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液处理脱毒形成类毒素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甲醛液不能抗体作用弱;甲醛液不能脱毒形成类毒素脱毒形成类毒素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特性区别外毒素与

    20、内毒素的主要特性区别.二、细菌侵入的数量二、细菌侵入的数量o一般是细菌毒力愈强,引起感染一般是细菌毒力愈强,引起感染所需的菌量愈小;反之则菌量愈所需的菌量愈小;反之则菌量愈大。大。.三、细菌侵入的途径三、细菌侵入的途径o各种致病菌都有其特定的侵入部位,各种致病菌都有其特定的侵入部位,这与致病菌需要特定的生长繁殖的微这与致病菌需要特定的生长繁殖的微环境有关。环境有关。o有一些致病菌的适宜的侵入途径不止有一些致病菌的适宜的侵入途径不止一个,称为多途径感染病原菌。如结一个,称为多途径感染病原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和炭疽芽胞杆菌。核分枝杆菌和炭疽芽胞杆菌。.机体的抗细菌免疫o 1、体表的防御o(1)机械的阻挡和清除作用:如皮肤,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定向摆动,大小便等o(2)分泌液中化学物质:如胃酸对霍乱弧菌等o(3)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抗毒性免疫o 机体的抗毒素分子与外毒素结合成免疫复合物,可被免疫细胞吞噬,并降解外毒素,使毒素不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抗菌性免疫o 1、抑制细菌的呼吸作用o 2、抗体,补体介导的溶菌作用o 3、调理作用o 4、胞内感染的细胞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细菌第五节-细菌的感染与免疫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9333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