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九章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九章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原 生物学 免疫学 第九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九章厌氧性细菌第九章 厌氧性细菌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指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厌氧性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内,是人体正常菌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容易引起相关部位的内源性感染。根据菌体能否形成芽胞,可将厌氧性细菌分为两大类:有芽胞的厌氧梭菌属和无芽胞厌氧菌,前者主要引起外源性创伤感染,后者可引起内源性感染。第一节厌氧芽胞梭菌属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概述厌氧芽胞梭菌属(Clostridium)包括118个种,革兰氏染色阳性,有芽胞。此菌主要分布在土壤及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大部分为腐生菌,有个别菌种可引起人类疾病,如破伤风梭菌、产
2、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C.tetani)是破伤风的病原菌。本菌寄生于人与动物的消化道中,经粪便污染土壤,其芽胞可在土壤中存活数年。细菌可侵入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破伤风。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本菌为革兰氏阳性细长杆菌,一般长25 m,宽0.31.5 m,在菌体一端形成膨起、正圆形、大于菌体的芽胞,使整个细菌呈鼓槌状,芽胞形成后易转为革兰氏阴性;有周鞭毛,无荚膜。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一)生物学特性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本菌为专性厌氧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移行生长,呈薄膜状菌膜。在庖肉培养
3、基中培养,液体部分微混,疱肉变色,有腐败臭味。3抵抗力芽胞抵抗力强,通常能耐煮沸1小时,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高压蒸汽121.3经1530分钟、干热160170经12小时、5%苯酚经15小时可将芽胞杀死。其繁殖体对青霉素敏感。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n1致病条件n破伤风梭菌芽胞对伤口污染率较高,但能否引起感染并致病,取决于感染局部能否造成厌氧微环境。n伤口深而窄,混有泥土和异物,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都是厌氧环境形成的条件。(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n2致病机制与所致疾病n 破伤风梭菌只在感染局部
4、繁殖,不向周围及血液扩散,合成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是一种外毒素,被吸收入血,形成毒血症而发病。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很强,对人的致死量小于1 g,不耐热,65经30分钟可被破坏,也易被蛋白酶分解。毒素经运动神经终板吸收,沿神经纤维间隙逆行至骨髓前角细胞,上行至脑干;也可经淋巴液和血液到达中枢神经系统。毒素能与脊髓及脑干抑制性神经细胞突触末端的神经节苷脂结合,封闭脊髓的抑制性突触,阻止神经细胞抑制性介质的释放,破坏正常的抑制性调节功能,使脊髓前角细胞兴奋冲动可下达,但抑制性反馈信息不能传递,导致机体受刺激时伸肌与屈肌同时强烈收缩,使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第一节 厌氧
5、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n2致病机制与所致疾病n 本病潜伏期不定,可从几天至几周,平均714天。发病早期有发热、头疼、肌肉酸痛、流涎、出汗和激动等前驱症状;接着出现局部肌肉抽搐、咀嚼肌痉挛、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继而颈部肌肉、背部肌肉和肢体肌肉发生强直性痉挛,身体出现典型的角弓反张。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还可产生心律失常、血压波动、面部发绀和呼吸困难,最终窒息死亡。(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n3免疫性n机体对破伤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主要是抗毒素的中和作用。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病愈后的患者仍需注射类毒素,使其获得免疫力。(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第一节 厌
6、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三)微生物学检查根据破伤风的典型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故一般不做细菌学检查。必要时可做伤口坏死组织或渗出液涂片镜检,或接种于疱肉培养基进行培养,然后取培养物滤液做毒性试验。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四)防治原则1非特异性预防正确处理伤口,及时进行清创、扩创,防止厌氧环境的形成,是重要的非特异性防治措施。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四)防治原则2特异性防治对儿童、军人和其他易受外伤的人群要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进行主动免疫;对6个月至6岁儿童可采用白百破三联疫苗;对伤口较深且污染者,应肌内注射1 5003 000单位的破伤风抗毒素(TAT)做紧急预防。
7、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一、破伤风梭菌(四)防治原则2特异性防治对已发生破伤风的人需用TAT治疗,原则是早期足量,因毒素一旦与神经组织结合,抗毒素即失去中和作用,一般需用10万20万单位。TAT是马血清制品,注射前须做皮试,以防超敏反应的发生,必要时需采用脱敏疗法。近年来,使用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其疗效优于TAT,且不引起超敏反应。此外,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破伤风梭菌在伤口中繁殖。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与动物的消化道,芽胞常存在于土壤中。根据产生的外毒素种类,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B,C,D,E五个型别,其
8、中A型是引起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也可引起食物中毒;C型可引起坏死性肠炎。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产气荚膜梭菌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大小为(0.61.5)m(35)m,两端钝圆,组织中可呈链状排列。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直径小于菌体横径。在体内产生明显荚膜,无鞭毛。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一)生物学特性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本菌为专性厌氧菌,血平板表面呈现中等大小的光滑菌落,出现双层溶血环,为两种溶血素的作用结果,内环为由毒素引起的完全溶血,外环为毒素引起的不完全溶血。在疱肉培养基中生长迅速,肉渣呈粉红色,肉汤浑浊,并产生大
9、量气体。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并产生大量气体冲击凝固的酪蛋白使其呈蜂窝状,气势凶猛,这种现象被称为“汹涌发酵”,为本菌鉴别的主要特征。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n1致病物质n产气荚膜梭菌能产生多种侵袭性酶和外毒素,主要有以下几种。n(1)卵磷脂酶(毒素),卵磷脂酶能分解细胞膜的磷脂,破坏细胞膜,引起溶血、组织坏死与血管内皮的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组织水肿。(二)致病性n(2)胶原酶(毒素),胶原酶能分解肌肉及皮下组织的胶原蛋白,使局部组织崩解。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n1致病物质n(3)透明质酸酶(毒素),透明质酸酶能分解细胞间质中的透明
10、质酸,使局部组织疏松,有利于细菌的扩散。n(4)毒素,毒素可引起组织坏死。n(5)DNA酶,DNA酶能使细胞DNA分解,降低坏死组织黏稠度。n(6)肠毒素,有些菌株产生肠毒素,为不耐热的蛋白质,主要引起腹泻。(二)致病性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n2所致疾病n(1)气性坏疽n气性坏疽是严重的创伤感染性疾病,大多由A型引起,多见于战伤、伤口污染的骨折及软组织损伤。以局部组织坏死、气肿、水肿、恶臭、剧痛及全身中毒症状为主要特征。(二)致病性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n2所致疾病n(1)气性坏疽n本菌的致病条件与破伤风梭菌相同,需伤口形成厌氧环境。病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
11、多种侵袭性酶和毒素,导致组织溶解、细胞坏死、出血、炎症、水肿并伴随气肿,造成局部组织内压力增高,影响肢体血液循环与供应,加速远端肢体坏死并伴有恶臭。毒素入血造成毒血症、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患者死亡。(二)致病性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n2所致疾病n(2)食物中毒nA型产气荚膜梭菌可产生肠毒素,污染食品后可引起以腹痛、恶心及吐泻为特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12天后自愈。(二)致病性n(3)坏死性肠炎n坏死性肠炎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产生的肠毒素引起。发病急,有腹痛、腹泻及血便。要注意与菌痢和出血性肠炎相区别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三)微生物学检查1直接涂片镜检直接涂片
12、镜检是极有价值的快速诊断法。取创伤分泌物及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大杆菌,白细胞甚少且形态不典型,并伴有其他杂菌,通过这些特点即可做出初步确诊。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三)微生物学检查2分离培养与动物试验必要时将标本做厌氧培养,取可疑菌落进一步鉴定,根据汹涌发酵现象及动物试验做细菌镜检等鉴定。食物中毒时可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粪便中的肠毒素。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二、产气荚膜梭菌(四)防治原则目前尚无预防用的类毒素。预防措施主要是及时对伤口进行清创、扩创,防止微厌氧环境的形成。使用大剂量青霉素杀灭病原菌和其他细菌,也可用高压氧舱法治疗气性坏疽。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
13、菌属三、肉毒梭菌.肉毒梭菌(C.botulinum)广泛存在于土壤、海洋沉积物及动物粪便中。污染本菌的食品在无氧条件下可产生肉毒毒素,引起食入者肉毒毒素中毒,出现独特的神经中毒症状,死亡率极高。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三、肉毒梭菌(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肉毒梭菌为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两端钝圆,(0.91.2)m(46)m,无荚膜,有周身鞭毛。芽胞呈椭圆形,宽于菌体,位于次极端,使菌体呈网球拍状。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三、肉毒梭菌(一)生物学特性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本菌严格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GAM血平板上形成白色粗糙的较大菌落,有溶血环。在疱肉培养基中生长,可消化肉渣,使之变黑,有腐败恶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