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品课件:治则治法(2018年版) - 4课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精品课件:治则治法(2018年版) - 4课时.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精品课件:治则治法2018年版 4课时 医学 精品 课件 治则治法 2018 年版 课时
- 资源描述:
-
1、2023-1-201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而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准绳,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针灸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治法是在一定治则指导下制定的针对疾病与证候的具体治疗大法及治疗方法,其中治疗大法是较高层次的。治疗方法是指具体治疗办法,也可以是治疗措施。2023-1-202 治则治法研究的意义治则治法研究的意义 治则治法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的中心环节。对治则治法的研究对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阐明证的病理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2023-1-203 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 从
2、远古时代的治法开始,随着实践的积累,中医从远古时代的治法开始,随着实践的积累,中医学逐渐有了治则的内容,学逐渐有了治则的内容,内经内经集先秦治则治法研集先秦治则治法研究之大成,提出究之大成,提出治病求本、标本论治、正治反治、扶治病求本、标本论治、正治反治、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正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等治则的基本内容,由等治则的基本内容,由此奠定了治则治法的理论基础。此奠定了治则治法的理论基础。2023-1-204 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记载了不少药物,为治则治法的发记载了不少药物,为治则治法的发展奠定了药物基础,辨证论治大师张仲景,创制了不展奠定了
3、药物基础,辨证论治大师张仲景,创制了不少著名的方剂,为治则治法奠定了方剂基础。少著名的方剂,为治则治法奠定了方剂基础。2023-1-205 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金元时期金元时期中医治则治法理论渐趋完善(金元四大家)创立了不同的治则中医治则治法理论渐趋完善(金元四大家)创立了不同的治则治法流派。治法流派。朱丹溪朱丹溪 滋阴派滋阴派 在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李东垣李东垣 补土派补土派 治疗上当以升发脾阳为主。“内伤脾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由生”张从正张从正 攻下派攻下派 主要有汗、吐、下三法。刘完素刘完素 寒凉派寒凉派,治疗上以清热通利为
4、主,善用寒凉药物。(六气皆可(六气皆可从火化)从火化)2023-1-206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中医治则治法理论长足发展中医治则治法理论长足发展 李中梓李中梓 重视阴阳水火的相互关系,提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的论调。张介宾张介宾 提出以温补为主要治则的新思想,治疗重在滋阴补阳。吴又可吴又可 提出了“客邪贵乎早逐”的基本原则,主张“急证急攻”叶天士叶天士 论述了温病的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提出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2023-1-207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治则治法的源流研究清末清末以来治则
5、治法研究更趋完备以来治则治法研究更趋完备 王清任王清任 确立了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为后世医家所推崇。王泰林王泰林 总结出治肝三十法,丰富了中医肝病的治疗手段。唐容川唐容川 提出了止血、宁血、消瘀、补虚的治血四法。2023-1-208治则的定义治则的定义 治则治则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是用以指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是用以指导治法的纲要。导治法的纲要。2023-1-209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法则,又称“治治之大法之大法”。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根据四诊(望、
6、闻、问、切)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在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对疾病进行全面地分析、综合与判断的基础上,而制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订出来的对临床立法、处方、遣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它上承诊断、下启治法,联系临床,是的治疗规律。它上承诊断、下启治法,联系临床,是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的桥梁。理论与临床密切联系的桥梁。2023-1-2010 治法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2023-1-2011 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它从属于一定治疗原则。例如,各种疾病从邪正关系它从属
7、于一定治疗原则。例如,各种疾病从邪正关系来说,不外乎邪正斗争、消长、盛衰的变化。因此,来说,不外乎邪正斗争、消长、盛衰的变化。因此,在治疗上,扶正祛邪就成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在治疗上,扶正祛邪就成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在这一总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所采取的益气、养血、总的原则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所采取的益气、养血、滋阴、补阳等方法,就是扶正的具体方法,而发汗、滋阴、补阳等方法,就是扶正的具体方法,而发汗、吐、下等方法,则是祛邪的具体方法。吐、下等方法,则是祛邪的具体方法。2023-1-2012 治法包括内治和外治两个方面。治法包括内治和外治两个方面。内治法包括内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
8、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清、消、补八种方法。八种方法。2023-1-2013治治 则则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正治反治正治反治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 因时因时 因地因地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 2023-1-2014 预预 防防 为为 主主 素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四气调神大论云:云:“是故圣人不治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不亦晚乎”。治未病治未病20
9、23-1-2015未病先防未病先防(相当于一(相当于一 级预防)。级预防)。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加强锻指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同时能动地适炼,增强体质,颐养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维护应客观环境,避免致病因素的侵害,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维护人体健康。人体健康。既病防变既病防变(相当于二级预防)。指在疾病发生后,要早期诊断,(相当于二级预防)。指在疾病发生后,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或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扩散。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转变,或防止传染性疾病的扩散。
10、2023-1-2016张仲景的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金匮要略中就有中就有“见肝之病,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传脾,当先实脾”如肝气郁结,除精神郁如肝气郁结,除精神郁闷,胸胁苦满等症状,闷,胸胁苦满等症状,还常出现纳差,食减,还常出现纳差,食减,腹胀等脾病症状,故治腹胀等脾病症状,故治肝病之时,常加用健脾肝病之时,常加用健脾之法。之法。2023-1-2017治治 则则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正治反治正治反治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 因时因时 因地因地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 2023-1-2018治 病 求 本 “治病必求于本治病必求于本
11、”(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本,本质、本原、根本、根源。治病求本,就是在治本,本质、本原、根本、根源。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则。2023-1-2019治治 病病 求求 本本 外感血虚肝阳上亢瘀血痰湿头痛2023-1-2020治治 病病 求求 本本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纪故
12、治病必求阴阳。故治病必求阴阳。阴平阳秘,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阳阴阳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失调是人体失去生理状态而发生病理变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化的根本原因,治疗疾病就是要解决阴阳失调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阳失调的矛盾,使之重归于新的动态平衡。衡。2023-1-2021 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阴阳平衡是生命活力的根本。阴阳平衡则人健康、有神;阴阳失衡人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就会患病、早衰,甚至死亡。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
13、,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生命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生命阴阳平衡的含义是脏腑平衡、寒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2023-1-2022治治 则则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正治反治正治反治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 因时因时 因地因地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 2023-1-2023 正
14、 治 反 治2023-1-2024正正 治治 法法 正治法正治法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其本质相一指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其本质相一致时,采用逆其病势的方药进行治疗的一种法则。致时,采用逆其病势的方药进行治疗的一种法则。热者寒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寒者热之 虚者补之虚者补之 实者泻之实者泻之2023-1-2025反反 治治 法法 反治法反治法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其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其本质不相一致而出现一些假象时,采用本质不相一致而出现一些假象时,采用顺其病势的方药进行治疗。顺其病势的方药进行治疗。2023-1-2026反反 治治 法法 热因热用热因热用 用温热药治疗热证用温热药治疗热证 (真寒假热)。真寒假热
15、)。例:由于内脏虚寒,阴邪太盛,格阳于外例:由于内脏虚寒,阴邪太盛,格阳于外而反见发热、面红的,则属假热,当用温热药而反见发热、面红的,则属假热,当用温热药治疗。治疗。2023-1-20272023-1-2028反反 治治 法法 寒因寒用寒因寒用 用寒凉药治疗寒证(真热假寒)。用寒凉药治疗寒证(真热假寒)。例:热邪内炽,里热太盛,阳郁于内,格例:热邪内炽,里热太盛,阳郁于内,格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证候。当用寒凉药治其阴于外,出现四肢厥冷证候。当用寒凉药治其假寒之证,就是以寒治寒的假寒之证,就是以寒治寒的“寒因寒用寒因寒用”。2023-1-2029反反 治治 法法 塞因塞用塞因塞用 用补益药治疗
16、闭塞不通的证候。用补益药治疗闭塞不通的证候。例:中气不足,脾虚不运所致的脘腹胀满,因其病的本质为虚,例:中气不足,脾虚不运所致的脘腹胀满,因其病的本质为虚,采用补中益气健脾的方法从其闭塞而治。采用补中益气健脾的方法从其闭塞而治。气虚血枯引起闭经,不用通经的方法,而用补气养血的方药气虚血枯引起闭经,不用通经的方法,而用补气养血的方药治疗,这些都是以补开塞的治疗,这些都是以补开塞的“塞因塞用塞因塞用”。2023-1-2030反反 治治 法法 通因通用通因通用 用通利的方法治疗通泄的证候。用通利的方法治疗通泄的证候。例:因饮食积滞所致的腹泻,用消导通下方药治疗。例:因饮食积滞所致的腹泻,用消导通下方
17、药治疗。因瘀血所致的崩漏,用活血逐瘀方药治疗,都属因瘀血所致的崩漏,用活血逐瘀方药治疗,都属“通因通用通因通用”。2023-1-2031反反 治治 法法 反治法反治法,主要是顺从疾病所反映于外的证候而治,主要是顺从疾病所反映于外的证候而治,与正治法相反,实质上是在治病求本原则的指导下,与正治法相反,实质上是在治病求本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疾病的本质而灵活运用的一种治疗法则,是正治针对疾病的本质而灵活运用的一种治疗法则,是正治法在特殊情况下的体现。法在特殊情况下的体现。2023-1-2032 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的,同属正治与反治,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的,同属于治病求本的范畴。但是,
18、正治与反治的概念有别,于治病求本的范畴。但是,正治与反治的概念有别,方法上有逆从之分。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相符者,采方法上有逆从之分。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相符者,采用正治;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的属性不完全一致者,用正治;病变本质与临床表现的属性不完全一致者,则适于用反治。由于在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本质与则适于用反治。由于在临床上,大多数疾病的本质与其征象的属性是相一致的,因而,正治是最常用的一其征象的属性是相一致的,因而,正治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法则。种治疗法则。2023-1-2033治治 则则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正治反治正治反治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
19、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 因时因时 因地因地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 2023-1-2034标标 本本 缓缓 急急 标标,即现象;,即现象;本本,即本质。,即本质。本本标标正邪正邪正气正气邪气邪气病因、症病因、症状状病因病因症状症状病变部位病变部位内脏内脏体表体表发病先后发病先后旧病旧病新病新病原发病原发病继发病继发病2023-1-2035标标 本本 缓缓 急急 中医治病的总原则固然是中医治病的总原则固然是治病求本治病求本,但临,但临床上还得对标、本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标本缓床上还得对标、本进行具体分析,根据标本缓急而确定具体治疗步骤,或急而确定具体治疗步骤,或“急则治其标急则治其标”,或或“缓则治其本缓则
20、治其本”,或,或“标本同治标本同治”。2023-1-2036标标 本本 缓缓 急急 急则治标急则治标 标病甚急,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及患者生标病甚急,不及时治疗就会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整个治疗的进行,这时就应先治标病。命或影响整个治疗的进行,这时就应先治标病。例:肝病患者,出现腹水胀满、呼吸喘促、二便不利,就应先例:肝病患者,出现腹水胀满、呼吸喘促、二便不利,就应先利尿逐水治其标,待缓解后再养肝保肝治其本。利尿逐水治其标,待缓解后再养肝保肝治其本。癌症化疗病人,白细胞、血小板低下,先解决目前问题。癌症化疗病人,白细胞、血小板低下,先解决目前问题。2023-1-2037标标 本本 缓缓 急急 缓则治本
21、缓则治本 用于病势较缓的病证用于病势较缓的病证 。例如:肺结核病人例如:肺结核病人 阴虚肺燥,阴虚肺燥,午后发热、咳嗽标。午后发热、咳嗽标。阴虚本。阴虚本。治疗时不应把重点放在退热止咳以治标,而应着重滋阴润肺以治本。治疗时不应把重点放在退热止咳以治标,而应着重滋阴润肺以治本。解决了阴虚肺燥,发热、咳嗽等症状也就自行消失。缓则治本,是在病解决了阴虚肺燥,发热、咳嗽等症状也就自行消失。缓则治本,是在病势较缓时以治本为先。势较缓时以治本为先。2023-1-2038 标标 本本 缓缓 急急标本同治标本同治标病、本病俱急,在时间和条件上又不允许单治标标病、本病俱急,在时间和条件上又不允许单治标或单治本时
22、所采用的一种治则。或单治本时所采用的一种治则。例:肾阳不足的浮肿患者复感风寒出现恶寒无汗、咳嗽胸满、腰痛尿例:肾阳不足的浮肿患者复感风寒出现恶寒无汗、咳嗽胸满、腰痛尿少、全身浮肿等,病之本在肾虚水泛,病之标为风寒束肺,两者俱急。少、全身浮肿等,病之本在肾虚水泛,病之标为风寒束肺,两者俱急。这时需解表宣肺与温阳化水同时并举,这就是标本同治。这时需解表宣肺与温阳化水同时并举,这就是标本同治。2023-1-2039 标标 本本 缓缓 急急 一般来说,凡病势发展缓慢的,当从本治;一般来说,凡病势发展缓慢的,当从本治;发病急剧的,首先治标;标本俱急的,又当标发病急剧的,首先治标;标本俱急的,又当标本同治
23、。总之,临床上必须以本同治。总之,临床上必须以“动动”的观点来的观点来处理疾病,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借以确定治疗处理疾病,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借以确定治疗的先后缓急。的先后缓急。2023-1-2040治治 则则 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 正治反治正治反治 标本缓急标本缓急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同病异治同病异治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 因时因时 因地因地 因人制宜因人制宜 2023-1-2041扶扶 正正 祛祛 邪邪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斗争的过程,斗争的过程,邪胜正则病进,正胜邪则病愈
24、邪胜正则病进,正胜邪则病愈。2023-1-2042 在临床应用扶正祛邪原则时,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正邪双方相互消长盛衰的情况,根据正邪在矛盾斗争中所占的地位,决定扶正与祛邪的主次、先后。或以扶正为主,或以祛邪为主,或是扶正与祛邪并举,或是先扶正后祛邪,或是先祛邪后扶正。在扶正祛邪同时并用时,应以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为原则。2023-1-2043扶扶 正正 祛祛 邪邪 扶正扶正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增强体质,使用扶助正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提高抗病能力,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虚者补之虚者补之”祛邪祛邪用攻泻等驱逐邪气的
25、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用攻泻等驱逐邪气的药物或其他疗法以祛除病邪,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病邪,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实者泻之实者泻之”2023-1-2044扶扶 正正 祛祛 邪邪 扶正扶正临床上可根据病人正虚的具体情况,临床上可根据病人正虚的具体情况,运用运用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治法。等治法。祛邪祛邪临床上可根据病人邪实的具体情况,运临床上可根据病人邪实的具体情况,运用用发汗、攻下、清热、温寒、消导发汗、攻下、清热、温寒、消导等治法。等治法。2023-1-2045 扶扶 正正 祛祛 邪邪 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