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纪录片创作(第三版)》课件 第七章.ppt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4876480
  • 上传时间:2023-01-20
  • 格式:PPT
  • 页数:31
  • 大小:54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纪录片创作(第三版)》课件 第七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纪录片创作第三版 纪录片创作第三版课件 第七章 纪录片 创作 第三 课件 第七
    资源描述:

    1、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第七章第七章 目录目录第一节采访第二节采访方法与作品风格第三节采访与创作主体意识第四节拍摄中的主观干预第五节“重现”与“情景再现”第六节交友拍摄与偷拍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第一节 采访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一节 采访 在纪录片创作中,“采访”一词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体现着物质决定意识的规律。传统的采访,又称先期采访,即拍摄前的采访。其任务是搜集材料,拟定拍摄提纲。详细提纲也称“拍摄脚本”,它甚至把要拍摄的内容规定为不同景别和不同光线效果的画面,让摄影师逐一拍摄。这样,前期创作又往往形成采访、拟提纲和拍摄几个阶段。这种采访,在

    2、摄影、录音器材极其昂贵笨重的时代,有其不可或缺的必要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减少器材的消耗浪费。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一节 采访一、先期采访 先期采访与传统采访大体相同,依据选题策划进行:有明确采访对象,包括人物、单位和地区;有具体采访提纲,即采访内容要点;有向采访对象搜集文字和形象材料的计划。先期采访的要求是:具体对有关事件及其时间、地点、人名、数字等,力求清楚、详细、明白。全面对所采访内容力求做全面系统了解(先不管将来使用多少)。深入对核心内容的相关背景、深层含义和关键人物进行深入了解。细致抓住要害、细微处详细采访。扩展请采访对象提供其他采访对象和渠道、线索,扩展采访对象和采

    3、访内容。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一节 采访二、拍摄采访 对纪录片而言,拍摄、录音才是真正的纪实采访。今天常用的跟踪事件过程的即兴拍摄采访是不经先期采访,而 是在大体确定选题内容范围的基础上带机拍摄采访。这种采访只有在摄录设备一体化、轻型化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虽不排除口问、笔记,却以基本内容见诸有声有色的场景、重要内情出自被摄者之口为特点。正是这种拍摄采访,使纪录片的直观性、逼真性达到极致而别具独特优势,被各种写实学派视为有效法宝,成就了许多写实纪录片佳作。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一节 采访二、拍摄采访这种采访对作者的要求是:()宏观把握心中有数:对采访内容有总体了解和

    4、评价。()预见性和应变能力:对未知结果的事件发展进行跟踪拍摄;抓住关键性内容,不受一般化过程迷惑。()拍摄技术娴熟:熟练地运用“挑”、“等”、“抢”等拍摄技巧和隐藏拍摄(偷拍)。()有声画并重的意识:以视听并重完整实施现场摄录。()有捕捉“第一感觉”的意识: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有的“意外”感、新奇感。()有细节描写的意识:关键处详细拍摄,构成细节铺陈。()以容忍“技术粗糙”为艺术策略:为抢到珍贵内容,在不用人工光照明、不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拍摄,即使光线不理想、镜头摇晃也在所不惜。()有章、节、段落意识和后期编辑意识:景别、角度、长度的确定,充分考虑后期编辑需要,乃至尽量提供具有“句号”性的画面,供

    5、章节段落使用。()拍摄之外辅以必要的相关材料搜集等。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第二节 采访方法与作品风格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二节 采访方法与作品风格 先期采访主要用于各种写意风格的创作,如文献型、政论型、文学型、音乐型、娱乐型等观念型的作品。拍摄采访则适合那些突发事件和发展中的故事等客观记录型作品,如报道型纪录片。写意风格追求作品主题突出、思想深刻、旗帜鲜明。为了这一目标,在创作方法上,应十分重视综合手段,对摄影造型、现场声、解说词写作和音乐无不精心创作;对章节结构、节奏变化、高潮铺陈等也刻意营造。优秀的写意风格之作追求影视艺术综合审美效果,追求摄影造型、华美的解说词

    6、,颇能赢得特定观众群的喜爱。为此,要求全面深入地先期采访便是合情合理的了。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二节 采访方法与作品风格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创作方法上便强调以摄影、录音纪实为基本手段;淡化,甚至不用解说词;少用,或完全不用音乐;采用平铺直叙的结构、开放性的结尾,反对营造高潮、悬念。为了这一目标,写实风格不仅在理论上反对扮演、重拍,甚至故意避免某些先期采访,刻意追求“突然袭击”式地直奔特定对象,用拍摄、录音采访捕捉主体和客体双重“第一感觉”:被摄者在镜头前的自然反应,包括不同程度的惊疑、恐惧、拒拍等自然情绪都在捕捉之列。为此,隐藏拍摄和偷拍被视为有效手段。其实,写实风格的创作并非

    7、一概地排斥先期采访,而是把它分解于选题策划和拍摄采访当中了。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第三节 采访与创作主体意识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三节 采访与创作主体意识 如何理解、处理纪录片的真实性必然直接影响作品的面貌,因而有必要从采访、拍摄之始就有明确主见。在纪录片话题中,“主观”和“客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语汇,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无非是从不同角度强调其对作品思想与效果的重要作用。无疑,这些语汇还将长久地高频率地使用下去。值得反复指出的是,纪录片不存在纯客观和绝对真实。纪录片永远离不开创作主体的主观意识和主观作用(手法),立场、观点的客观性只具相对性,要追求的是自然效果和逼近真

    8、实,要反对的是过分外露的主观色彩。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三节 采访与创作主体意识 世纪年代以前,先驱人物就强调纪录电影是一把榔头,不是一面镜子(格里尔逊语)。这把榔头是主观与客观的合金制品。其实,越是自诩绝对客观者,越是主观。因为他通过主观追求和特定手法把事物描写成令人信服的“如此这般”,而不是别的样子。这是被巧妙包装了的主观、客观化了的主观、博取信任的主观、高度艺术化了的主观。只要它的内容健康有益,便不失为有价值的手法。纪录片制作人应该具有关注和直接参与人类各种基本问题的意识,通过自己的作品与公众对话,为公众说话。这种主观没有什么不好,也没有必要忌讳。不可被“不要主题”、“没

    9、有主张”、“客观记录没有目的”之类的口号所迷惑。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第四节 拍摄中的主观干预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四节 拍摄中的主观干预 作为艺术创作,绝对不“干预”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干预”一语是一个缺乏固定内涵的概念,也是又一个充满褒贬争议的概念。每个人的理解和“干预”方式、程度差别颇大,不能简单地判定是非。广义而言,创作过中与被采访者的接触、对内容的选择、拍摄中的取舍、访谈时的提问等都是“干预”。干预是主观意识的体现。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四节 拍摄中的主观干预拍摄现场的“干预”差异颇大,首先与作品题材性质有关。一个美

    10、国摄制组拍摄中国农民新居,请主人在小楼阳台上接受采访谈话,编导请人安排画面背景里出现水牛和鸭群,以装点农村环境之类,并无不可。某些新闻性很强的题材(包括重要政治事件、追捕、战斗之类)不容许“干预”,只能充分抢拍或隐藏拍摄。其实“干预”与否、如何“干预”往往首先与题材内容有关,不必一概而论。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四节 拍摄中的主观干预对“干预”的态度又是不同风格的区别之一。有人就曾对半个世纪的乡恋中韩国留学生与前日军慰安妇李天英会面、计划回国探亲、到山东寻访中国养父坟墓等内容提出异议,说这“是记者制造的新闻”。有人说壁画后面的故事中某些内容的发展、跟踪,是“记者制作了生活”,等等

    11、。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它关系到纪录片创作中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事态追踪”和“拓展内容”的问题,也关系到如何看待当今传播领域中广泛存在的“轰动效应”、“连续报道”、“舆论参与”等传媒功能和现象。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四节 拍摄中的主观干预 重要社会新闻常常产生连续报道,也常常在连续报道的基础上产生优秀纪录片。这样的例子国内外都很多。这也是电视新闻与纪录片本属同一母体、有切割不断的亲缘关系的佐证。一个重要事件的报道引出新的热点(新闻动态),热点之间是传媒的采访活动,形成连续反响便是“舆论参与”的活动与作用。问题是纪录片前期创作中如何注意并利用这些环节。纪录片作者既要善于及时

    12、抓住传媒同行提供的新的重要环节巧做文章,也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活动,及时把采访、传播所引发的反应顺手拍下。这是舆论参与的正常有效行动,也是影视纪实艺术创作所特有的“追踪”手法。前期采访拍摄不厌其详,与选题有关的各种反响要广征博取,后期编辑才有充分选择材料的余地。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重现”是将某一特定人物过去的有意义的经历由本人重新演示进行拍摄。一般是限于一个人的经历时隔不久、环境无大变化,“重现”的内容与整个作品内容没有明显视觉差异,即对象“自身”经历的重演。时隔较久,环境变化,当事者形象面

    13、目全非,或涉及人物较多的内容,则不宜重演。“重现”是画龙点睛地突出某些特定时空、特定内容,包括删繁就简,适当集中,而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复制。北方的纳努克中破冰捕海豹和造冰屋的情节,是典型生活内容的“重现”,具有特殊的戏剧效果,比一般客观记录更集中、更典型。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情景再现”,又称“模拟再现”、“搬演”、“扮演”,是由他人扮演时过境迁的特定重要情节,或者运用光影声效造型,再现某种特定历史性时刻的环境氛围,作为对形象叙事的衔接和强调。“模拟再现”一般用于历史题材和人类学纪录片的拍摄。在我国,一些作品也做了有益的尝试。在历史人物片李大钊中,

    14、表现李大钊为躲避军阀迫害,栖身偏远山乡仍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译著,就是仅用一盏油灯一张旧桌营造出环境气氛,是高度象征性“再现”。共产党宣言中再现马克思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也使用了同样的手法。这种高度简练、以虚代实的“再现”手法,起到了衔接历史与现实的作用。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虽是扮演,却与影视表演艺术有原则性的不同。后者纵然是历史事实,也必须服从总体艺术典型化的真实,历史真实基础上的虚构和卓越表演是基本手段。纪录片的“模拟再现”则必须服从总体纪实基调。“模拟再现”虽是扮演却要控制表演。一部史学片“再现”的篇幅过长,历史人物的表演过实过多,会破坏总体纪实

    15、的完美性,甚至“弄真成假”,难免影响作品的文献价值。“情景再现”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是纪录片讲故事的一种辅助手段。以人物、实物光影造型模拟环境,乃至请人重演特定人物(事件)昔日的重要细节,以弥补纪实形象资料之不足。“情景再现”在人类学影片中有时出现整个篇章乃至整部作品的重演。那是考察和写史的结合,是对“已逝”现象的“复制”,是特殊的影视纪实艺术,而不是虚构影视艺术。重要“考古”性题材特定内容的“模拟再现”模拟演示与跟踪纪实相结合,既是对考古成果的记录,又是对历史之谜的破译,呈现出一种特有的“模拟美感”。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16、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事实证明,同类选题用或不用“模拟再现”都可以完成创作。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周年,几个版本的“郑和”系列长片同年播出。有的作品运用大量“模拟再现”手法,努力把一个古老的故事讲得生动有趣。其中由吴建宁任总编导的郑和下西洋(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中共南京市委、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则坚持不用这种手法。这部小时的巨作,取材于亚、非、欧澳四大洲个国家,除篇幅的三维动画,基本内容由历史遗址、文物、档案和现场访谈构成。大量第一手历史地理珍闻趣事、古今信息,谱写成了一部绚丽多姿的国际交流史诗,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远非一般华丽肤浅的“再现”所能比。有人问,作品为什么没有使用“情景再

    17、现”手法,吴建宁说,纪录片吸引他的是真实的力量,以及它所蕴涵的文献价值。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成功的真实再现大多都注意如下几点()少而精:在一部作品中,再现越少越好。()简而约:每一笔“再现”惜墨点睛,高度简洁、集中,并融入相关史料之中。()以虚代实:能以光影、声音效果完成者,避免用真人实景;在出现特定人物时,巧用侧影、光影、动作;不轻易用表演者正面近景、特写。()不用明星。()缺乏新意的“情景再现”,有不如无。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第六节 交友拍摄与偷拍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一、交友拍摄 交友拍摄

    18、是通过先期深入生活,作者把自己置于被采访者之中,与他们成为熟人,甚至成为彼此信赖的朋友,被采访者因而消除了对作者(对镜头)的陌生感和戒备心理,甚至忘了作者和镜头的存在。这时,他拍到的东西便可能是最自然、生动的。交友拍摄是一种好方法,更是一种好作风。以至诚待人和充分地深入生活,甚至是长时间地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有助于达到对某种生活和人物的深入理解,从而更加清楚地知道该拍什么,不该拍什么。信任使人们以常态相对,直至消除禁忌,向拍摄者袒露胸臆、公开秘密,从而使拍摄者拍到最真实、最珍贵的材料。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二、偷拍 偷拍,也叫隐藏拍摄,目的也是摄

    19、取自然状态。这种方法可以远溯到世纪年代苏联的“电影眼睛”派(详见第二章第二节),以不暴露摄影机、隐秘摄取人物形象为特点。技术设备的进步为偷拍偷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产生过许多好作品和精彩篇章。偷拍偷录所得往往是各种没有外力影响的典型的自然状态,对表现特定的人和事具有特殊效果,在揭露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诸如制假售假、滥用职权等劣行丑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上显示了特殊威力。第七章第七章 采访与拍摄采访与拍摄 第五节“重视”与“情景再现”二、偷拍 注意事项首先,应该区别自由场合还是非自由场合。其次,要区别群体和个体。最后,要明白摄录目的是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还是其他私利。另外,记者还应有自我保护意识。第七章第七章 思考与练习题思考与练习题简述纪录片的主体意识与客观效果的关系。答案:P106简述采访方法与作品风格的关系。答案:P105-P106祝学习顺利!祝学习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纪录片创作(第三版)》课件 第七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7648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