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1章-热交换器热计算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热交换器原理与设计第1章-热交换器热计算的基本原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交换器 原理 设计 计算 基本原理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第1 1章章 热交换器热计算的基本原理热交换器热计算的基本原理1.0 概述概述热(力)计算是换热器设计的基础。热(力)计算是换热器设计的基础。以以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为基础介绍换热器的热(力)计为基础介绍换热器的热(力)计算,其他形式的换热器计算方法相同。算,其他形式的换热器计算方法相同。设计性计算设计性计算校核性计算校核性计算设计新换热器,确定其面积。设计新换热器,确定其面积。但同样大小的传热但同样大小的传热面积可采用不同的构造尺寸,而不同的构造尺寸面积可采用不同的构造尺寸,而不同的构造尺寸会影响换热系数,故一般与结构计算交叉进行。会影响换热系数,故一般与结构计算交叉进行。针对现有换热
2、器,确定流体的进出口温度。针对现有换热器,确定流体的进出口温度。了解了解其在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变化,判断其是否能满其在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变化,判断其是否能满足新的工艺要求。足新的工艺要求。1.1 热计算基本方程式热计算基本方程式0FQk tdFn 传热方程式和热平衡方程式传热方程式和热平衡方程式1.1.1 传热方程式传热方程式Q 热负荷热负荷k、t微元面上的传热系微元面上的传热系数和温差。数和温差。mQKtF K 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tm对数平均温差。对数平均温差。1.1 热计算基本方程式热计算基本方程式mQKtF1.1.1 传热方程式传热方程式 工艺计算的目的是求换热面积,即工艺计算的目的是
3、求换热面积,即mFQK t 需要先求出需要先求出Q,K,tm1.1 热计算基本方程式热计算基本方程式111222QMiiMii1.1.2 热平衡方程式热平衡方程式 如不考虑热损失,则如不考虑热损失,则下标下标1 1代表热流体。代表热流体。下标下标2冷流体;冷流体;上标上标1 1撇代表撇代表进口,进口,上标上标2撇代表出口。撇代表出口。11111122ttttQMC dtMC dt 如无相变,则如无相变,则1 1112222QM c ttM ctt或或1.1 热计算基本方程式热计算基本方程式1.1.2 热平衡方程式热平衡方程式1 1112222QM c ttM cttMc称为热容,用称为热容,用
4、W表示,则,表示,则,1122QW tWt考虑热损失时,考虑热损失时,12LQQL对外热损失系数,取对外热损失系数,取0.970.98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1 流体的温度分布流体的温度分布右图为流体平行流动时温度分布右图为流体平行流动时温度分布假设假设:(1)(1)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冷热流体的质量流量qm2、qm1以及比热容以及比热容c2,c1是常数;是常数;(2)(2)传热系数是常数;传热系数是常数;(3)(3)换热器无散热损失;换热器无散热损失;(4)(4)换热面沿流动方向的导热量换热面沿流动方向的导热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忽略不计。下标下标1 1、2 2分别代表热冷流体。分别代表
5、热冷流体。上标上标1 1撇和撇和2 2撇分别代表进出口撇分别代表进出口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2 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 简单顺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简单顺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2 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 简单顺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简单顺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12ttt分析微元面分析微元面dAdA的换热:的换热:12d tdtdt温差:温差:dkdA t两种流体的换热量为两种流体的换热量为:1 1111 11mmdq c dtdtdq c 2 2222 21mmdq c dtdtdq c对于热流体和冷流体对于
6、热流体和冷流体: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2 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 简单顺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简单顺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121 12 211mmd tdtdtddq cq c dkdA td tdkdA t d tkdAt xxAttkt0dAtdxxkAttln可见,当地温差随换热面呈指数变化,则沿整个换热面的平可见,当地温差随换热面呈指数变化,则沿整个换热面的平均温差为:均温差为:)exp(txxkAt0011 expAAmxxxxtt dAtkAdAAAcmchmhcqcq11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2 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顺流和逆流情况下
7、的平均温差 简单顺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简单顺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01expexp1AmxxtttkAdAkAAkA kAt tlnAAx)exp(tkAt tttttttm tlnttlnt1-ttlntxxkAttln对数平对数平均温差均温差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2 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 简单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简单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逆流时:逆流时:ddtAk1212dddtttttt1 1111 11ddddmmq c ttq c 2222221ddddmmq cttq c 1 12 211dddmmtq cq c 1 12 211mmq cq c其
8、他过程和公式与顺流是完全一样,因此,最终仍然可以其他过程和公式与顺流是完全一样,因此,最终仍然可以得到:得到:tttm tlnt,逆流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2 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 简单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简单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 顺流和逆流的区别:顺流和逆流的区别:1212tttttt1212ttttttminmaxminmaxtlnttttm将对数平均温差写成将对数平均温差写成如下统一形式如下统一形式(顺流顺流和逆流都适用和逆流都适用)顺流:顺流:逆流:逆流: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2 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
9、算术平均温差算术平均温差2minmax,tttm算术minmaxminmax,tlnttttm对数算术平均温差相当于温度呈直线变化的情况,因此,总是大算术平均温差相当于温度呈直线变化的情况,因此,总是大于相同进出口温度下的对数平均温差,当于相同进出口温度下的对数平均温差,当 时,时,两者的差别小于两者的差别小于4 4;当;当 时,两者的差别小时,两者的差别小于于2.32.3。2minmaxtt7.1minmaxtt平均温差的另一种更为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即平均温差的另一种更为简单的形式是算术平均温差,即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2 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差顺流和逆流情况下的平均温
10、差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3 其他流动方式时的平均温差其他流动方式时的平均温差纯顺流和纯逆流情况比较少,实际换热器一般都是处于顺纯顺流和纯逆流情况比较少,实际换热器一般都是处于顺流和逆流之间,或者有时是逆流,有时又是顺流,流动情流和逆流之间,或者有时是逆流,有时又是顺流,流动情况非常复杂。况非常复杂。mmctftt是给定的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布置成逆流时的是给定的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布置成逆流时的LMTDLMTD。纯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一般通过对纯逆流的对数平均温纯逆流的平均温差最大,一般通过对纯逆流的对数平均温差进行修正来获得其他情况下的平均温差。差进行修正来获得其他情况下的平均温差
11、。是小于是小于1 1的修正系数。图的修正系数。图9-159-159-189-18分别给出了管壳式分别给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和交叉流式换热器的换热器和交叉流式换热器的 。mctft 关于关于 的注意事项的注意事项22111222ttttP,Rtttt式中:下标式中:下标1、2分别表示冷热两种流体,上角标分别表示冷热两种流体,上角标1撇表示撇表示进口,进口,2撇表示出口,图表中均以撇表示出口,图表中均以P为横坐标,为横坐标,R为参量。为参量。(2 2)P P的物理意义:的物理意义:(1 1)值取决于无量纲参数值取决于无量纲参数 P P和和 R R表示冷流体的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温升表示冷流体
12、的实际温升与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温升之比,所以只能小于之比,所以只能小于1 1。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3 其他流动方式时的平均温差其他流动方式时的平均温差 关于关于 的注意事项的注意事项1.2 平均温差平均温差1.2.3 其他流动方式时的平均温差其他流动方式时的平均温差(3 3)R R的物理意义:两种流体的热容量之比的物理意义:两种流体的热容量之比2211221 1mmqcttRttq c(4 4)对于管壳式换热器,查图时需要注意流动的对于管壳式换热器,查图时需要注意流动的“程程”数数1.3.1 1.3.1 传热有效度的定义传热有效度的定义12tt1 112maxmq c tt12m
13、axmminq ctt1 11122221212mmmaxmmminminq c ttq cttq cttq ctt既既“传热学传热学”中的效能中的效能-传热单元数法。传热单元数法。传热有效度的定义是基于如下思想:当换热器无限长,对传热有效度的定义是基于如下思想:当换热器无限长,对于一个于一个逆流换热器逆流换热器来讲,则会发生如下情况:来讲,则会发生如下情况:但实际情况的传热量但实际情况的传热量 总是小于可能的最大传热量总是小于可能的最大传热量 max,将,将 /max定义为传热有效度,并用定义为传热有效度,并用 表示,即表示,即a 当当 qm1c1qm2c2时,时,则则21tt2212max
14、mq cttb 当当 qm2c2qm1c1时,时,则则于是可得:于是可得:1.3 传热有效度传热有效度如果已知如果已知 则实际传热量为:则实际传热量为:12maxmminq ctt1 122mmq cqc1 1mmaxq c11mminttq c111212tttttt1 1221122mmq cttttq c1 1112222mmq c ttq ctt1112tttt式式,相加:相加:1 11212122 21mmq cttttttq c1.3.2 1.3.2 顺流和逆流时的传热有效度顺流和逆流时的传热有效度顺流顺流时,假设时,假设根据热平衡式根据热平衡式则有则有1 11222mmq ctt
15、q c1 112122 211mmq cttttq c 1.3 传热有效度传热有效度1212expttkAtt1 1221 exp1mmkAq cq c1 12211mmq cq c1 11 1221 1221 exp11mmmmmq ckAq cq cq cq c1 112122 211mmq cttttq c1.3.2 1.3.2 顺流和逆流时的传热有效度顺流和逆流时的传热有效度1.3 传热有效度传热有效度1 122mmq cq c当当 时,同样的推导过程可得:时,同样的推导过程可得:两个公式合并,可得:两个公式合并,可得:22221 1221 11 exp11mmmmmq ckAq cq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