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表现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表现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松果体 肿瘤 影像 表现 课件
- 资源描述:
-
1、松果体区肿瘤的影像表现松果体区域正常解剖 松果体:大小为10-14mm,位于中线,小脑幕和上丘上方,胼胝体压部和Galen静脉下方,附着于第三脑室后缘上部 组织学:松果体由被纤维血管间质分隔开的松果体细胞(95%)小叶和星形细胞(5%)小叶组成松果体区域正常解剖 特殊的神经元:松果体细胞与视网膜的视杆和视锥细胞相关 脑沙:同心轴样钙化,也称为脑沙,发生于青春期,约40%见于1729的患者 没有血脑屏障:增强可强化 正常松果体 正常的松果体,H-E200:纤维间质内的簇状及菊形团状(箭)的正常松果体细胞松果体区病变 包括:肿瘤性病变与先天性病变 肿瘤性病变:起自松果体实质的肿瘤、生殖细胞瘤、转移
2、瘤及来自邻近结构的肿瘤(如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先天性病变: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松果体区病变 年龄:常发生于儿童,占儿童颅内肿瘤的3%8%;占成人颅内肿瘤1%以下 生殖细胞肿瘤:最常见,占所有松果体肿瘤40%松果体实质肿瘤占14%27%。意义:认识这些肿瘤的临床行为及影像学特征有利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松果体区肿块的症状和体征 常与肿块的占位效应有关,但高度恶性的肿块,如松果体母细胞瘤,也可侵袭周围组织 脑积水,颅内压增高,性早熟 松果体卒中:主诉是突然意识减退伴头痛 Parinaud综合征(上丘脑综合征-皮质顶盖束受损):包括双眼垂直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双眼会聚障碍和由肿瘤压迫或侵袭中脑顶盖导致的
3、眼睑痉挛松果体实质肿瘤 较少见,占颅内肿瘤的0.2%以下 松果体实质肿瘤起源于松果体细胞或其前体的神经上皮肿瘤 包括低度恶性的松果体细胞瘤、中度恶性的中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PPTID)及高度恶性的松果体母细胞瘤松果体细胞瘤 低度恶性,生长缓慢,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14%6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成人(平均年龄:38岁),无性别差异,术后5年生存率为86%100%,且肿瘤全切后不复发。脑脊液(CSF)转移罕见 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松果体细胞瘤由类似于松果体细胞的相对小的、一致的、成熟的细胞组成。小叶状结构和松果体细胞瘤的菊形团是其特点 松果体细胞瘤:类似于正常松果体细胞的微小一致的细胞,大
4、多数排列成菊形团状(H-E200)影像表现 CT:边界清楚,常小于3 cm,等或高密度的肿块,正常松果体结构膨胀及消失,使松果体钙化向周围爆裂 MRI:边界清楚,T1低信号T2高信号 增强像:典型地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 松果体细胞瘤35岁男患,有头痛史。矢状位增强T1WI像示松果体区的一明显强化肿块,并且导致了脑积水 松果体细胞瘤可发生囊变或部分囊变,有时不易于松果体囊肿鉴别 增强扫描:囊性的松果体细胞瘤表现为内部强化或结节状囊壁强化 肿瘤内出血(松果体卒中)罕见 继发于松果体细胞瘤的松果体卒中,30岁 女 轴位CT平扫示:松果体区一囊实性占位,松果体钙化移位,囊性成分内可见液平(箭),脑积水
5、松果体实质肿瘤 中度分化,WHO II级或III级,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20%以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略多于男性,5年生存率为39%74%,可有中枢神经系统或其他部位转移,但罕见 PPTID与松果体细胞瘤很相似,为无坏死,边界清楚的病变 松果体实质肿瘤 H-E200示:片状均匀一致的细胞及小菊形团形成(箭)组织学特点:界于松果体细胞瘤和松果体母细胞瘤之间 可见低度到中度的有丝分裂活性和核异型性影像表现无特异性,在T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可强化,也可见囊变松果体母细胞瘤 高度恶性,WHOIV级,占松果体实质肿瘤的40%,起源于松果体的原始神经外胚层。好发于10-20岁,且无性别差异。脑脊液转
6、移常见,5年生存率为58%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相似,为富细胞性胚胎瘤。肿瘤细胞胞质稀少,呈片状分布,肿瘤可出现出血或坏死,邻近结构受侵或脑脊液转移常见 松果体母细胞瘤 H-E200示:明显的富细胞肿瘤,可见缺乏胞质的大量细胞,成菊形团状(箭)神经母细胞及视网膜母细胞 影像表现 CT示:多表现为分叶状,体积较大(典型地 3 cm)的高密度肿块,松果体钙化向病灶周围爆裂,阻塞性脑积水 MRI上:信号混杂,实性部分在T1WI上呈低到等信号,T2WI上与脑皮质相比呈等到稍高信号,增强上呈非均匀强化 肿瘤可发生坏死和出血 弥散受限,脑脊液转移常见 松果体母细胞瘤,4
7、岁 女,伴头痛、呕吐和复视(a)轴位增强T1WI示:边界不清,不均匀强化的肿块,伴脑积水,有实质浸润(b)大体标本示沿软脑膜表面的结节样褪色,与脑脊液转移有关 松果体母细胞瘤,10岁 女,伴嗜睡、呕吐和眼球下视 轴位平扫CT示:松果体区巨大的肿块,导致脑积水,松果体钙化向外周爆裂 松果体母细胞瘤,4岁 男,伴恶心和呕吐(a)矢状位T2WI示:松果体区一巨大稍高信号影,脑积水。(b)增强T1WI示:肿块内不均匀强化。(c)DWI示:病变内呈高信号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及颅中线区域的小细胞瘤 颅内最常见于松果体区(松果体母细胞瘤),其次为鞍上区 常有家族史 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的
8、患者的平均寿命大概为19个月 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2岁女,有视网膜母细胞瘤摘除术史(a)增强T1WI示:左眼球内侧壁可见局灶性强化(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表现。右眼球因视网膜母细胞瘤已被摘除,被一枚义眼代替(b)增强T1WI:松果体母细胞瘤,继发性脑积水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 发病年龄为566岁(平均年龄:31.5岁)起源于松果体区脑室管膜细胞 罕见,其组织学分级标准仍在制定中 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边界清楚,5 cm以上,可囊变,乳头状、线状及血管周围假菊形团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 H-E200示:血管周围假菊形团形成影像表现 边界清楚 T1WI上可为多种信号强度,T1WI上可呈高信号,可能与分泌的
9、包涵体内含蛋白质或糖蛋白有关 T2WI上呈高信号 增强可强化,囊变常见 松果体区乳头状瘤,17岁女,伴头痛,呕吐和复视(a)轴位T2WI像示松果体区一小的不均匀的囊实性病变,脑积水(b)增强T1WI像示病变的实性部分强化 生殖细胞瘤 90%的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下,占松果体区肿瘤的一半以上,发生率存在地域差异性,亚洲地区高于欧洲 起源于残留的原始外胚层、中胚层或内胚层,且每种肿瘤类型表示肿瘤与胚胎发育的各个阶段的关系 多位于松果体区,其次是鞍上区,鞍上区发生率无性别差异,但松果体区男性多于女性生殖细胞瘤 WHO将其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 非生殖细胞瘤的生殖细胞肿瘤包括畸胎瘤、
10、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绒毛膜癌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瘤最多见,其次是畸胎瘤 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殖细胞瘤在组织学和遗传学上与卵巢的无性细胞瘤及睾丸的精原细胞瘤相似 脑脊液转移及邻近脑组织浸润常见,但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为90%以上)且肿瘤对放疗及其敏感病理学和组织学特点 边界清楚,表现为淋巴细胞和大多边形原始生殖细胞的两种细胞类型 大量的淋巴细胞使得病变在CT上呈高密度,在弥散加权像上表现为弥散受限 生殖细胞瘤可分为两种类型:单纯的生殖细胞瘤和含合体滋养层细胞的生殖细胞瘤 包含合体滋养细胞的生殖细胞瘤复发率高且远期生存率低,其脑脊液中hCG水平增高影像表现 CT表现:边缘锐利、有松果体钙化、
11、高密度肿块,可伴有脑积水 MRI表现:可伴有囊性成分的实性肿块,T1WI和T2WI上均呈等到高信号,增强呈明显均匀强化,由于肿瘤富含细胞结构,故可出现弥散受限 常有脑脊液种植转移 若存在癌基因蛋白类或CT上可见松果体钙化被肿瘤包埋,则有助于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 生殖细胞瘤,15岁男,头痛(a)H-E200,与淋巴细胞一致的簇状的小圆形蓝染的细胞(箭)间混杂着巨大的多边形原始生殖细胞(b)CT示,松果体区一高密度病变,松果体的钙化被其包埋 生殖细胞瘤,19岁男,伴头痛(a)增强T1WI:松果体区可见一均匀强化的病变,中度脑积水(b)DWI:病变呈高信号,提示病变富含细胞结构。(c)增强T1WI: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