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调节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调节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神经系统 姿势 运动 调节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运动控制2(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四)小脑的功能(三)基底神经节的功能(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一)脊髓调节运动的基本机制3功能:躯体运动的初级中枢 运动N元 梭外肌 运动N元 梭内肌一、脊髓运动单位4脊髓水平完成的姿势反射有: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节间反射屈肌反射 刺激脊动物皮肤受刺激侧肢体屈肌收缩,伸肌驰缓。(具保护意义)对侧伸肌反射 刺激强度加大同侧肢体屈肌收缩,对侧肢体伸肌。(保持身体平衡)皮肤感受器伸肌对侧腿伸受刺激侧屈:5脊休克 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的无反射状态。表现:肌紧张降低或消失 发汗反射消失 血压下降 粪尿积聚(以后一些
2、以脊髓为基本中枢的反射可恢复)6脊休克产生和恢复的原因:产生:脊髓突然失去高位中枢的易化或抑制调节所致 恢复:脊髓的初级中枢发挥作用 7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产生的反射性收缩。1.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如:膝反射,跟腱反射 2.肌紧张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89反射弧:牵拉肌肉肌梭兴奋.f 脊髓运动N元兴奋受牵肌肉收缩1011121.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感受器-肌梭 效应器-快肌 潜伏期-0.7ms(单突触)2.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持续缓慢牵拉肌腱时的牵张反射-维持姿势 感受器-肌梭 效应器-慢肌 多突触反射 交互抑制13143.牵张反射的机制
3、 肌梭(muscle spindle)的结构 梭外肌纤维(extrafusal fiber)梭内肌纤维(intrafusal fiber)核袋纤维(nuclear bag fiber)核链纤维(nuclear chain fiber)梭外肌与梭内肌纤维呈并联(平行)关系 梭内肌收缩成分与其感受装置呈串联关系 肌梭的传入神经 Ia类:末梢环绕在核袋和核链纤维的感受装置部分 II类:末梢呈花枝样分布于核链纤维的感受装置部分15161718 支配肌肉的传出纤维 神经元-梭外肌;神经元-梭内肌;传出纤维末梢的组织学类型:板状末梢-支配核袋纤维 蔓生状末梢-支配核链纤维 运动神经元末梢-同时支配梭外肌和
4、梭内肌1920 肌梭感觉传入纤维对梭内肌被牵拉的两种反应形式:梭内肌被牵拉(1)核袋纤维的螺旋型末梢对牵张速率改变产生传入放电反应(动态性反应,对牵张速率敏感)(2)核链纤维的螺旋型末梢在整个牵张刺激时期内均有感觉传入放电,且放电持续平稳增加(动态性反应,对肌肉长度改变敏感)21 牵张反射过程:肌肉受到外力牵拉 梭外肌被拉长,梭内肌感受装置亦被拉长 肌梭感觉纤维感觉传入冲动增加 支配同一肌肉的运动神经元兴奋 同一肌肉的梭外肌收缩22 通过 神经元的传出活动调节肌肉张力的反射过程 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 梭内肌收缩装置收缩 肌梭感受装置受牵拉 肌梭感觉纤维感觉传入冲动增加 支配同一肌肉的 运动神经
5、元兴奋 同一肌肉的梭外肌收缩23 腱器官(tendon organ)及肌肉的张力感受性反射:梭外肌等长收缩 腱器官(位于肌腱内,与梭外肌串联,为张力感受器)受牵拉 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Ib类传入)抑制支配同一肌肉的 运动神经元 同一肌肉松弛 避免肌肉拉伤24251.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肌紧张亢进的现象二、低位脑干及高位中枢 对肌紧张的调节26抑制区(小、活动弱)易化区(大、活动较强)IPSPEPSP小脑前叶两侧前庭核小脑前叶蚓部纹状体皮层运动区网状脊髓束27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网状结构抑制区的下行始动作用(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被
6、切断,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增强所致28人类去皮层僵直及去大脑僵直A、B、C去皮层僵直A、仰卧,头部姿势正常,上肢半屈B、C、转动头部时上肢姿势D、去大脑僵直,上下肢均僵直292.2.脑干对姿势的调节脑干对姿势的调节:翻正反射:正常动物可保持站立姿势,如将其推倒则可 翻正过来,这种反射称为翻正反射。状态反射:包括迷路紧张性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和颈紧张反射(tonic neck reflex)。脑干整合完成的姿势反射有状态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度反射中枢在前庭核,正常人高级中枢存在,状态反射被抑制不易表现出来30 运动的设想起源 大脑皮层联
7、络区;运动的设计: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半球外侧皮层;运动程序的编制与储存:皮层小脑。运动的指令(动令、执行)皮层运动区皮层脊髓和脑干束骨骼肌躯体运动的调节系统功能 引发随意运动 调节姿势 协调不同肌群活动31功能:稳定随意运动 调节肌紧张 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参与运动的设计 和程序编制。三、基底神经节32 运 动 肌紧张 (震颤麻痹)运 动 肌紧张 (舞蹈病,手足徐动症)基底神经节损伤:3334四.小脑3536小脑的功能37五.大脑皮层功能:发动、协调随意运动 调节肌紧张381.主要运动区 中央前回(4.6区)39 交叉性支配(头面部多为双侧性)机能代表区大小 与运动精细程度 呈正变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