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学习资料参考模板范本.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学习资料参考模板范本.doc》由用户(林田)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重 预防 机制 知识 学习 资料 参考 模板 范本
- 资源描述:
-
1、双重预防机制知识学习资料双重预防机制知识一、风险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二、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有害)因素(有时也称为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其中:根源,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等。行为,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
2、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是指物的状态和环境的状态等。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有害因素可分为四类:“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物的因素是指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环境因素是指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管理因素是指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中(一)较大危险因素就是可能发生较大以上事故的生产作业场所、环节、部位和作业行为。(引自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
3、码,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三、风险点风险点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例如,危险化学品罐区、液氨站、煤气炉、木材仓库、制冷装置是风险点;在罐区进行的倒罐作业、防火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高温液态金属的运输过程等也是风险点。风险点有时亦称为风险源。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有害因素(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风险判定标准认定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的核心。工贸企业在排查风险点时尤其要注重按照总局组
4、织编制的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及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开展。四、风险与危险(有害)因素之间的关系风险与危险(有害)因素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首先,危险(有害)因素是风险的载体,风险是危险(有害)因素的属性。即讨论风险必然是涉及哪类或哪个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没有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则无从谈起。其次,任何危险(有害)因素都会伴随着风险。只是危险(有害)因素不同,其伴随的风险大小往往不同。五、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内的全过程。(引自GB/T23694-2013 风险管理 术语)六、风险识别、风险辨识在实际工作中,风险识别与风险辨识是一致的,是发现、确认和描
5、述风险的过程,包括风险源、事件及其原因和潜在后果的识别,在安全问题上,风险源的识别也叫危险源识别或叫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引自GB/T23694-2013 风险管理 术语)七、风险分析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决策的基础。(引自GB/T23694-2013 风险管理 术语)八、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及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风险评价有助于风险应对或管控的决策。(引自GB/T23694-2013 风险管理 术语)九、风险分级风险分级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根据
6、评估结果划分等级,进而实现分级管理。风险分级的目的是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十、重大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十一、风险一般分级不同的风险评价方法对风险的分级不完全一致,风险通常可以分为“红、橙、黄、蓝”四级(红色最高)。对采用5 级分级的风险评价方法,可建立级别对应关系,以适应评价和管理的要求。5 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蓝色);4 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蓝色);3 级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黄色);2 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橙色);1 级风险,不可容许的
7、,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红色)。十二、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十三、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十四、风险分级管控的一般要求蓝色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
8、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黄色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橙色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红色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
9、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十五、风险控制措施应把握重点风险控制措施是指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企业针对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4)经济合理性。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5)应急处置措施等。风险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1)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2)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3)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有害因素;(4)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十六、风险信息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
10、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即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十七、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引自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十八、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程序从总体上
11、讲,风险分级管控程序包括四个阶段七个步骤。四个阶段即: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效果验证与更新。七个实施步骤见下图所示:十九、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各企业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工作危害分析法是一种定性的风险分析辨识方法,它是基于作业活动的一种风险辨识技术,用来进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的有效识别。即先把整个作业活动(任务)划分成多个工作步骤,将作业步骤中的危险源找出来,并判断其在现有安全控制措施条件下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其后果。若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应制定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