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课件第十二章 整理和分析质化研究资料.pptx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4858671
  • 上传时间:2023-01-18
  • 格式:PPTX
  • 页数:39
  • 大小:2.30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课件第十二章 整理和分析质化研究资料.pptx》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课件第十二章 整理和分析质化研究资料 大众 传播学 研究 方法 导论 第二 课件 第十二 整理 分析 资料
    资源描述:

    1、学习指导质化研究里,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往往结合在一起进行,很难把它们绝对地分开,研究者一边收集资料一边就在研究现场对它进行分析,这一点跟量化研究有所不同,量化研究里收集资料的人和分析资料的人可以是不同的研究者。质化研究分析资料的过程往往是主观的顿悟和直觉,在某一个瞬间,研究者领悟和理解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的思考过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增加了准确描述质化研究资料分析过程的难度。思考: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有什么区别?l 研究对象l 研究过程l 数据整理目录 第一节 质化研究资料的分析思路和特点 第二节 整理质化研究资料 第三节 分析质化研究资料第一节 质化研究资料的分析思路和特点一、质化研究分析

    2、资料的思路 从研究思路上来看,整个质化研究资料分析是一个循环往复、各部分有机联系的互动模式。收集到的资料是可供分析的原始资料,只有经过资料浓缩(data reduction)和展示(data display)才能够得出研究结论。第一节 质化研究资料的分析思路和特点一、质化研究分析资料的思路 在资料收集阶段,当研究者确定研究问题、研究样本、研究现场,以及收集哪些资料时,也需要考虑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在下一步如何被浓缩、展示和使用,不能够出现资料跟研究问题和结论无关的情况。资料分析的各阶段资料浓缩l 资料浓缩阶段发现的资料之间的不同主题有何联系?l 各个资料所描述的故事之间有何联系?l 各个主题又怎样

    3、连接在一起,形成共同的意义和更抽象的研究结论?资料分析的各阶段资料展示l 资料展示正是要揭示资料之间的联系。这一阶段可以在收集资料之后立即进行,也可以在资料浓缩之后进行,或者跟资料浓缩同步进行。资料分析的各阶段得出结论l 在资料浓缩和展示的基础上,研究者能够得出初步的研究结论。l 之后,研究者要带着自己的初步结论回到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以及经过浓缩和展示的资料那里,相互观照,看自己的初步结论是否具备解释力、能否以更简洁和清晰的方式表述出自己的结论、能否提高自己结论的深度和概括性。第一节 质化研究资料的分析思路和特点二、分析质化资料过程的特点l 整理和分析资料同步进行 整理和分析资料相互交叉着进行

    4、。资料浓缩和资料展示,既是整理,也是分析,并且相互联系,因此它们之间是一个双向箭头。研究者可以对浓缩的资料进行展示,也可以从展示中发现不足,再对资料进行提炼。第一节 质化研究资料的分析思路和特点二、分析质化资料过程的特点l 整理和分析资料在研究现场时就已经开始 由于研究现场的情况超出研究者控制和预料,为了应付突如其来的事件,收集更多更有用的资料,研究者需要对已经收集好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根据从中获得的解释来指导自己下一步的资料整理和分析过程,这是一个螺旋式过程。第一节 质化研究资料的分析思路和特点二、分析质化资料过程的特点l 整理和分析资料的研究者人数少,而且跟收集资料者是同一群研究者质

    5、化研究以研究者为工具,研究结论高度依赖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质化研究强调深度而非广度,因此参与一个研究的研究者人数不多。由于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因此,实施这些过程的研究者只能是同一群(个)人。第一节 质化研究资料的分析思路和特点二、分析质化资料过程的特点l 整理和分析的目的在于解释,而不是寻求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质化研究重视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而这些在现实生活里难以被严格控制。质化研究不用数字而是文字来展示自己的研究结论,即使各种现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也只能从大致和模糊的角度来阐述这些因果关系,而不是以统计量表示它们。因此,质化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寻求变量之间的

    6、因果关系,而是提供深入、清晰和简洁的解释,以此来体现研究深度。第二节 整理质化研究资料一、阅读和整理资料 质化研究资料的种类多种多样,包括田野笔记、录音资料、访问记录、研究日记、文件、实物等。研究者往往在收集到这些资料以后,就立即着手进行整理。在整理原始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要搁置自己的立场和判断,把自己的观点先放到一边,让资料发出自己的声音,尝试着“移情”式地理解参与者对自己生活和行为的解释,不要越俎代庖,更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资料上。案例:(课本作者经历)我在研究中国妇女新闻时,在整理采访录音时,发现自己并不认同和接受很多采访对象所说的话。一个采访对象说“女同志的家庭压力太大了”,我自己不

    7、会说出这样的话,原因在于我跟这位采访对象在年龄和经历上的差异。她生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下乡、“文化大革命”、参军、上大学,父母重视哥哥超过了她,她因为生了女儿而受到婆家歧视;而我生于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改革开放进行,我按部就班地接受正规学校教育,又是独生子女,在我成长的时期,父母不会拿我跟哥哥或弟弟比较。案例:(课本作者经历)因此,我们两代人对于性别差异的感受是不同的。她感受到的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是“女人回家”,女性既要忙工作还要做家务,而女性离开工作岗位回家当家庭主妇,在她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在她成长的年代,外表美不受重视。对于我来说,感受到的性别歧视是商业化对女性外表

    8、的重视,女人要漂亮,不漂亮的女人很吃亏。当我跟采访对象沟通时,我总会用自己的标准跟他们的标准来对比,我提醒自己不能对采访对象做出道德判断,也不能肯定或否定他们的陈述,我要做的,是从这种对比中,看出每种陈述所产生的原因。第二节 整理质化研究资料一、阅读和整理资料 阅读和整理资料的行为主体是研究者,这一过程也是研究者跟原始资料之间“对话”的过程。除了不要埋没参与者(被研究者)的声音之外,研究者还应该反思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体验、感觉和想法,这些往往是研究者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假设,在跟资料的碰撞中,会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这也可以看成是研究者跟参与者(被研究者)对话的一个过程。二、资料录入l 将原始

    9、资料录入到电脑里,要保证一模一样地复制,不能删减某些资料,比如将录音整理成文字的时候,不仅访谈时说的每一个字都要被记录下来,而且说话者的语气停顿、声调和重音也要被记录,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方便以后分析资料。三、编码和归类l 与量化研究相比,编码和归类是质化资料分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编码就是从原始资料中提炼出主题或概念的过程,往往以符号或数字来表示。归类就是把研究资料归入到各种编码里的过程。示例:l 沉默的羔羊中,女主角斯塔林警官在主要场景里总是被呈现为下降动作:走下一级级台阶,而不是拾级而上。那么就可以设立一个“下降”编码来表示这类镜头,为了方便记录,研究者还可以用符号“XJ”来表示“下降

    10、动作”,用“1XJ”来表示“女主角斯塔林的下降动作”,用“2XJ”表示“男主角汉尼拔的下降动作”。示例:l 同理,研究者可以用“BUTTERFLY”表示破案线索“蝴蝶”,用“MUSEUM”表示地点“博物馆”。这样,在资料记录的空白处,斯塔林去博物馆寻找破案线索这一幕可以被编码为“MUSEUM、BUTTERFLY、1XJ”。资料记录往往被分成两栏,左栏占据空间少,留给编码,右栏占据空间大,留给完整的资料记录。编码和归类中应注意的内容:l 第一,场景或场面:活动进行或事件发生的场景、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等等。l 第二,组织:田野里碰到的组织或团体、组织结构、组织目标,等等。l 第三,意义:宏大概念

    11、、中层概念、成文规则、不成文规范、行动者赋予自己活动的解释、行动者对人和事的看法,等等。l 第四,活动:社会实践、文化实践、话语实践、仪式、标志性事件、后果和影响,等等。编码和归类中应注意的内容:l 第五,特征:人物特征、事件特征、场景特征,等等。l 第六,关系: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等等。l 第七,角色:个人角色、职业角色、心理角色、角色规范,等等。l 第八,研究者:使用的方法、研究者的角色和影响、研究者的看法,等等。扎根理论中编码的三个步骤:l 第一,开放式编码(open coding),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密集的、仔细的编码,直至编码达到饱和。l 第二,主轴式编码(axial coding)

    12、,在开放式编码所形成的编码之间建立联系,并提出更加抽象的概念,如因果联系、差异联系、干预联系等。l 第三,选择式编码(selective coding),在上一步发展出的概念之间,找出最主要的核心概念,确定概念之间的故事线(story line),让这个核心概念尽可能多地统领研究资料。第三节 分析质化研究资料 在分析质化研究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养成一边编码归类、一边写分析备忘录的习惯,这样可以使得自己思考清晰而且逐步深入。编码和归类也是研究者深入思考、发现资料之间的联系的过程,研究者应该随时记载自己所想到的解释、所思考的结论,将自己的解释跟原始资料所呈现的参与者(被研究者)的解释相比较,将

    13、自己的结论跟同行的结论相比较,寻找资料背后更深层的意义。质化研究和量化研究的差异:质化研究里的因果关系重视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只要研究者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能够描述出事件之间的联系和顺序,就可以推导出因果关系,而某个特定情境下的因果关系也许在另一个情境下不成立;量化研究里的因果关系需要满足四个条件,通过对变量的准确测量,研究者可以用数字表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在多大程度上成立,并进而推断这种因果关系的适用范围。一、概念和命名l 根据被编码和归类的资料,研究者需要从中提炼出具备一定抽象程度的概念,也就是为研究资料赋予抽象的名称,这一点跟量化研究不同,量化研究只有在将概念转化成为可操作的指标之后,才能

    14、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而质化研究要在收集资料之后才提炼概念。一、概念和命名l 研究者发现,在每周部门会议上,有一些记者总是缺席,然而这些人却被同事尊称为“大记者”,不遵守组织规则的人却受到尊重,怎么解释这种落差呢?研究者同时发现,从完成的工作量来考核,这些“大记者”总是居于部门前列,因此,这一称谓反映了对记者的评价标准已经从政治合格(“听话”)转向业务能力突出(“能干”)。根据“大记者”这一称谓及其所揭示的现象,研究者发展出“市场模式的专业记者”这个概念。如何提炼概念?l 提炼概念的时候,研究者需要特别注意参与者(被研究者)反复提到的本土概念,即参与者(被研究者)所使用的解释某些现象的概念。本土

    15、概念往往是日常生活里的常用词,如“大报”、“小报”、“党报”、“都市报”、“主流报纸”、“精英报纸”等。如何提炼概念?l 本土概念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揭示了参与者(被研究者)的看法、意图和解释。但是本土概念一般很少直接成为研究报告里的结论,其原因在于,质化研究以深入见长,研究结论需要抽象、简洁和清晰,而日常生活里的常用词显得口语化和表面化,研究者需要将它们发展成为更具理论色彩的核心概念来统领整个研究报告。注意反复出现的现象:l 研究者需要注意资料里反复出现的现象,比较同一个现象在不同资料里的含义差别,按照参与者(被研究者)的看法来分析这些现象的内在要素和外部结构,从而发展出能够解释这些现象的抽象

    16、概念。示例:从东南亚农村日常现象到“弱者的武器”l 美国学者斯科特研究东南亚农村时发现,公开的有组织的反抗,在农民的日常生活里并不常见,而农民几乎每天都要跟地主、官府、地方势力打交道,当受到欺负时,农民会有一些小动作,比如装糊涂、偷懒、假装顺从、消极怠工、开小差、逃税、偷盗、逃跑、纵火等。这些小动作无处不在,它们不需要事先安排,行动双方彼此心照不宣,这是农民为了维护自己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反抗形式。斯科特将这些行为命名为“弱者的武器”。示例:从东南亚农村日常现象到“弱者的武器”l 跟大规模的有组织的反抗不同,“弱者的武器”依赖非正式的人际网络而存在,没有正式组织和领导者,也没有超越个体自身的利益诉

    17、求,避免直接对抗权威力量。示例:“弱者的武器”的背后l 农民使用“弱者的武器”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跟他们使用主流话语认可的方式来与主导阶级打交道时,这两种行为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特征?斯科特将前者命名为“隐藏文本”(hidden transcript),后者命名为“公开文本”(public transcript)。示例:“弱者的武器”的背后l 斯科特的分析指出,在“主导从属”这套权力关系里,公开文本是主导者所确认的实践活动,然而身为从属者的农民可能仅仅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才“伪装”接受公开文本,这样一来,公开文本就成为一种表面化的仪式,却不能完整体现权力关系的运作。隐藏文本就好比是发生在社会生

    18、活“后台”里的实践活动,它避开了主导者的监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公开文本的内容。二、分类和讲故事l 分析质化研究资料所使用到的两种主要手段就是分类和讲故事,分类使得研究者思路清晰,方便研究者调用资料完成研究报告,讲故事使得对现象的分析更贴近当事人(被研究者)的解释,更容易展现事件进展的过程。分类:l 在对资料进行编码时,我们已经进行了归类,要进一步分析资料,就需要将各种类别合并成大的类别,并确定这些类别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平行关系、逻辑关系等)。讲故事:l 讲故事指的是将资料放回到事件发生的本来场景里面去,按照事件发生顺序来描述和分析资料。资料是零散的偶然的碎片,研究者好像在做拼图游戏,把社会生活的碎片恢复成为一幅完整的画面。研究者要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其中的人际关系、冲突、背景、场景和细节等。【思考题】1 质化资料的基本分析思路是什么?2 分析质化资料的过程有哪些特点?3 什么是分析质化研究资料时的编码和归类?扎根理论将编码分成了哪几个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课件第十二章 整理和分析质化研究资料.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58671.html
    momomo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