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高中语文高考散文阅读题型专项复习(含最新模考练习及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luzy369
  • 文档编号:4857545
  • 上传时间:2023-01-18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66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高中语文高考散文阅读题型专项复习(含最新模考练习及答案).doc》由用户(luzy369)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中语文 高考 散文 阅读 浏览 题型 专项 复习 温习 最新 练习 答案 谜底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高考散文阅读题知识点(一)命题特点1.词语理解解释词语在语境中被临时赋予的含义是常见的命题形式。一般来说,散文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根据文意写出某词语的含义。这就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种类型的词语:(1)体现作用思想观点的词语;(2)体现作者情感的词语;(3)运用比喻、借代、拟人、夸张及移用或移情、反语等修辞手法的词语;(4)体现文章主旨及作者意图的“文眼”及“居要”的“片言”;:(5)展示文章脉络及过渡衔接的词语;(6)表示指代性的词语。2.句子理解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散文阅读主要的命题形式。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是指以下几种语

    2、句:.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意。(2)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3)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3.筛选整合信息的筛选与整合是散文阅读的主打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文章是分几个方面、几

    3、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4.技巧分析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主次、详略、线索等材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铺垫、伏笔、过渡、照应、衔接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有比喻、夸张、排比、拟人、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方面的技巧。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3)在

    4、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4)文章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艺术效果。5.物象分析散文中的物象就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命题者常常从散文的物象人手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是:(1).联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意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2)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形象分析散文是以写情为宗旨的,但散文抒情多数不是直接抒发的,而是借助一定的形象,或是触景生情,或是托物言志等。所以我们在阅读散文时,首先要感知散文的形象,

    5、把握形象的特征。散文对形象的考查,一是归纳概括散文中的意象或形象,二是考查形象的作用。记叙性的写人散文或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更重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2.)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特征。(3.)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在特点。(4.)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7.语言修辞常见的设题方式是:(1)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2)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

    6、么好处?(4)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8.布局谋篇常见的设题方式是:(1)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首段(末段)的作用。(或:文章主要写,却又从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或:文章末尾引用某某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或: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9.内容要点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需要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即要求学生能真正读懂文章。能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知,在完成这思维行为之后,还必须具备语言的转化能力,也就是能把文中的内容(“原话”)变成

    7、自己的话。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2)“”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10.有关探究设题重实际:以高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文化积累、阅读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基础,符合高中生作答。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设题讲根据:一般依据材料的内容(植根于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一般文本中很少有现成的答案。答案有限制:它不会像平时可以“见仁见智”。阅卷时总会给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参考答案,也就是说,答案肯定不会“百花齐放”“任尔东西南北风”。题干表

    8、述有区别:有的题干直接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有的不明说,诸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常见的设题方式有:(1)对文本内容中的疑点、难点提出,提出问题,深入研讨。(评析)(2)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让学生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辨析判断的能力。(辨析)(3)质疑某些作品在思想内容或写作方法上可能存在的不足。(质疑)(4)根据文本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回答问题。(往社会拓展)(5)根据文本涉及的语言文学知识、写作艺术,分析文本以外的作品。(往文学拓展)(6)对文本的内容或形式提出假设而作答。(往假设拓展)(二)方法技巧1.词语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

    9、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旬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2.句子理解(1)在原文寻找关键信息。具体步骤如下:定区域。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明方向。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2)答案表述的原则:忠

    10、实于题干。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忠实于原文。“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是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从文中找。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忠实于语言规则。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3)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截。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改。改就是我们

    11、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太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椰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写。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全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二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3.筛选整合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时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

    12、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练、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具体步奏如下:(1)读懂暗示语。散文写景、抒情或叙事,作者为了表情达意总是对人物或事件、时间或空间、景物或感情作某些暗示、标识,或明或暗地给读者传递阅读信息。(2)悟透概括句(或总结句)。散文的一些概括句(或总结句)是作者感情的升华或表意的集中体现,隐含诸多阅读信息,对它应深入解读。(3)关注过渡句。.过渡句不仅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同时还常常隐含上下文诸多主要信息。(4)此外散文

    13、阅读还应注意一些指示语(指示代词“这样”“那样”“如此”等)、情态语(表明人、物情态)、感情句、主旨句所隐含的信息,对其正确地辨别、筛选有助于我们阅读作品,解答试题。4.技巧分析散文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地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1)从表达方式角度思考。要多角度,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止一种,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看各种表达方式是否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叙述人称的选择(第一人称、

    14、第二人称的好处);叙述顺序的安排(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描写的特点(白描、细描、景物描写等的作用);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言事说理服务的。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2)从选材组材角度思考。要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要了解一些常用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营造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深化了主题、点明题旨等等。(3)从表现手法角度思考。要用术语,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

    15、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看是否运用了象征、对比、衬托、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手法,以及用它们塑造形象所起的作用。(4)从结构安排角思考度。要看开头结尾是否各有特色;是否结构严谨,完整匀称;是否运用了烘托铺垫,前后照应;是否运用了制造波澜;是否做到了起承转合,曲折有致。(5)从语言运用角度思考。要看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

    16、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委婉含蓄、尖锐直露、冷峻深沉、热情澎湃等);给读者哪些艺术审美情趣;文中所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反话、夸张、排比等)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表达效果如何等等。5.物象分析物象主要出现在托物言志或写景状物的散文作品中。鉴赏物象首先要把握这一物象的形象特征,了解它与所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和作者借这一物象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它对于表现主旨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意象之美。这种题型应该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散文物象特征的概括,一是要找准信息区间,二是要抓住提示性的关键词句,三是注意概括要全面、准确。

    17、(2)分析散文中主要物象的作用就是揭示散文的“神”。首先要区分散文的类型,一般来说写人的寻品,写事的析理,写物的找志,写景的析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分析“形”与“神”的“契合点”。联结上下文线索的作用;充实文章内容的作用;深化升华主旨的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3)对次要物象作用的考查,应从文章结构形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主要物象的彰显意义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6.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主要出现在记人叙事类的散文中。对于人物形象的鉴赏,我们应该通过作品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点,了解它的社会意义以及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作用,进而理解它对于作品主旨表达的作用。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

    18、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里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鉴赏散文中的人物形象要注意:(1)思想性。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两个方面。在鉴赏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的时候,又要注意它所揭示的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2)艺术性。艺术性主要是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包括:环境和情节对人物的作用;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人物描写的技巧:人称、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7.语言修辞很多

    19、散文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出散文的语言美,可采取以下步骤。(1)判断该语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借代等,应根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准确地进行分析。(2)分析该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比拟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对偶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在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排比可增强语言的气势,用来说理,可

    20、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设问总的作用是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分析语句表达的作者的情感。从全文的感情基调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揣摩该语句蕴含的作者感情。8.布局谋篇分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应注意段落的位置,具体而言:,(1)首段的作用。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领起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作铺垫。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

    21、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思的作用。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2).中间段的作用。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中间段如果比较短,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如果描写的物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衬(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

    22、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3)末段的作用。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末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末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4)特殊表现形式的段落。特殊表现形式的段落一般是由特殊的句式单独成段。句子或是倒装句,或是运用了特殊语气,或是后面有省略。这样的段落要分析出使用特殊句式的效果。9.内容要点读懂作者的意图,把握文章的中心,是答题的前提。面对具体的问题,还要注意答题的角度和技巧。具体地说,可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逐点梳理,压缩归纳。这

    23、个方法主要针对材料内容丰富,答题“点”比较清晰的试题而言。对“点”较丰富的材料,答题注意一个个“点”依次梳理过去,对每一个“点”加以适当压缩提炼即可。(2)剖析形象,加工提炼。因为是文学作品,有的全文形象生动,有的部分语句段落形象生动。,对这样的文字归纳概括,我们必须解开这形象的“外衣”,还原作者的本意,然后再加以加工提炼。这里说的“形象”,可能是运用了某种艺术手法(多为修辞),也可能是行文的风格幽默诙谐。(3)大处切入,分解层次。一些文学作品从多角度、多层面描写,有些地方描写得很细腻,归纳概括的时候不能就这些小的层面简单抽取要点,而是要从作者的中心意图出发,大处切人,在主题的统摄下分解材料里

    24、面的层次。(4)抓住核心,挖掘本质。这种方略主要针对于面向全文主旨的归纳。文学作品追求含蓄,我们答题的要求恰恰要求直接明晰,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挖掘作者的用意,恰当地加以概括表述。10.有关探究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其价值在于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体验,而不在于结果本身。所以,评价探究题关键看考生是否进入了问题情境,是否有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所答文字是否显示出探究的意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一要从多个角度、多面人手,对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有一个正确而深刻的把握;二要在把握作品深刻内涵的前提下,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达到知人论世的目的;三要在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前提下

    25、,表达出对文学作品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即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解答探究性题目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探究性阅读讲求个性化认识,但认识不能超出文本这一基础,切不可对文本只作粗略肤浅的浏览后,就乱作分析,乱下判断,从而犯误解文意的方向性错误。作者的意图和艺术表现的实效应当得到尊重。强调个性决不是不要文本、不要原则、无根据地乱发意见,探究应建立在对事理的尊重,对规律的肯定的前提下。文本往往是客观事实的浓缩,它表现了对客观规律的认知,之所以要探究,是因为对事实规律的认知可能有不全面、不科学的地方,有时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作辩证的认知。(2)依据原文思路,

    26、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是答好探究题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性和抒情性的语句,把握住这些,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物形象的把握来讲,作者对作品中人物倾注的情感的褒贬,是理解好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基础,所以要搞清作者写了一个什么事,通过这个事体现了作品中人物的什么性格,表现了什么主题。(3)选择探究切人角度,善于进行层面切割。是从主题角度,还是从表达技巧角度;是从作者角度,还是从“我”的角度;是作深层探究,还是作广度视角探究;这些,既要从题干中“读”出来,又要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一个或多个切人角度。特别要学会根据文章本身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联系,选择那些与

    27、文章联系较为密切的方向作为探究视角。一般说来,对一个文章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字面上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个人生活进行解读,这就可以获得一些具有个性化的说明,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可以联系文章产生的时代,对文章解读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对文章进行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把文章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符号化,这样就可以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通适用的一般意义,就可以实现“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目的。(4)注意答题格式及层次,善于有序呈现结果。探究性的题目,问题往往设计成:你是如何看的,或你的感受如何,或谈谈你的理解等。因此,

    28、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应题,要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来表述;其次,有序地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角度与层面应属两个不同的纬度,当它们彼此不交叉时,可以分别表述。而且不管哪个“角度”和“层面”,都要善于由浅近到纵深这样地有序排列,且在每一条的前面,都尽可能地用一句纲领性的语句作个提示,这样就保证自己的陈述条理清楚,层次井然了。另外,要注意的是不论选择“角度”还是“层面”,都要选定两到三个,这样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的要求。高考散文阅读模考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6分)父子情舒乙“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

    29、别扭。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最早是几岁产生的。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什么也不要,只问有小孩没有。于是,父亲把我抱出去。看见了我,老道说到十四号那天往小胖子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避难。我被老道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由此便产生了我的第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使我遗憾终身的是,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我记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铁门。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

    30、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不过,说起来有点泄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他很少到重庆去

    31、,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来北碚看望他。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他表示赞同的,在我当时看来,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比如他十分欣赏我对书画有兴趣,对唱歌有兴趣,对参加学生会的社会活动有兴趣。他很爱带我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走在路上,总是他拄着手杖在前面,我紧紧地跟在后面,他从不拉我的手,也不和我说话。我

    32、个子矮,跟在他后面,看见的总是他的腿和脚,还有那双磨歪了后跟的旧皮鞋。就这样,跟着他的脚印,我走了两年多,直到他去了美国。现在,一闭眼,我还能看见那双歪歪的鞋跟。我愿跟着它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是十五岁的少年了,是个初三学生。他给我从美国带回来的礼物是一盒矿石标本,里面有二十多块可爱的小石头,闪着各种异样的光彩,每一块都有学名,还有简单的说明。我奇怪地发现,此时此刻的父亲已经把我当成了一个独立的人,采取了一种异乎寻常的大人对大人的平等态度。他见到我,不再叫“小乙”,而称呼“舒乙”,而且伸出手来和我握手,好像彼此是朋友一样。他的手很软,

    33、很秀气,手掌很红,握着他伸过来的手,我的心充满了惊奇,顿时感到自己长大了,不再是他的小小的“傻小子”了。高中毕业后,我通过了留学苏联的考试,父亲很高兴。五年里,他三次到苏联去开会,都专程到列宁格勒去看我。他没有给我写过信,但是常常得意地对朋友们说:儿子是学理工的,学的是由木头里炼酒精!虽然父亲诚心诚意地把我当成大人和朋友对待,还常常和我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我反而常常强烈地感觉到,在他的内心里我还是他的小孩子。有一次,我要去东北出差,临行前向他告别,他很关切地问车票带了吗,我说带好了,他说:“拿给我瞧瞧!”直到我由口袋中掏出车票,他才放心了。接着又问:“你带了几根皮带?”我说:“一根。”他说:“

    34、不成,要两根!”“干嘛要两根?”他说:“万一那根断了呢,非抓瞎不可!来,把我这根也拿上。”父亲的这两个问题,让我笑了一路。对我的恋爱婚事,父亲同样采取了超然的态度,表示完全尊重孩子的选择。他送给我们一幅亲笔写的大条幅,红纸上八个大字“勤俭持家,健康是福”,下署“老舍”。这是继矿石标本之后他送给我的第二份礼物,以后,一直挂在我的床前。可惜,后来红卫兵把它撕成两半,扔在地上乱踩,等他们走后,我从地上将它们拣起藏好,保存至今,虽然残破不堪,却是我的最珍贵的宝贝。直到前几年,我才从他的文章中发现,父亲对孩子教育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生前他并没有对我们直接说过,可是他做了,全做了,做得很漂亮。我终于懂得了

    35、爱的价值。父亲死后,我一个人曾在太平湖畔陪伴他度过了一个漆黑的夜晚。我摸了他的脸,拉了他的手,把泪洒在他满是伤痕的身上,我把人间的一点热气当作爱回报给他。我很悲伤,我也很幸运。(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注舒乙:当代作家、画家、工程师,中国现代文学家老舍之子。8.本文第段以议论开篇,请分析其构思上的作用。(3分)9.第段画线句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10.结合结尾画线句,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4分)11.请以第和第段为例,分析本文独特的选材旨趣。(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风中的高粱安宁高梁是村子里长得最仙气的一种庄稼,夏天的时候,它们细细长长地迎风而立,颇有诗

    36、仙李白醉酒后的逍遥姿态。当然村子里的人们,是不懂什么李白或者杜甫的,他们只是喜欢饭后去田地里走上一圈,或者蹲在村口,一边吸一袋烟, 一边看那大片火红的高粱地,被晚霞染得更加地艳了。女人们纳着鞋底,有那么片刻,她们会停下来,用针尾挠挠头发,而后看着风里摇摆的高梁们发会儿呆。男人想得深远,他们从用高梁秸秆打成的房顶上的“箔”开始,延伸到给儿子娶一房像样的媳妇,再到给孙子编一方小凉席,夏天的时候卷着出去乘凉用。关于高梁的记忆,基本上都是从被收割完之后开始的。高粱叶子和根首先被砍下来,堆积起来供冬天烧火做饭。随后村民们会将高梁秆子剪下来,整齐地晾晒在平房上,或者院子里。几乎家家户户用来扫地的笤帚、刷锅

    37、的刷子,都是用高梁穗做成的。这活基本上归家里的男人们干,因为用铁丝将高梁穗捆绑在一起,压紧,防止散开,算得上是一个技术活,铁丝的两端紧紧地扭 在一起后,为了防止尖端扎手,还要用钳子给插到高梁杆里面去。一把上好的笤帚,不仅仅是将高粱翎捆绑在一起,还要讲究美观大方,用起来也舒适顺手,而且清扫的过程中,不会总是掉下高梁粒或者细小的草茎一样的翎子来。乡下的男人们似乎天生就会做这些精细的活计,这跟女人们天生会纳鞋底、绣花、做衣服一样。高粱晒干后,田地里的活渐渐忙完了,初冬恰好闲来无事,村里的女人们便剪下细长的高粱莲,备齐了料子,开始更新家里锅上蒸饺子用的篦子,或者晾面条用的锅配。锅配是用两面高粱楚以十字

    38、形拿麻绳串在一起的,串完后会剪成所需要的大小,形状当然都是圆形。一个用来放刚刚包完的饺子、擀好的面条的锅配,可以用上几年时光,而不觉其旧。而且看到这样一个旧用具,会觉得心安,有家常的温暖的气息。我总觉得,那旧味道是从高粱地里生长出来的,它们是有纹理的,不像塑料或者铁制品冰凉冷硬、缺乏温度,更想到源头上,泥土的湿润和宽广。我还会因此想起女人们在冬天的煤油灯下,聚在一起一边用麻线串着锅配,一边聊天的琐碎家常。好像有一些家长里短的乡村故事,也一起被串进了其中,并在蒸馒头或者煮饺子的时候,浸润到我 们的肠胃里。村民们不懂这样的感觉,可是,他们却永远都是诗一样田园生活不停息的缔造者。“打箔”是另外一种与

    39、高梁相关的乡村生活。“打箔”其实就是打秫秸箔棚的简称,跟打家具一样,都属于技术和体力兼而有之的乡村活计,所以一般都是要请同一个家族里的男人来帮忙。秫秸箔大致有两种用处,一种是日常用来晾晒地瓜干、棉花、玉米、白菜等东西的大垫子,一种是只有盖房子的时候才会用到的房顶上的薄棚。晾晒东西的秫秸箔对用料没有那么讲究,差不多的高粱秆,都可以拿来使用,看起来这活有些像纺线,只不过工人都是大老爷们。他们在院子里搭起一个木头架子,再用绳子吊起几个砖头,用于固定秫秸箔,两根高梁秆之间用麻绳连接 起来。一个面积不太大的秫秸箔,一下午就打好了,请来的同族男人也不用吃饭,洗把手就回 家。秋天的时候,将秫秸箔摊开在田地里

    40、,用来晾晒棉花。那棉花如果没有干,晚上也不用装起来,直接将秫秸箔卷起来,扛回家,第二天接着铺开来继续晒。 有时候我很想躺在上面,变成一团棉花,或者一片干豆角,被人卷起来,扛回家去。这样慵懒的永远无法实现的生活,在我的想象中,总是又浪漫又诗意。尽管,真正的乡村生活,常常是琐碎枯燥,甚至孤独的。盖房子用的秫秸箔棚,就需要精挑细选最好的高梁秆,因为房顶的质量可大意不得。早在房顶上梁之前,就已经有村里最好的师傅,给打好了秫秸箔。只等着垒平屋口,上了梁,屋脊上 的木头也弄好了,然后开始披上秫秸箔。在北方呼啸的冬天夜晚,家里生起炉子,暖暖和和的,人的脸也红通通的,也会想起糊房子的人,说谁谁谁干活真实诚,瞧

    41、这顶棚糊得多密实,明年开了春打箔还叫他!大人们在絮叨这些人情冷暖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在旁边,用高粱莲子扎手表或者眼镜玩。眼镜是我最擅长扎的,将高粱莲的外皮剥下细细的4根来,再将里面的芯截取大小如指肚般的6 块,而后便可以将其中一个芯串进外皮中间,并用另外一个芯连接起两端来。同样的方法做成另外一个圆框,并用小的尖利的皮连接起左右框,而后将两根外皮插进中间的芯,做成眼镜腿,剩下的两块芯在腿上做挡头,便可以戴在鼻梁上。有时候实在无聊,我还会剥下高梁楚的外皮来,将里面的芯做成香烟的样子,而后点燃火柴, 一个人倚在墙根下,学着那些寂寞的老头,抬头看向天空,边吸着明明灭灭的“香烟”,边想着遥远的可以走出乡

    42、村的未来。天空上什么也没有,连一朵云也没有,空空荡荡的,像我的心。我觉得自己还不如做一株高梁,在秋天的地里,高高地随风飘摇,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关心, 整个的秋天,都是属于我的。(选自散文集消失的乡下植物,有删改)8.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段描述锅配的内容。(4分)9.赏析第段中画线句不同叙述视角交织的表达效果。(3分)10.文章大量篇幅描述高粱收割之后的内容,却以“风中的高粱”为题,请从构思的角度作简要赏析。(4分)11.请结合本文内容以及下列材料,探究本文的主旨。(4分)材料一:消失的是世事,永存的是人情,所以即便是写作乡村的植物、动物系列,我的视角,依然不曾离开过与春种秋收和鸡鸭

    43、牛羊密切相关的人情世故。乡村孕育了繁茂的生命,也孕育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独特的田园世界。(选自散文集消失的乡下植物 序)材料二:我知道村庄老了,人们也陆续地将土地出租,搬去了城里。他们在城里快乐吗?我很想知道,却忽然间发现,我不过和他们一样,奋不顾身地离开了村庄,住进了城市,并在长久的孤 独之后,忽然间想要借助于文字,重新回到被时间遗忘了的乡村生活。(选自散文集消失的乡下植物 后记)附:参考答案一、8.(3分)开篇点出老舍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慈父或严父,是复杂的父亲。议论简洁,突出人物形象,定位了父子关系;是全文叙事描写的总纲,领起全文。说明:“复杂的父亲”,突出人物形象;父子关系定位;叙事描写总纲、

    44、领起全文,各1分。9.(4分)画线句语言平易朴素、口语化却意蕴丰富。“跟着脚印走”有双关意味,刻画年幼的我亦步亦随跟在父亲身后的状貌,也含蓄表达言行思想追随父亲、父亲引领我的意味;“歪歪的鞋跟”口语化,符合孩子观察大人的视角,呈现老舍作为父亲家常朴素的一面;三个“不必”连用,短句排比,简洁有力,突出强调了我对父亲的信任、依赖以及父亲带给我巨大影响。说明:语言特点概述1分;结合具体语言分析特色及表达效果,一点2分。给满4分为止。10.(4分)悲伤表达父亲去世离开带给我的悲痛,还包含不能以爱回馈父爱的悲伤,也暗含为父亲如此含冤去世而伤痛。幸运是庆幸自己拥有一位学识渊博、人格纯良,懂得教育、严厉又慈

    45、爱的伟大的父亲,为我得到他的爱、受到教育感到庆幸。说明:悲伤、幸运各2分。11.( 5分)选择儿子视角里的生活小事、趣事、细节,刻画父亲形象,表达父子之情,彰显写作意图。示例:第3段作者描写了记忆中第一次出现的父亲是在做撒尿示范,凸显老舍平等、坦然、家常、以身示范的父亲形象;第7段描写成人的“我”出差时,父亲一定要看是否带了车票,一定要让带两条皮带的细节,体现老舍对成人的儿子仍像小孩子一样的疼爱、深情。本文选材以儿子视角选择成长过程中记忆深刻的父亲一些生活小事、趣事,表现老舍作为父亲对孩子言传身教的教育态度和处事方式,体现老舍宽厚博大的父爱,以及父子间浓厚的深情。二、8.本段由实及虚描述锅配相

    46、关内容,首先描述村里女人们制作锅配的过程以及锅配的作用、特征,接着展开联想(由实及虚),描述自己在锅配中感受到的温暖与亲切,以及女人们制作锅配时的温馨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诗意生活缔造者的赞美。评分说明:表现手法1点、实写内容概括1点、虚写内容概括2点,表达情感1点,1点1分,给满4分为止。9.首先通过幼时我的视角,写出自己在乡村生活中的天真烂漫。接着以现在的我的视角,回顾当初自己的想法的浪漫诗意,同时,冷静地反思真正的乡村生活的琐碎枯燥甚至孤独。这样的写作,把过去与当下有机融合,把作者对乡土生活的认识更加全面地展现,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生活的缅怀以及美好诗意逐渐消亡的反思。评

    47、分说明:结合内容分析视角3点,1点1分,给满2分即可。效果分析2点,1点1分。整体给满3分即可。10.文章开篇刻画迎风而立的高粱,结尾表达如随风飘摇高粱一样的美好希望,首尾呼应。以高粱为线索贯穿全文,大量篇幅描述高粱收割后带给村民们的物质价值意义以及作者由此对乡村生活、乡土情怀的缅怀。这样首尾与文章主体部分形成比较,以“风中”隐喻自己与乡土生活境界的疏离,引发思考,反思这种质朴温馨生活在现实中的可望而难求,美丽而飘渺。同时,以“风中的高粱”为题,使题目形象而富有诗意,引发读者的想象与思考。评分说明:首尾内容分析2点、线索作用1点、隐喻内涵1点、主旨的深化1点、形式特点1点。1点1分,给满4分为止。11.本文围绕着“高粱”,回顾乡村生活中的人情世故,呈现了乡村中人们单纯美好的生活期待、充分利用高粱的生存智慧、真诚互助的人情等充满诗意与美好的田园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乡土生活的深切缅怀赞美之情;同时,又以远离村庄的身份,试图从乡村生活中寻找抚慰身处城市的孤独的内心,以回忆的笔触探寻心灵的寓所,旨在唤醒人们对自然乡村的关注与保护。评分说明:主要内容概括以及缅怀赞美之情2分;围绕身份变化之下的乡土意义的探寻2分。10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高考散文阅读题型专项复习(含最新模考练习及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5754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