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第十七章(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852729
  • 上传时间:2023-01-18
  • 格式:PPT
  • 页数:69
  • 大小:1.7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十七章(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第十七 流行性腮腺炎 患者 护理 课件
    资源描述:

    1、v掌握:临床表现、并发症、护理诊断、护理措施v熟悉: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实验室检查、预防措施v了解: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要点、健康宣教学习要点学习要点v患儿,男,4岁,因“发热,双耳垂下肿痛2天”来诊。患儿2天前开始发热,伴头痛、乏力、恶心、食欲缺乏,然后出现双耳垂下肿痛,说话、咀嚼时疼痛加重。查体:体温38.4,神志清。双侧腮腺4cm 4cm肿大,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周围扩大,边沿不清,局部不红,有压痛。腮腺管开口处红肿,咽部充血。心、肺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均升高。v1.临床诊断是什么?v2.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如何?v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v主要临床特征

    2、:耳下腮部肿胀疼痛。v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v一种系统的、多器官受累的疾病。(还侵犯腮 腺以外的其他腺体和神经组织)v丙类传染病。v中医病名:“痄腮”、“蛤蟆瘟”。概概 述述 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液病毒科,RNA病毒,呈球形,耐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易亲和。v对外界的抵抗力弱。对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均甚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耐低温,4能存活数天,-70 可保存数年。病原学病原学v该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v自然界中人是腮腺炎病毒唯一的宿主。v可从唾液、血、尿、脑脊液等分离出病毒。v(一)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v(二)传播途径 飞沫传

    3、播。v(三)易感性 普遍易感,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感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v(四)流行特征 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温带地区以冬、春季为主,热带地区无明显季节差异。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v腮腺:非化脓性炎症间质组织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腺泡坏死腮腺导管因水肿、充满坏死C及渗出物而阻塞病理改变病理改变v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v前驱症状(部分):发热、头痛、无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咽痛等v多无前驱期症状v病程约 12周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胀疼局部皮肤紧张发亮,热而不红。言语、舌下腺和颌下腺也可受累。v1、神经系统v儿童常见。脑膜炎或脑膜脑炎,约5%-25%v2、生殖系

    4、统v多见于青春期后的患者。睾丸炎或卵巢炎(成熟的生殖腺体)。v3、胰腺炎 v多见于成人。发生率约5%,儿童少见。并发症并发症v1、一般治疗v隔离、室内通风;口腔清洁;免酸性及刺激性食物v2、抗病 毒 治 疗利巴韦林(干扰素、板兰根)治疗要点治疗要点v3、对症治疗v局部敷药va.青黛散醋调外涂 取青黛散10克、冰片5克,温水调匀,敷于患部。b.新鲜仙人掌去刺,切薄片或捣烂敷于患部。v颅内高压:20%甘露醇v高热头痛、腮腺肿痛:解热镇痛药v4、并发症治疗 睾丸炎丁字带托起,局部冷敷减轻渗出和疼痛脑膜脑炎脱水降颅压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v(一)血常规v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

    5、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v(二)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v(三)血清学检查v血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增高可做早期诊断。v(四)病毒分离v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v一、一般护理v 1、环境与休息v 2、饮食 v二、病情观察v 及时发现并发症v三、对症护理v 1、疼痛v 2、高热v四、用药护理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按按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人隔离病人重点是预防接种重点是预防接种 国外有麻疹、腮腺炎、国外有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国内鸡胚细胞培养减毒国内鸡胚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活疫苗健康指导健康指导预预 防防强化训练1.流行性腮腺炎

    6、腮腺肿大的特点是:v A腮腺多为单侧性 B腮肿以面颊为中心 v C腮肿以耳垂为中心 D腮肿处皮肤红热 v E腮腺管口有脓性分泌物 2.目前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的治疗方法是:v A隔离休息 B流质饮食 vC对症治疗 D抗病毒治疗 E抗生素治疗 3.女孩,9岁,发热4天,双耳垂下肿痛3天,呕吐1次来诊。体检:体温384,神志清,双侧腮腺 4cm x 4cm,有压痛,咽红,腮腺管口有红肿,心、肺未发现异常,为流行性腮腺炎,该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脑膜脑炎 B睾丸炎 C中耳炎 D心肌炎 E肺炎 第二章 病毒性传染病 定义v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

    7、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乙型脑炎。2.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强。流行病学1、传染源v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自然界中许多动物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猪,尤其是仔猪为本病主要传染源,其次为家畜、家禽、蝙蝠等。v人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人畜共患疾病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zoonosis)流行病学v2、传播途径 本病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有库蚊、伊蚊和按蚊中的某些种,而以三带喙库蚊

    8、是主要传播媒介。蚊感染后可带毒越冬或经卵传代,可成为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三带喙库蚊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流行病学v3、人群易感性 v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v乙脑病人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10001:3000 v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流行病学4、流行特性v流行地区:亚洲东部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v发病季节:在热带地区无季节性,而温带和亚热带则本病流行80一90集中在7、8、9三个月。v发病形式:本病集中暴发少,呈高度散发性。发病机制病理v脑实质病变较重,间脑、中脑病变重。v脑膜病变较轻,脊髓病变轻。血管病变v 脑内血管扩张、充血、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血管周围有

    9、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可形成“血管套”。神经细胞 变性、肿胀与坏死:神经细胞变性,胞核溶解,细胞浆虎斑消失,重者呈大小不等点、片状神经细胞溶解坏死形成软化灶。软化灶形成后可发生钙化或形成空洞。胶质细胞 增生 主要是小胶质细胞增生,呈弥漫性或灶性分存在血管旁或坏死崩解的神经细胞附近。脑实质及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脑膜血管充血扩张,有血扩张,有大量浆液性大量浆液性渗出,形成渗出,形成脑水肿脑水肿。血。血管内皮细胞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肿胀、坏死、脱落,产生脱落,产生附壁血栓。附壁血栓。血管病变血管病变临床表现v潜伏期 4 21天,一般为 1014天。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4期:v(一)初期 v(二)极期

    10、v(三)恢复期 v(四)后遗症期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平均10-14天v在潜伏期内病毒侵入血液内繁殖,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症状,为隐性感染,但机体可获得免疫。v较典型病例的病程大多为两周左右。临床表现初期病程第13天 体温在12日内升高到3940,伴头痛、神情倦怠和嗜睡、恶心、呕吐,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临床表现v极期病程第410天(1)高热(2)意识障碍 嗜睡、昏迷。(3)惊厥或抽搐(4)呼吸衰竭(5)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高热抽搐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极期极期 1、高热 体温常高达40以上,一般持续710日,重者可长达3周。发热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临床

    11、表现 2、意识障碍 包括嗜睡、昏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大多数人在起病后1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多见于第38日,持续1周左右,重者可长达4周以上。4、呼吸衰竭 是乙脑最严重的症状,主要的死因。(1)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及幅度不均,如呼吸表浅、双吸气、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临床表现v(2)外周性呼吸衰竭 呼吸肌麻痹,呼吸道痰阻、蛔虫上逆,肺部感染。v(3)混合型 中枢及外周呼吸衰竭同时存在。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三大严重症状,三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呼吸衰竭常为致死主要原

    12、因。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极期极期v颅内压增高的表现v面色苍白、剧烈头痛v喷射性呕吐v血压升高v脉搏变慢v呼吸变深而慢或节律不整n意识迅速改变意识迅速改变n瞳孔改变瞳孔改变n反复抽搐反复抽搐n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乳头水肿n小儿前囟门高度小儿前囟门高度膨隆膨隆5、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1)锥体束受损(2)小脑及动眼神经受累(3)植物神经受损临床表现-极期极期临床表现-恢复期恢复期v 少数病人于极期因呼吸衰竭或严重并发症死亡,多数病人于病程的第811日后,进入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神志逐渐转清,语言、意识及各种神经反射渐好转,通常2周左右完全恢复。临床表现-后遗症期后遗症期v 虽经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在发

    13、病6个月后仍留有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发生率约520%。以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如继续积极治疗,仍可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并发症v发生率约10%v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其次为肺不张、尿路感染、褥疮等。重症病人也可出现应急性溃疡致上消化道大出血。辅助检查v(一)血象 白细胞总数常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v(二)脑脊液 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计数50500106/L。分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稍多,氯化物正常,糖含量正常或偏高。少数病例于病初脑脊液检查正常。辅助检查v(三)血清学检查 1.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用ELISA或间接免疫荧光法 特异性IgM抗体一般在病后

    14、34天即可出现,脑脊液中最早在病程第2天测到,两周达到高峰,可作早期诊断用。辅助检查v2.其他检查v(1)补体结合试验。v(2)血凝抑制试验 抗体出现较早,病程第5日抗体可阳性,于第2周效价达高峰。v(3)中和试验 特异性较高,抗体出现迟,于2个月时效价最高,可持续5一15年。v(4)病毒分离 病程第一周内死亡病例的脑组织中可分离到病毒。治疗要点v一般治疗v对症治疗v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治疗要点 乙脑病情重,变化快,高热、惊厥、呼吸衰竭是本病的三个重要症状,可互相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及时发现,抓住主要矛盾。预 防v主要传染源是易感家畜,尤为幼猪,要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猪要圈养,人畜居

    15、地分开。v灭越冬蚊和早春蚊,消灭蚊虫孳生地。防蚊用蚊帐、驱蚊剂等。v预防接种v6个月到12个月婴儿为疫苗主要接种对象,采用皮下注射2次,间隔710日。2年后及610岁时分别加强注射1次。人群保护率可达85一98。v疫苗接种应在开始流行前1个月完成。重点对象是10岁以下儿童和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的人员,可按初种方法接种2次。v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慢性酒精中毒者禁用。预 防护理-常见护理诊断常见护理诊断v体温过高 与病毒血症有关。v意识障碍 与中枢神经系统、脑实质损害有关。v有受伤的危险 与脑实质炎症、脑水肿、高热、惊厥、抽搐或意识障碍有关。v气体交换受阻 与呼吸衰竭有关v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6、与昏迷、长期卧床有关。护理措施-一般护理一般护理项目项目内容内容休息与活动病人应卧床休息,环境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声音和强光刺激,室温控制在30以下。意识障碍者需专人看护,做好生活护理及皮肤、眼、鼻、口腔的清洁护理,防止压疮形成。有计划地集中安排各种检查、治疗和护理操作,减少对病人的刺激,以免诱发惊厥或抽搐。饮食护理早期鼓励病人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有吞咽困难或昏迷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或按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恢复期病人应逐步增加高营养、高热量的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病情观察v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的变化。v有无意识障碍和其他精神神经症状和体征。v有无惊厥或抽搐发作。v有无颅内高压和

    17、脑疝的先兆。v记录出入液量。护理-对症护理对症护理症状护理高热体温39以上者可采用戴冰帽、冰袋冷敷、温水或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物理降温措施,如效果不佳可遵医嘱采用药物降温或亚冬眠疗法。惊厥或抽搐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下义齿,用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置于病人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必要时用舌钳将舌拉出。如有痰液阻塞及时吸痰。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等意外发生,必要时用床档或约束带约束。呼吸衰竭有呼吸道分泌物者及时给予翻身、叩背、吸痰、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缺氧明显时给病人吸氧,遵医嘱应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

    18、开术,使用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并做好相应的护理。护理-用药护理用药护理v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药物种类药物种类药物名称药物名称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镇静止痉药物地西泮、水合氯醛、巴比妥钠、异戊巴比妥钠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和意识状态呼吸兴奋剂洛贝林(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大剂量可诱发惊厥,遵医嘱严格掌握药物剂量脱水剂20%甘露醇、25%山梨醇应在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入或注入,监测病人的心功能状况护理-心理护理心理护理v向病人和家属解释疾病相关知识。v尽量避免各种不良刺激。v对有功能障碍或后遗症者,帮助病人适应环境,给予病人关心和照

    19、顾,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v引导家属和亲友给病人心理支持和帮助,积极协助病人取得社会的支持。健康指导项目项目内容内容对病人和家属的指导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阐明积极防治后遗症的重要意义,恢复期鼓励病人坚持康复训练和治疗、定期复诊,教会家属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和康复疗法,如鼻饲、按摩、肢体功能锻炼、语言训练等,协助病人恢复健康。社区指导 加强家禽、家畜的管理,搞好饲养场所的环境卫生,流行季节前对猪等家禽、家畜进行疫苗接种,流行季节做好防蚊、灭蚊,房间内应有防蚊设备和灭蚊措施,对10岁以下儿童和初进入流行区的人员进行疫苗接种。1.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流行季节为 A46月 B5

    20、7月 C68月 D79月 E810月 2.对于乙脑病人,护士应配合医师进行抢救的是针对下列哪组症状 A高热、头痛、呼吸衰竭 B高热、呕吐、呼吸衰竭 vC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D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E昏迷、惊厥、循环衰竭 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vA病人 B蚊虫 C猪 D鼠类 E病毒携带者 强化训练强化训练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是 vA.气溶胶 B.粪一口传播 C.密切接触 vD.虫媒传播 E.血液传播 5.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特点应除外vA出现痴呆、弛缓性瘫痪 B高热、惊厥 vC颅内高压及呼吸衰竭 D意识障碍vE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阳性 6.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人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是 vA高热 B昏迷合并肺炎 C反复惊厥 D严重后遗症 E中枢性呼吸衰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第十七章(三)-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护理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52729.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