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 课件
- 资源描述:
-
1、肝脏的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参与着消化、解毒、免疫调节、制造凝血因子等主要功能。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感染病毒及寄生虫、酗酒和长期服用药物等可对人体肝脏造成损害。据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59岁人群的携带率水平仍为8.75%,处于高流行水平,尤其以20-25岁年龄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12%。肝炎的广泛流行对人民的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成为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在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而且其乙肝疫苗接种率大约在50%左右,大学生群体成为乙肝感染高风险的重点群体。四川省百万大学生开展系统的肝炎防治知识教育,使其掌握肝炎尤其是乙型
2、肝炎的危害性、传播途径、预防接种以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正确认识等等,提高大学生人群肝炎防治常识普及率,保护祖国未来的骨干力量健康成长 我国肝炎的广泛流行不仅对群众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已成为目前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对全国60所高校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预防状况调查和西北大学生乙肝防控项目的实践提示:在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乙肝疫苗接种率仅50%左右,目前,大学生群体已成为肝炎感染高风险群体。所以今天有必要到现场跟大家一起共同学习、交流肝炎防治知识。引引 言言 肝炎是肝病中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肝炎是肝病中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一组疾
3、病的总称。其致病因素可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致病因素可以是:生物因子或非生物因子两大以是:生物因子或非生物因子两大类。类。引引 言言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是长期危害我国人染病。病毒性肝炎是长期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严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其严重程度居各类传染病之首。重程度居各类传染病之首。什么是病毒性肝炎及其分类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
4、染病。常见有甲、乙、丙、丁和戊五型。病。常见有甲、乙、丙、丁和戊五型。经消化道传播的有甲肝和戊肝,经血传经消化道传播的有甲肝和戊肝,经血传播的有乙肝、丙肝和丁肝。乙肝、丙肝播的有乙肝、丙肝和丁肝。乙肝、丙肝和丁肝患者可演变成慢性肝炎,少部分和丁肝患者可演变成慢性肝炎,少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传染源传染源 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甲肝甲肝 病人病人 粪粪-口口 未感染未感染HAV,也也 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 经食物经食物 经水经水 未接种甲肝疫苗未接种甲肝疫苗 接触接触乙肝乙肝 病人病人 经体液经体液 未感染未感染HBV,也也 HBV携
5、带者携带者 母婴母婴 医源性医源性 未接种乙肝疫苗未接种乙肝疫苗 丙肝丙肝 病人病人 接触接触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HCV携带者携带者 经血液经血液 丁肝丁肝 病人病人 同乙肝同乙肝 HBV感染者感染者 HDV携带者携带者戊肝戊肝 病人病人 同甲肝同甲肝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 5 5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及临床特征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及临床特征名称名称传传播播途径途径我国流行率我国流行率临床预后临床预后疫苗疫苗甲肝甲肝粪口粪口80.90%80.90%急性、良好急性、良好有有乙肝乙肝皮、粘膜损伤皮、粘膜损伤57.63%
6、57.63%急性、慢性急性、慢性有有丙肝丙肝皮、粘膜损伤皮、粘膜损伤3.20%3.20%急性、慢性急性、慢性无无丁肝丁肝皮、粘膜损伤皮、粘膜损伤1.15%1.15%急性、慢性急性、慢性无无戊肝戊肝粪口粪口17.20%17.20%急性、良好急性、良好无无 我国的丙型肝炎抗体标化阳性率为:我国的丙型肝炎抗体标化阳性率为:3.2%3.2%,上海最低:上海最低:0.9%0.9%,辽宁最高为,辽宁最高为5.1%5.1%。我省抗我省抗-HCV-HCV阳性率为阳性率为2.38%2.38%。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 传染源:传染源:HCVHCV感染者,即感染者,即急、慢性
7、丙型肝炎病人急、慢性丙型肝炎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和病毒携带者是传染源。是传染源。平均潜伏期为平均潜伏期为6-96-9周。周。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体液传播经体液传播:主要途径。:主要途径。丙型肝炎可以通过献血(特别是单献血浆)造丙型肝炎可以通过献血(特别是单献血浆)造成一定范围的暴发。在河北的固安县就曾发生成一定范围的暴发。在河北的固安县就曾发生过由于献血或献血浆引起的较为严重的丙型肝过由于献血或献血浆引起的较为严重的丙型肝炎暴发。炎暴发。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血传播经血传播:通过输入污染:通过输入污染HCVHCV的血液或血制品,献的血液或血制品,献血或反复透析过程中的交叉
8、感染,均可造成血或反复透析过程中的交叉感染,均可造成HCVHCV传传播。输入含播。输入含HCVHCV的血液最易感染,也可通过反复接的血液最易感染,也可通过反复接触微量血液传播。触微量血液传播。研究显示研究显示: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抗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抗-HCV-HCV阳性率为阳性率为 28.68%.28.68%.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从丙型肝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液中从丙型肝炎感染者的精液、阴道液中极易检测到极易检测到HCV-RNAHCV-RNA,其配偶其配偶HCVHCV感染率高于家庭其感染率高于家庭其他成员和一般人群,说明他成员和一般人群,说明HCV
9、HCV存在性接触传播的危存在性接触传播的危险。险。研究显示:在卖淫女中抗研究显示:在卖淫女中抗-HCV-HCV阳性率为阳性率为9.83%(9.83%(正常正常人群为人群为2.28%2.28%)。)。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方式确实存在,但一般认为母婴传播方式确实存在,但一般认为传传播机率远比乙肝为低,播机率远比乙肝为低,转归相对较好。转归相对较好。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易感性:易感性:人群对人群对HCVHCV普遍易感,但感染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感染后常普遍易感,但感染多见于青壮年。儿童感染后常呈无症状感染状态,但呈无症状感染状态,但4040岁以上中、老年易呈急性肝炎。
10、岁以上中、老年易呈急性肝炎。感染或病后免疫持久性尚不清楚,但已证实易反复感染。感染或病后免疫持久性尚不清楚,但已证实易反复感染。注射免疫球蛋白不能使机体免于注射免疫球蛋白不能使机体免于HCVHCV感染。感染。丙肝的预防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输血和血液制品)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 大力倡导无偿献血,拒绝非法采、供血 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不与他人共用针具、剃须刀等可能引起出血的用品 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HBV、HCV病毒感染的转归病毒感染的转归 HBV、HCV 急性肝炎急性肝炎 病毒携带者病毒携带者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硬化 肝癌肝
11、癌 产生抵抗力产生抵抗力肝肝 癌癌 病病 人人一、一、HBV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乙肝的流行特征乙肝的流行特征世界世界中国中国20亿亿6.9亿亿3.5亿亿1.2亿亿75万万28万万曾受到曾受到HBVHBV感染的人数感染的人数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死于死于HBVHBV感染引起的疾病感染引起的疾病人数人数王晓军,等.疾病检测.2004;19(8):290-292 电镜下电镜下外周血中乙肝病毒形态外周血中乙肝病毒形态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中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中有3 3种形态颗种形态颗粒:粒: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22nm(22nm)管形颗粒管形颗粒 (22(2250500nm)50
12、500nm)完整的病毒颗粒,又称为完整的病毒颗粒,又称为DaneDane氏颗粒氏颗粒(42nm)(42nm)3 3种颗粒中以小球形颗粒为多种颗粒中以小球形颗粒为多乙乙 型型 肝肝 炎炎 病毒病毒完整的HBV颗粒管状颗粒小球形颗粒注:注:HBVHBV的抵抗力的抵抗力 HBVHBV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30-3230-32时可存活至少时可存活至少6 6个个月,在月,在-20-20时可存活时可存活1515年。年。6060加热加热1h1h,9898加热加热1min1min,乙醚或乙醚或pH2.4pH2.4处理处理6h6h均不能完全均不能完全灭活灭活HBVHBV。在在121121高
13、压高压20min20min、100100干烤干烤1h1h、100100直接煮沸直接煮沸2min2min、0.1%0.1%高锰酸钾高锰酸钾2-5min2-5min、1:40001:4000甲醛甲醛37 72h37 72h、2%2%戊二醛戊二醛10min10min、0.5%0.5%过氧乙酸、过氧乙酸、3%3%漂白粉溶液、漂白粉溶液、5%5%次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处理可灭活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处理可灭活HBVHBV。灭活后的灭活后的HBVHBV无感染性,但免疫原性仍可保留。无感染性,但免疫原性仍可保留。乙型肝炎的传播模式乙型肝炎的传播模式地区地区HBVHBV标志物标志物流行率流行率终身终身携带率携带率
14、感染人群感染人群传播方式传播方式高流行区高流行区 7%7%,占全球人口占全球人口的的45%45%60%60%出生时和儿童早期出生时和儿童早期感染为主感染为主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水平传播水平传播中流行区中流行区2%-7%2%-7%,占全球人口的占全球人口的43%43%20%-60%20%-60%感染发生在各年龄感染发生在各年龄组,以儿童为主组,以儿童为主水平传播水平传播性传播性传播低流行区低流行区2%2%,占全球人口的占全球人口的12%12%20%20%感染发生在成人中感染发生在成人中的高危人群,以青的高危人群,以青壮年壮年为主为主性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日常接触能传播乙肝病毒吗 乙肝主要传播途
15、径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同工作和学习等一般性接触不会传染乙肝,如握手、拥抱、就餐、共用办公用品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年龄之间的关系 初次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是影响乙肝慢性化的重要因素,感染年龄越小,慢性化程度越高,5岁以下儿童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90%以上会发展成慢性感染;成人期感染仅5%-10%发展成为慢性感染。如何预防乙型肝炎 我国预防开展乙肝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乙肝疫苗需按照0,1,6月龄免疫程序全程接种3针。新生儿第一针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
16、越早接种,效果越好。未接种或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应及时补种。31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 不同地区人群HBsAg流行率338:34:48331515岁以下儿童岁以下儿童HBsAgHBsAg携带率结果比较携带率结果比较-控制乙控制乙肝肝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 染 源 出传 染 源 出现:现:皮 肤、粘皮 肤、粘膜破损膜破损腺体分泌腺体分泌易感者出现皮肤、粘膜破损易感者出现皮肤、粘膜破损含有乙型肝炎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病毒的血液、血清、伤口渗血清、伤口渗出液、精液及出液、精液及阴道分泌液等阴道分泌液等排出体外排出体外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接触传播接触传播医 源 性医 源 性传播传播易感者易
17、感者受到感受到感染染 高高 中中低低血液精液尿液血清 阴道分泌液 伤口渗出液唾液汗液泪液乳汁羊水不同体液中乙肝病毒的浓度不同体液中乙肝病毒的浓度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的传播途径 体液交换体液交换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母婴传播(围产期传播)母婴传播(围产期传播)水平传播水平传播 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 生活接触传播生活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在我国这种传播方式最为重要,有在我国这种传播方式最为重要,有1/31/3左右的左右的ASCASC为此途径感染。为此途径感染。母婴传播包括母婴传播包括3 3个阶段个阶段:宫内传播:出生前已被感染。宫内传播:出生前已被感染。产程传播:分娩时被感染。产程传播:分娩时被感染
18、。产后(哺乳期)传播:抚养过程中被感染。产后(哺乳期)传播:抚养过程中被感染。宫内传播宫内传播 生殖细胞携带有生殖细胞携带有HBVHBV;胎儿期末,胎儿体积迅速增大、活动,造成胎儿期末,胎儿体积迅速增大、活动,造成胎盘损伤,使母血直接进入胎儿体内;胎盘损伤,使母血直接进入胎儿体内;宫内传播的机率宫内传播的机率5%5%。目前,宫内传播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目前,宫内传播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产程传播产程传播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通过胎儿分娩时母亲的血液、阴道分泌物通过胎儿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的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染。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胎盘剥离时微量血液漏至胎循环中。产前或产程中胎儿
19、吸入母亲的血液、羊水、产前或产程中胎儿吸入母亲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而感染阴道分泌物而感染。哺乳期传播哺乳期传播 出生后通过哺乳、日常看护、清洗等出生后通过哺乳、日常看护、清洗等等密切生活接触的造成的水平传播等密切生活接触的造成的水平传播HBV的传播途径的传播途径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它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它主要是通过输血及血液制品,或被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它物品,或意外地接触污染的血液或体液等途径,使疗器械及其它物品,或意外地接触污染的血液或体液等途径,使HBVHBV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输血(血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