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品课件:17立克次体.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精品课件:17立克次体.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精品 课件 17 立克次体
- 资源描述:
-
1、 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 立克次体病属于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是由一类十分复杂的立克次体所致疾病的总称。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立克次体(Ricketsias)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然而,根据其某些生物学特性,实际在分类上已将其列入原核细菌内。立克次体是一类无芽孢、无鞭毛和荚膜、具有一定多形性的原核细菌。该病原体营养要求较高、难以培养,通常需要细胞及组织培养。在人类历史上,立克次体曾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发生的大规模斑疹伤寒流行,致使数百万人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尔干岛爆发的Q热流行、东南亚发生的恙虫病肆虐,都曾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随着和
2、平的到来,经济的发展以及卫生条件的改善,目前,该病在发达国家已基本得到了控制。按WHO生物安全纲要标准,立克次体所有的种均属生物安全危险三级病原体,所有的实验操作均在三级实验室进行。立克次体(rickettsia)1.活细胞内 2.光镜下:球杆状 3.有细胞壁 4.与变形杆菌OX19,OX2,OXk有共同抗原 5.四环素及氯霉素可抑制其繁殖 6.对消毒剂抵抗力弱 名称由来 立克次体是1909年美国美国病理学副教授立克次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热时首先发现的。1916年罗恰利马首先从斑疹伤寒病人的体虱中找到,并建议取名为普氏立克次体,以纪念从事斑疹伤寒研究而牺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学家普若瓦帅克。1934年
3、,我国科学工作者谢少文首先应用鸡胚培养立克次体成功,为人类认识立克次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立克次体病分类 1.斑疹伤寒组 流行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 2.斑点热组 落基山斑点热 钮扣热 昆士蓝斑点热 北亚蜱传斑点热 立克次体痘 3.恙虫病组 恙虫病 4.Q热组 Q热 5.阵发性立克次体病组 战壕热 普氏立克次体 流行性斑疹伤寒 R.prowazaeki Epidemic Typhus 莫氏立克次体 地方性斑疹伤寒 R.Mooseri Endemic Typhus斑疹伤寒组斑点热组 立氏立克次体 落基山斑点热 R.rickettsii 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
4、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北亚蜱传斑点热R.sibirica North Asia Tick Typhus 康纳立克次体 钮扣热R.conorii Boutonneuse fever 澳大利亚立克次体 昆士蓝斑点热R.Australis Queensland tick typhus 小蛛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痘R.akari Rickettsialpox恙虫病组 恙虫病立克次体 恙虫病 R.tsutsugamushi Tsutsugamushi disease Q热组 Q热立克次体 Q热 R.burneti Q fever.阵发性立克次体病组 战壕热立克次体 战壕热 R.quintana Trench F
5、ever立克次体病分类 根据遗传物质进行新的分类。16srRNA序列的分析显示,立克次体可分为两个亚群,亚群包括立克次体(Rickettsia)、埃立克体(Ehrlichia)、埃菲比体(Afibia)、考德里体(Cowdria)和巴通体(Bartonella);亚群包括柯克斯体(Coxiella)和沃巴哈体(Wolbachia)。目前,引起人类感染与流行的立克次体主要包括以下:1)立克次体属 斑疹伤寒群: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及地方性斑疹伤寒 斑点热群 恙虫病东方体群2)柯克斯体属 急性Q 热 慢性Q热3)埃立克体属 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 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 4)巴尔通体属 虱传战壕热 杆菌性血
6、管瘤 慢性淋巴结病 巴尔通体心内膜炎 猫抓病立克次体病共同特点 储存宿主:啮齿类动物如各种鼠类以及哺乳类动物如猫、狗以及家畜等等。传播媒介:虱 蚤 蜱 螨 病理变化:小血管炎及血管周围炎 临床表现:发热 头痛 皮疹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外斐反应 广谱抗生素效果好 地方性斑疹伤寒 Endemic typhusMurine typhus病原学 莫氏立克次体 rickettsia mooseri G-球杆状 群特异性抗原与型特异性抗原 与变形杆菌OX19有共同抗原 豚鼠阴囊现象 耐低温及干燥流行病学 传染源 鼠 传播途径 鼠蚤 皮肤 呼吸道 眼结膜 易感性 普遍易感 持久免疫 交叉免疫 流行特点发病机
7、制 病原体 血管病变 病原体与毒素 全身毒血症状 变态反应 病理 小血管炎及立克次体肉芽肿-斑疹伤寒结节 分布:皮肤 心肌 脑 肺 肾 肾上腺 睾丸临床表现 潜伏期:1-2周 发热 皮疹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其他实验室检查 血象 血清学检查 外斐反应 补体结合实验 立克次体凝集实验 微量间接血凝 微量间接免疫荧光 病原体分离诊断 流行病学史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预后治疗 1.一般治疗 2.病原治疗 3.对症治疗预防 灭鼠灭蚤 疫苗 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Louse-borne typhus病原学 普氏立克次体 rickettsia puzuwazaki G-球杆状 型特异
8、性抗原与群特异性抗原 与变形杆菌OX19有共同抗原 无豚鼠阴囊现象 耐低温及干燥流行病学 传染源 病人 传播途径 人虱 易感性 普遍易感 持久免疫 交叉免疫 流行特征 寒冷地区 冬春季节病理 增生性血栓性坏死性小血管炎及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形成立克次体肉芽肿-斑疹伤寒结节 分布:皮肤 心肌 脑 肺 肾 肾上腺 睾丸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4(5-23)天 发热 皮疹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肝脾肿大轻型 发热 皮疹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肝脾肿大少复发型(brill-zinsser)发热 头痛 无皮疹 外斐反应阴性诊断 流行病学史 症状 体征 实验室检查流行性斑疹伤寒 地方性斑疹伤寒 流行性 地方性 冬春
9、季 无季节性 病情重 病情轻 皮疹多,出血性 皮疹少,充血性 无豚鼠阴囊肿胀 有豚鼠阴囊肿胀 普氏 莫氏预后及治疗 以多西环素200mg 每12 小时1 次,共两次效果最好。四环素及氯霉素也有良好效果。预防 1.管理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灭虱 3.提高人群免疫力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丛林斑疹伤寒 scrub typhus 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 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是由恙虫病立 克次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 征为突然起病、发热、叮咬处有焦痂或 溃疡、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病原学 恙虫病立克次体 R.tsut
10、sugamushi 东方立克次体 R.orientalis 恙虫病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是恙虫病的病原体。恙虫病立克次体 Rickettsia orientalis 最早发现于日本,为日本的一种地方病(分布于秋田、山形、新泻县河川流域)。是由寄生于鼠耳壳部的恙虫(亦称恙螨)为媒介。恙虫病亦称为“日本河川热”(Japaneseriverfever)。生物学性状 短杆状,平均长度1.2um,常见成双排列,在细胞质近核处聚集生长。易感细胞有大鼠肺和猴肾细胞以及鸡胚卵黄囊等。一般对豚鼠不敏感,而对幼鼠致病力强,常用小白鼠腹腔接种,作病原体分离。致病性与免疫性 恙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
11、疾病,主要在啮齿动物之间流行。啮齿动物内能长期保存病原体且多无症状,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恙虫病立克次体寄居于恙螨,并可经卵传代。恙螨幼虫需吸取人或动物的淋巴液或血液才能完成从幼虫到稚虫的发育过程。流行病学 传染源 鼠 传播途径 恙螨 卵 幼虫 蛹 稚虫 成虫 易感性 普遍易感 对同株病原体的持久免疫 流行特征 夏秋季,雨季发病机制 病原体 叮咬处局部繁殖引起皮损-血液循环-立克次体血症-繁殖产毒素-全身症状病理 局部:充血,水肿,小丘疹,水泡,坏死出血,黑色痂皮,焦痂 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细胞增生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4(4-21)天 发热,头痛 焦痂与溃疡 淋巴结肿大 皮疹 肝脾肿大实
12、验室检查 血象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分类左移,血小板可有减少。血清学检查 外斐反应 OXk 病原体分离或于小白鼠腹腔内接种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者可确诊 诊断 流行病学史起病前3周内有野外接触鼠类活动或恙虫孳生环境史。临床表现突起畏寒,持续高热,伴结膜充血、皮疹、淋巴结肿大尤其是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压痛、肝脾肿大。体表皮肤有焦痂或溃疡是最有诊断价值的特异性体征。实验室检查预后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进半流质,必要时可给予解热镇痛剂,重症患者或并发心肌炎、脑膜炎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病原治疗:氯霉素和四环素族对本病有特效。预防 1.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北亚蜱传斑疹伤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