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学情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学情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由用户(阳光灿烂杨老师)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2020 年中 语文 检测 试卷 参考答案 下载 _模拟试题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部编人教版 2020 年中考语文学情检测试卷 语文试题 (本试题共(本试题共 120120 分,答题时间分,答题时间 120120 分钟)分钟) 第 一 部 分 (15 题 24 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8 分) (1)报君黄金台上意, 。 (李贺雁门太守行 ) (2)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 (3)虽然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各行各业都遭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影 响,但正如李白行路难中“ , ”所描述的那样,疫情 过后,我们可以加倍努力,争取更大胜利。 (4)潜心读书有四种境界。 “ , ” (刘禹锡陋室铭 ) ,排 除干扰,静下心来,此第一境界; “采菊
2、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沉醉其中,乐而忘我,此 第二境界; “ , ” (王安石登飞来峰 ) ,登临顶峰,高屋建 瓴,此第三境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此第四境界。 2、在下列句子的括号中,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 ( )净都会永驻心中, 即便身形羸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 y y ( )( )。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t n( )云密布,朔( )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 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3 分) A光与影交叠生辉是南京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开展的夜间对外开放活动的最大特色。 B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因为促进了亚洲文明交流,也为世界文明繁荣注入新时代的力量。 C巴黎圣母院突遭火灾,塞纳河畔的烈火映照着巴黎的上空,法国人众多都失声痛哭。 D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雅的摆渡人。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现代汉语中很多成语出自古代典籍,如“三十而立”出自孟子 , “一鼓作气”出自左 传 。 B “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节”是符节。符节是皇帝派遣 使者或调动军队的凭证。 C “世先生
4、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意为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种桑树、梓树,后用桑梓 代指家乡。 D “表”作为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臣下向帝王陈情言事,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 亮的出师表 。 5、某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请你参加。(6 分) (1)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学校随机抽查了部分学生,了解他们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 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调查结果。(不得出现具体数字)(2 分) 学生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项目类型占比 (2)根据调查情况,校团委选择了剪纸、对联、中医药三个项目开设兴趣课程,面向全体同 学招收学员,请你以夏华的名义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写一则申请书,表明你想参加兴趣课程 的意愿,理
5、由明确,格式正确。(2 分) (3)对联课程班学员举行对联比赛,请你把他们拟写的对联补充完整。(2 分) 对联 1: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 迎新春。 对联 2:精准扶贫,同 小康路;科学施政,共吟盛世歌。 第 二 部 分 (619 题 46 分) 一、阅读下面古代文学作品,回答 67 题。 (6 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诗人眼中的大海、山岛、草木的特点。 (3 分) 答:_ 7.这首诗写得意境宏阔,请结合画线诗句,说说你阅读后
6、的体验。 (3 分) 答:_ 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8 81111 题。(题。(1 12 2 分)分)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7、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 (3 分) (1)有
8、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 (2)佳木秀 而繁阴 (3)太守谓 谁 9.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四时之景景 不同 春和景景 明 B.而或长烟一一 空 惟长堤一一 痕 C.游人去去 而禽鸟乐 去去 国怀乡 D.醒能述以以 文者 不以以 物喜 10.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翻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 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理解:这句话描绘了山间的朝暮景象,对比鲜明,各尽其妙而又互为照应。 在写景
9、中,既抓住了 景物特点,又蕴含了事理的逻辑:因为“日出”,所以“林霏开” ;因为“云归”,所以“岩 穴暝” 。 【乙】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翻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理解:太守因喝酒而酣醉,因美景而陶醉,因百姓、众宾客欢乐而沉醉。在滁人游山的热闹 和众宾欢饮的喧哗里,太守的颓然之醉态,更突显出太守消沉失意之情。 11、古代文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即使在仕途不顺时仍心存家国天下。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 三则链接材料,说说家国情怀在欧阳修、刘禹锡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3 分)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
10、之不 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 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 “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天资刚劲生性刚直。机阱陷阱。枉直乖错冤假错案。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 1214 题。(9 分) 【材料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之美誉。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 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服饰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 中国古人讲究同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因此,在中国古代社会,凡是一个新的 王朝建立,都要确定本朝崇尚的颜色,以证明自己统治天下
11、是顺承天意、合乎天德的。商代 将取于自然的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例如,青色就是蓝草(草名)染 在素色布上的颜色, 而黄色是土地之色, 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 秦尚黑色, 到了汉代, 黑、 黄、红三色都曾受到尊崇;而唐宋以来,黄色成了最尊贵的色彩,“黄袍”成为天子专着的 服装。金、黄、红、紫等艳丽之色多属于达官贵人,蓝、绿、灰、白则属于平民。不过,明 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的语句,紫色于是自 官服中废除不用。 可见, 色彩的应用已逐渐脱离自然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 治伦理色彩。 除了色彩之外,服装款式也蕴含着古人的思想追求。以深衣
12、为例,它袖口宽大,象征天 道圆融;领口左右相交,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深衣背后有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顶天立 地,为人正直;腰系大带,象征行动进退符合权衡规矩。总之,深衣象征着天人合一,恢宏 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中华传统美德。 【材料二】 早在诗经中,就有借服饰表现人物身份,寄托人物情感的诗句。 “硕人其颀,衣锦 褧(jing)衣” ,这里的锦绣华服不仅是描绘一个女子的衣着,也显示了她贵妇人的身份;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衿”是古代读书人常穿的衣服,在这里既表明了恋人的读 书人的身份,也借写对衣服的念念不忘传递出女子相思萦怀之情。 周代时,冠服制度确立,规定:天子、诸侯穿衮服,戴冕
13、;大夫穿裨衣,戴冕;平民则 只能穿布衣。这一制度在不少成语和古诗文中都有体现,比如成语“冠冕堂皇”就与这一制 度有关。古时的王公贵族和武将还要戴“貂蝉冠” ,这种冠冕“附蝉为文,貂尾为饰” ,是地 位的象征,陆游诗句“长安貂蝉多,死去谁复还”中的“貂蝉”指的就是达官显贵。到了明 代,冠服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服装方面,开始用官服上补子图案的不同来区分官职: 文官都用禽类,武官皆用兽类。成语“衣冠禽兽”即源自于此,本指身居高位,但后来渐渐 演变成了贬义词。在冠冕方面,因为当官封王的太多,“貂蝉冠”供不应求,貂尾严重不足, 只能用狗尾来代替,从而产生了成语“狗尾续貂” 。 【材料三】 胡服骑射是
14、中国历史上汉族服饰与少数民族服饰的第一次融合。 赵武灵王发现汉人的上 衣下裳和深衣的着装方式不便于作战, 于是果断推行短衣长裤的胡服。 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 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使胡服掀起又一个高潮。到宋代胡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朱熹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可见其流行之广。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也受汉朝 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如清代后期的史书中就有“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 衣裳”的记载。中国各民族服饰文化在彼此融合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20 世纪初,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中,中山装与旗袍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男女的主要 服装样式。 它们的变革融入了时代的特征, 糅合了中国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