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资料92011级分生复习题-参考.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精资料92011级分生复习题-参考.doc》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精品 课件 92011 级分生 复习题 参考
- 资源描述:
-
1、一、名词:1. 转座子转座元件中的一种,具有完整转座元件的功能特征并能携带内外源基因组片段(单基因或多基因)。在基因组内移动或在生命体之间传播并可表达出新的表型。2. p53因编码一种分子质量为53 kDa的蛋白质而得名,是一种抗癌基因。其表达产物为基因调节蛋白(P53蛋白),当DNA受到损伤时表达产物急剧增加,可抑制细胞周期进一步运转。一旦p53基因发生突变,P53蛋白失活,细胞分裂失去节制,发生癌变,人类癌症中约有一半是由于该基因发生突变失活。 3. miRNAMicroRNAs(miRNAs)是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内源性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大小长约2025个核苷酸。成熟的m
2、iRNAs是由较长的初级转录物经过一系列核酸酶的剪切加工而产生的,随后组装进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mRNA,并根据互补程度的不同指导沉默复合体降解靶mRNA或者阻遏靶mRNA的翻译。4. CpG岛海滩基因组中长度为3003000 bp的富含CpG二核苷酸的一些区域,主要存在于基因的5区域。启动子区中CpG岛的未甲基化状态是基因转录所必需的,而CpG序列中的C的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转录被抑制。 5. 系统生物学以整体性研究为特征的一种大科学,是在细胞、组织、器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研究结构和功能各异的各种分子及其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生物学来定量描述和预测生物功能、表型和行为
3、。6. 基因组基因组,Genome,一般的定义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可是基因组测序的结果发现基因编码序列只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基因组应该指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7. Real time PCR(实时定量PCR)实时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使每一个循环变得“可见”,最后通过Ct值和标准曲线对样品中的DNA (or cDNA) 的起始浓度进行定量的方法。8. Threshold Cycle (Ct)PCR扩增过程中,扩增产
4、物荧光信号超过基线值(进入指数增长期)时的循环数。9. 同尾酶即能切割产生相同末端的限制性内切酶,一般是指能产生相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同尾酶之间的识别序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基因工程中识别序列不同的同尾酶的应用性最大。10. DDRPRNA聚合酶(RNA pol)也称转录酶(transcriptase) ,全称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DRP)。11. 调节基因调节基因是参与其他基因表达调控的RNA或蛋白质的编码基因。调节基因编码的调节物质通过与DNA上的特定位点结合控制转录是调控的关键。12. 组成型表达速率不受环境变化或代谢状态影响的基因表达方式称组成型表达。13. 遗传密码摆动性tR
5、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时,密码子的第一位、第二位碱基配对是严格的,第三位碱基可以有一定变动,并不严格遵循配对原则,这种现象称为密码的摆动性。14. Nucleosome构成真核染色质的一种重复珠状结构,是由大约200 bp的DNA区段和多个组蛋白组成的大分子复合体。其中大约146 bp的DNA区段与八聚体(H2A、H2B、H3和H4各两分子)的组蛋白组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心颗粒间通过一个组蛋白H1的连接区DNA彼此相连。15. chromatin remodeling染色质重组装:是指染色质或核小体的结构、成分变化,这些变化具有转录调控等作用。16. 表观遗传表观遗传(Ep
6、igenetic),是指在基因组中除了DNA和RNA序列之外,还有其他调控基因信息的方法,这些方法并不会改变基因的序列,而是通过修饰基因、控制基因、蛋白质的功能和特性等;更能通过细胞周期及增值周期去影响基因变化的现象。 17. Kozak sequence存在于真核生物mRNA的一段序列,其在翻译的起始中有重要作用。 核糖体能够识别mRNA上的这段序列,并把它作为翻译起始位点。真核生物基因中起始密码子上下游的最佳序列为,-3位为嘌呤碱基;+4位为G,起始密码子AUG中的A处于+1位。A/GCCAUGG被称为kozak序列或扫描序列。18. Splicing and editing19. cas
7、pase caspase是一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酶。它们的活性位点均包含半胱氨酸残基,能够特异性的切割靶蛋白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键。caspase负责选择性的切割某些蛋白质,从而造成细胞凋亡。可依其激活方式和在凋亡中作用不同划分为起始酶和效应酶。效应酶只能被起始caspase激活,然后切割细胞内的蛋白质底物。凋亡可以通过不同的因素介导而起始,但大多通过caspase级联反应进行信号转导,使凋亡最终得以实施。由此,caspase被称为凋亡的核心。20. CdkCdk指的是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是一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和周期蛋白cyclin协同作用,是细胞周期调控中的重要因子。
8、CDK可以和cyclin结合形成异二聚体,其中CDK为催化亚基,cyclin为调节亚基,不同的cyclin-CDK复合物,实现对细胞周期不同时相的推进和转化作用21. APC/C complex22. ubiquitin 泛素(Ubiquitin)由76个氨基酸组成,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小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标记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质,使其被水解。23. Proteasome蛋白酶体(proteasomes) 是一种巨型蛋白质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蛋白酶体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其主要作用是降解细胞不需要的或受到损伤的蛋白质。蛋白酶体是细胞用来调控特定蛋白质和除去错误折叠蛋白质的主要机制。
9、24. 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模式生物是指受到广泛研究,对其生物现象有深入了解的物种。根据从这些物种所得的科学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出一些涵盖许多生物的模型,并应用在各领域的研究。目前应用广泛的模式生物包括噬菌体、大肠杆菌、线虫、果蝇、斑马鱼等。25. 条件基因打靶(conditional gene targeting)一种位点特异的基因重组技术,将带有可调控序列的外源基因替代受体细胞基因组中与该外源基因有同源序列的基因,从而可通过外界因素人工调节该目的基因的表达。26. 癌基因原癌基因是未激活的细胞癌基因,它在人体正常细胞中存在,基因序列高度保守,被激活后,形成癌性的细胞转化基
10、因。原癌基因的作用通过产物蛋白来体现: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27. 抑癌基因抑癌基因是一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当它失活后,可能使癌基因充分发挥作用而导致癌的发生发展。如果要确定某一特定组织或细胞恶性肿瘤的抑癌基因,需满足以下三个 条件:在癌的相应正常组织中必须有正常的表达;在恶性肿瘤中。相应基因应有所改变,包括点突变,片断缺失或 表达缺陷; 导入该基因缺陷的恶性肿瘤细胞中将部分或全部抑制恶性表型。28.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中核酸分子碱基排列顺序的变异及其所引起的生物表型变化。29. 复制酶复合体(Replicase complex, RC)由PA,PB1和PB23个亚基
11、组成的聚合酶复合体是负责病毒基因组RNA复制以及病毒mRNA转录的关键组分,同时由于它的高度保守性、低突变率,成为抗流感病毒药物设计的重要靶点。其中PB1是病毒RNA聚合酶的催化亚基,负责病毒RNA的复制以及转录;PB2是负责以一种称为“Snatch”的方式夺取宿主mRNA的CAP帽子结构用于病毒mRNA转录。而PA亚基不但参与病毒复制过程,而且还参与病毒RNA转录、内切核酸酶活性、具有蛋白酶活性以及参与病毒粒子组装等多种病毒活动过程。30. (病毒)多聚蛋白(polyprotein)31. (病毒)RNA依赖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RdRp)3
12、2. NDM-1(New Delhi metallo-lactamase 1)33. 免疫共沉淀用抗体将相应特定分子沉淀的同时,与该分子特异性结合的其他分子也会被带着一起沉淀出来的技术。这种技术常用于验证蛋白质之间相互特异性结合。二、问答题:1. 简述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测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DNA测序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历三代。第一代测序技术:第一代DNA测序技术用的是1975年由桑格(Sanger)和考尔森(Coulson)开创的链终止法或者是1976-1977年由马克西姆(Maxam) 和吉尔伯特(Gilbert)发明的化学法(链降解)。原理:。特点:成本较高、低通量、测序耗时
13、大。第二代测序技术即循环阵列合成测序法。原理:其核心思想是边合成边测序,即通过捕捉新合成的末端的标记来确定DNA的序列。一种流行的方法是在sanger等测序方法的基础上,用不同的荧光或者化学荧光标记四种不同的dNTP,当DNA聚合酶合成互补链时,每添加一种dNTP就会释放出不同的荧光,采用光学采集和处理技术,获得待测的DNA序列信息。特点:高通量、快速、低成本。第三代瞬时测序新技术。原理:基于纳电子技术的DNA测序构想,即利用核苷酸上不同碱基的电子结构不同。DNA分子是带电的大分子,在纵向电场的驱动下,将游动通过纳米孔。在此期间,同时测量纳米孔里横向的隧穿电流,不同核苷酸的碱基电子结构不同,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