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安全心理学教学-课件4第四章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心理.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846484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PPT
  • 页数:73
  • 大小:1.3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全心理学教学-课件4第四章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心理.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安全 心理学 教学 课件 第四 生产过程 中的 心理
    资源描述:

    1、1苗苗 德德 俊俊安全心理学4 4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心理安全心理 目 录v 4.1、误操作与违章心理v 4.2、紧张心理与安全v 4.3、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v 4.4、安全心理影响因素和安全心理的形成绪论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而行为是人的心理的某种表现,因此,研究工人生产过程中的心理,对于杜绝不安全行为,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章从误操作与违章心理、紧张心理对安全的影响,以及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方面研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心理,并介绍了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安全心理的形成。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人的操作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人的操作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2、 人的操作行为的发生来自操作者的需要,导致操作需要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被操作对象(如机器、工具等)当前所处的状态与操作者心目中应该处的状态不相符合,即二者之间存在偏差或矛盾。操作的目的就在于纠正这种偏差或解决它们的矛盾状态。而为了纠正这种偏差,首先操作者应该对被操作对象当前所处的状态进行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概念模型”;然后,将这种“概念模型”同操作者心目中被操作对象应该或可能的“期望模型”(或称“目的映像”)加以对照和比较。如果发现偏差,大脑就要做出是否进行操作、应该如何操作的决定,一旦决定下来,大脑中枢神经就要“通知”相应的运动器官,使之产生相应的动作,这时,一个现实的操作行

    3、为就发生了,操作行为发生的示意图如图4.1所示。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人的操作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人的操作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机器的当前状态机器的当前状态发发 现现 偏偏 差差对机器的期望状态对机器的期望状态通知运动器官通知运动器官操作行为发生操作行为发生操操 作作决决 定定是是否否满满足足图图4.1 4.1 操作行为发生示意图操作行为发生示意图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人的操作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人的操作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操作行为可作为对刺激的种反应,其反应时间有长有短。人的动作反应可以分为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两种。简单反应是指对单一刺激物做出确定的反应,它不需要过多地考虑和选择,而是根据人

    4、们日常的习惯或经验,立即做出反应,如操作人员看见显示器的危险信号,或听见蜂鸣器的警告信号,立即意识到有危险情况,从而命令身体的某一部分肌肉收缩,扳动制动器或切断电源。复杂反应是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它需要进行一定的思维活动,神经中枢活动比较复杂,因而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也比简单反应长。复杂反应时间的长短,除上述影响简单反应时的因素外,还受所需选择的信号的数目、信号之间的差异程度以及选择信号的难度等的影响。刺激数越多,其做出反应的时间也就越长。在人的操作过程中,无论是简单反应,还是复杂反应,都受操作者年龄、性别、动机、经验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应该指出,响应刺激的反应时间虽受个体先天因

    5、素和生理条件的制约,但实践锻炼和培训对于提高操作技能具有决定意义。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 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看,人的操作行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一般说,正确的操作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而错误的操作则是对安全的极大威胁。在实际工作中许多生产事故的发生是由误操作而引起的,但是误操作只是导致事故的表面的、直接的原因,要消除或避免误操作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与严重后果,必须对导致误操作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影响人发生操作错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指操作者本身无力或无法加以直接改变的因素,包括外在的环指操作者本身无力或无法加以直接改

    6、变的因素,包括外在的环境因素、机器的设计,其中环境因素包括组织因素、工作环境境因素、机器的设计,其中环境因素包括组织因素、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索对操作者来说是一种强制性因素。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索对操作者来说是一种强制性因素。指操作者本身能够有所作为加以改变的因素,如操指操作者本身能够有所作为加以改变的因素,如操作能力的提高、操作习惯的改变等。作能力的提高、操作习惯的改变等。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机器设计机器设计 人在进行操作时,直接面对的是机器。因而,机器的设计是否合理对人的操作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众所周知,对机器(包括工装卡具、生产线、工艺设计等)

    7、的设计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但长期以来,人们常常忘记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即设计出来的机器是为人来用,需要人来操纵的,即使是自动化机器,最终也要由人来操纵或控制。为了保证操作人员在执行操作动作时舒适、方便,减少或防止误操作,工效学特别重视研究“人机”界面问题。所谓“人机”界面,就是操作者和被操作对象之间发生直接作用的领域。一般说,人机联系的重要途径是显示器和控制器。从工效学的角度看,无论是显示器的设计,还是控制器的布置,都必须符合下列原则:使显示器、控制器和操作者能相互作用,并有利于发挥人的技巧和能力,且不超出人的能力限制。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机器设计机器设计

    8、 为了避免误操作,一方面显示装置要具备较高可靠性;另一方面也要使各种指示仪表从度盘、指针、字符到彩色匹配的设计与选择都应适合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进行显示器的设计时,必须从便于操作者观察出发,考虑显示器的大小与观察距离的比例是否适当、刻度的形状是否合理、刻度盘的刻度划分、数字或字母的形状、大小以及度盘的颜色对比是否便于使监控者迅速而准确地识读、显示装置是否布置在最佳视区范围内等因素。例如,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形状的刻度盘,可能造成的误读率是不同的,开窗式度盘较之圆型、半圆型、水平直线型、竖直直线型等,误读率要低得多,这是因为开窗显露的刻度少、识读范围小、视线集中,识读时眼睛移动的线距离也短等优

    9、点所致。相反竖直直线型度盘引起的误读率在上述几种中最高,这和人的眼睛在垂直方向上移动速度慢、准确性差有关。可见,采用什么样的显示器直接关系到引起误操作的概率。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机器设计机器设计 为了减少因控制器的设计原因而导致误操作的机率,对于控制器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基本要求:总之,机器(或系统)设计得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操作的正确与失误,从而也影响生产的安全。尽量采用多功能控制器,并把显示器同它联系起来,以便能及时显示控制器的状态和作用。尽量利用控制器的结构特点或借助操作者的体位重力进行控制,例如用脚踏开关控制刹车。控制器的外形、大小、颜色等除应有明显的标

    10、志外,还应力求与其功能有逻辑上的联系,以利于记忆和辨识。控制器操纵方向应与预期的功能方向和机器设备的被控方向相一致。控制器的设计要适应人体运动的特征,符合生物力学原理。EDCBA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行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环境因素会影响工人的心理,进而会对其操作产生影响,可能会引起误操作。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组织因素 组织因素,如所在的班组、车间、工厂乃至公司、行业等所形成的心理气氛、价值观念、领导风格、指挥方式等,当这种因素与操作者自身的观念不相符、存在偏差时,会对操作者的行为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其

    11、操作行为,可能会造成误操作。(2)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如操作行为发生时的光照、温度、噪声等。当光照不足时,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存在噪声时,都会对操作者的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往往会引起误操作。(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如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个人生活中发生的对其本人有较大影响或关键性变化的事情称为生活重大事件。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操作能力操作能力 操作行为从宏观上看是一种“刺激反应”过程,这一过程进行得快慢直接影响操作的质量。而制约反应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于操作者的经验和技能的熟悉程度。操作者的经验越丰富,操作能力越高,对刺激的响应越迅速,因此产生误操作的机

    12、率也就越低,反应就越高。熟练的操作能力除表现为对刺激做出迅速反应外,还包括操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在实践中,不仅会出现因反应延迟而导致的误操作或事故,而且由于操作方法不当(如在冲床上因送料过猛而造成卡模)引起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影响操作准确性的原因很多,例如操作中的姿势如果不正确,影响身体的平衡,就会进而影响操作的准确性。此外,如心理疲劳、情绪失调、心理幻觉等,都可能降低人的辨识能力,使判断不准确,从而影响到操作的准确性,使操作者产生虽然自己知道怎样操作,但却眼不够使,手不够用,力不从心,结果导致误操作发生。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操作能力操作能力 为了避免这种情

    13、况,最根本的措施还是从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入手。一种操作方法,只要经过反复练习,就可以由生疏变熟悉,并且可以达到自动化程度,即自然而然形成运动时的条件反射。在反复练习中还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窍门,即所谓熟能生巧。这样,就可以增强操作时的抗干扰性(即不易受外界的干扰),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减少误操作的可能性。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操作习惯操作习惯 操作习惯是在实践中因长期坚持而固定化或程式化了的一种操作行为方式。操作习惯有好、坏之分。所谓好习惯是指有助于正确操作的习惯,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经过长期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操作动作。坏习惯或不良习惯是指妨碍正确操

    14、作、或无谓地增加了多余动作、或有意无意地减少了必要操作动作的那些习惯,它是造成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的隐患。由于引起误操作或事故的原因很复杂,即使漏掉某些必要动作也不一定就出事,这可能因其他因素作了补偿,但一旦条件有所变化,漏掉必要动作的恶习又一时难以改正,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因此,在工作中,在训练中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不注意不注意”与误操作与误操作 操作是种需要操作者将意识专注于操作对象上的行为。但在实践中,并不是每一个操作者或同一个操作者在每一时刻都能做到这一点。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心不在焉时,常是导致误操作的重要原因。心

    15、理学的研究表明,“不注意”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心理过程,它总是和注意相伴生的,是“注意不注意注意”心理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和“注意”的选择性、转移性、分配性等特征密切相关。表面看,不注意是和注意相反的心理过程,但实际上它比注意要复杂很多。因为注意是一种意识集中的问题,而不注意则是意识的发散问题,因而研究不注意相对说更困难。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不注意不注意”与误操作与误操作 “不注意”作为一种复杂心理现象,有许多不同的具体表现:第一,狭义的不注意,这是和注意相对应的一种心理过程。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意不注意,即虽然意识到了刺激,也知道应该注意或要求进行

    16、注意,但却有意识地不去注意,这种不注意是“明知故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和操作者的主观的价值判断有关,认为这些刺激根本没必要去注意。可见这和注意的选择性是密切关联着的。选择过程就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类型的不注意同误操作的关系在于,当对刺激信息的价值判断符合实际操作要求时,般不会造成操作失误,相反还会减少操作者的能量消耗;但如果对刺激信息的价值判断不正确,或者未能根据外界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加以及时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以便做出恰当选择时,则极易造成误操作甚至发生事故.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不注意不注意”与误操作与误操作 狭义不注意的另一种情况是无意不

    17、注意。顾名思义,无意不注意并不是有意的,而是无意的。所以会造成无意不注意,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无知,即操作者不知道哪些应注意,哪些可以不注意,这和经验有关。原因之二是来自外界的刺激信息不足以引起他的注意,这和一个人的生理阈限有关。原因之三是操作者的意识水平。一个因工作紧张、连续作业、造成了身体疲劳的人,容易打瞌睡,此时意识水平降低,甚至为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本来外界刺激已经达到一般人的生理阈限(感知觉阈限),但对该操作者来说,却可能没起作用,因此他根本没觉察到,这种在无意识状态下出现的不注意在生产过程中是造成误操作或事故的重要原因。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不

    18、注意不注意”与误操作与误操作 第二,“不注意”的另一种表现是“没注意”。“没注意”和前面所说的狭义不注者的区别在于,它更多的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造成“没注意”的原因很多。其一是注意的目的不明确,因而把本来需要注意的信息漏掉了,如没看、没听、没记、没考虑、没反应等等;其二是刺激信息过于复杂,难以从中辨别,其至将有效信息掩盖住了,结果造成没注意;其三是错觉的干扰没有排除;其四是遗忘,对应该注意的信息、目的等忘记了,所以引起没注意;其五是刺激的强度不够,没有达到操作者的感知阈限,因而不能引起中枢神经的兴奋,造成没注意;其六是应集中注意引起的没注意。当人们在集中注意某物时,对其他物就会不加注意。例

    19、如一个工人正专心致志地操纵机器,查看仪表,此时对他周围发生的事就会不留心,即没注意。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不注意不注意”与误操作与误操作 第三,“心不在焉”、“漫不经心”是“不注意”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它和集中注意相反,是意识的一种散漫状态,在中枢神经中无明显的优势兴奋中心。心不在焉的产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一是动机水平,对自己不想干的事,或此事可干可不干,就容易出现心不在焉的状态;其二是兴趣,对无兴趣的事,意识就难以聚焦在一点上;其三是外界的刺激很多,但各种刺激之间的差别很小,造成意识分散;其四是外界缺乏有效刺激。其五是意识水平低下,如在操作技术特别熟练的情

    20、况下,不需要做出特别的意志努力去注意,操作者会处于一个朦胧状态,此时就会出现心不在焉、漫个经心等心理现象。“心不在焉”、“漫不经心”对操作行为动作的重要危害在于,它使操作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当遇到突然变化了的情况时,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仓促应付,造成操作判断失误和操作动作错误,引起事故。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不注意不注意”与误操作与误操作 第四,分心、“思想开小差”、“白日梦”等,也是“不注意”的一些典型表现。分心一般和注意的转移有关,当本来应该注意A,但却将意识集中在与注意目的无关的B,这种心理现象就称之为分心。分心既可以表现为将意识转移到某一

    21、特定的无关(对操作目的而言)的事物上(此时可表现为对其他物的专注),也可以表现为在几个无关事物上的反复转移,而不是专注在一个事物上。“思想开小差”或“精神溜号”实质上也是一种分心的表现。以上只是对不注意现象进行粗浅分析。从深层次来看,不论是注意还是不注意,都和人的意识水平(或觉醒水平)有关。研究表明,人的意识水平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且不同层次的意识水平,对信度处理的可靠性也有所不同。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误操作的原因分析误操作的原因分析“不注意不注意”与误操作与误操作 关于如何防止不注意,尽量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危害,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和复杂的问题。以下是几条建议性措施:第一,对意识水平下降

    22、,可以针对导致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对策,例如针对人在疲劳状态下会导致意识水平下降,应该合理调控作业强度、作业量、作业时间,适当安排工间休息时间。第二,针对意识混乱,为避免造成事故,应在操纵设备上增加安全自锁装置。第三,针对意识中断常同人的生理素质有关,应该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医学检查,及时发现某些隐患,或者安排经常出现意识中断现象的人改做其他工作。第四,针对意识迂回的重要行为特征,周围的同事、管理者要注意经常向他发出警告、提醒,并切实解决令他们烦恼之事。前者可减低他的意识迂回深度,后者则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现象。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

    23、操作行为心理分析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能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生产和人身安全的影响极大。虽然一般事故的发生都带有一定偶然性,即使是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也未必绝对不会发生事故。但事实表明,违章操作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可见,抓好遵章教育,减少和杜绝违章操作,对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违章的特性违章的特性违章是由一定的心理支配的,是一种习惯的动作方式,因而它具有一定的顽固性、多发性特点。顽固性顽固性一些违章行为往往是习惯成自然的结果。潜在性一些员工的不良习惯行为,不仅对本人的安全生产有影响,同时对其周边的员工也有影响。感染性有些违章严重的员工,对安全规程根本学不进去也不遵守,总认为而

    24、安全规程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严重妨碍安全规程、安全制度的贯彻执行,严重危急安全生产。排他性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 违章的分类违章的分类 违章操作有各种各样的类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违章操作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无意违章和有意违章。(1)无意违章 无意违章,顾名思义是在无意的情况下所造成的违背安全操作规程的动作或行为。按其产生的原因,无意违章操作也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当行为者或操作者在意识不清醒的状态时发生的违章行为,往往是不由自主的,无行为责任能力。对这种情况,预防的唯一办法是加强上岗前的医学、生理检查。第

    25、二种情况是,虽然操作者或行为人处在清醒状态下,但由于某种生理、心理缺陷或无知造成违章。在无意违章中,最常见的是因无知而造成的违章。每一种生产设备都具有一定的性能,并且对操作都有定的要求。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 违章的分类违章的分类 一般造成对操作规程无知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因缺乏文化知识教育而无知。例如有的工厂、部门忽视对新进厂的青年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二是上岗操作前未看操作说明书,或因知识水平低而看不懂、漏看、错看。比如对外国进口的机器设备,如果没有中文译文,而自己外语水平又不高,结果盲目操作,造成违章。三是有些人自恃经验

    26、丰富,忽视对安全操作规程的再学习和反复练习,只凭在以往操作机器设备上获得的经验,对付新的机器设备或新机型,无意间造成违章。上述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造成的无知,实际上都并非纯粹无意,而是和缺乏安全意识有关。这种在缺乏安全意识的状态下盲目进行操作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有意违章。对此,不能以“不知者不怪罪”的态度简单处理之,而应该深挖造成无知的背后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做到防微杜渐。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 违章的分类违章的分类 (2)有意违章 有意违章又可称为故意违章。这里也应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操作规程或注意

    27、事项本身订得不合理、不科学,但又没有能加以及时修订、完善。例如,有些安全操作规程订得过于繁琐,甚至有重复和矛盾之处。操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摸索出一套更加安全可靠的操作要领、操作程序,因而在操作中不再遵守先前的安全规范,这种故意违章(与原有的规范不符合)不仅是允许的,而且应该鼓励并加以推广,这是使安全操作规范不断进步的契机。有意违章的另一种情况是安全操作规程本身没问题,是正确而合理的,就是说,不是因为安全规章制度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明知故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这种故意违章也并非少见。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将违章操作的类型归纳,如图4.2所示。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有意

    28、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 违章的分类违章的分类 违章操作违章操作无意违章无意违章无无意意识识或或意意识识不不清清意意识识清清醒醒但但无无知知有意违章有意违章章章程程本本身身不不合合理理章章程程合合理理明明知知故故犯犯图图4-2 4-2 违章操作类型图违章操作类型图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有意违章与无意违章操作行为心理分析 违章的原因与对策违章的原因与对策 针对违章的对策针对违章的对策1加大安全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在硬件上加大对安全投入,实行专加大安全投入,改善作业环境。在硬件上加大对安全投入,实行专款专用。款专用。2形

    29、成强有力的安全责任网络,各司其职,形成目标共保、风险共担的形成强有力的安全责任网络,各司其职,形成目标共保、风险共担的安全生产氛围。安全生产氛围。3充分发挥安监部门的主渠道作用。要把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加强充分发挥安监部门的主渠道作用。要把安全放在第一的位置,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安全管理要规范化、科学化,要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安全基础工作,安全管理要规范化、科学化,要加强安监队伍建设,提高其整体监察素质和技能。提高其整体监察素质和技能。4加强安全培训、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思想教育工作,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5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各种管理制度、作业规程都必须在

    30、作业现场得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各种管理制度、作业规程都必须在作业现场得以落实。以落实。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解决违章行为的心理学方法解决违章行为的心理学方法 从管理角度出发从管理角度出发 人本身对事故有一种恐惧心理,发生了事故,当事人、事故所涉及到的人以及类似工作环境者,就会在心上对出现事故的类似工作环境,产生一种畏惧感,这就是事故的心理威慑作用。事故弱化事故弱化a.重视安全心理学的学习和应用;b.在全社会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机制;c.加强法制控制。教育弱化教育弱化对违章行为进行处罚,从而弱化有意违章心理,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其效果与职工收入有一定关系。处罚弱化处罚弱化介于事故弱化与教育弱化之间

    31、,就是采用事故的弱化原理,运用教育的形式,从强化情感过程入手,弱化有意违章心理。模拟弱化模拟弱化4.1 误操作与违章心理 解决违章行为的心理学方法解决违章行为的心理学方法 从工人角度出发从工人角度出发 克服对规章制度的漠视心理障碍克服偷懒耍滑的惰性心理障碍克服不动脑筋的冒险心理障碍 克服摆资格的自负心理障碍克服对安全事故的麻痹心理障碍克服碰运气的侥幸心理障碍克服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障碍 克服不懂装懂的逆反心理障碍4.2 紧张心理与安全 紧张状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不仅存在于工作、劳动过程中,也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它不仅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安全。职业性紧张(occupati

    32、onal stress)是指人们在工作岗位上受到各种职业性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紧张状态。它不仅与职业、个人、家庭有关,而且更取决于所处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其导致的后果不仅涉及人的行为和心身健康,而且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做好紧张心理调节是至关重要的。4.2 紧张心理与安全 紧张及其产生的原因紧张及其产生的原因 紧张紧张a.紧张缺乏或不足,紧张缺乏也就是不紧张,紧张不足也就是不太紧张。b.紧张适应,它是进行动作的必备的条件,此时机体的生理反应只发生中等程度的改变,个体自我感觉良好,工作能够持久,动作的可靠性高。c.紧张过度。在这种状态下,能量消耗很大,生理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动作可

    33、靠性降低,并且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引起紧张的不利因素引起紧张的不利因素a.生理上的不适,即与正常要求不相适应的活动条件;b.生物性恐惧;c.照看机器的时间不足;d.作业难度过大;e.错误动作的后果影响过大;f.继电器的干扰;g.解决问题的信息不充分或过 剩;h.冲突条件,即实现其中一个条件所需要的动作与实现另一条件相矛盾。4.2 紧张心理与安全 紧张状态的生理心理表现紧张状态的生理心理表现 警戒反应阶段当引起紧张时,人的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并释放在血液中,从而引起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液由皮肤和内脏流向肌肉和大脑,其结果是手脚变冷,全身起鸡皮疙瘩。2抵抗阶段警戒反应阶段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抵抗反应。

    34、这是一种全身适应性综合症反应。全身被动员起来积极地与紧张源作斗争。3疲惫阶段如果身体长时间被动员起来同紧张源作斗争,人体能量消耗很大,最后就会出现向警戒反应相类似的症状,生理功能发生障碍,并导致极度疲惫,从而损害身心健康。紧张反应的过程紧张反应的过程14.2 紧张心理与安全 紧张状态的生理心理表现紧张状态的生理心理表现 心理紧张会引起情绪异常,并对人的行为发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安全生产。根据兴奋或抑制过程的长短,情绪紧张状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兴奋型其特点是动作反应迅速、慌忙、多话等等;兄一类是抑制型,其特点是对活动的抑制,表现为反应迟缓、僵化,甚至丧失对各种动作的反应能力。4.2 紧张心理与安全

    35、 紧张心理对安全的影响紧张心理对安全的影响 紧张心理对工作效率、人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都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可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而究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关键取决于紧张的程度。而且,一旦紧张状态持续得过久,或者紧张过度,它不仅会严重影响安全,而且会给人的身心带来很大损害。v 首先,心理紧张容易导致无效的、错误的操作行为。v 其次,人在高度紧张时(如在危急情境中),常表现为目瞪口呆、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四肢发软、智力降下、思维紊乱、行为协调性变差,平时操作自如的习惯动作,不仅反应迟滞,且反应不适当,或者手足失措,甚至干脆放弃操作。在高度惊恐时,心理紧张达到极点,此时由于肾上腺素分

    36、泌突然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呼吸变细、变慢,严重的可引起昏厥,暂时失去知觉,以致使操纵系统完全失控,酿成严重后果。v 再次,长时间的或过强的心理紧张会导致身心疾病。心理紧张不仅仅表现在积极情绪的增长上,也表现为消极情绪。4.2 紧张心理与安全 紧张心理的控制紧张心理的控制 缓解和消除职业性紧张对职工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缓解和消除职业性紧张对职工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由于紧张是环境因素与机体的应付能力失调所致,因此,消除工作环境中的应激源是极其重要的有力措施。(2)提高职工应付紧张的素质 通过培训和教育,可缓解由于工作所致的紧张。因此,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及特殊技能的培

    37、训,可使职工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从而缓解紧张。(3)开展职业心理咨询 主要包括如下内容:对企业预防紧张性心理不利影响的整体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职工进行心理教育。特别是各种应付紧张的办法。帮助处于紧张状态的职工度过“危机期”。对具有心理障碍的职工进行心理治疗。4.2 紧张心理与安全 紧张心理的控制紧张心理的控制 紧张心理的自我控制紧张心理的自我控制 关于如何控制紧张心理,减轻心理压力可通过以下方面:(1)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并做到客观评价,不做超过自己能力过大的职务和工作,简单地说就是要量力而行。(2)提高操作技能。注意积累经验,增强适应能力。(3)培养自己的稳定情绪、坚定意志和自制力。

    38、(4)进行预演性训练。即在从事每件事之前,预先设想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事前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在实际进行过程中,就会减少对所发生的事件的陌生感,从而就可以做到从容应付,镇定自若。(5)学会时间运筹,做时间的主人。大量的紧张状态是由时间因素引起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应该很好地计划时间,安排好时间表,并严格执行;在安排工作计划时,时间上要留有一定得冗余度。切忌临时抱佛脚,仓促上阵。(6)平时学习一些控制情绪的方法,如自我说服、自我命令、自我激励、自我分析(分析造成紧张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消除它)、自我放松,通过这些方法的训练,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减缓或消除心理的过度紧张。(7)加

    39、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侥幸心理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主要由于他们在违章操作时没有发生事故,故产生了这种心理。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v 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低,而多数是“明知故犯”。v“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定伤我”。这实际上是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了。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侥幸心理侥幸心理 分析 如果发生了330次同类事故,其中造成伤害的仅有30次(1+29);其余300次虽属事故,但不发生伤害,伤害事故与不伤害的事故,二者的比例为:

    40、1:10。强化安全管理,坚持违章必究,消除侥幸心理滋生的外部因素,同时企业应该将强化安全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掌抓不懈。129300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盲目自信与麻痹心理盲目自信与麻痹心理 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在行为上多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操作时缺乏认真严肃的精神,对安全工作虽明知重要,但往往只是挂在嘴上,而在心里却觉得无所谓,缺乏应有的警惕性。造成 盲目自信、麻痹大意心理的因素:一是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自己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二是以让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认为多次这么做,也没有出过事;三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例如刚摘过安全工作大检查之后,思

    41、想放松,产生麻痹心理;四是个性因素,如有的人一贯松松培垮,具有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五是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捷径心理捷径心理 捷径心理或曰惰性心理,也称为“节能心理”,它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揍合就揍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懒惰行为的心理根据。干活图省事,嫌麻烦节省时间,得过且过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屈服心理屈服心理 屈服心理是社会群体生活中产生的一种人际关系反映,从凑兴中获得满足和温暖,从凑兴中给予同伴友爱和力量,有增进人们团结的积极作用,但也常导致一些无节制的不理智行为。屈服心理也称为凑兴心理,是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

    42、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个体为了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喜欢凑热闹,寻开心忘忽所以。过火的玩笑,伤害成员之间的感情,产生误会和矛盾。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恐惧心理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就是人类对事物(不论观念的还是实在的)危险性所反映出的心理惧怕反应。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人们面对危险总会做出本能的反应,集中表现了人类对于安全的需要。心理胆怯,工作缩手缩脚,心神不安。在突如其来的变故面前缺少心理准备和承受能力,惊慌失措。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爱美心理爱美心理 希望出头露脸,乐于牵头为首,是大部份人常常表露出的心理活动状态,即为爱美心理。引导得当有助安全管理取得更佳效果,反之则会助

    43、长喜功好大、盲目施工,呈强好胜违章作业等。在加强正面教育引导的同时,要善于依据人的个性用好人,可利用这种心理,加重其安全工作的责任,努力创造让其表现安全文明施工,遵章守规操作的舞台和机会,调动其对安全管理的积极性。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逆反心理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允许干,我越要干”等待征。显性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逞能好强心理逞能好强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44、,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第一是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第二是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逞能心理就是二者的混合物。在逞能(或逞强)心理的支配下,为了显示自己的能耐,往往会使头脑发热,干出一些冒险的愚蠢的事情来。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冒险心理冒险心理 冒险心理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从众心理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

    45、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心理是从众行为内在驱动力和根据。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无所谓心理无所谓心理 无所谓心理常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一是本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都是领导用来卡人的,这种问题由于对安全、对章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在行为中根本不把安全条例等放在眼里。三是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无所谓心理对安全的影响极大,因为他心里根本没有安全这根弦,因

    46、此在行为上常表现为频繁违章。有这种心理的人常是事故的多发者。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好奇心心理好奇心心理 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以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是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因周围发生的事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无关心理无关心理 一直强调要把安全落实到个人的责任上,不过一些人员不以为然,觉得安全与自己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生产中发现有人存在违章行为时保持沉默,更不去指出,也不向上级报告。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异常心理异常心理 当受到群体包括社会、家庭或者个人生理等因素的影响,人的

    47、情绪出现偏差,处于不稳定期,工作中注意力极易被分散,这就是潜在的人的安全隐患,要引起重视。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敷衍心理敷衍心理 有的人向来大大咧咧,对什么事儿都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不按照规程办事,只想着如何走捷径;有些人不安于现状,心浮气躁,对工作有厌倦心理,工作敷衍塞责,只想快速完成,不讲效果和质量,也容易造成事故。当有发现他人存在违章行为时,也怕麻烦,不去指出纠正,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事故通常也就在这些情况下发生。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心急心理心急心理 可能由于快下班了,或有事急于处理,而手中的工作任务善未完成等因素,心情急躁,就一心想着赶紧怎样快速结束工作,就草率行

    48、事;或故意减少某些必要的环节,从而留下安全隐患引发事故。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省能心理省能心理 心理学中指出,人类在同大自然的长期斗争和生活中养成了一种心理习惯,总是希望以最小的能量(或者说付出)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在安全生产活动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将这个最小尺度进行把握,那么目标将会发生偏离和变化,就会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种飞跃就表现为事故。有了这种省能心理,就会产生简化作业过程的行为。4.3 易于发生事故的心理状态 凑兴心理凑兴心理 凑兴心理通常表现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心理反映,在年轻气盛、精力十足但又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人身上。这群人从凑兴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与满足或

    49、者释放多余的精力。但是这种心理导致的结果是出现不理智的行为,喜欢逞强,爱冲动,甚至失去理智,完全不顾后果。如一些年轻驾驶员在道路上飘车,超车,以致酿成交通事故。4.4 安全心理影响因素和安全心理形成 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v 生物节律 (1)生物三节律 “自个体出生起,体力、情绪、智力就开始以23天、28天、33天为周期,循环往复,按正弦曲线变化”,这个规律被称为体力节律、情绪节律、智力节律的三节律,即人体生物三节律。(2)生物节律与安全 首先,可以根据生物节律理论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对伤亡事故的分析显示,临界日和临界期最易发生事故。4.4 安全心理影响因素和安

    50、全心理形成 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v 心理负荷 工作负荷可分为生理工作负荷和心理工作负荷两种。心理负荷是心理工作负荷的简称,是指单位时间人体承受的心理活动工作量,表现为认知、思维、判断或情绪等负荷,主要出现在追踪、监控和决策等场合。心理负荷分为信息加工负荷和情绪负荷两方面,是反映监视、控制、决策等活动工作量的重要指标。(1)心理负荷测量方法主任务法次要任务法主观评定法生理测量4.4 安全心理影响因素和安全心理形成 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安全心理的影响因素v 心理负荷(1)心理负荷影响因素工作内容 工作内容直接决定着心理负荷的多少,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心理负荷就越高;时间越紧迫,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安全心理学教学-课件4第四章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心理.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4648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