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1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标准解读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845221
  • 上传时间:2023-01-17
  • 格式:PPT
  • 页数:114
  • 大小:3.2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标准解读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标准 解读 建筑物 电子信息 系统 防雷 技术规范 GB 课件
    资源描述:

    1、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1、总则2、术语3、雷电防护分区4、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5、防雷设计6、防雷施工7、检测与验收8、维护与管理强制条文5.1.2 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5.2.5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必须按接入设备要求的最小值确定。5.4.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柜(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形式。解读:(TN-S系统在全系统内N线和PE线是分开的(S是“分开”一词法文Separate的第

    2、一个字母))7.3.3 检验不合格的项目不得交付使用。1 总则总则1.0.1 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解读:每年我国电子设备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要达到组织和完全避免解读:每年我国电子设备因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要达到组织和完全避免雷击损害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是按照本规范要求安装防雷装置和采取防护措施后,雷击损害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是按照本规范要求安装防雷装置和采取防护措施后,能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能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1

    3、.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本规范不适用于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建本规范不适用于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解读: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由相关行业标准解决解读: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由相关行业标准解决1.0.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1.0.4 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在进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时,应根

    4、据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按工程整体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协调统一外部防雷措施和电子信息系统的特点,按工程整体要求,进行全面规划,协调统一外部防雷措施和内部防雷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内部防雷措施,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1.0.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进行综合防护。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进行综合防护。解读:遭受雷电影响是多方面的解读:遭受雷电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直击雷电,又有雷电电磁脉既有直击雷电,又有雷电电磁脉冲,还有接地装置引起的地电位冲,还有接地装置引起的地电位反击。因此必须综合防护才能达反击。因此必须综合防护才

    5、能达到预期的防雷效果。其中到预期的防雷效果。其中SPD不不仅具有抑制雷电过电压的功能,仅具有抑制雷电过电压的功能,还有抑制操作过电压的作用。还有抑制操作过电压的作用。操作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由线路故障、空载线路投切、隔离开关操作空载母线、操作空载变压器或其它原因在系统中引起的相对地或相间瞬态过电压;其波形具有缓波前、持续时间短、单极性或振荡、强衰减电压特性。1.0.6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环境因素、雷电活动规律、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和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雷击事故受损程度设备所在雷电防护区和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雷击事故受损程度以及

    6、系统设备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及系统设备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0.7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术语术语共术语共36条,条,16条到条到34条都和条都和SPD有关。有关。2.0.6 共用接地系统共用接地系统 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将防雷系统的接地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或连接)、等电位连接端子板或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

    7、防静电接地、功能性接地等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共同接地系统。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共同接地系统。PE线,英文全称protecting earthing,简体中文名称称之为保护导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线,我国规定PE线为绿-黄双色线。PE线是专门用于将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的导体,至于是直接连接至与电源点工作接地无关的接地极上(TT)还是通过电源中性点接地(TN)并不重要,二者都叫PE线。按照GB9089.2的规定:保护导体(PE导体)是为满足某些需要,用来与下列任一部件作电气连接的导体:外露可导电部分、外界可导电部分、主接地端子、接地极、电源接地点或人工接地点。中性导体(N导体)是与系统中性点连接并

    8、能起传输电能作用的导体。可见,N线是中性线,是工作线,在单相系统中又被称为“零线”;没有它,设备可能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而PE线是和设备外壳相连接的地线,没有它,设备可能能够工作,但外壳可能带电;它可以防止触电事故发生。在实际实用中,人们常常接成“保护中性导体”,即接成PEN线,兼具PE线和N线的功能。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另一条是中性线N(如果该回路电源侧的中性点接地,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如果不接地,则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性线不能称为零线)。在进入用户的单相输电线路中,有两条线,一条我们称为火线,另一条我们称为零线,零线正常情况下要通过

    9、电流以构成单相线路中电流的回路。而三相系统中,三相平衡时,中性线(零线)是无电流的,故称三相四线制;在在380V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380V线间电压中线间电压中获得获得220V相间电压而设相间电压而设N线,有的场合也可以用来进行线,有的场合也可以用来进行零序电流检测,以便进行三相供电平衡的监控。零序电流检测,以便进行三相供电平衡的监控。1保护性接地 (1)防电击接地为了防止电气设备绝缘损坏或产生漏电流时,使平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带电而导致电击,将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称为防电击接地。这种接地还可以限制线路涌流或低压线路及设备由于高压窜入而引起的高电压;当产生电器故障时,有利

    10、于过电流保护装置动作而切断电源。这种接地,也是狭义的“保护接地”。另外,有一种防电击保护电路虽然其不与地线直接连接,但从其功能上和其电路分析图上,是属于一种广义上的接地保护,就是我们常见的漏电保护电路。(2)防雷接地将雷电导人大地,防止雷电流使人身受到电击或财产受到破坏。(3)防静电接地将静电荷引入大地,防止由于静电积聚对人体和设备造成危害。特别是目前电子设备中集成电路用得很多,而集成电路容易受到静电作用产生故障,接地后可防止集成电路的损坏。(4)防电蚀接地地下埋设金属体作为牺牲阳极或阴极,防止电缆、金属管道等受到电蚀。2功能性接地 (1)工作接地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防止系统振荡保证继电保护

    11、的可靠性,在交直流电力系统的适当地方进行接地,交流一般为中性点,直流一般为中点,在电子设备系统中,则称除电子设备系统以外的交直流接地为功率地。(只见于电力系统)(2)逻辑接地为了确保稳定的参考电位,将电子设备中的适当金属件作为“逻辑地”,一般采用金属底板作逻辑地。常将逻辑接地及其它模拟信号系统的接地统称为直流地。(逻辑接地在复杂的控制系统中比较常见)(3)屏蔽接地将电气干扰源引入大地,抑制外来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也可减少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影响其它电子设备。(4)信号接地为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置的接地,例如检测泄漏电流的接地,阻抗测量电桥和电晕放电损耗测量等电气参数测量的接地。(

    12、多见于测量仪器或精确采样控制)2.0.7 自然接地体 兼有接地功能、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混凝土终端钢筋等统称。2.0.12 等电位连接 直接用连接导线或通过浪涌保护器将分离的金属部件、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接起来以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的措施。2.0.16 浪涌保护器(SPD)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浪涌电流的电气,它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3 雷电防护分区雷电防护分区3.1 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3.1.1 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3.1.2 地

    13、区雷暴日数应以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数应以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为准。3.1.3 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按年平均雷暴日数,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区、中雷区、多雷区、强雷区:1 少雷区: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年平均雷暴日在25d 及以下的地区及以下的地区;2 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中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5d,不超过,不超过40d 的地区的地区;3 多雷区: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d,不超过,不超过90d 的地区的地区4 强雷区: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年平均雷暴日超过90d 的地区的地区南

    14、通平均雷暴日为南通平均雷暴日为32.1-33.3左右,为中雷区左右,为中雷区 3.2 雷电防护区划分雷电防护区划分3.2.1 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应按本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应按本规范第规范第3.2.2 条的规定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条的规定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3.2.2 雷电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雷电防护区应符合下列规定:LPZ0A 直击雷非防护区直击雷非防护区 LPZ0B 直击雷防护区直击雷防护区 LPZ1 第一防护区第一防护区 LPZ2 n后续防护区后续防护区3.2.3 保护对象应置于电磁特性与该对象耐受能力相兼容保护对象应置于电磁特性与该对象耐受能

    15、力相兼容的雷电防护区内。(电磁兼容)的雷电防护区内。(电磁兼容)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区划分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雷电防护区划分4 雷电防护等级划分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和雷击风险评估4.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4.1.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 节、节、第第4.3 节或第节或第4.4 节规定的方法进行雷击风险评估。节规定的方法进行雷击风险评估。4.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按本规范第4.2 节节防雷装置的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拦截效率或本规范第或本规范第4.3 节节电子信息系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统的重要性

    16、、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确定雷电防护等级。4.1.3 对于重要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分别对于重要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分别采用本规范第采用本规范第4.2 节和节和4.3 节规定的两种方法进行节规定的两种方法进行评估,按其中较高防护等级确定。评估,按其中较高防护等级确定。4.1.4 重点工程或用户提出要求时,可按本规范第重点工程或用户提出要求时,可按本规范第4.4 节雷电防护风险管理方法确定雷电防护措施节雷电防护风险管理方法确定雷电防护措施。4.2 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确定雷电防护等级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确定雷电防护等级4.2.1 建筑物及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建筑物及入户设施年预

    17、计雷击次数N 值可按下式值可按下式确定确定:N=N1+N2(4.2.1)式中式中:N1一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一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次/a),按本规范附录,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计算的规定计算;N2一建筑物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一建筑物入户设施年预计雷击次数(次次/a),按本,按本规范附录规范附录A 的规定计算。的规定计算。4.2.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因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因直接雷击和雷电电磁脉冲可能造成损坏,可接受的年平均最大雷击次数冲可能造成损坏,可接受的年平均最大雷击次数Nc 可按可按下式计算下式计算:Nc=5.8 X l0-1/C (4.2.2)4.2.3

    18、确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否需要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确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是否需要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时,应将时,应将N 和和Nc 进行比较进行比较:1 当当N 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N c 时,可不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时,可不安装雷电防护装置;2 当当N 大于大于N c 时,应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时,应安装雷电防护装置。4.2.4 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时,可按下式计算防雷装置拦截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时,可按下式计算防雷装置拦截效率效率E:E=l-N/N c(4.2.4)4.2.5 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应按防雷装置拦截效率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应按防雷装置拦截效率E 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19、当当E 大于大于0.98 时,定为时,定为A 级级;2 当当E 大于大于0.90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0.98 时,定为时,定为B 级级;3 当当E 大于大于0.80 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0.90 时,定为时,定为C 级级;4 当当E 小于或等于小于或等于0.80 时,定为时,定为D 级。级。4.3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按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确定雷电防护等级防护等级4.3.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和价值,按表价值,按表4.3.1 选择确定雷电防护等级。选择确定雷电防护等级。表表4.3.1 建

    20、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4.4 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雷击风险评估按风险管理要求进行雷击风险评估4.4.1 因雷击导致建筑物的各种损失对应的风险分量因雷击导致建筑物的各种损失对应的风险分量Rx 可可按下式估算按下式估算:Rx=Nx X Px X Lx式中式中:Nx 年平均雷击危险事件次数年平均雷击危险事件次数;Px一一每次雷击损害概率一一每次雷击损害概率;Lx 每次雷击损失率。每次雷击损失率。4.4.2 建筑物的雷击损害风险建筑物的雷击损害风险R 可按下式估算可按下式估算:R=Rx(式中式中:Rx 建筑物的雷击损害风险涉及的风险分量建筑物的雷击损害风险涉及的风险分

    21、量RARz,按本规范附录按本规范附录B 表表B.2.6 的规定确定。的规定确定。4.4.3 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应计算建筑物雷击损害风险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应计算建筑物雷击损害风险R并与风险容许值比较。当所有风险均小于或等于风险容许并与风险容许值比较。当所有风险均小于或等于风险容许值,可不增加防雷措施值,可不增加防雷措施;当某风险大于风险容许值,应增当某风险大于风险容许值,应增加防雷措施减小该风险,使其小于或等于风险容许值,并加防雷措施减小该风险,使其小于或等于风险容许值,并宜评估雷电防护措施的经济合理性。详细评估和计算方法宜评估雷电防护措施的经济合理性。详细评估和计算方法应符合本规范附录应符

    22、合本规范附录B 的规定。的规定。第一步,通过设计文件、可研等材料及现场勘察确定评估对象及其特性;第二步,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建筑物因4种致损原因(S1S4)导致的可能存在的损害类型(D1D3),损害是否能引起损失(L1L4),识别风险分量(RA/RB/RC/RM/RU/RW/RV/RZ)第三步,计算R1R3,与各自的风险容许值RT做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做防雷。(防雷必要性评估)第四步,计算年平均节省费用(防雷经济性评估)S=CL(CPM+CRL)小于0则是经济的 没有保护措施时的损失价值 CL=(RA+RU)CA+(RB+RV)(CA+CB+CS+CC)+(RC+RM+RW+RZ)CS 有保护措施

    23、时的损失价值 CRL=(RA+RU)CA+(RB+RV)(CA+CB+CS+CC)+(RC+RM+RW+RZ)CS 保护措施的年平均费用 CPM=Cp(i+a+m)(i-利率,a-折旧率,m-维护费用,cp防雷装置费用)5.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5.1.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宜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取相应的防护措施。5.1.2 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与接地保护措施。解读:建筑物上装设的外部防雷装置,能将雷击的电解读:建筑物上装设的外部防雷装置,能将雷击的电流安全泄放入

    24、地,保护了建筑物不被雷电直接击坏,流安全泄放入地,保护了建筑物不被雷电直接击坏,但不能保护建筑物内的电气、电子信息系统设备被雷但不能保护建筑物内的电气、电子信息系统设备被雷电冲击电冲击 过电压、雷电感应产生的瞬态过电压击坏。过电压、雷电感应产生的瞬态过电压击坏。采用等电位连接降低其电位差是十分有效的防范措施。采用等电位连接降低其电位差是十分有效的防范措施。5 防雷设计防雷设计5.1.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需要保护的设备数量、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应根据需要保护的设备数量、类型、重要性、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及所要求的电磁场环境类型、重要性、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及所要求的电磁场环境等情况选择下列雷电电磁

    25、脉冲的防护措施等情况选择下列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措施:1 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等电位连接和接地;2 电磁屏蔽电磁屏蔽;(主要考虑雷击电流产生的磁场)(主要考虑雷击电流产生的磁场)3 合理布线合理布线;4 能量配合的浪涌保护器防护。能量配合的浪涌保护器防护。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5.2.1 机房内电子信息设备应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机房内电子信息设备应作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的结构形式应采用的结构形式应采用S 型、型、M 型或它们的组合。电气和电型或它们的组合。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

    26、屏蔽线缆金属外层、电子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功缆金属外层、电子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功能性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能性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S 型结构的接地基准点或型结构的接地基准点或M型结构的网格连接。机房等电位型结构的网格连接。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应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连接网络应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29解读:S型是单点接地一种方式,适用于低频率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性接地。S 型等电位连接应仅通过唯一的一点,即接地基准点E R P组合到接地系统中去形成S S 型等电位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设备之间的所有线路和电缆当无屏蔽时,宜与成星形连接的等电

    27、位连接线平行敷设,以免产生大的感应环路。解读:M型是多点接地,适用于频率达到1MHZ以上的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性接地。每台电子信息设备宜用两根不同长度的连接道题与等电位连接网格连接。M 型等电位连接应通过多点连接组合到等电位连接网络中去,形成M m 型等电位连接。每台设备的等电位连接线的长度不宜大于0.5 m,并宜设两根等电位连接线,安装于设备的对角处,其 长度宜按相差2 0%考虑,例如,一根长0.5m、另一根长0.4m.。当系统分布较大区域,设备之间有许多线路,并且通过多点进入该系统内时,审核采用网格型结构,网格大小宜为0.6-3M。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5 防雷设计防雷设计5.

    28、2.2 在在LPZ0A 或或LPZ0B区与区与LPZ1 区交界处应设置总等区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与接地装置的连电位接地端子板,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接不应少于两处;每层楼宜设置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每层楼宜设置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电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各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各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之间的连接导体宜采用多股铜芯导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之间的连接导体宜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连接导体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线或铜带。连接导体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5.2.2-1 的规定。的规定。各类等电位接地端

    29、子板宜采用铜带,其导体最小截面积各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宜采用铜带,其导体最小截面积应符合表应符合表5.2.2-2 的规定。的规定。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5 防雷设计防雷设计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 mmll率埋地电缆处的土壤电阻埋地长度25 防雷设计防雷设计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机房接地端子板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5.2.3 等电位连接网络应利用建筑物内部或其上的金属等电位连接网络应利用建筑物内部或其上的金属部件多重互连,组成网格状

    30、低阻抗等电位连接网络,并部件多重互连,组成网格状低阻抗等电位连接网络,并与接地装置构成一个接地系统。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的等与接地装置构成一个接地系统。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的等电位连接网络可直接利用机房内墙结构柱主钢筋引出的电位连接网络可直接利用机房内墙结构柱主钢筋引出的预留接地端子接地。预留接地端子接地。5.2.4 某些特殊重要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某些特殊重要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可设专用垂直接地干线。垂直接地干线由总等电设专用垂直接地干线。垂直接地干线由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引出,同时与建筑物各层钢筋或位接地端子板引出,同时与建筑物各层钢筋或均压带连通。各楼层设置的接地端子板应与垂均压带连通。各楼层设

    31、置的接地端子板应与垂直接地干线连接。垂直接地干线宜在竖井内敷直接地干线连接。垂直接地干线宜在竖井内敷设,通过连接导体引入设备机房与机房局部等设,通过连接导体引入设备机房与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音、视频等专用设备工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音、视频等专用设备工艺接地干线应通过专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独立艺接地干线应通过专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独立引至设备机房。引至设备机房。解读:根据解读:根据GB/T 16896.17-2002第第548节,干节,干线最小截面积为线最小截面积为50mm2,如果频率较高及高,如果频率较高及高层建筑时,干线截面积还要相应加大。层建筑时,干线截面积还要相应加大。建筑物等电位

    32、连接及共用接地系统示意图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及共用接地系统示意图5.2.5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解读:在不同的标准中要求接地电阻规定不同时,以最解读:在不同的标准中要求接地电阻规定不同时,以最小值确定。小值确定。5.2.6 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

    33、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5.2.7 机房设备接地线不应从接闪带、铁塔、防雷引下机房设备接地线不应从接闪带、铁塔、防雷引下线直接引入。线直接引入。解读:直接引入将导致雷电流进入室内电子设备,造成解读:直接引入将导致雷电流进入室内电子设备,造成严重伤害。严重伤害。5.2.8 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线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线(含金属管、电力线、信号含金属管、电力线、信号线线)应在入口处就近连接到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上。在应在入口处就近连接到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上。在LPZl 入口处应分别设置适配的电源和信号浪涌保护器,入口处应分别设置适配的电源和信号浪涌保护器,使电子信息系统的带电导体实现等电位连接。使电子信息

    34、系统的带电导体实现等电位连接。455.2.9 电子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系统涉及多个相邻建筑物涉及多个相邻建筑物时,宜采用两根水平时,宜采用两根水平接地体将各建筑物的接地体将各建筑物的接地装置相互连通。接地装置相互连通。解读:将相邻建筑物解读:将相邻建筑物接地装置互联互通是接地装置互联互通是为了减小各建筑物内为了减小各建筑物内部系统间的电位差。部系统间的电位差。采用两根接地体是为采用两根接地体是为了冗余。如相邻建筑了冗余。如相邻建筑物间的线缆敷设在密物间的线缆敷设在密闭金属管道内,也可闭金属管道内,也可以利用金属管道互联。以利用金属管道互联。使用屏蔽层互联时,使用屏蔽层互联时,屏蔽层截面积应足够屏蔽

    35、层截面积应足够大。大。5.2.10 新建建筑物的电子信息系统在设计、施工时,新建建筑物的电子信息系统在设计、施工时,宜在各楼层、机房内墙结构柱主钢筋处引出和预留宜在各楼层、机房内墙结构柱主钢筋处引出和预留等电位接地端子。等电位接地端子。475.3 屏蔽及布线屏蔽及布线5.3.1 为减小雷电电磁脉冲在电子信息系统内产生的浪为减小雷电电磁脉冲在电子信息系统内产生的浪涌,宜采用建筑物屏蔽、机房屏蔽、设备屏蔽、线缆屏涌,宜采用建筑物屏蔽、机房屏蔽、设备屏蔽、线缆屏蔽和线缆合理布设措施,这些措施应综合使用。蔽和线缆合理布设措施,这些措施应综合使用。5.3.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屏蔽应符合下列规定电子

    36、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屏蔽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物的屏蔽宜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框架、混凝土中的钢筋、建筑物的屏蔽宜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框架、混凝土中的钢筋、金属墙面、金属屋顶等自然金属部件与防雷装置连接构成格金属墙面、金属屋顶等自然金属部件与防雷装置连接构成格栅型大空间屏蔽栅型大空间屏蔽;解读:主要是新建建筑设计时就要考虑。已建成的建筑改造解读:主要是新建建筑设计时就要考虑。已建成的建筑改造会比较困难。会比较困难。2 当建筑物自然金属部件构成的大空间屏蔽不当建筑物自然金属部件构成的大空间屏蔽不能满足机房内电子信息系统电磁环境要求时,能满足机房内电子信息系统电磁环境要求时,应增加机房屏蔽措施应增加机房屏蔽

    37、措施;解读:应采用导磁率较高的细密金属网格或金解读:应采用导磁率较高的细密金属网格或金属板对机房实施雷电磁场屏蔽保护。机房门应属板对机房实施雷电磁场屏蔽保护。机房门应采用无窗密闭铁门或采取屏蔽措施的有窗铁门采用无窗密闭铁门或采取屏蔽措施的有窗铁门并接地,机房窗户的开孔应采用金属网格屏蔽并接地,机房窗户的开孔应采用金属网格屏蔽并等电位连接。并等电位连接。3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主机房宜选择在建筑物低电子信息系统设备主机房宜选择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其设备应配置在层中心部位,其设备应配置在LPZL 区之后的区之后的后续防雷区内,并与相应的雷电防护区屏蔽体后续防雷区内,并与相应的雷电防护区屏蔽体及结构柱

    38、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及结构柱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图图5.3.2)。4 屏蔽效果及安全距离可按本规范附录屏蔽效果及安全距离可按本规范附录D 规定规定的计算方法确定。的计算方法确定。5.3.3 线缆屏蔽应符合下列规定:线缆屏蔽应符合下列规定:与电子信息系统连接的金属信号线缆采用屏蔽电缆与电子信息系统连接的金属信号线缆采用屏蔽电缆时,应在屏蔽层两端并宜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时,应在屏蔽层两端并宜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当系统要求单端接地时,宜采用电位连接并接地。当系统要求单端接地时,宜采用两层屏蔽或穿钢管敷设,外层屏蔽或钢管按前述要两层屏蔽或穿钢管敷设,外层屏蔽或钢管按前述要求处理;求处

    39、理;当户外采用非屏蔽电缆时,从人孔井或手孔井到机当户外采用非屏蔽电缆时,从人孔井或手孔井到机房的引入线应穿钢管埋地引入,埋地长度房的引入线应穿钢管埋地引入,埋地长度l 可按公式可按公式(5.3.3)计算,但不宜小于)计算,但不宜小于15m;电缆屏蔽槽或金;电缆屏蔽槽或金属管道应在入户处进行等电位连接;属管道应在入户处进行等电位连接;3 当相邻建筑物的电子信息系统之间采用电缆互联时,当相邻建筑物的电子信息系统之间采用电缆互联时,宜采用屏蔽电缆,非屏蔽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电缆管道内宜采用屏蔽电缆,非屏蔽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电缆管道内;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或金属管道两端应分别连接到独立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或金属

    40、管道两端应分别连接到独立建筑物各自的等电位连接带上。采用屏蔽电缆互联时,建筑物各自的等电位连接带上。采用屏蔽电缆互联时,电缆屏蔽层应能承载可预见的雷电流电缆屏蔽层应能承载可预见的雷电流;解读:在分开的建筑物之间除了可以用屏蔽线缆或屏蔽解读:在分开的建筑物之间除了可以用屏蔽线缆或屏蔽线缆导管连接外,还可以用线缆导管连接外,还可以用SPD连接。连接。4 光缆的所有金属接头、金属护层、金属挡潮层、金属光缆的所有金属接头、金属护层、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等,应在进入建筑物处直接接地。加强芯等,应在进入建筑物处直接接地。515.3.4 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宜

    41、敷设在金属线槽或金属管道内。电子信息系统线缆宜敷设在金属线槽或金属管道内。电子信息系统线路宜靠近等电位连接网络的金属部件敷电子信息系统线路宜靠近等电位连接网络的金属部件敷设,不宜贴近雷电防护区的屏蔽层设,不宜贴近雷电防护区的屏蔽层;2 布置电子信息系统线缆路由走向时,应尽量减小由线布置电子信息系统线缆路由走向时,应尽量减小由线缆自身形成的电磁感应环路面积缆自身形成的电磁感应环路面积(图图5.3.4)。5.3.4 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3 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的间距规定电子信息系统线缆与其他管线的间距规定535.3.4 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线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42、4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缆电力线缆的间距规定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缆电力线缆的间距规定5.4 浪涌保护器的选择浪涌保护器的选择5.4.1 室外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室外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用架空线路。5.4.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从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柜建筑物内总配电柜(箱箱)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必须采用开始引出的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 系统的接地形式。系统的接地形式。5.4.3 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5.4.4 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

    43、择规定5.4.5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5.4.3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1 配电系统中设备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配电系统中设备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 规定选用规定选用2 2 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应不低于下表规定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应不低于下表规定2 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的规定值的规定值3 3 进入建筑物的交流供电线路,在线路的总配电箱等进入建筑物的交流供电线路,在线路的总配电箱等LPZOA LPZOA 或或LPZOB

    44、 LPZOB 与与LPZ1 LPZ1 区交界处,应设置区交界处,应设置类试验的浪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涌保护器或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在配在配电线路分配电箱、电子设备机房配电箱等后续防护区交电线路分配电箱、电子设备机房配电箱等后续防护区交界处,可设置界处,可设置类或类或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后级保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后级保护护;特殊重要的电子信息设备电源端口可安装特殊重要的电子信息设备电源端口可安装类或类或类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精细保护。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精细保护。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线

    45、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分级设置与接地示意图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分级设置与接地示意图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规定:1 配电系统中设备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配电系统中设备的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 规定选用规定选用2 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浪涌保护器的最大持续工作电压Uc的规定值的规定值3 进入建筑物的交流供电线路,在线路的总配电箱等进入建筑物的交流供电线路,在线路的总配电箱等LPZOA 或或LPZOB 与与LPZ1 区交界处,应设置区交界处,应设置类试验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的浪涌保护器或类试验的浪涌保

    46、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在配电线路分配电箱、电子设备机房配电箱等后续防护在配电线路分配电箱、电子设备机房配电箱等后续防护区交界处,可设置区交界处,可设置类或类或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后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后级保护级保护;特殊重要的电子信息设备电源端口可安装特殊重要的电子信息设备电源端口可安装类或类或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精细保护。使用直流电源的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作为精细保护。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线路浪涌保护器。4 浪涌保护器设置级数应综合考虑保护距离、浪涌保护

    47、器连接导线长度、被保护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Uw 等因素。各级浪涌保护器应能承受在安装点上预计的放电电流,其有效保护水平Up/f应小于相应类别设备的Uw。5 LPZO 和LPZ1 界面处每条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的冲击电流Iimp,采用当采用非屏蔽线缆时按公式(5.4.3-1)估算确定;当采用屏蔽线缆时按公式(5.4.3-2)估算确定;当无法计算确定时应取Iimp大于或等于大于或等于12.5kA。科佳 型号命名规则 例:KDY-40/440/4P电源防雷电源防雷器分为一级(一级(B级)、级)、二级(二级(C级)、级)、三级(三级(D级)级)依据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的分区防雷、多级保护的理论

    48、,B级防雷属于第一级防雷器,可应用于建筑物内的主配电柜上;C级属第二级防雷器,应用于建筑物的分路配电柜中;D级属第三级防雷器,应用于重要设备的前端,对设备进行精细保护。6 当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当浪涌保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浪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和劣化显示功能。解读:主要目的是电源线路中安装了多级SPD,各级SPD的标称电压和电流、安装方式和接线长短的差异,如果配合不当,将可能出现某级SPD不动作的盲点。因此要求线缆要有一定长度

    49、。7 按本规范第4.2 节或4.3 节确定雷电防护等级时,用于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的冲击电流和标称放电电流参数推荐值宜符合表5.4.3-3 规定。65根据雷电防护等级确定冲击电流和标称放电电流根据雷电防护等级确定冲击电流和标称放电电流8 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在各个位置安装时,浪涌保护器的连接导线应短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在各个位置安装时,浪涌保护器的连接导线应短直,其总长度不宜大于直,其总长度不宜大于0.5m。有效保护水平。有效保护水平Up/f应小于设备耐冲击电压应小于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额定值Uw(图图5.4.3-2)。解读:解读:目前防雷工程中电源目前防雷工程中电源SPD设计和施工不规范的主要问

    50、题有两个,设计和施工不规范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接线过长,二是多级一是接线过长,二是多级SPD能量配合不当。对这两个问题的忽视回到能量配合不当。对这两个问题的忽视回到是是SPD 失效。失效。9 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线路长度大于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与被保护设备间的线路长度大于10m 且有效保护水平大于且有效保护水平大于Uw/2 时,应按公式时,应按公式(5.4.3-3)和公式和公式(5.4.3-4)估估算振荡保护距离算振荡保护距离Lpo;当建筑物位于多雷区或强雷区且没有线路屏蔽当建筑物位于多雷区或强雷区且没有线路屏蔽措施时,应按公式措施时,应按公式(5.4.3-5)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标准解读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452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