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电泳技术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四章电泳技术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电泳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四章第四章 电泳技术电泳技术 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方向迁移,这种现象称之为电泳电极方向迁移,这种现象称之为电泳(electrophoresis,简称,简称EP)。许多重要的生物分)。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酸等都具有可电子,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酸等都具有可电离基团,在特定的离基团,在特定的pH溶液中它们可以带正电或负电,溶液中它们可以带正电或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离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离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极性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荷极性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电泳技术就是利用
2、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待分离电泳技术就是利用在电场的作用下,由于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技术。度,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技术。1809年俄国物理学家年俄国物理学家首次发现电泳现象。首次发现电泳现象。1909年年Michaelis首次将胶体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首次将胶体离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称为电泳。电泳作为一种分离技术是在称为电泳。电泳作为一种分离技术是在1937年由年由瑞典的瑞典的Tiselius建立了建立
3、了“移动界面电泳移动界面电泳”(moving-boundary electrophoresis)以后才实)以后才实现的。现的。此方法先是在此方法先是在U形管内使蛋白质溶液和缓冲液之形管内使蛋白质溶液和缓冲液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然后加一外电场。由于界面间形成清晰的界面,然后加一外电场。由于界面处存在浓度梯度因而产生折射率梯度,利用适当处存在浓度梯度因而产生折射率梯度,利用适当的光学系统可以观察到界面的移动。他创造了的光学系统可以观察到界面的移动。他创造了Tiselius电泳仪,使用光学方法观察到在电泳迁移电泳仪,使用光学方法观察到在电泳迁移过程中血清蛋白质界面的移动,并首次证明了血过程中血清蛋白
4、质界面的移动,并首次证明了血清是由白蛋白及清是由白蛋白及、球蛋白组成的。球蛋白组成的。由于由于Tiselius在电泳技术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而获得在电泳技术方面做出的开拓性贡献而获得了了194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电泳早期的支持介质主要是以薄膜、薄层为主。电泳早期的支持介质主要是以薄膜、薄层为主。1948年年Wieland和和Fischer重新发展了以滤纸作为重新发展了以滤纸作为支持介质的电泳方法,对氨基酸的分离进行了支持介质的电泳方法,对氨基酸的分离进行了研究。研究。1950年年Durrum用纸电泳进行了各种蛋白用纸电泳进行了各种蛋白质的分离以后,开创了利用各种固体物质(如质
5、的分离以后,开创了利用各种固体物质(如各种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凝胶、淀粉各种滤纸、醋酸纤维素薄膜、琼脂凝胶、淀粉凝胶等)作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方法(凝胶等)作为支持介质的区带电泳方法(zone electrophoresis)。)。区带电泳方法是由于在支持介质上电泳蛋白质混区带电泳方法是由于在支持介质上电泳蛋白质混合物被分离成若干区带而得名。合物被分离成若干区带而得名。1959年年S.Raymond和和L.Weintraub利用人工合成的凝胶作利用人工合成的凝胶作为支持介质,创建了为支持介质,创建了聚丙烯酰胺凝胶区带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区带电泳方方法(法(polyacrylamide ge
6、l electrophoresis,简称简称PAGE),极大地提高了电泳技术的分辨率。),极大地提高了电泳技术的分辨率。1960年以后,年以后,L.Orenstein 和和 B.J.Davis从理论上从理论上阐述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通过改进实验方阐述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并通过改进实验方法使得凝胶电泳技术得以推广应用。法使得凝胶电泳技术得以推广应用。1967年年A.L.Shapiro等在此基础上首先建立了等在此基础上首先建立了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PAGE技术,随后技术,随后K.Weber和和M.Osborn对其进行完善。对其进行完善。SDS是一种有效的变性是一种有效
7、的变性剂,它能破裂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剂,它能破裂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和疏水作用,使蛋白质的多肽链处于展开状态。使蛋白质的多肽链处于展开状态。20世纪世纪70年代年代以后根据不同需要又发展了等电聚焦电泳、双向以后根据不同需要又发展了等电聚焦电泳、双向电泳、印迹转移电泳等技术。电泳、印迹转移电泳等技术。电泳的模式也从圆盘电泳、垂直板电泳、脉冲电泳的模式也从圆盘电泳、垂直板电泳、脉冲电泳等发展到后来的分辨率极高的毛细管电泳。电泳等发展到后来的分辨率极高的毛细管电泳。电泳后的检测手段也从染色、扫描等方法延伸电泳后的检测手段也从染色、扫描等方法延伸到紫外吸收、放射自显影、生物活性测定、化到紫外
8、吸收、放射自显影、生物活性测定、化学发光、荧光激发以及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学发光、荧光激发以及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到所需数据。可以说,近代电泳技进行分析得到所需数据。可以说,近代电泳技术仍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对生物大分子术仍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对生物大分子使用最普遍,分辨率最高的分析鉴定技术之一。使用最普遍,分辨率最高的分析鉴定技术之一。4.1 电泳的基本原理电泳的基本原理 生物大分子由于其本身的解离或表面吸附其它生物大分子由于其本身的解离或表面吸附其它带电质点而带电,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不仅是带电质点而带电,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不仅是物质的一种运动现象,还是一种有效的物
9、质分离方物质的一种运动现象,还是一种有效的物质分离方法。各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方向取决于它们的法。各种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方向取决于它们的带电符号,而移动的速度不同形成各自特定的迁移带电符号,而移动的速度不同形成各自特定的迁移率。迁移率大小不仅取决于粒子自身特性还取决于率。迁移率大小不仅取决于粒子自身特性还取决于外部多种因素。外部多种因素。4.1.1 电泳迁移率电泳迁移率 电泳迁移率电泳迁移率(Electophoretic mobility)对于)对于一个特定的生物分子是一个恒定的常数,它决一个特定的生物分子是一个恒定的常数,它决定着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如果把带有效定着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
10、速度。如果把带有效电荷电荷q的生物大分子的胶体溶液放在没有干扰的的生物大分子的胶体溶液放在没有干扰的电场强度为电场强度为E的电场中,使该粒子具有恒定迁移的电场中,使该粒子具有恒定迁移率的动力(率的动力(Fef)等于所带净电荷与电场强度的)等于所带净电荷与电场强度的乘积:乘积:Fef=qE (4.1)这个作用力使得带电粒子向其电荷相反的电极这个作用力使得带电粒子向其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粒子同时会受到介质摩擦力的阻在移动过程中,粒子同时会受到介质摩擦力的阻碍。摩擦力(碍。摩擦力(Ffr)的大小与粒子大小、形状、电)的大小与粒子大小、形状、电泳介质孔径大小以及缓冲液粘度等
11、有关,并与带泳介质孔径大小以及缓冲液粘度等有关,并与带电粒子的移动速度成正比,对于球形粒子来说,电粒子的移动速度成正比,对于球形粒子来说,在自由溶液中此阻力的大小服从在自由溶液中此阻力的大小服从Stokes定律:定律:Ffr=6r (4.2)式中式中r是球状分子的半径,是球状分子的半径,是缓冲液粘度,是缓冲液粘度,是是带电离子的移动速度带电离子的移动速度(=d/t,单位时间粒子运,单位时间粒子运动的距离,动的距离,cm s-1)。但在凝胶中,这种阻力并不完全符合但在凝胶中,这种阻力并不完全符合Stokes定律。定律。Ffr还取决于介质中的其他因素,如凝胶厚度、颗还取决于介质中的其他因素,如凝胶
12、厚度、颗粒大小和介质的内渗等。粒大小和介质的内渗等。当带电颗粒达到稳态运动时,两种作用力相等:当带电颗粒达到稳态运动时,两种作用力相等:Fef=Ffr (4.3)(4.4)rEq6 电泳迁移率(电泳迁移率()是指在单位电场强度()是指在单位电场强度(1 V cm-1)时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时带电粒子的迁移速度:(4.5)由上式可以看出,由上式可以看出,迁移率与带电分子所带净电荷成迁移率与带电分子所带净电荷成正比,与分子的大小和缓冲液的粘度成反比。正比,与分子的大小和缓冲液的粘度成反比。在确在确定条件下,某物质的迁移率为常数,是该物质的物定条件下,某物质的迁移率为常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常数
13、,从式(理化学特性常数,从式(4.5)中可以导出迁移率)中可以导出迁移率的单位是的单位是cm2 s-1 V-1。带电颗粒迁移率的差异提供。带电颗粒迁移率的差异提供了从混合物中分离各种物质的基础,迁移距离与迁了从混合物中分离各种物质的基础,迁移距离与迁移率成正比。移率成正比。rqEv64.1.2 焦耳热焦耳热 在电泳过程中,电流通过导电介质时,由于在电泳过程中,电流通过导电介质时,由于有电阻的存在就会产生欧姆热,也就是有电阻的存在就会产生欧姆热,也就是焦耳热焦耳热(Joule Heating)。这种热量必须通过介质(如)。这种热量必须通过介质(如凝胶或毛细管的表面)散发出去。因此,在介质凝胶或毛
14、细管的表面)散发出去。因此,在介质中会形成一个温度梯度,这将直接导致电极间形中会形成一个温度梯度,这将直接导致电极间形成对流,从而产生泳带扩散或分辨率下降现象。成对流,从而产生泳带扩散或分辨率下降现象。释放出的热量(释放出的热量(Q)与电流强度()与电流强度(I)的关系可列)的关系可列成如下公式:成如下公式:QI 2Rt (4.6)式中式中R为电阻;为电阻;t为电泳时间;为电泳时间;I为电流强度。公式为电流强度。公式表明,电泳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表明,电泳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当电场强度或电极缓冲液中离子强度方成正比。当电场强度或电极缓冲液中离子强度增高时,电流
15、强度会随着增大。这不仅降低分辨增高时,电流强度会随着增大。这不仅降低分辨率,而且在严重时会熔化支持物(如:琼脂糖凝率,而且在严重时会熔化支持物(如:琼脂糖凝胶)。胶)。降低焦耳热的方法有:(降低焦耳热的方法有:(1)尽量使用较低的电场)尽量使用较低的电场强度或降低电泳缓冲液的离子强度,当然,电泳强度或降低电泳缓冲液的离子强度,当然,电泳中过低的电压会导致延长电泳时间和降低分离效中过低的电压会导致延长电泳时间和降低分离效率;(率;(2)尽量使用薄胶或直径较小的毛细管,这)尽量使用薄胶或直径较小的毛细管,这样会加快散热。由于此时的电阻较高,根据欧姆样会加快散热。由于此时的电阻较高,根据欧姆定律,如
16、果电压不变,则电流减小,因此导致焦定律,如果电压不变,则电流减小,因此导致焦耳热减小。但这样做的同时也减少了样品的上样耳热减小。但这样做的同时也减少了样品的上样量,也就降低了电泳的检测限。量,也就降低了电泳的检测限。4.1.3 电渗流电渗流 当支持物(琼脂、凝胶、毛细管)不是绝对惰当支持物(琼脂、凝胶、毛细管)不是绝对惰性物质时,常常会因支持物上存在的负离子基团性物质时,常常会因支持物上存在的负离子基团如羧基、羟基、硅醇基等吸附电极溶液中的正离如羧基、羟基、硅醇基等吸附电极溶液中的正离子(如子(如H+),形成一个正离子层,在电场作用下,形成一个正离子层,在电场作用下,此溶液层会向负极移动。反之
17、,溶液层会向正极此溶液层会向负极移动。反之,溶液层会向正极移动,电场中溶液层的这种泳动称为移动,电场中溶液层的这种泳动称为电渗流电渗流(Electroosmotic flow,EOF),这种现象也称之),这种现象也称之为电渗(为电渗(Electroosmosis)现象。)现象。溶液层所受到的电场力称为电渗力。当带电颗粒溶液层所受到的电场力称为电渗力。当带电颗粒的泳动方向与电渗方向一致时,则加快颗粒的泳的泳动方向与电渗方向一致时,则加快颗粒的泳动速度;当颗粒的泳动方向与电渗方向相反时,动速度;当颗粒的泳动方向与电渗方向相反时,则降低颗粒的泳动速度。当电场力等于或小于电则降低颗粒的泳动速度。当电场
18、力等于或小于电渗力时,则颗粒的泳动速度为零或向相反的方向渗力时,则颗粒的泳动速度为零或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移动。图图4.1 电渗示意图电渗示意图 电渗流是毛细管电泳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电渗流是毛细管电泳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石英毛细管壁上的硅烷基,在石英毛细管壁上的硅烷基,在pH大于大于4时就会带时就会带负电荷吸附溶液中的带正电荷离子,这种吸附能负电荷吸附溶液中的带正电荷离子,这种吸附能力从毛细管表面到中心逐渐减弱形成力从毛细管表面到中心逐渐减弱形成zate电势电势()。电势的大小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正相关。)。电势的大小与溶液的离子强度正相关。毛细管中电渗流的速度与溶液的电势(毛细管中电渗流
19、的速度与溶液的电势()、电)、电介常数(介常数()和电场强度()和电场强度(E)成正比,与溶液的)成正比,与溶液的粘度(粘度()成反比。)成反比。4Eeofv(4.7)电渗迁移率电渗迁移率定义为单位电场强度中溶液在电渗力的定义为单位电场强度中溶液在电渗力的作用下的迁移速度:作用下的迁移速度:Eeofveof(4.8)在毛细管中电泳时,电渗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在毛细管中电泳时,电渗流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制:(1)在低)在低pH下电泳;当下电泳;当pH低到可以使硅烷基低到可以使硅烷基团质子化时,毛细管表面电荷被中和,通常这种情团质子化时,毛细管表面电荷被中和,通常这种情况都是发生在况都是发生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