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精品课件:06温病常用诊法-斑疹脉象神色及常见症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精品课件:06温病常用诊法-斑疹脉象神色及常见症状.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精品 课件 06 常用 斑疹 脉象 神色 常见 症状
- 资源描述:
-
1、温病常用诊法温病常用诊法斑疹脉象神色及常见症状斑疹脉象神色及常见症状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 辨斑疹白辨斑疹白 温病过程中常出现斑疹、温病过程中常出现斑疹、白白 。观察其色泽、形态、分布。观察其色泽、形态、分布等,可以帮助了解感邪轻重,病等,可以帮助了解感邪轻重,病变浅深,证候顺逆等,对于指导变浅深,证候顺逆等,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辨斑疹辨斑疹 斑疹是温病的重要体征之一,斑与疹斑疹是温病的重要体征之一,斑与疹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因其可以伴随出现,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因其可以伴随出现,故古代医籍每举斑以赅疹,或统称斑疹。故古代
2、医籍每举斑以赅疹,或统称斑疹。斑与疹在形态上的区别斑与疹在形态上的区别斑与疹均系出现在肌肤表面的红色皮斑与疹均系出现在肌肤表面的红色皮疹,疹,其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其点大成片,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之质,压之色不退者为斑;之质,压之色不退者为斑;其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其点小呈琐碎小粒,形如粟米,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者为疹。于皮面,抚之碍手者为疹。疹疹斑斑斑与疹形成的病变机理斑与疹形成的病变机理斑疹皆系热邪深入营血的征象,如章虚谷说:斑疹皆系热邪深入营血的征象,如章虚谷说:“热闭营中,故多成斑疹。热闭营中,故多成斑疹。”阳明热炽,内迫营血,血从肌肉外渍,则形成斑;阳明热炽,内迫
3、营血,血从肌肉外渍,则形成斑;邪热郁肺,内窜营分,从肌肤血络而出,则形成疹,邪热郁肺,内窜营分,从肌肤血络而出,则形成疹,故有故有“斑出阳明,疹出太阴斑出阳明,疹出太阴”及及“斑为阳明热毒,疹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为太阴风热”的说法,其在病位上有的说法,其在病位上有肺胃肺胃之异,在病之异,在病变上有变上有浅深浅深不同。不同。斑与疹出现先兆斑与疹出现先兆斑疹欲透未透之际,往往有灼热、烦躁、斑疹欲透未透之际,往往有灼热、烦躁、口渴、舌绛、苔黄、脉数等症。如兼见闷瞀,口渴、舌绛、苔黄、脉数等症。如兼见闷瞀,耳聋等症,则为发斑之征;如兼见胸闷、咳耳聋等症,则为发斑之征;如兼见胸闷、咳嗽等症,则为出
4、疹先兆。嗽等症,则为出疹先兆。斑与疹出现的临床意义斑与疹出现的临床意义 斑疹一旦透发,标志邪气外露,故观察斑疹一旦透发,标志邪气外露,故观察其其色泽、形态、分布疏密以及发出时的脉症色泽、形态、分布疏密以及发出时的脉症等,可以判断病情轻重,预后好坏,从而确等,可以判断病情轻重,预后好坏,从而确定治疗原则。定治疗原则。观察色泽:观察色泽:“红轻,紫重,黑危红轻,紫重,黑危”红活荣润为顺,系血行尚属流畅及邪热外透的佳象;红活荣润为顺,系血行尚属流畅及邪热外透的佳象;色艳红如胭脂为血热炽盛,紫赤类鸡冠花为热毒深重色艳红如胭脂为血热炽盛,紫赤类鸡冠花为热毒深重的表现;色黑为火毒极盛,最为凶险之象。的表现
5、;色黑为火毒极盛,最为凶险之象。如其黑而如其黑而光亮,虽属热胜毒盛,但气血尚充,依法治之,尚可光亮,虽属热胜毒盛,但气血尚充,依法治之,尚可救治;救治;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为火郁内伏,气血尚若黑而隐隐,四旁赤色,为火郁内伏,气血尚活,大用清凉透发之剂,间有转红成可救者;活,大用清凉透发之剂,间有转红成可救者;若黑而若黑而晦暗,则为元气衰败而热毒锢结的征象,预后不良。晦暗,则为元气衰败而热毒锢结的征象,预后不良。总之,总之,斑疹色泽加深,则病情增重。斑疹色泽加深,则病情增重。辨别形态:辨别形态:斑疹的形态与病情轻重、预后好坏有一定关系。斑疹的形态与病情轻重、预后好坏有一定关系。斑疹松浮洋溢,如
6、洒于皮面者,为邪毒外斑疹松浮洋溢,如洒于皮面者,为邪毒外泄,预后大多良好,属泄,预后大多良好,属顺证顺证;斑疹紧束有根,从皮里钻出,如履透针,斑疹紧束有根,从皮里钻出,如履透针,如矢贯的,则系热毒深伏有根,锢结难出之象,如矢贯的,则系热毒深伏有根,锢结难出之象,主预后不良,属主预后不良,属逆候逆候。注意疏密:注意疏密:斑疹分布的稀密可反映邪毒之轻重,斑疹分布的稀密可反映邪毒之轻重,斑疹斑疹分布稀疏均匀,为热毒轻浅,一般预后良好;分布稀疏均匀,为热毒轻浅,一般预后良好;分布稠密融合成片,为热毒深重,预后不佳。分布稠密融合成片,为热毒深重,预后不佳。故叶天士称斑疹故叶天士称斑疹“宜见不宜见多宜见不
7、宜见多”。宜见。宜见指斑疹稀疏,示邪热外透;见多指斑疹稠密,指斑疹稀疏,示邪热外透;见多指斑疹稠密,示热毒深重。示热毒深重。结合脉证:结合脉证:辨别斑疹时,结合脉症分析,有助于正确辨别斑疹时,结合脉症分析,有助于正确辨证。辨证。斑疹透发热势下降,神情清爽,为邪热外斑疹透发热势下降,神情清爽,为邪热外达,外解里和之象;达,外解里和之象;斑出热不解,或甫出即隐,神志昏愦,肢斑出热不解,或甫出即隐,神志昏愦,肢厥脉伏,为正不胜邪,毒火内闭之险恶证象。厥脉伏,为正不胜邪,毒火内闭之险恶证象。斑疹治疗原则。斑疹治疗原则。因为斑属阳明邪热迫于血分,疹属太阴风因为斑属阳明邪热迫于血分,疹属太阴风热内窜血络,
8、热内窜血络,所以所以治斑治斑宜清胃泄热,凉血化斑,宜清胃泄热,凉血化斑,治疹治疹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宜宣肺达邪,清营透疹,如果挟斑带疹,如果挟斑带疹,则以化斑为主,兼以透疹。则以化斑为主,兼以透疹。如里实壅盛,斑疹如里实壅盛,斑疹蔽伏不透,宜通下腑实。迨至内壅一通,表气蔽伏不透,宜通下腑实。迨至内壅一通,表气从而疏畅,则热随斑透。从而疏畅,则热随斑透。斑疹治疗禁忌:斑疹治疗禁忌:其初发之际,不可过用寒凉,以免邪热冰其初发之际,不可过用寒凉,以免邪热冰伏;伏;另斑疹不可妄用升提和滋补,误用必助长另斑疹不可妄用升提和滋补,误用必助长热势或致邪热内闭,出现吐血衄血、痉厥、热势或致邪热内闭,出现吐血
9、衄血、痉厥、神昏等症。神昏等症。阴斑阴斑斑色淡红,隐而不显,分布稀疏,胸背斑色淡红,隐而不显,分布稀疏,胸背微见数点,兼见四肢厥冷,口不甚渴,面赤微见数点,兼见四肢厥冷,口不甚渴,面赤足冷,下利清谷,脉不洪数等症。温病过用足冷,下利清谷,脉不洪数等症。温病过用寒凉,或误用吐下,使中气亏乏,阴寒下伏,寒凉,或误用吐下,使中气亏乏,阴寒下伏,致无根失守之火载血上行,溢于肌肤,遂成致无根失守之火载血上行,溢于肌肤,遂成阴斑。治宜桂附之类引火归原,误服寒凉则阴斑。治宜桂附之类引火归原,误服寒凉则立见危殆。阴斑与温病实火发斑迥然不同,立见危殆。阴斑与温病实火发斑迥然不同,宜仔细鉴别。宜仔细鉴别。辨白辨白
10、白白 是湿热病邪留恋气分,蕴酿淹缠,是湿热病邪留恋气分,蕴酿淹缠,部蒸卫表,形成于皮肤的细小白色疱疹。部蒸卫表,形成于皮肤的细小白色疱疹。多见于颈项、胸腹等部,四肢少见,头面多见于颈项、胸腹等部,四肢少见,头面极少见。极少见。白白 每随发热与出汗而透发每随发热与出汗而透发。因湿热病邪粘腻滞着,非一汗即能透解,因湿热病邪粘腻滞着,非一汗即能透解,每随身热增高,热达汗出,即透出一批,所以每随身热增高,热达汗出,即透出一批,所以白白 常反复多次透发。常反复多次透发。一般在透发之前,每因湿热郁蒸而有胸闷一般在透发之前,每因湿热郁蒸而有胸闷不舒之症,既透之后,由于病邪外达,则胸闷不舒之症,既透之后,由于
11、病邪外达,则胸闷随之缓解。随之缓解。观察白观察白 可辨别病邪性质和津气盛衰程度:可辨别病邪性质和津气盛衰程度:凡有凡有白白 发出,即说明湿热为患,多见于属湿热发出,即说明湿热为患,多见于属湿热性质的湿温,暑温挟湿,伏暑等病。对这些病证如误性质的湿温,暑温挟湿,伏暑等病。对这些病证如误用滋腻,或失于轻清开泄,则尤易出现。用滋腻,或失于轻清开泄,则尤易出现。出晶莹饱出晶莹饱绽,颗粒清楚,热势递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绽,颗粒清楚,热势递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正能胜邪,邪却外透的佳象。若正能胜邪,邪却外透的佳象。若 出空壳无浆,如枯出空壳无浆,如枯骨之色,并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迷等症,则为津气俱
12、骨之色,并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迷等症,则为津气俱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的危险征象。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的危险征象。白的治疗白的治疗治宜透热化湿,宣畅气机。治宜透热化湿,宣畅气机。若津气两竭者,急宜养阴益气。因若津气两竭者,急宜养阴益气。因白白的的产生为湿热所酿,其病变部位在气不在卫,所产生为湿热所酿,其病变部位在气不在卫,所以在治疗时勿需疏散,亦不可纯清里热,正如以在治疗时勿需疏散,亦不可纯清里热,正如吴鞠通说:吴鞠通说:“纯辛走表,纯苦清热,皆在所纯辛走表,纯苦清热,皆在所忌忌”。辨常见症状辨常见症状温邪入侵,可以引起卫气营血及三焦所温邪入侵,可以引起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生理功能的失常,引
13、起各种临床证候。属脏腑生理功能的失常,引起各种临床证候。通过对温病临床症状的分析,可以辨识其病通过对温病临床症状的分析,可以辨识其病因、病机。因、病机。发热发热 发热是各种温病必具的症状。一般说,凡口腔温发热是各种温病必具的症状。一般说,凡口腔温度超过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腋下温度超过37.0,或肛门温度超过或肛门温度超过37.6者,即属发热。温病的发热是由于感受温邪后,者,即属发热。温病的发热是由于感受温邪后,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的反应,为正气抗邪、邪正机体对温邪的一种全身性的反应,为正气抗邪、邪正相争的表现。如正能胜邪则热退而邪却;正邪俱盛,相争的表现。如正能胜邪则热退而邪却;正邪
14、俱盛,则热势持续;发热过甚,可耗气伤津,甚至导致阴竭则热势持续;发热过甚,可耗气伤津,甚至导致阴竭阳脱而危及生命。阳脱而危及生命。内伤疾病也可以引起发热,内伤疾病也可以引起发热,其原因是由于脏腑功能紊乱,其原因是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气偏盛而致,其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阳气偏盛而致,其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多不甚,或时断时续,并伴有脏腑、气血病变。热势多不甚,或时断时续,并伴有脏腑、气血病变。温病发热温病发热则起病急骤,初起多发热恶寒并见,或见寒战壮则起病急骤,初起多发热恶寒并见,或见寒战壮热,热势较盛,具有卫气营血各阶段的证侯变化,病程相对较热,热势较盛
15、,具有卫气营血各阶段的证侯变化,病程相对较短。温病发热与伤寒发热均为外感热病的发热,但伤寒发热系短。温病发热与伤寒发热均为外感热病的发热,但伤寒发热系外感风热所致,初起属表寒证,发热较轻而恶寒较重,病变过外感风热所致,初起属表寒证,发热较轻而恶寒较重,病变过程多按六经传变,故与温病发热也有所不同。程多按六经传变,故与温病发热也有所不同。温病发热有虚实之分。一般而言,温病温病发热有虚实之分。一般而言,温病初期,正气较盛,病变尚轻浅,多属实证发初期,正气较盛,病变尚轻浅,多属实证发热。温病中期,正盛邪实,邪正剧争,证虽热。温病中期,正盛邪实,邪正剧争,证虽属实,但阴液已有耗伤,其阴伤较甚者,已属实
16、,但阴液已有耗伤,其阴伤较甚者,已属虚实相兼之证,多属虚证发热,其中有余属虚实相兼之证,多属虚证发热,其中有余邪未尽者,为虚多邪少之证。邪未尽者,为虚多邪少之证。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皆可见发热,但温病卫气营血各阶段皆可见发热,但其发热表现及伴见症状各不相同,发生的其发热表现及伴见症状各不相同,发生的病机也各异,因而对发热的诊断有助于判病机也各异,因而对发热的诊断有助于判别病邪之浅深、病情之轻重及其病机之进别病邪之浅深、病情之轻重及其病机之进退。退。发热恶寒:发热恶寒:指发热时伴有恶寒。如见于温病指发热时伴有恶寒。如见于温病初起,发热重而恶寒轻,伴见口微渴、咳嗽、初起,发热重而恶寒轻,伴见口微渴、
17、咳嗽、咽痛、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者,为邪在肺咽痛、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者,为邪在肺卫之征象。王学权说卫之征象。王学权说:“:“热邪首先犯肺,肺热邪首先犯肺,肺主皮毛,热则气张而失清肃之权,腠理反疏,主皮毛,热则气张而失清肃之权,腠理反疏,则凛冽恶寒,然多口渴、易汗,脉证与伤寒则凛冽恶寒,然多口渴、易汗,脉证与伤寒迥别迥别”,说明温病的恶寒不同于伤寒。,说明温病的恶寒不同于伤寒。寒热往来: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为热郁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之征象。发作。为热郁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之征象。另有表现为寒热起伏,即恶寒与发热此起彼伏,另有表
18、现为寒热起伏,即恶寒与发热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多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证象,其寒热连绵不断,多为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证象,其寒热之势多呈恶寒重而热象相对较不显著。之势多呈恶寒重而热象相对较不显著。壮热壮热:指热势炽盛,通体皆热,不恶寒但恶热,为指热势炽盛,通体皆热,不恶寒但恶热,为邪入气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之征象。一般当邪邪入气分,邪正剧争,里热蒸迫之征象。一般当邪热盛于阳明时可表现为壮热。热盛于阳明时可表现为壮热。日晡潮热日晡潮热: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时,相当指发热于下午为甚。日晡即申时,相当于午后于午后35时。日晡潮热是热结肠腑、阳明热结的时。日晡潮热是热结肠腑、阳明热结的标志,多伴有
19、便秘、苔焦黄等腑实证。但如潮热伴标志,多伴有便秘、苔焦黄等腑实证。但如潮热伴见口干而嗽水不欲咽,下腹部硬痛,舌见瘀斑或青见口干而嗽水不欲咽,下腹部硬痛,舌见瘀斑或青紫,脉细涩,则属瘀热蓄积于下焦;如见午后低热紫,脉细涩,则属瘀热蓄积于下焦;如见午后低热较著,手足心热,心烦盗汗,舌红而光,脉细数者,较著,手足心热,心烦盗汗,舌红而光,脉细数者,当属阴虚而虚热内生。当属阴虚而虚热内生。身热不扬: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即自觉热势不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即自觉热势不盛,初扪体表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为盛,初扪体表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为湿温病邪在卫气,湿重于热,热为湿遏,湿蕴
20、热蒸湿温病邪在卫气,湿重于热,热为湿遏,湿蕴热蒸之征象。身热不扬亦可表现为下午热势稍盛,并伴之征象。身热不扬亦可表现为下午热势稍盛,并伴有汗出热不解,渴不欲饮,胸闷脘痞,身重纳呆,有汗出热不解,渴不欲饮,胸闷脘痞,身重纳呆,苔白腻,脉濡缓等症状。苔白腻,脉濡缓等症状。发热夜甚:发热夜甚:指发热入夜更甚,为热灼营阴之征象。指发热入夜更甚,为热灼营阴之征象。夜热早凉夜热早凉:指至夜发热,天明时热退身凉,多伴指至夜发热,天明时热退身凉,多伴见热退无汗。为温病后期,余邪留于阴分之征象。见热退无汗。为温病后期,余邪留于阴分之征象。低热:低热:指湿温病后期热势低微,手足心热甚于手指湿温病后期热势低微,手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