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院感相关制度培训课件.ppt

  • 上传人(卖家):晟晟文业
  • 文档编号:4835721
  • 上传时间:2023-01-16
  • 格式:PPT
  • 页数:70
  • 大小:2.86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院感相关制度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相关 制度 培训 课件
    资源描述:

    1、 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 一、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一、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 二、医疗废物的概念和分类二、医疗废物的概念和分类三、医疗废物管理三、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03.8.1403.8.14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03.10.1003.10.1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03.12.2603.12.26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04.6.104.6.1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带、容器和警示标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带、容器和警示标志标识志标识 08.4.108.4.1一

    2、、一、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一一、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背景情况背景情况一、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一、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一、一、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依据卫生部对卫生部对2020省省9696家医院的调查情况家医院的调查情况 1 1、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2 2、医疗废物分类不明确;、医疗废物分类不明确;3 3、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4 4、医疗废物被丢弃或卖掉;、医疗废物被丢弃或卖掉;5 5、医疗废物量大、塑料制品多,处置难度大、医疗废物量大、塑料制品多,处置难度大;6 6、感染性废

    3、物处理不当;、感染性废物处理不当;7 7、无集中处置设施,医院自行焚烧医疗废物、无集中处置设施,医院自行焚烧医疗废物造成环境污染,医疗废物无处消纳;等等。造成环境污染,医疗废物无处消纳;等等。二、二、医疗废物的概念医疗废物的概念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废物共分五类,并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医疗垃圾分类医疗垃圾分类感染感染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

    4、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5、废弃的血液和血清;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或者器械等包括使用后的注射器、吸氧管、输液器、棉签、敷料、纱布、一次性手套、口罩、一次性医疗器械、各种传染病病人用品等损伤1、医用针头、缝合针;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钳等;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瓶等化学医学影像、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消毒剂废弃的汞血压计、温度计病理1、手术及其它诊疗过程中产生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2、医学实验的动物的组织、尸体等;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

    5、块;药物1、过期、淘汰、变质、或被污染的废弃的一般药品;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性药物;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三、医疗废物管理(一)医疗废物管理要求(二)医疗废物运送、暂存、转移与防护(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四)对容器的特殊要求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各临床科室、门诊部主任、辅助科室负责人、为本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要经常性组织本科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增强管理意识,落实部门医疗废物管理职责。2、各科室对产生的医疗垃圾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类收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医疗废物要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

    6、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3、盛装医疗废物前,认真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物或容器有无破损、渗漏。盛装医疗垃圾达到包装袋的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袋的封口紧实、严密,以防在运送过程中遗撒。4、化学性废物中,批量报废的化学试剂要交专门机构处理。5、批量报废含有汞的体温计、血压计等医疗器械要交专门机构处理。6、放入包装袋内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不得取出。包装袋或容器的外表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处要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每个包装物或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中文标签,同时填写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7、医疗废物运送人员每天将分包装的医疗废物按规定时间、路线运送到医院暂存地点并加

    7、锁防盗,医疗废物在院暂存时间不应超过2日。8、收集运送医疗垃圾的专职人员要按要求做好自身保护,避免与医疗废物直接接触,同时防止包装物或容器的流失或破损而造成医疗废物的泄漏。9、医院医疗废物暂存处必须由专人负责,应定期对暂存地点、设施及时进行清洁和消毒。并做好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10、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负责人应当做好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数量、交接时间、处理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三年。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制度1、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应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8、2、要有严格的封闭措施,设专人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3、认真执行各项安全措施,做到防鼠、防蚊蝇、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4、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转让和买卖医疗废物。5、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不能混合收集。6、专职人员必须按制定时间、路线,并使用专用密闭运输工具,收集、运送医疗废物。7、从各医疗废物产生点收集回的医疗废物要分类放置于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容器内。8、认真执行登记制度,收集医疗废物及时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

    9、名等项目,并保存登记资料至少三年。9、收集的医疗废物不能外流、泄漏、扩散,只能交给指定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焚烧处理。10、将医疗废物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时,依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11、每次收集完毕,在暂存点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先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刷洗,再用清水冲洗干净。12、当医疗废物转交出去后,及时对贮存点、设施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先用高压水冲洗,再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或擦拭。13、专职人员在收集或运送医疗废物时,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穿胶鞋。接触医疗废物后,脱去手套要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的洗净双手

    10、。14、在工作中要防止被锐器刺伤,一旦发生刺伤要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15、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即刻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16、因管理失误,发生医疗废物丢失、泄漏、扩散,要承担相应责任,并根据情况给予罚款处理。17、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分别运送。医疗垃圾暂时贮存不能超过48小时。三、三、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管理(一)医疗废物管理要求(一)医疗废物管理要求 专人负责;专人负责;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明确废物交接登记;明确废物交接登记;执行废物登记、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执行废物登记、填写和保存转移联单;做好个人防护;做好个人防护;及时进行环境清洁和消

    11、毒。及时进行环境清洁和消毒。(二)医疗废物运送、(二)医疗废物运送、暂存、暂存、转移与防护转移与防护 运送运送: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运送前包装物和容器的医疗机构医疗废物运送前包装物和容器的标识标识 、标签及封口;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标签及封口;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使用防漏送;使用防漏 防遗漏的专用运送工具;运送结防遗漏的专用运送工具;运送结束后及时清洁束后及时清洁 、消毒运送工具。、消毒运送工具。暂存暂存:不得露天堆放,暂存时间不得超过:不得露天堆放,暂存时间不得超过2 2天;暂天;暂存设施、设备应有封闭措施,远离医疗区存设施、设备应有封闭措施,远离医疗区 食品食品加工区加工区 人员活动

    12、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防止人员活动区和生活垃圾存放场所,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渗漏和雨水冲刷,易于清洁和消毒,避免阳光直射,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射,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禁止吸烟、饮食饮食”的警示标识。的警示标识。(二)医疗废物运送、(二)医疗废物运送、暂存、暂存、转移与转移与防护防护 转移转移:医疗废物应交给取得环保部门许可的医疗医疗废物应交给取得环保部门许可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有转移联单制度,保存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有转移联单制度,保存转移联单至少转移联单至少3 3年。年。防护防护:医疗废物处置相关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医疗废物处

    13、置相关人员应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工作衣品,如工作衣 、帽、帽 、鞋、鞋、手套和手消毒设施,手套和手消毒设施,安排定期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等。安排定期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免疫接种等。(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三)医疗废物处理流程产生产生 分类收集分类收集 运送医疗垃圾暂存处运送医疗垃圾暂存处 医疗垃圾回收公司运送处置医疗垃圾回收公司运送处置(四)对容器的特殊要求(四)对容器的特殊要求锐器锐器:防渗漏、耐刺的容器:防渗漏、耐刺的容器贮存贮存 贮存地有明显标志贮存地有明显标志 时间不能过久时间不能过久 容器绝对密封容器绝对密封 特殊废弃物需要特殊处理特殊废弃物需要特殊处理转运转运 转运过程应

    14、密闭转运过程应密闭处置处置 无害化、资源化无害化、资源化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的报告时限1.医疗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2.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现场救助等重大事故时,应在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医疗废物流失的应急处理原则1.及时报告院感科2.确定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严重程度3.现场处置4.安全处置措施5.感染性废物污染区进行消毒,从污染最轻区向污染最严重区进行6.工作

    15、人员做好卫生安全防护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董月英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一、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依法管理:1955年第一部传染病管理办法颁布,建立全国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管理18种规定的传染病。1978年发布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规定报告、管理甲、乙类传染病25种。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我国第一部传染病防治法,自1989年9月1日起施行。传染病扩大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总结对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经验与教训,针对新的社会时期

    16、的传染病防治形势,我国对1989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了重大修订,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2004年12月1日起实行新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为37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2008年阜阳手足口病事件后,手足口病按丙类传染病管理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后,4月30日我国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甲类报告管理,后又于7月修订为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目前法定传染病为39种。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脊髓灰质炎。

    17、共4种二、传染病信息报告(一)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二)报告病种。1、法定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2种 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甲流、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3)丙类传染病:11种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

    18、腮腺炎、手足口病、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2、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干吸血虫、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恙虫病、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人感染H7N9禽流感。说明:传染病报告卡上无上述传染病,在其他传染病里报卡人自己填写上述传染病。填报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传染病报告卡(见附表)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

    19、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也应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疫情登记本,要求有专人负责,认真作好登记工作。二、新发病例的报告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按照传染病报告卡的内容要详细填写。三、对确诊病人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对不及时上报者,视为漏报,责任要落实到人。四、各科医生要熟悉甲类、乙类传染病的报告制度,甲类传染病

    20、在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乙类、丙类传染病在24小时内向疾控中心报告,并报出传染病卡。五、医教科不定期对传染病管理工作及上报情况进行抽查,对漏报传染病的科室,要酌情扣发科室奖金。首诊医生负责制度首诊医生负责制度 1、门诊首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疑似和确诊病例时,要在门诊日志上认真登记,填写内容必须真实、准确、详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详细地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等)。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工人、干部、民工、要填写工作单位名称,学生要填写学校名称,幼儿要填写幼儿园名称,上报院感科。首诊医生负责制度首诊医生负责制度 2、严格执行谁接诊

    21、谁报卡制度,不得迟报,漏报。3、对传染病疑似或确诊病人,首诊医生要询问病人流行病学史,疑似病人确诊后,要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订正卡上报院感科。首诊医生负责制度首诊医生负责制度 4、首诊医生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院感科。院感科立即报告院领导,同时上报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待上级组织专家组鉴定后,责任报告人方可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片,然后由网络直报员按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首诊医生负责制度首诊医生负责制度 5、门诊及临床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记录项目和内容与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相一致,且在一定时间段内,二者人数相符合。6、出入院登记本的管理。病人入院后,必须填写

    22、完整的相关内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详细家庭地址、现居住地址,入院诊断),出院时,必须根据病历所书写的最后诊断填写病人的出院诊断,以便核对传染病的疫情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各部门要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并行使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各级有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各项应急工作的顺利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2、各有关部门应首先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讯设备、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物品等物资的调配和储备,做好

    23、后勤保障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3、按照法律要求实行首诊医生负责制,发现疑似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时,应立即用电话通知疫情管理人员,疫情管理人员要立即报告院长,同时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 4、对传染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的法律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等各项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员防护,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生,做好污物、污水的无害化处理。报告数据管理报告数据管理(一)

    24、审核(二)订正(三)补报(四)查重(一)审核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二)订正 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对报告的疑似病例,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死亡时,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三)补报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四)查重录卡前,对填写的报告卡,须进行重卡检查,确认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记,不再通过网络录入。责任报告单位每日对当天报告卡进行查重。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日对本年度报告卡进行网络查重。重报的报告卡,通过网络做出删除标记。五、资料保存传染病报告卡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其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谢谢 结结 语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院感相关制度培训课件.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3572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