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疲劳寿命分析金属疲劳理论与试验测试基础培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结构疲劳寿命分析金属疲劳理论与试验测试基础培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疲劳 寿命 分析 金属 理论 试验 测试 基础 培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结构疲劳寿命分析金属疲劳理论与试验测试基础(优选)结构疲劳寿命(优选)结构疲劳寿命分析金属疲劳理论与试分析金属疲劳理论与试验测试基础验测试基础l对矿山升降机链条反复加载以验证其可靠性。l注意到机器部件存在应力集中的危险性。lA.Whler 18521857 对车轴疲劳破坏做了系统的研究,利用设计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疲劳试验,提出了利用应力寿命曲线来描述疲劳行为,并且提出了疲劳极限的概念。lH.Gerber 1874;Goodman 1899 提出考虑平均应力影响的寿命计算方法。lBauschinger 1886 金属在反向载荷作用下的弹性极限可能与在单向形变中观察到的弹性极限有所差别。确认
2、了金属材料循环应变软化和循环应变硬化的现象。2 2 疲劳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疲劳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lEwing&Rosenhain 1900 通过对瑞典铁的研究说明在多晶材料的许多晶粒内都会出现滑移带,这些滑移带在疲劳形变过程中逐渐变宽形成裂纹,试样的突然破坏是某条主导裂纹向前扩展造成的。lO.H.Basquin 1910 提出了描述金属SN曲线的经验规律。同一时期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还有:Smith(1910)Haigh(1915)lPalmgren 1924&Miner 1945 疲劳破坏的累积损伤模型。lWeibull 1939 材料强度的统计理论。lNeuber 1946 单向形变和循环形变
3、的缺口效应。lCoffin 1954&Manson 1954 塑性应变造成的损伤理论。各自提出了发生疲劳破坏时载荷反向次数同塑性应变幅的经验关系,即CoffinManson关系。lInglis 1913&Griffith 1921 提出了能量概念定量处理脆性固体断裂的数学工具,但这个理论不能直接用来描述材料的疲劳破坏。lIrwin 1957 提出K(应力强度因子)表示裂纹尖端应力奇异大小。标志着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的出现。lParis Gomez&Anderson 1961 提出在恒幅循环加载下,疲劳裂纹在每个应力循环中的扩展量da/dN与应力强度因子幅DK有关,虽然这个理论没有被当时主要杂志所
4、接受,但这个方法被广泛用来描述在裂纹顶端存在小范围塑性变形条件下的疲劳裂纹扩展。lThompson Wadsworth&Louat 1956 试验表明,已经产生滑移带的金属疲劳试样在表面去除一层之后继续循环,滑移带继续在原位出现,他们把这种表面痕迹称为驻留滑移带,Zappfe&Ryder(1960)通过断口观察到疲劳辉纹,提出了辉纹间距与裂纹扩展速率之间的关系,这对工程失效分析有重要意义。l虽然恒定循环应力幅作用下疲劳破坏是疲劳研究的基虽然恒定循环应力幅作用下疲劳破坏是疲劳研究的基本内容,但由于工程应用中的服役条件不可避免的存本内容,但由于工程应用中的服役条件不可避免的存在变幅载荷谱、腐蚀环境
5、、低温或高温及多轴应力状在变幅载荷谱、腐蚀环境、低温或高温及多轴应力状态,因此建立能处理这些复杂服役条件的可靠寿命预态,因此建立能处理这些复杂服役条件的可靠寿命预测模型是疲劳研究中最棘手的问题。考虑这些因素的测模型是疲劳研究中最棘手的问题。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往往都是采用半经验的方法。影响往往都是采用半经验的方法。l虽然习惯上认为出现滑移带是延性固体发生疲劳破坏虽然习惯上认为出现滑移带是延性固体发生疲劳破坏的必要条件,但非金属材料在没有位错反复运动情况的必要条件,但非金属材料在没有位错反复运动情况下,循环载荷产生的微观形变动力学不可逆机制是多下,循环载荷产生的微观形变动力学不可逆机制是多种多样的
6、,当前研究的重点是把现有的金属体系的疲种多样的,当前研究的重点是把现有的金属体系的疲劳知识扩展到这些先进功能材料上去。劳知识扩展到这些先进功能材料上去。现代轨道交通车辆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对结构提出了高性能、轻量化和长寿命的设计要求。这些要求显然相互冲突,总体而言,疲劳学科有以下特点:1、寿命计算往往比强度计算精度差得多,寿命计算的误差量级甚至都很难确定,寿命计算考虑的随机因素太多,有些很难做的定量描述。2、材料的基本疲劳性能很难精确的从其他性能指标推导出来,只能依靠试验获取。这种材料疲劳性能试验往往规模较大,样本数越大,所得到的信息越可靠。3、结构的全尺寸疲劳试验是结构定型最重要的一步,它在
7、一定程度上能揭示疲劳设计寿命的满足情况。4、所有的试验数据结果都需要经过统计学处理。5、材料和设计要保证结构的时效裂纹有较低的扩展速率,必须强化检查,在裂纹扩展到失稳之前发现并采取补救措施。6、设计时必须有失效安全的意识,当结构的某以单元时效后,结构整体必须能保证完整并且能在一定的短期时间内继续承载。3 3 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机理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机理 结构在承受循环载荷作用下,将经历疲劳裂纹成核、微裂纹形成及宏裂纹扩展三个阶段。掌握疲劳机理可理解构件表面处理、表面残余应力和服役环境等因素对结构疲劳寿命和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这方面的知识也对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和结构抗疲劳设计也有重要意义。l显微观
8、察从20世纪就已开始,随着观察尺度不断变小,人们发现结构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几乎同时就出现了疲劳裂纹成核(位错)。l疲劳裂纹成核后,由于晶界等金相组织的影响其扩展是非常缓慢和不稳定的。l从成核点出现了几条微裂纹后,经历了微裂纹融合阶段,扩展变相对稳定一些,这就是疲劳裂纹扩展的初始阶段。对于成核和裂纹初始扩展两个阶段,各影响因素作用程度是不同的。例如表面粗糙影响裂纹成核阶段但不影响裂纹扩展;腐蚀环境对这两个阶段虽都有重要影响,但机理不同。如上图所示,应力集中系数(Kt)是预测裂纹形成的重要参数;应力强度因子(K)是预测裂纹扩展的重要参数。3.1 3.1 裂纹形成阶段裂纹形成阶段a a、名义无缺陷的
9、纯金属及合金,机理性解释、名义无缺陷的纯金属及合金,机理性解释 Ewing、Rosenhain和Humfrey(19001903)研究表明在承受疲劳载荷的铁试样中,裂纹沿活动滑移面形成。疲劳形变机制最具结论性的研究结果是从高纯材料特别是面心立方金属单晶体(例如充分退火的纯铜)得到的。工业用材料因处理方法和杂质材料等强烈影响以及组织结构的复杂性无法明确疲劳机制。对单晶体材料大量的研究表明,循环应变的最初几周就已产生位错,它们聚集在主滑移面上。疲劳裂纹的形成是由于滑移带循环滑移的结果,这说明位错运动和位错累积是塑性变形的机制。在较低应力幅下,塑性变形仅发生在材料有限的晶格中。上图为循环滑移致裂纹成
10、核的图示。Step1 滑移沿最大剪应力方向,形成滑移台阶暴露到外部环境中,对大多数环境新的材料表面将覆盖一层氧化层。氧化层强力附着于材料上难以去除。这一步中,由于初级位错积聚将产生应变硬化。Step2 反向加载,由于存在氧化层和滑移带应变硬化,反向滑移将是不可逆的,滑移将在同一条滑移带对应平行的滑移面上进行。由上述过程可得结论如下 a、一个应变循环即可产生微观侵入(intrusion),形成微裂纹。b、随后的应变循环将重复Step12过程,微裂纹开始扩展。退火纯铜试样循环应变作退火纯铜试样循环应变作用下滑移带用下滑移带施加施加0.05塑性应变后滑移塑性应变后滑移带张开,形成微裂纹带张开,形成微
11、裂纹在疲劳裂纹形成阶段,疲劳是材料表面变化的现象在疲劳裂纹形成阶段,疲劳是材料表面变化的现象3.1 3.1 裂纹形成阶段裂纹形成阶段b b、工业合金,定性解释、工业合金,定性解释l在工业材料做成的工程部件中,疲劳裂纹不均匀成核的主要地点包括孔洞、熔渣、气泡夹杂、擦伤、锻造皱皮、摺叠和宏观应力集中部位以及微观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不均匀区。在工业合金中,疲劳裂纹既可能在近表面形成,也可能在内部区域形成。l夹杂和气孔旁的裂纹萌生l 夹杂和气孔会降低工业合金的疲劳强度。在缺陷部位萌生裂纹疲劳的机制与一系列力学因素、微观组织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基体滑移特征、基体和缺陷的相对强度、基体夹杂物界面
12、的强度、以及基体与夹杂物在疲劳环境中对于腐蚀的相对敏感性。l环境对工业合金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l 如果一个循环受载的工程部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于侵蚀性介质中,材料表面被环境择优腐蚀的部位可能成为疲劳裂纹的成核地点。l (1)表面滑移台阶或侵入;(2)产生回火脆的晶界或无沉淀区包围的晶界(时效硬化的合金中)与表面交截处;(3)表面氧化保护层破裂处;(4)与周围基体脱粘的近表面夹杂物,如钢中MnS;(5)others当裂纹扩展到相邻的晶格,滑移带运动将被限制,微裂纹扩展方向将从原来主滑移带滑移方向偏折,正交于加载方向。环境对工业合金疲劳裂纹萌生的影响Whler 18521857 对车轴疲劳破坏做了系统
13、的研究,利用设计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疲劳试验,提出了利用应力寿命曲线来描述疲劳行为,并且提出了疲劳极限的概念。Bauschinger 1886 金属在反向载荷作用下的弹性极限可能与在单向形变中观察到的弹性极限有所差别。1、应力张量:考虑固体中的一个无限小体元,一点应力表示了力在局部面积上作用强度。(3)流变规律,它把塑性形变增量或形变速率的塑性分量同应力分量联系起来。可以用本构关系描述多轴载荷作用下的塑性行为。标志着线弹性断裂力学方法的出现。Bauschinger 1886 金属在反向载荷作用下的弹性极限可能与在单向形变中观察到的弹性极限有所差别。对于高周疲劳,材料主要发生弹性变形,传统是
14、用应力范围描述破坏所需的循环数;Irwin 1957 提出K(应力强度因子)表示裂纹尖端应力奇异大小。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往往都是采用半经验的方法。应变片示值为栅丝方向上应变的平均值,在高应力梯度区域,应选取短应变片满足测量精度在此信息的基础上,或者对部件进行分析,或者利用此载荷谱进行实验室试验,从而估计部件可用疲劳寿命。与静水压力不同,上述偏应力张量引起塑性变形。(优选)结构疲劳寿命分析金属疲劳理论与试验测试基础类型1:恒压源驱动电路,与电阻型应变片配合使用。2、材料的基本疲劳性能很难精确的从其他性能指标推导出来,只能依靠试验获取。失效安全的设计原则是如果在一个大构件中即使有个别零件失效,其剩
15、余部分应保证足够的结构完整性,使构件能安全运行到检测到裂纹为止。a、一个应变循环即可产生微观侵入(intrusion),形成微裂纹。3.2 3.2 裂纹成长扩展阶段裂纹成长扩展阶段 当微裂纹长度与基体晶格尺度相当时,由于材料微观各向异性弹性,微裂纹处存在着不均匀的应力场并在裂纹尖端存在应力集中效应。由此,更多的滑移带被激活。当裂纹扩展到相邻的晶格,滑移带运动将被限制,微裂纹扩展方向将从原来主滑移带滑移方向偏折,正交于加载方向。对某些材料,微裂纹扩展将遭遇晶界阻力。裂纹扩展至晶界处,扩展速率明显下降。铝合金晶界对裂纹扩展的阻力作用 由于微裂纹扩展前端须连续,扩展线各点的裂纹扩展速率近似一致,当微
16、裂纹穿透了一定数量的晶格时,裂纹前端扩展线近似成以半椭圆形状。总结疲劳机理性知识的重要性总结疲劳机理性知识的重要性l即便构件的尺度和裂纹的尺寸比显微组织大几个数量级,疲劳裂纹顶端出现永久损伤的尺寸范围通常与材料的特征微观尺度相当。l总寿命和断裂力学概念提供了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阻力的方法。但是,单纯利用这些概念并不能够定量描述材料对疲劳的内在阻力,只有充分了解失效的微观机制时才能获得这方面的信息。在各种材料上所做的大量工作表明,显微组织的细微变化可显著改变循环损伤程度和失效寿命。l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主要消耗在低DK水平,对于大多数构件来说,当DK较小时,一个加载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