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防治 原则 课件
- 资源描述:
-
1、.1防治原则与治法防治原则与治法 素问素问“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锥,不亦晚乎。”强调强调“防患于未然防患于未然”的原则。的原则。.2目目 录录 第一节第一节 防治原则防治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治治 法法.3治则,治则,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即治疗疾病的总原则。它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论治精神指导下,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有普遍指导意义。中医治疗学
2、中医治疗学中医治疗学,分为治则和治法两大部分。中医治疗学,分为治则和治法两大部分。治法,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则的具体化。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即是治则的具体化。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汗、吐、下、和、温、清、补、消返回目录返回目录.4 第一节第一节 防治原则防治原则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治病求本治病求本调整阴阳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扶正祛邪病治异同病治异同三因制宜三因制宜返回目录返回目录.5一、养生与预防一、养生与预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与预防,养生又称为中医学历来重视养生与预防,
3、养生又称为“摄生摄生”。“治未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颇的预防思想,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颇有现实意义,包括有现实意义,包括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和和既病防变既病防变两方面内容。两方面内容。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6(一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充分调动人体的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充分调动人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养护正气,提高机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体质,养护正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避免病邪抗病能力,同时能动地适应客观环境,避免病邪侵袭,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侵袭,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生。做好预
4、防工作,防止疾病发生。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发生。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邪能力。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邪能力。防止病邪的侵害:防止病邪的侵害: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养生与预防一、养生与预防.7(一一)未病先防未病先防 养生保健养生保健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注重调养正气注重调养正气防止邪气侵害防止邪气侵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素问“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养生与预防一、养生与预防.81.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邪能力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邪能力。正气正气:是人体生命机能及其抗病能力的总称。与邪气相对而言。素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正虚邪盛的结果;增强机体正气,是防止疾病发生的关键。具体方法有:不良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1).调摄精神:素问:“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2).锻炼身体:“生命在于运动”。人体通过运动,可使气机调 畅,气血流通,增强体质。(3).生活起居应有规律:A.适应自然规律:B.饮食有节:C.起居有常:(4).药物预防:(5).人工免疫:.92.防止病邪的侵害:防止病邪的侵害:邪气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防止邪气侵袭的方法有:搞好卫生、防止环境、水源、食物污染,隔离传染病患者,防
6、范六淫、疫疠、外伤、虫兽伤等。.10(二二)既病防变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既病防变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早期诊治先安未受邪之地先安未受邪之地注重疾病传变规律注重疾病传变规律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会得受肝之邪。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会得受肝之邪。难经难经七十七难七十七难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养生与预防一、养生与预防.11木木木木水水水水火火火火金金金金土土土土既病防变既病
7、防变卫卫“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气气血血营营例:肝木乘脾土例:肝木乘脾土(表(表 里里、轻、轻 重)重)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养生与预防一、养生与预防.12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治则:治则:是治疗疾病总的原则,是指导治法的纲要。是治疗疾病总的原则,是指导治法的纲要。治法:治法:是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包括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包括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是治则的具体化,治法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是治则的具体化,治法从属于一定的治疗原则。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13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内经内经就是要寻找出
8、疾病的根本原因,就是要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并针对其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辨证论治的一个基本原则。原则。本与标,具有多种含义,具有相对的特性。本与标,具有多种含义,具有相对的特性。如以正邪而言,则正气是本,邪气是标;如以正邪而言,则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以病因和症状论,则病因为本,症状为标;以病因和症状论,则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其它如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为标等。其它如旧病、原发病为本,新病、继发病为标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14(一一)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1.1.正治正治正治正治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相一致时,采当疾病的
9、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相一致时,采取逆其病势的方法,即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治疗法则。取逆其病势的方法,即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逆治法。又称逆治法。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治”。“寒者热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虚则补之”、“实则实则泻之泻之”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15热(火)(火)热(火)易耗气伤津:热(火)易耗气伤津:火属阳邪,一则热迫津外泄或耗伤津液火属阳邪,一则热迫津外泄或耗伤津液口干、尿口干、尿少、大便干结;少、大便干结;二则热邪消灼煎熬阴津。当热迫津外泄的同
10、时,气随二则热邪消灼煎熬阴津。当热迫津外泄的同时,气随津泄,故又易导致津伤气耗津泄,故又易导致津伤气耗体倦、乏力。体倦、乏力。.16热(火)(火)热(火)易生风动血:热(火)易生风动血:1火热之邪燔灼肝经,劫灼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火热之邪燔灼肝经,劫灼阴液,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致肝风内动而致肝风内动震颤、抽搐。震颤、抽搐。2热入营血,火热之邪可迫血妄行,甚则灼伤脉络,而热入营血,火热之邪可迫血妄行,甚则灼伤脉络,而致各种出血证。致各种出血证。.17热(火)(火)火热易致肿疡:火热之邪侵犯人体血分,可聚于局部,火热易致肿疡:火热之邪侵犯人体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发为疮疡痈肿。腐蚀血肉而
11、发为疮疡痈肿。.18赤:主热证赤:主热证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红赤(虚热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19红舌:主热证 舌红苔黄(实热证)舌红少苔(虚热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0脉象: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特点是脉搏次数多。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数脉数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1寒邪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是阴气盛的表现,故其性属阴。阴寒邪气偏盛,阳气受损,而呈现出阳气衰退的寒证。.22寒邪 寒性凝滞,主痛:阴寒偏盛,阳气受损,会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故见各种疼痛证。凝气血凝结 包块、疼痛滞经脉阻滞.23青紫舌:主气血不畅 阴寒内盛舌
12、色淡紫带青,嫩滑湿润 热毒炽盛舌紫红、紫绛而干枯少津 舌青紫或紫黯外伤瘀血阻滞局部紫色斑点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4脉象:一息脉来不足四至。特点是脉搏次数少。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迟脉迟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5脉象:重按始得,如石沉水底。特点是脉搏显现部位深沉。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沉脉沉脉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26 问大便便秘便秘 久病、老人、孕妇或产后便秘多属虚证。新病便秘、腹胀、发热多见于实热证。泄泻泄泻 大便清稀如水或兼有恶寒发热者,为外感寒湿。大便黄褐、热臭、肛门灼热为湿热。大便酸臭为食滞。久泻不止,腹胀纳呆,面
13、色萎黄为脾虚。黎明前腹泻为肾阳虚。腹痛即泻,泻后痛不减为肝郁犯脾。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问二便.271.1.反治反治反治反治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时,采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时,采取顺其证候的方法,即顺其症状假象而治的治疗法则。取顺其证候的方法,即顺其症状假象而治的治疗法则。又称从治法。又称从治法。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又称“从治从治”。“热因热用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塞因塞用”、“通因通因通用通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一)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二、
14、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28 真实假虚 本质为邪气实,由于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致使气血不能畅达于外,出现正虚假象“大实有羸状”。虚实真假.29 1.1.热因热用: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真寒假热证热证。临床虽见热象,但其本质为真寒,治本之法当。临床虽见热象,但其本质为真寒,治本之法当用温热药治之。用温热药治之。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真热假寒证寒证。虽外见寒象,但热盛是其本质,故用寒凉
15、药以。虽外见寒象,但热盛是其本质,故用寒凉药以治其真热,从而消除假寒之征象。治其真热,从而消除假寒之征象。2.2.寒因寒用: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寒症状的病证。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反治反治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30 3.塞因塞用: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是以补开塞,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致闭阻的适用于因虚而致闭阻的真虚假实证真虚假实证,如脾虚便秘、,如脾虚便秘、血枯经闭等证,其治应以补开塞,不要妄用通泄更伤血枯经闭等证,其治应以补开塞,不要妄用通泄更
16、伤正气。正气。4.通因通用: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药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血瘀崩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血瘀崩漏及膀胱湿热所致尿频、尿急、尿痛的病证。治疗可漏及膀胱湿热所致尿频、尿急、尿痛的病证。治疗可分别用消导泻下、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等方法。分别用消导泻下、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等方法。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反治反治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31 征象征象 本质本质 治法治法高热大汗高热大汗口干脉数口干脉数舌红苔黄舌红苔黄(热象)(热象)实热壅盛实热壅盛正治(逆治)正治(逆治
17、)四肢厥冷,四肢厥冷,脉沉,但壮脉沉,但壮热心烦,渴热心烦,渴喜冷饮,小喜冷饮,小便赤便赤(假寒象)(假寒象)里热盛极里热盛极阳盛格阴阳盛格阴反治(从治)反治(从治)寒凉药寒凉药寒凉药寒凉药热热则寒之则寒之寒因寒用寒因寒用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32 反治法,主要是顺从疾病反映于外的证候而治,反治法,主要是顺从疾病反映于外的证候而治,表面上是与正治法相反,但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表面上是与正治法相反,但在治病求本的原则指导下,选择了针对疾病的内在本质而治疗的方法,符合辨证选择了针对疾病的内在本质而治疗的方法,符合辨证施治的原则,可以说仍然
18、是正治法。施治的原则,可以说仍然是正治法。小结:小结: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一一)正治与反治正治与反治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33(二二)标本缓急标本缓急标本缓急标本缓急急则治标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缓则治本标本兼治标本兼治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二、治病求本二、治病求本.34三、调整阴阳三、调整阴阳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是对自然界相关相关事物或现象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对立双方属性的属性的概括。概括。所以,阴阳并不所以,阴阳并不专门代表个别具专门代表个别具体的事物或现象,体的事物或现象,而是代表相关事而是代表相关事物和现象对立双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意义。方的属性意义。返回目录返回
19、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35(二)(二)阴阳的基本特征阴阳的基本特征返回本节返回本节返回目录返回目录.36三、调整阴阳三、调整阴阳 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造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造成阴阳偏盛与偏衰的结果。成阴阳偏盛与偏衰的结果。阴阳偏盛与偏衰,可产生虚、实、寒、热的不同病理阴阳偏盛与偏衰,可产生虚、实、寒、热的不同病理变化。因此,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变化。因此,调整阴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是治病的根本法则之一。病的根本法则之一。内经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37三、调整阴阳三、调整阴阳损其偏盛
20、损其偏盛实证实证补其偏衰补其偏衰虚证虚证阴阳相对平衡破坏阴阳相对平衡破坏疾病发生疾病发生阴阳偏盛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偏衰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38(一)(一)损其偏盛损其偏盛损其偏盛,损其偏盛,主要是主要是对阴阳偏盛,即阴对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一方过盛有或阳的一方过盛有余的病证,采用余的病证,采用“损其有余损其有余”的治的治法。法。(二)补其偏衰(二)补其偏衰补其偏衰,补其偏衰,主要针主要针对阴或阳的一方甚对阴或阳的一方甚至双方虚损不足的至双方虚损不足的病证,采用病证,采用“补其补其不足不足”的治法。的治法。由于阴阳双方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故阴阳偏衰亦由于阴阳双方具有互根互用的关系
21、,故阴阳偏衰亦可互损。为此,在治疗此证时,还应注意可互损。为此,在治疗此证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阳中求阴”或或“阴中求阳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适当配用补阴药。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三、调整阴阳三、调整阴阳.39三、调整阴阳三、调整阴阳 1.1.损其偏盛:损其偏盛:损其有余损其有余 阴盛则寒,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盛则热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 2.2.补其偏衰:补其不足补其偏衰: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阳虚则寒,虚者补之阴虚则热,阳虚则寒,虚者补之.40 1.概念:概念:(1).扶正:
22、扶正: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2).祛邪:驱除病邪,减轻或消除邪气的毒害,使祛邪:驱除病邪,减轻或消除邪气的毒害,使邪去正安。邪去正安。2.具体应用:具体应用:(1).扶正:适用于正虚为主要矛盾的虚性病证,即扶正:适用于正虚为主要矛盾的虚性病证,即“虚则补之虚则补之”。补虚方法: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补虚方法: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2).祛邪:适用于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祛邪:适用于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即性病证,即“实则泻之实则泻之”。泻实方法:汗法、吐法、下法、清法等。泻实方法:汗法、吐法、下法、清法等。(3).先
23、祛邪后扶正:即先攻后补。先祛邪后扶正:即先攻后补。(4).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先扶正后祛邪:即先补后攻。(5).扶正与祛邪并用:即攻补兼施。扶正与祛邪并用:即攻补兼施。四、扶正祛邪四、扶正祛邪.41四、扶正祛邪四、扶正祛邪疾病发生疾病发生正气虚正气虚邪气实邪气实扶正扶正祛邪祛邪阴阳偏衰阴阳偏衰阴阳偏盛阴阳偏盛扶正,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质,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包括用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包括用药,针灸,气功,身体锻炼,药,针灸,气功,身体锻炼,精神调摄,饮食调养等。精神调摄,饮食调养等。祛邪,祛邪,即是祛除病邪,减轻或即是祛除病邪
24、,减轻或消除邪气的毒害作用,使邪去消除邪气的毒害作用,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方法,由正安。祛邪多用泻实方法,由于邪气不同,部位有异,其治于邪气不同,部位有异,其治法亦不一样。法亦不一样。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42v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扶正使正气加强,有助于机体抗御和祛除病邪;v 祛邪能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有利于祛邪能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有利于 正气的保存和恢复。正气的保存和恢复。v单纯扶正法,单纯扶正法,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且邪气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且邪气 又不盛的虚性病证。又不盛的虚性病证。v单纯祛邪法,单纯祛邪法,
25、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 衰的实性病证。衰的实性病证。扶正与祛邪兼用,适应于正虚邪实病证,扶正而不扶正与祛邪兼用,适应于正虚邪实病证,扶正而不留邪,祛邪又不伤正。留邪,祛邪又不伤正。v先祛邪后扶正,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邪盛正虚,正气尚能耐攻者;适用于邪盛正虚,正气尚能耐攻者;v先扶正后祛邪,先扶正后祛邪,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扶正与祛邪,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与祛邪,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返回目录返回目录返回本节返回本节四、扶正祛邪四、扶正祛邪.43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五、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