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基础班)-大气科学基础培训班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大气环流(基础班)-大气科学基础培训班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 环流 基础 科学 培训班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天气学 大气环流湖北分院湖北分院 业务培训部业务培训部徐丽娅徐丽娅一、大气环流概论1.概念:概念:环流:空气沿一封闭的轨迹运动,或有沿着某环流:空气沿一封闭的轨迹运动,或有沿着某一封闭轨迹循环运动的倾向。一封闭轨迹循环运动的倾向。气流沿经圈方向运动称为经圈(向)环流,沿气流沿经圈方向运动称为经圈(向)环流,沿纬圈方向移动称为纬圈(向)环流。纬圈方向移动称为纬圈(向)环流。一、大气环流概论 围绕地球的大气在全球范围展开的环流运动统围绕地球的大气在全球范围展开的环流运动统称为大气环流称为大气环流,即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响应的综合,即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响应的综合结果结果,即大气环流就是大范围的大气运动
2、状态。即大气环流就是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状态。一般大气环流指全球范围内,水平尺度横跨数一般大气环流指全球范围内,水平尺度横跨数千千 公里,垂直尺度达数十公里以上,时间尺度在公里,垂直尺度达数十公里以上,时间尺度在 105s(1.5天天)以上的平均运动。以上的平均运动。一、大气环流概论对流层顶高度:对流层顶高度:赤道:赤道:12km中纬:中纬:10km高纬:高纬:8km一、大气环流概论2.尺度尺度 空间尺度空间尺度 水平尺度:有某大地区(例如欧亚地区)、某水平尺度:有某大地区(例如欧亚地区)、某 半球或全半球或全 球范围的大气环流。球范围的大气环流。垂直尺度:垂直尺度:有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或整个大
3、有对流层、平流层、中层或整个大 气气 圈的大气环流圈的大气环流。时间尺度:一至几天、一月、一季、半年、一年的时间尺度:一至几天、一月、一季、半年、一年的 直至多年平均的大气环流直至多年平均的大气环流。一、大气环流概论 当体现这种总体行为的时间尺度需以年代为标当体现这种总体行为的时间尺度需以年代为标尺时,属于尺时,属于气候气候和和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所研究的领域;当时间所研究的领域;当时间尺尺 度需要以天为标尺时,空间尺度局限于个别的天度需要以天为标尺时,空间尺度局限于个别的天气系统区域范围,则正是气系统区域范围,则正是天气学天气学研究的范畴;而全研究的范畴;而全球范围球范围 内大气环流的时间尺度则
4、需以年和季节度量。内大气环流的时间尺度则需以年和季节度量。大气环流是造成有利于或不利于某个天气系统大气环流是造成有利于或不利于某个天气系统 盛行于某地的盛行于某地的“环流背景环流背景”。一、大气环流概论3.根本动力根本动力 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是太阳辐射能,地球大气运动的根本能源是太阳辐射能,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地球表面产生温度的差异,的自转和公转使地球表面产生温度的差异,太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非均匀分布,是大气环流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非均匀分布,是大气环流的原动力。的原动力。一、大气环流概论4.热力环流原理热力环流原理 由于这种环流是因温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所由于这种环流是因温度分布不均而产生的,
5、所 以称为热力环流。由此可以看出,在地球表面上以称为热力环流。由此可以看出,在地球表面上只要有冷、热的差异就会产生环流。只要有冷、热的差异就会产生环流。一、大气环流概论 在地球上的极地和赤道之间、陆地与海洋之间在地球上的极地和赤道之间、陆地与海洋之间都存在着热力的差异,因此均可形成热力环流。都存在着热力的差异,因此均可形成热力环流。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海陆风海陆风一、大气环流概论大气运动的基本特性及其成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性及其成因(1)风场的产生)风场的产生 风:空气的水平运动;风:空气的水平运动;温度场变化温度场变化 气压场变化气压场变化 产生风场产生风场 根据状态方程,温度变化会产生温度梯度,
6、由根据状态方程,温度变化会产生温度梯度,由此此 引起气压场变化,气压梯度增大,气压场变化导引起气压场变化,气压梯度增大,气压场变化导 致风场变化。后两者遵循风压定律。致风场变化。后两者遵循风压定律。一、大气环流概论(2)几种不同类型的风)几种不同类型的风 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造成的风季风:由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变化造成的风(也也 有动力作用有动力作用);海陆风:海洋与陆地的热力差异造成的昼夜风海陆风:海洋与陆地的热力差异造成的昼夜风 向相反的风;向相反的风;山谷风:由山谷热力差异造成的昼夜风向相反山谷风:由山谷热力差异造成的昼夜风向相反 的山谷环流;的山谷环流;焚风:地形造成的一种典型
7、的干热风;焚风:地形造成的一种典型的干热风;布拉风:地形造成的一种典型的干冷风。布拉风:地形造成的一种典型的干冷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一、大气环流概论一、大气环流概论一、大气环流概论一、大气环流概论一、大气环流概论一、大气环流概论一、大气环流概论焚 风 焚风效应是指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 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焚风定义:暖空气越过高山下 沉,而在局地吹起的干 燥的热风。一、大气环流概论 布拉风(bora
8、scura)是一种从山地或高原经过低矮隘道向下倾 落的寒冷暴风。出现于山地或高地边缘的冷而强的风。它是由强而寒冷的空气在 山前或高地前聚集,达到一定厚度后从山顶或高地边缘沿坡倾泻 而下的下吹风。这种风因为在不太高的寒冷高原上的严寒空气,受暖海面上暖低气流的吸引倾泻而下的一种极严寒的地方性风。它还曾吹翻火车,冻死不耐寒的亚热带植物,破坏建筑物等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达到灾难性程度的次数一般并不很多。一、大气环流概论 布拉风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这时,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山上或高地的冷空气会从 高压区流向低压
9、区,冷而重的空气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冷空气的势能转化成动能,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由于冷空气来源于高寒地带,温度很低,它过山下降时虽有绝热增温效应(当空气和外界不发生热量交换,气压增高时,空气因压缩而增温),但因落差不大,而两地温差明显,比背风坡原来的气温还是低得多,因此,布拉风所经之处,气温会迅速降低。凡地处高寒山区,又面临温暖海面的地形,都有发生布拉风的可能。一、大气环流概论 布拉风常发生在黑海西北部海区、亚德里亚海的东北部海岸(南斯拉夫北部海岸)以及地中海西北角,法国利翁湾等也都有这种寒冷大风(当地叫做密司曲拉风)。最典型的布拉风出现在黑海北岸的
10、诺沃罗西斯克。一、大气环流概论一、大气环流概论一、大气环流概论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1.一圈环流一圈环流 假设:地球没有自转、地表均一假设:地球没有自转、地表均一 由于太阳辐射随地理纬度的增高而减少,造成了赤道地区温度高,极地地区温度低。根据热力环流原理,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在赤道上空的气压就会高于极地上空同一高度的气压,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赤道上空的空气就向极地流动。赤道上空由于空气流出,气柱质量减少地面气压就会降低,因而形成低压,称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极地上空因有空气 流入,再加上气温较低,空气冷却下沉,地面气压就会升高形成高压区,称极地高压极地高压。二、极地、赤道间的经
11、向环流 于是在低层就产生了空气自极地流向赤道的气流,这支气流在赤道地区受热上升,补偿了赤道上空流走的空气质量。这样,在极地赤道间就构成了南北向的闭合环流,称为一圈环流。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2.三圈环流三圈环流 在考虑了地球自转的条件下,一圈环流模式将不会存在,大气环流将变得更复杂一些。关键关键:在存在相对于地球运动的时候,产生地转偏向力。北半 球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假设假设:地表均一 缺点缺点:不考虑地形的影响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热带环流热带环流(Hadley Cell)热带环流又称信风一反信风环流.形成在赤道到30-35之间。当空气由赤道上空向极地流动
12、时,它将要受到地转偏 向力的作用,逐渐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随着地理纬度的增高及风速的加大,偏向力也逐渐加大,在纬度 3035时,气流接近和纬圈平行,使从赤道上空流来的空气在这里堆积下沉,使地面气压升高,形成高压,称为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在这里地面气流分为两支,一支流向赤道,一支流向极地。这样就形成了对流层由赤道到3035之间的闭合环流。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 其中流向赤道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其中流向赤道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成为在北半球成为东北风东北风,在南半球成为在南半球成为东南风东南风,称为,称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这两支信风到了赤
13、道附近辐。这两支信风到了赤道附近辐合上升,在高空北半球吹西南风,在南半球吹西北合上升,在高空北半球吹西南风,在南半球吹西北风,称为反信风,所以这样由信风反信风构成的热风,称为反信风,所以这样由信风反信风构成的热带环流带环流(Hadley环流)又称为信风(低空)环流)又称为信风(低空)反信反信风(高空)环流。风(高空)环流。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极地环流(极地环流(Polar Cell)极地环流形成在极地到6065之间。极地空气极端寒冷,堆积形成极地下层的极地高压极地高压。下层空气由极地高压流向赤道方向,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在极地高
14、压与副热带高压之间6065附近相对的形成一低压,称为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来自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的南、北两股气流在副极地低压带处辐合上升,其中一股由高空返回极地,在地转偏 向力的作用下形成与低层相反的气流,从而形成了极地与6065间的闭合环流,称为极地环流极地环流。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中纬度环流中纬度环流(Ferrel Cell)中纬度环流形成在3060之间。低层由极地流向低纬的空气与副热带下沉流向极地的空气在副极地地区相遇而辐合上升,在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上空与热带来 的高空气流合并,一起下沉完成中纬度的间接环流间接环流。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二、极地、赤道间的经向环流三
15、圈环流观测事实(利用实际资料分离出的实例,箭头代表流线方向)三、极地环流概况 1.概念:概念:地理学上把地理学上把66.5N以北和以北和66.5S以南地区称为以南地区称为极地,北极地区除格陵兰以外,基本上都是海洋,极地,北极地区除格陵兰以外,基本上都是海洋,是个多冰山的大洋,但即使在冬季也不完全冰封。是个多冰山的大洋,但即使在冬季也不完全冰封。南极地区是个大陆。南极地区是个大陆。三、极地环流概况 2.作用:作用:大气在极地上空平均是净支出热量,所以极地大气在极地上空平均是净支出热量,所以极地是大气的冷源,中、低纬度的热量通过平均经圈环是大气的冷源,中、低纬度的热量通过平均经圈环流和大型涡旋不断
16、向极地输送,大气在极地冷源上流和大型涡旋不断向极地输送,大气在极地冷源上丧失热量形成冷空气,然丧失热量形成冷空气,然 后向南侵袭,影响中、低后向南侵袭,影响中、低纬度的环流和天气,所以研究极地环流很有意义。纬度的环流和天气,所以研究极地环流很有意义。三、极地环流概况 3.北极环流的平均状况北极环流的平均状况(一)(一)1月月 北半球北半球500百帕平均百帕平均图上,极地涡旋断裂为两图上,极地涡旋断裂为两个闭合中个闭合中 心,一个在格陵心,一个在格陵兰西侧与加拿大之间,另兰西侧与加拿大之间,另外一个在亚洲的东北部,外一个在亚洲的东北部,极地是一个槽区。极地是一个槽区。三、极地环流概况 700百帕
17、平均图基本上百帕平均图基本上与与500百帕一样,在新地岛百帕一样,在新地岛500百百 帕平均图上有槽的地帕平均图上有槽的地方,在方,在700百帕上是一个闭百帕上是一个闭合的小低压,其他两个位于合的小低压,其他两个位于格陵兰与加拿大之间及亚洲格陵兰与加拿大之间及亚洲东北部的低中心,东北部的低中心,在在700百百帕上的位置比帕上的位置比500百帕偏向百帕偏向东南。东南。三、极地环流概况 地面图上,地面图上,基本是一个高压基本是一个高压带。但是冰岛低带。但是冰岛低压很强大,压很强大,向大向大西洋的极圈伸出西洋的极圈伸出一个槽,约占极一个槽,约占极地一半面积。地一半面积。三、极地环流概况(二)二)7月
18、月 气压系统明显减弱,气压系统明显减弱,500百帕极地涡旋中心在百帕极地涡旋中心在极地附近,极地附近,700百帕低中心也在极百帕低中心也在极 点附近,低压点附近,低压中心的轴线几乎垂直,地面图上除了在加拿大地中心的轴线几乎垂直,地面图上除了在加拿大地区有一个闭合低压中心以外,其他系统不明显。区有一个闭合低压中心以外,其他系统不明显。极地地区,地面图上多年平均气压是高压。极地地区,地面图上多年平均气压是高压。三、极地环流概况 三、极地环流概况 4.极地气旋活动路径极地气旋活动路径 北极的气旋活动,冬季主要发生在极地边缘,北极的气旋活动,冬季主要发生在极地边缘,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部边缘获得最大发
19、展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部边缘获得最大发展,因,因为这里北冰洋的北极气团与中纬度较暖的海洋气为这里北冰洋的北极气团与中纬度较暖的海洋气团之间存在巨大的温度差异,因此气旋活动也就团之间存在巨大的温度差异,因此气旋活动也就频繁起来。但是就整个北半球而言,气旋活动最频繁起来。但是就整个北半球而言,气旋活动最频繁的地带冬季平均在频繁的地带冬季平均在47N,夏季约在,夏季约在62N附近附近,由冬到夏移动,由冬到夏移动15个纬度。个纬度。三、极地环流概况 三、极地环流概况 5.极地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极地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的特点(一)温度变化(一)温度变化 冬季冬季极地冰雪面上强烈辐射,贴近地面气层存在
20、极地冰雪面上强烈辐射,贴近地面气层存在明显明显逆温层逆温层,厚度约为,厚度约为2公里。公里。夏季夏季,贴地气层的,贴地气层的逆温大大减弱逆温大大减弱,只在少数情况下,温度递减率才超,只在少数情况下,温度递减率才超过过23C/公里。夏季,南方暖空气移入北极,受公里。夏季,南方暖空气移入北极,受到下垫面的冷却常有逆温出现,并且,由于冰雪强到下垫面的冷却常有逆温出现,并且,由于冰雪强烈融化而有足够的水汽,因此在逆温层下面常有雾烈融化而有足够的水汽,因此在逆温层下面常有雾形成。形成。三、极地环流概况(二)极地地面温度年变化十分显著(二)极地地面温度年变化十分显著 冬季,极夜期间,造成强烈辐射冷却,气温
21、一冬季,极夜期间,造成强烈辐射冷却,气温一般都在般都在-30C以下。夏季,由于日光连续照射,冰以下。夏季,由于日光连续照射,冰雪融化,限雪融化,限 制气温上升到制气温上升到0C以上,所以极地地以上,所以极地地面平均温度为面平均温度为0C左右。左右。三、极地环流概况(三)极地地区大气层结稳定(三)极地地区大气层结稳定 其对流层顶是全球最低,平均位于其对流层顶是全球最低,平均位于300百帕(百帕(910公里)高度上。公里)高度上。冬季冬季极夜强烈辐射冷却,在极夜强烈辐射冷却,在平流层中也产生指向极点的水平温度梯度,而且平流层中也产生指向极点的水平温度梯度,而且梯度相当大,相应出现一支强梯度相当大,
22、相应出现一支强西风急流西风急流,中心风,中心风速达速达40米米/秒以上,最大可达秒以上,最大可达100米米/秒,通常称秒,通常称为为极夜急流。极夜急流。夏季夏季,极区出现极昼,产生了指向赤道的水平,极区出现极昼,产生了指向赤道的水平温度梯度,相应风向转温度梯度,相应风向转东风东风,与对流层绕极西风,与对流层绕极西风截然相反。截然相反。三、极地环流概况 6.极地环流的异常极地环流的异常 极地环流异常情况其中一种形势可导致北半球极地环流异常情况其中一种形势可导致北半球出现大范围持续严寒天气:出现大范围持续严寒天气:冬季,北极对流层中部一半是极地涡旋或极涡的槽区,但有时也会出现反气旋。若极地持久地被
23、暖性反气旋或暖脊所控制,就会使极地冷性涡旋分裂并偏离极地向南移动,导致锋区位置比平均情况偏南,寒潮活动多而强烈。三、极地环流概况 据统计,在10个冬半年影响我国的171次寒潮中,有102次都在亚洲上空出现持久的极涡,特别是其中最强的6次寒潮过程,极涡就在亚洲上空,位极涡就在亚洲上空,位置明显偏南置明显偏南。在强寒潮发生前,亚洲上空早已有一个稳定的强大极涡系统,并且一直维持到寒潮爆发以后。三、极地环流概况 1969年年1月,极地虽然没有反气旋中心,但从月,极地虽然没有反气旋中心,但从北太平洋却有暖脊伸向极地,极涡分裂后中心分别北太平洋却有暖脊伸向极地,极涡分裂后中心分别位于北美和亚洲。我国大部份
24、地区出现持久的低温位于北美和亚洲。我国大部份地区出现持久的低温天气,渤海海面出现几十年来罕见的封冻现象。天气,渤海海面出现几十年来罕见的封冻现象。四.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一)平均纬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一)平均纬向风分量的经向分布 在低纬地区,夏季除了北半球的对流层底层有在低纬地区,夏季除了北半球的对流层底层有小范围弱西风以外,全部为东风,最大风速中心小范围弱西风以外,全部为东风,最大风速中心在平流层。东风带的宽度在对流层下部占南北各在平流层。东风带的宽度在对流层下部占南北各30个纬距,垂直方向上冬季东风带迅速变窄,夏个纬距,垂直方向上冬季东风带迅速变窄,夏季则变化较小。季则变化较小。四
25、.大气平均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 中高纬度的对流层中冬、夏季均为西风,冬强中高纬度的对流层中冬、夏季均为西风,冬强夏弱,北半球的强度变化更为显著。最大风速中心夏弱,北半球的强度变化更为显著。最大风速中心在在200hPa高度附近,冬季位于高度附近,冬季位于30N附近,夏季约附近,夏季约在在40 N附近,整个东西风风带附近,整个东西风风带 随季节有南北移动随季节有南北移动。极区近地面为弱东风,冬季从对流层到平流层极区近地面为弱东风,冬季从对流层到平流层均为均为 西风,夏季对流层中仍为西风,强度减弱,平西风,夏季对流层中仍为西风,强度减弱,平流层则变为环流极地的东风,与低纬的东风相连。流层则变为环流极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