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4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医学精品课件:讲义-神经.ppt

  • 上传人(卖家):罗嗣辉
  • 文档编号:4824162
  • 上传时间:2023-01-15
  • 格式:PPT
  • 页数:154
  • 大小:101.59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医学精品课件:讲义-神经.ppt》由用户(罗嗣辉)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医学 精品 课件 讲义 神经
    资源描述:

    1、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w维持内环境的稳态:w 反馈控制系统w机体多项生理机能适应机体活动的需要:w 开环控制系统来调节神经元神经元神经元的种类神经元的种类神经元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功能神经元的基本功能w感受刺激w整合信息w传导冲动w产生效应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神经纤维w 轴突离开胞体一定距离后获得髓鞘即称为神经纤维。w 外周神经纤维均包着Schwann细胞,部分纤维Schwann细胞鞘内还包着髓鞘w有髓神经纤维w无髓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主要功能传导兴奋w无髄纤维:局部电流w有髄纤维:跳跃传导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特征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特征 生理完整性:神经纤维在结构和功能上是完整的。如果神

    2、经纤维发生损伤或被切断,或局部应用麻醉药物,均可使兴奋传导受阻。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包含着无数条神经纤维,各神经纤维传导兴奋时彼此隔绝。双向性:在人为刺激条件下,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产生的兴奋可向神经纤维的两端同时传导。相对不疲劳性:在实验条件下连续电刺激神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神经纤维始终能保持其传导兴奋的能力,相对突触传递而言,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表现为不易发生疲劳。神经元的营养性作用神经元的营养性作用w神经的功能性作用:传导神经冲动,使兴奋抵达末梢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改变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w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神经末梢能经常性地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

    3、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不易被觉察,但在神经被切断后就能够明显地表现出来。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w分布广泛,数量约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w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w外周神经系统:形成髓鞘的Schwann细胞等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w支持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交叉成网状,构成支持神经元的支架w绝缘作用Schwann细胞构成髓鞘,使神经纤维之间信息传递互不干扰,形成绝缘作用w屏障作用构成血脑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屏障作用w营养作用产生神经营养性因子,对维持神经元的生长、发育、修复以及保持神经元

    4、功能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w突触突触(synapse):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并有特殊结构的区域。一个经典的突触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三个组成部分一、神经元神经末梢一、神经元神经末梢神经肌肉接头突触突触的基本结构突触的基本结构突触的分类突触的分类w轴突树突式突: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与后一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而形成的突触,最为多见。w轴突一胞体式: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与后一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而形成的突触,较常见。w轴突一轴突式: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与后一神经元的轴突相接触而形成的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w电化学电形式w

    5、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后,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后膜上受体的作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w 在胞体内合成,通过轴浆运输到神经末梢,存贮在囊泡中,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通常称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称为神经递质的条件称为神经递质的条件w(1)突触前神经元存在合成该物质的前体及合成该物质的酶w(2)能从末梢释放并足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反应w(3)人工将该物质施加到突触后膜能引起或抑制由神经诱发的相同反应w(4)存在灭活机制递质的释放递质的释放递质的受体递质的受体w 突触后膜或突触前膜上存在着一种特殊蛋白质,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生物效

    6、应,这种特殊的蛋白质称为递质的受体。w受体可选择性地与生物活性物质相结合,该生物活性物质如系体内固有的,则称为内源性活性物质,如递质等;如系来自体外,则称外源性活性物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生物效应者称激动剂(agonist),与受体结合拮抗激动剂引起的生物效应者称拮抗剂(antagonist)。递质受体的作用机制递质受体的作用机制递质受体的作用机制递质受体的作用机制一、一、EPSP二、二、IPSP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w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w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一定程度的去极化w抑制

    7、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w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一定程度的超极化产生机制产生机制wEPSP:突触后膜对小离子(包括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局部去极化。w IPSP:突触后膜对某些小离子(包括K+、Cl-、但不包括Na+)的通透性增大,突触后膜超极化。突触抑制突触抑制w突触后抑制w突触前抑制 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w 突触后抑制都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产生超极化,发生抑制,因此又称做超极化抑制。由于这种抑制的机制是发生

    8、在突触后膜上,因此称为突触后抑制。w传入侧支性抑制w回返往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w 一个传入通过突触联系引起某一中枢神经元产生EPSP并发生兴奋,另一方面发出侧支,以同样的方式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然后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另一中枢神经元产生IPSP。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w 中枢神经元兴奋时,沿轴突传出冲动,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去兴奋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其轴突释放抑制性递质,反过来抑制原先发生兴奋的神经元及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w轴突轴突式突触w 抑制的机制是突触前膜发生EPSP,出现除极化,因此称为突触前抑制,又称为去极

    9、化抑制。w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突触传递的特征突触传递的特征w1单向传布w2突触延搁w3总和现象w4、兴奋节律的改变 w5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电突触电突触非突触性化学传递非突触性化学传递w 没有典型的突触结构,神经递质从神经元曲张体释放出来后,通过弥散作用达到靶神经元,主要作用是调节靶神经元的递质释放或靶神经元的兴奋性。兴奋传递的其他方式曲张体兴奋传递的其他方式曲张体几种重要的受体几种重要的受体w 受体有一定的特异性,不同的递质与不同的受体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w 同一种递质也可

    10、作用于不同的受体,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胆碱能受体胆碱能受体w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 receptor,M型受体):能与毒蕈碱结合,产生和乙酰胆碱类似的效应,阿托品能阻断其M样作用。主要分布在副交感神经系统节后纤维支配的效应细胞上。w烟碱受体(nicotinic receptor,N型受体):w能与烟碱结合,产生和乙酰胆碱类似的效应,箭毒能阻断其N样作用。有N1和N2两个亚型,N1主要分布在神经节突触后膜上,六烃季胺能阻断N1作用。N2主要分布在终板膜上,十烃季胺能阻断N2样作用。神经递质和受体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神经递质和受体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1、乙酰胆碱及其受体N型受体M型受体肾上

    11、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及效应效 应 器受 体效 应虹膜辐射状肌1收缩(扩瞳)眼睫状体肌2舒张窦房结1心律加快房室传导系统1传导加快心心肌1,1收缩加强1收缩冠脉血管2(主要)舒张皮肤粘膜血管1收缩收缩骨骼肌血管2(主要)舒张脑血管1收缩1(主要)收缩腹腔内脏血管2舒张血管唾液腺血管1收缩 支气管平滑肌2舒张胃平滑肌2舒张2舒张(可能是胆碱能纤维的突触前受体,调制乙酰胆碱的释放)小肠平滑肌2舒张胃肠括约肌1收缩逼尿肌2舒张膀胱三角区和括约肌1收缩1收缩(有孕子宫)子宫平滑肌2舒张(无孕子宫)竖毛肌1收缩 糖酵解代谢2增加 脂肪分解代谢1增加神经递质和受体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神

    12、经递质和受体主要的递质受体系统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递质的种类及分布递质的种类及分布w根据递质存在和释放的部位不同w外周神经递质w中枢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外周神经递质w乙酰胆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以及支配骨骼肌交感舒血管纤维和躯体运动神经末梢。w凡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纤维称之为胆碱能纤维。w去甲肾上腺素:交感神经系统的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和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除外)。w凡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w嘌呤类及肽类递质: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其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壁内神经丛中。w释放三磷酸

    13、腺苷或肽类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为嘌呤能或肽能神经纤维。中枢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w 乙酰胆碱:主要分布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丘脑后腹核特异感觉特异性投射神经元、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纹状体、边缘系统等部位。w单胺类单胺类递质:w 多巴胺:主要位于中脑黑质纹状体、中脑边缘系统和结节漏斗等主要部位。w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位于低位脑干,尤其是中脑网状结构、脑桥的蓝斑以及延髓网状结构腹外侧部。w 5一羟色胺:主要位于低位脑干近中线区的中缝核内。中枢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w 氨基酸类:w兴奋性谷氨酸可能是感觉传入纤维和大脑皮层内的兴奋性递质w抑制性甘氨酸、r氨基丁酸。r氨基丁酸可能是大脑皮层部分神经元

    14、、脑皮层浦氏细胞及纹状体一黑质联系纤维的抑制性递质。w肽类:P物质(11肽)可能是第一级神经元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与痛觉的传入活动有关。w脑啡肽(5肽)在纹状体、下丘脑前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杏仁核等区域含量最高。主要的递质合成主要的递质合成w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由胆碱和乙酰辅酶A在胆碱乙酰移位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的。w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合成原料是酪氨酸,酪氨酸羟化酶的作用下,合成多巴;再在多巴胺脱羧酶作用下,生成多巴胺;多巴胺可进一步合成去甲肾上腺素。w5羟色胺:合成原料是色氨酸,在色氨酸羟化酶的催化下生成5羟色氨酸,再在5羟色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生成5羟色胺。递质的灭活递质的灭活实现神经

    15、系统功能的方式实现神经系统功能的方式w 反射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w 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反射弧反射弧 (reflex arc)w 反射的结构基础和基本单位反射弧w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的基本过程反射的基本过程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w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w w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元数目约数十万个,传入神经元较传出神经元多13倍,而中间神经元数目约有140亿个,w 神经元数目巨大、相互联系非常复杂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

    16、反射活动的反馈调节w闭合回路形成的自动控制系统w 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到效应器产生效应后,效应器的输出变量中部分信息反过来又不断地改变中枢或其他环节的活动状态,用以纠正反射活动中出现的偏差,以实现调节的精确性。w反馈调节有负反馈和正反馈两种方式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w 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经感受器的换能后,信息通过感觉通路的传递,进入中枢,中枢对信息的分析和整合后即产生感觉。脊髓的感觉功能脊髓的感觉功能丘脑的感觉功能丘脑的感觉功能w 丘脑是感觉传导的换元接替站,换元后将感觉投射到大脑。此外,丘脑能对感觉进行粗糙的分析和综合:丘脑与下丘脑及纹状体之间有纤维联系

    17、,三者成为许多复杂的非条件反射的皮层下中枢。丘脑的神经核团丘脑的神经核团w第一类细胞群:w 它们接受感觉投射纤维,并经换元后进一步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称为感觉接替核。丘脑的神经核团丘脑的神经核团w第二类细胞群:w 它们接受来自丘脑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并经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某一特定区域,在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称为联络核。丘脑的神经核团丘脑的神经核团w第三类细胞群:w 是靠近中线的所谓内髓板以内的各种结构,主要是髓板内核群,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它们间接地通过多突触换元接替后,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起着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

    18、重要作用。感觉投射系统感觉投射系统w 根据丘脑各部分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可把感觉投射系统分为两类,即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w 是指丘脑的第一类细胞群,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第二类细胞群在结构上大部分也与大脑皮层有特定的投射关系,也可归人特异投射系统。w 一般经典的感觉传导通路是:感觉由第一级神经元传入中枢后换元,由第二级神经元传到丘脑,通过丘脑的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的换元后,再由第三级神经元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其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非特异性投射系统非特异性投射系统w 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它们弥散地投射到大

    19、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不具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上述经典传导道中第二级神经元纤维通过脑干时,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在网状结构内反复换元上行,抵达丘脑第三类细胞群,然后进一步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所以,这一感觉投射系统失去了专一的特异性感觉传导功能,是各种不同感觉的共同上传途径,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上行纤维进入皮层后分布在各层内,以自由未端的方式与皮层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联系,改变其兴奋状态。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w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w 上行激动

    20、系统主要是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w 易受药物的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如巴比妥类催眠药的作用可能就是由于阻断了这一系统的传导;一些全身麻醉药,如乙醚也可能是首先抑制了该系统和大脑皮层的活动而发挥作用的。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痛觉痛觉w快痛和慢痛快痛和慢痛w快痛:在刺激时很快发生,是一种尖锐而定位清楚的“刺痛”。w慢痛:是一种定位不明确的“烧灼痛”,一般在刺激过后0510s才能被感觉到,痛感强烈而难以忍受,撤除刺激后还持续几秒钟,并伴有情绪反应及心血管和呼吸等方面的变化。深部组织(如骨膜、韧带和肌肉等)和内脏的痛觉,一般也表现为慢痛。内脏痛还常常放射到其他部位。痛觉过敏痛

    21、觉过敏w初级痛觉过敏:局部体表组织受伤或注射致痛物质只要轻触该创伤或注药局部体表就能产生痛觉。w次级痛觉过敏:在创伤和注药部位的周边区也发生类似情况,该区域虽未直接受损,但痛敏感性增加。w初级痛觉过敏是由于损伤引起组织释放某些增强痛敏感性的化学物质所致。w次级痛觉敏感起源于中枢,是由于脊髓后角神经元的突触前易化所致。内脏痛觉内脏痛觉w缓慢、持久、定位不明确;w对切割、烧灼不敏感,对牵拉、缺血、炎症刺激敏感;w内脏痛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可能是因为内脏痛的传入通路与引起恶心、呕吐及其他自主神经效应的通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w可伴有牵涉痛。牵涉痛牵涉痛w 内脏疾患除了引起患病脏器本身的疼痛外,某

    22、些内脏疾病往往能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牵涉痛发生的机制牵涉痛发生的机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w引发随意运动w调节姿势,从而为运动提供一个稳定的背景或基础w协调不同肌群的活动,从而使运动能够平稳和精确地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w 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小脑、脑干和脊髓脊髓的运动功能脊髓的运动功能w 脊髓运动神经元是运动传出通路上的最后公路。躯体运动最终决定于脊髓运动神经元和脑运动神经元所发出的冲动的型式和频率。这些神经元受到许多来自外周传入的信息和高位中枢下传的信息的调控,许多兴奋性和抑制性信息最终都会聚到这些运动神经元上,并在此发生

    23、整合。脊髓运动神经元脊髓运动神经元w 在脊髓的前角中,存在大量运动神经元(、和r),它们的轴突经前根离开脊髓直达所支配的骨骼肌。w运动神经元体积较大,主要支配梭外肌,轴突末梢在所支配的肌肉中分成许多小支,每一小支支配一根肌纤维。wr运动神经元较小,主要支配梭内肌,其收缩时可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性。w运动神经元体积较大对梭内肌和梭外肌都有支配。运动单位运动单位w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w w 运动单位的大小,决定于神经元轴突末梢分支数目的多少,一般是肌肉愈大,运动单位也愈大。脊髓对运动的调节脊髓对运动的调节w对抗重力保持站立姿势w牵张反射w姿势反射牵张反射牵张

    24、反射(stretch reflex)w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w腱反射w肌紧张腱反射和肌紧张腱反射和肌紧张w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 张反射。w肌紧张:是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肌梭肌梭牵张反射的基本过程牵张反射的基本过程肌紧张的机能肌紧张的机能w 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腱器官腱器官w 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牵张感受器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w脊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

    25、缓,称为屈肌反射。屈肌反射具有保护性意义,能使肢体脱离伤害性刺激。w如刺激强度加大,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肌的反射活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是一种姿势反射,当一侧肢体屈曲造成身体失衡时,对侧肢体伸直以支持体重,具有保持身体平衡的意义。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的基本过程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的基本过程脊休克脊休克w 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进入无反应状态。w在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肌紧张减低甚至消失,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不出现,直肠和膀胱内粪、尿潴留等。一段时间以后,一些以脊髓为基本中枢的反射活动可以逐渐恢复。w脊休克的产生原因是由

    26、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四肢间反射四肢间反射脑干对运动功能的调节脑干对运动功能的调节w调节肌紧张w调节姿势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w 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去大脑动物,会出现肌紧张亢进,动物表现为四肢伸直、坚硬如柱、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角弓反张现象。抑制区和易化区抑制区和易化区w调节肌紧张的基本中枢是脑干网状结构。w抑制区:脑干网状结构中存在抑制肌紧张的区域。易化区:脑干网状结构中存在加强肌紧张的区域。w抑制区主要位于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w易化区较大,包括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分脑桥的被盖、中脑的中央灰质及被盖等部位。w脑干网状结构还具有下行激动系统,该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调节肌

    27、紧张。对姿势的调节对姿势的调节w状态反射:迷路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w翻正反射:w眼震颤:颈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基底神经节的运动功能基底神经节的运动功能w运动协调的功能结构结构w 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尾核、壳核、和苍白球统称为纹状体,其中苍白球是最古老的部分,称为旧纹状体,而尾核和壳核则进化较新,称为新纹状体。功能功能w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它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张的调节,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都有关系。w基底神经节参与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也就是将一个抽象的设计转换为一个随意运动。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w震颤麻痹(帕金森病)w

    28、 其症状是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强直、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w舞蹈病(亨廷顿(舞蹈)病)w 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的舞蹈样动作,并伴有肌张力降低等。小脑的运动功能小脑的运动功能w 维持姿势、调节肌紧张、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均有重要作用前庭小脑前庭小脑w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w绒球小结叶的身体平衡功能与前庭器官及前庭核活动有密切关系,其反射途径为:前庭器官一前庭核一绒球小结叶一前庭核一脊髓运动神经元一肌肉。脊髓小脑脊髓小脑w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w小脑前叶对肌紧张既有抑制作用,也有易化作用。在进化过程中,前叶的肌紧张抑制

    29、作用逐渐减退,而易化作用逐渐占主要地位。w后叶中间带还接受脑桥纤维的投射,并与大脑皮层运动区之间有环路联系,因此在执行大脑皮层发动的随意运动方面有重要作用。同时在肌肉运动进行过程中起协调作用。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w小脑损伤后出现动作性协调障碍w 损伤脊髓小脑后,随意动作的力量、方向及限度将发生紊乱,同时肌张力减退,表现为四肢乏力。受害动物或患者不能完成精巧动作,肌肉在完成动作时抖动而把握不住动作的方向,称为意向性震颤,行走摇晃,如动作越迅速则协调障碍越明显。患者不能进行拮抗肌轮替快复动作(例如上臂不断交替进行内旋与外旋),但在静止时则无肌肉异常运动。皮层小脑皮层小脑w 皮层小脑是指后叶

    30、的外侧部,又称新小脑,它不接受外周感觉的传入信息,仅接受由大脑皮层广大区域(感觉区、运动区、联络区)传来的信息。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w 发出随意运动大脑皮层运动功能代表区运动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w皮层脊髓束:由皮层发出,经内囊、脑干下行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w皮层脊髓恻束、皮层脊髓前束w皮层脑干束:由皮层发出,经内囊到达脑干内各脑神经运动神经元的传导束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w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的活动也具有调节作用,其基本中枢在脊髓和低位脑干,较高级中枢在大脑边缘系叶和下丘脑。w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系统,习惯上被称为自主神经系统。w自主神

    31、经系统的传出部分可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神经系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点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点w自主神经由节前和节后两个神经元组成。节前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中枢,其轴突组成节前纤维,从中枢发出后进入外周神经节内交换神经元,节后神经元的轴突组成节后纤维,支配效应器。w交感神经起自脊髓胸、腰段灰质侧角的中间外侧柱;副交感神经的起源比较分散,一部分起自脑干的脑神经核,包括缩瞳核、上唾液核、下唾液核、迷走背核、疑核等,另一部分起自脊髓骶段灰质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w1双重支配w2相互拮抗w3紧张性作用w4相互转化下丘脑对内脏功能的调节下

    32、丘脑对内脏功能的调节w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高级整合中枢下丘脑对内脏功能的调节下丘脑对内脏功能的调节w 1调节体温:w 2调节水平衡:w 3调节摄食行为:w4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w5生物节律的控制:w6参与情绪反应: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w新皮层:w边缘系统:边缘系统边缘系统脑的高级功能脑的高级功能w 人和动物精神活动相关的行动本能行为本能行为(instinctual behavior)w 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w摄食w摄水w性行为摄食摄食w下丘脑w边缘前脑摄水性行为性行为情绪反应情绪反应(emotional reaction)w 人类和

    33、动物的心理活动伴有的生理反应。恐惧和发怒恐惧和发怒w 动物对身体或生命可能获已经造成伤害和威胁的刺激作出的反应。w格斗逃避反应自我刺激自我刺激动机动机w 动物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作出某种行为的倾向。w体内:动因w体外:诱因w所有的动机都和情绪有关大脑皮层的电活动大脑皮层的电活动w皮层诱发电位:皮层诱发电位:感觉传入通路上受刺激时,在皮层上某一特定区域引出的形式较为固定的电位变化,主要与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w脑电图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无明显刺激情况下,大脑皮层经常性地自发地产生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电活动,这种电活动能在头皮上被记录到,主要与

    34、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活动有关。皮层诱发电位皮层诱发电位w主反应:为一先正后负的电位变化,出现在一定的潜伏期之后,潜伏期的长短决定于刺激部位离皮层的距离,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和所经过的突触数目等因素w后发放:为二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位波动。脑电图脑电图脑电波形成的机制脑电波形成的机制w 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活动w突触后电位变化觉醒状态的维持觉醒状态的维持w 觉醒状态的维持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有关。w 参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唤醒作用的递质系统可能是乙酰胆碱。睡眠发生机制睡眠发生机制w 睡眠不是脑活动的简单抑制,而是一个主动过程。w w 睡眠可能与脑干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递质系统活动有关睡

    35、眠的时相睡眠的时相睡眠的生理意义睡眠的生理意义w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w快波睡眠促进精力恢复、促进学习记忆活动w异相睡眠期间会出现间断的阵发性表现,这可能与某些疾病在夜间发作有关,例如心绞痛、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缺氧发作等。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w学习: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w记忆:将学习到的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神经活动过程。学习的形式学习的形式w非联合型学习:不需要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某种明确的联系。不同形式的刺激使突触发生习惯化和敏感化的可塑性改变就属于这种类型的学习。w联合型学习:联合型学习是两个事件在时间上很靠近地重复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如经典的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则属于这种类型的学习。经典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操作式条件反射人类的条件反射人类的条件反射w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大脑皮层系统w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系统称w光、声等具体刺激信号称为第一信号,语言、文字是第一信号的信号,所以称为第二信号。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w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w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学习和记忆的机制w神经生理学机制w神经解剖学机制w神经生物化学机制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医学精品课件:讲义-神经.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482416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