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川崎病 诊断 治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1/13/202311、何为川崎病?2、川崎病的诊断3、川崎病的治疗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13/202320101川崎病川崎病何为川崎病?何为川崎病?1/13/20233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1、皮肤黏膜淋巴综合症2、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3、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黏膜皮肤损伤4、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5、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6、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1/13/20234该病于1967年由日本的Dr Tomisacu Kawasaki(川崎富作医生)用日文首先报道(1974年用英文首次报告了50个病例),因此国际上称之为川崎病。
2、概述概述 Kawasaki T Kawasaki T et al.Febrile oculo-oro-cutaneo-acrodesquamatous syndrome with or without acute nonsuppurative cervical lymphadenitis in infancy and children.(Jpn J Allergol 1967;16:178)1/13/20235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KD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和种族差异。资料显示,以5岁以下儿童为统计对象,KD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病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和中国香港地区,中
3、国大陆和欧美国家,不同地区发病情况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报道均显示KD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13/20236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1.目前并不清楚2.可能与以下一些因素相关:a.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均可能引起,但缺乏直接证据证明。b.免疫激活及细胞因子:KD急性期出现免疫紊乱,包括明显细胞因子瀑布和血管内皮细胞激活,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和细胞间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异常等,造成血管壁损伤。c.遗传学背景:存在易感人群。因为KD在亚裔人群发病率显著高于白种人群;家族发病率1%,双胎发病率13%。1/13/20237基本病理基本病理期,约1-9天,小动脉及
4、其周围呈现急性炎性改变,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动静脉均受到累及,静脉损伤较少。期,约10-21天,大中小动脉全层血管炎,包括内、中、外膜均受到炎性细胞浸润,伴水肿和坏死,弹力纤维和肌层断裂,血管脆性增加,动脉壁无法承受其内部压力,特别是舒张压,导致动脉壁肿胀、变形,严重时可形成血栓和动脉瘤。期,约28-31天,动脉炎症逐渐消退,血栓和肉芽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内膜增厚,钙化,导致动脉部分或完全阻塞,动脉瘤进一步发展。期,长达数年,病变逐渐愈合,心肌疤痕形成,阻塞的动脉可再通。KD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性血管炎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好发于冠状动脉,病变位置可以区别KD和其它血管炎综
5、合征。1/13/20238主要特征主要特征KD的主要特征是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大多数CAA发生在近侧区及其分支,直径8mm的CAA的动脉不太可能恢复到正常形态右CAA可能导致阻塞或者再通,而左CAA可能发展到狭窄病变。在扩张区的内膜中层的内弹性膜的破裂使动脉壁变得薄弱,冠状动脉压力直接导致其肿胀。而在极少数情况下,动脉瘤可能会在腋窝或腹主动脉分支发展。在KD急性期,血管炎通常在发病后第7天恶化。而在轻度的疾病中,脉管系统通常在2-3周恢复正常。1/13/202390 02 2川崎病川崎病川崎病的诊断川崎病的诊断1/13/202310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好发于婴幼儿,3 mm,5岁及5
6、岁以上儿童4 mm;n冠状动脉局部内径较邻近处明显扩大(1.5倍)n冠状动脉内径z值2.0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四四)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1/13/202332 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瘤:n小动脉瘤或扩张:局部冠脉扩张内径4mm。n中等动脉瘤:冠脉管腔内径4mm且8mm,5岁发病 的儿童,冠脉管腔内径介于正常冠脉内径的1.54倍。n巨大冠脉瘤:冠脉管腔内径8mm,5岁的儿童,管腔 内径正常冠脉内径的4倍。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四四)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1/13/202333诊断标准诊断标准1.周围肢体的变化:急性期掌趾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蜕皮;2.多形性红斑;3.眼结合膜充血
7、,非化脓性;4.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呈草莓舌;5.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不明原因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川崎病如果5项主要表现只具备3项或3项以下,则需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才可确诊。1/13/202334 诊断标准的基本临床表现并非特异,因此需除外类似表现的其他疾病:病毒感染(麻疹、腺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猩红热;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中毒休克综合征;细菌性淋巴结炎;药物过敏反应;StevensJonhson综合征;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钩端螺旋体病;汞过敏反应(红皮水肿性多神经病)。鉴别诊断鉴别诊
8、断1/13/202335不完全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事实上,约有15-20%的KD患者是不完全KD。如果不存在5个或更多的主要症状,在排除其他情况下,而又怀疑KD者,可以被诊断为不完全KD。因为心血管异常在不完全KD患者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当发热存在时,CAL的发生发展并不少见,因此,即使患者少于5个上述症状,也应该进行KD评估,而不应视为轻度病情。不完全KD的诊断不能仅依据KD的主要症状,例如,婴幼儿卡介苗接种部位在1年内出现的发红和结痂以及 4岁的儿童出现的多灶性颈淋巴结肿大都是KD的特征。1/13/202336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 该类患儿的临床特征少于典型KD患儿,并非患儿表
9、现不典型,所以应用“不完全(incomplete)”KD比“不典型(atypical)”KD更为确切。Freeman AF Issues in the diagnosis of Kawasaki diseaseProg Pediatr Cardiol。2OO419:123128发生率:不完全川崎病约占总病例的10%。注意:不是轻症,恰恰相反,此型多发于高危人群,冠脉瘤发生率更高,预后相对更不好。1/13/202337 患儿具有发热5d,但是在其他5项临床特征中仅具有2项或3项,都应该考虑不完全川崎病。不完全KD的症状出现频度分别为发热75,结膜变化75,四肢末端改变70,口唇变化65,皮疹50
10、,颈部淋巴结肿胀出现频度较低35。因此不完全KD中,以发热及恢复期肢端膜状脱屑多见,而颈部淋巴结肿胀少见。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1/13/2023380 03 3川崎病川崎病川崎病的治疗川崎病的治疗1/13/202339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Nakamura Y,Yashiro M,Uehara R et al.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Kawasaki disease in Japan:Results of the 20092010 nationwide survey.J.Epidemiol.2012;22:21621.目前,对于急性期KD的最有效的抗
11、炎治疗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在发病10日内一次性给予2g/Kg的IVIG可以降低CAL的发生率(图2)。有研究表明,在日本的1991-2000年间,平均每两年内的KD的死亡数量为51例,而在2001-2010年间,由于引进使用2g/kg的IVIG,死亡数量下降至19例,下降了60%以上。1/13/202340作用机制作用机制由于KD的病因还未完全明确,所以对于IVIG的治疗机制目前仍然是猜测的,因此列出了目前的一些猜测的作用机制。4.T细胞的作用 调节辅助性T细胞因子的产生 中和T细胞超抗原 调控细胞凋亡 5.树突状细胞的作用 抑制分化和成熟 调节炎性因子的产生 6.其它 免疫分子
12、的相互作用 抑制自身抗体产生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由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结合引起的噬菌作用的加速(亲菌素作用)抑制炎症相关基因S100的mRNA 抑制由巨噬细胞产生的CCR2基因表达的MCP-1受体CCR2,C-C趋化因子受体2型;FcRIIB,FcIIB受体;FcRn,新生儿Fc受体;IVIG,静脉内免疫球蛋白;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1.Fc受体介导的效果 巨噬细胞和效应细胞上的Fc受体阻断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抑制FcRIIB受体的诱导 促进抗体清除以阻断新生儿Fc受体2.抗炎作用 减弱补体介导的损伤 减少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炎症 诱导抗炎性细胞因子 抑制内皮细胞的活化 中和微生物毒
13、素 减少类固醇的需求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节作用3.B细胞和抗体的作用 突发骨髓B细胞所有组成成分的控制 通过Fc受体信号阴性 抗体产生的选择性下调/上调 通过特异型抗体中和自身抗体循环1/13/202341处理方法及用量处理方法及用量始疗:通常在KD发病7天内给予IVIG。剂量:急性KD建议IVIG剂量为每日2g/Kg,一次性给药;或者每日1g/Kg,连续用1或2天,改为一次性给药;或者每日200-400mg/Kg,连续3-5天,分次给药。方法:在予以每日1g/Kg时,如果在第一天就能看到临床疗效,就可能没必要继续治疗到第二天。对于每日2g/Kg的一次性给药方案,在给药后的第30-60分钟内必
14、须采取较慢的输注速率并密切监测,因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如果在治疗的第1小时内(平均速率=0.01mg/Kg每分钟,最大速率0.03mg/Kg每分钟)未出现不良反应,那么就可以在12-20h内静脉滴注完,输注速率不可过快,因为可能会导致心功能不全,出现容量超负荷,输注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1/13/202342耐耐IVIGIVIG患者的患者的IVIGIVIG再治再治疗疗 在予以2g/KgIVIG一线治疗的KD患儿中,大约有15-20的患儿出现持续性或反复性发热(日本在第21次KD全国调查中占16.6%),而对于这类患者的最佳二线治疗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第21次KD全国调查显示,在323
15、1例耐IVIG患者中,91.5的患者仍被给予IVIG治疗,IVIG联合类固醇治疗占29.0,IFX治疗占4.3,免疫抑制剂治疗占3.7,以及PE治疗占2.2。大约有一半的患者经单独IVIG再治疗仍然有效。近年来,为了评估耐IVIG出现的可能性,提出了许多评分系统。分界得分小林计分法(5分;76%敏感,80%特异性)Na133mmol/L2 使用IVIG初始治疗疾病天数(=KD诊断)4天或更早2 AST100IU/L2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0%2 CRP10mg/dL1 血小板计数30.0104/mm31 年龄12月1江上计分法(3分;78%敏感,76%特异性)ALT80IU/L2 使用IVIG初
16、始治疗疾病天数(=KD诊断)4天或更早1 CRP8mg/dL1 血小板计数30.0104/mm31 年龄6月1佐野计分法(2分;77%敏感,86%特异性)AST200IU/L1 总胆红素0.9mg/dL1 CRP7mg/dL11/13/202343 有研究表明,在7259名接受IVIG治疗的患者中,有484至697例发生不良反应(9.6),其中只有68至78例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1.1)。Saji T,Sonobe T,Hamaoka K et al.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preparations for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