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课件.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霍乱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课件.ppt》由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霍乱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 治疗 课件
- 资源描述:
-
1、 霍乱教学大纲霍乱教学大纲要求要求内容内容学时学时掌握掌握 1.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2.诊断 鉴别诊断3.补液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 熟悉熟悉1.病原学2.流行病学 3.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了解了解自学自学霍乱为甲类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引言引言u 霍乱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u 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u 发病机制主要是霍乱肠毒素引起的分泌性腹泻u 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剧烈的腹泻、呕吐及由此引起的脱水、肌肉痉挛、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严重者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病原学病原学u 形态形态 霍乱弧菌属弧菌科弧菌属,革兰染色阴性。呈弧形或逗点状,一般长1.53.0um,
2、宽0.30.4um。菌体末端有鞭毛,借此能活泼运动。O139血清型霍乱弧菌在菌体外有荚膜。霍乱弧菌在暗视野悬滴镜检时呈穿梭运动,粪便直接涂片并染色,可见霍乱弧菌呈“鱼群”样排列 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病原学u 培养特性培养特性 霍乱弧菌属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碱性环境中生长更快u 抗原结构抗原结构 O(菌体)抗原 耐热,特异性高,有群特异性和型特异性两种抗原,是霍乱弧菌分群和分型的基础 H(鞭毛)抗原 不耐热,各群霍乱弧菌的H抗原大多相同u 毒素毒素 外毒素(霍乱肠毒素);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内毒素 毒素协同菌毛A(定居因子)病原学病原学u 抵抗力抵抗力霍乱
3、弧菌对热、干燥、酸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 干燥2小时或加热5510分钟,即可死亡,煮沸后立即被杀死 在正常胃酸中,霍乱弧菌能存活4分钟 自来水中及深井水中加0.5mg/L的氯,经15分钟即可杀死在河水、海水和井水中,埃尔托生物型可存活 13周 在适合的外环境中甚至可存活1年以上病原学病原学u 分类分类WHO腹泻控制中心根据霍乱弧菌的O抗原的特异性、生化性状、致病性等不同将其分为以下三群:O1群、非O1群、不典型O1群病原学病原学u 分类分类1.O1群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 古典生物型 埃尔托生物型 根据O抗原不同分为 小川型(A、B)稻叶型(A、C)彦岛型(A、B、C)2.非O1群 霍乱弧菌 编排O2
4、 O220以上血清群,一般无致病性 但是O139具有特殊性,它是1992年孟加拉霍乱流行时发现的新血清型,能引起流行性腹泻3.不典型O1群 不产生肠毒素,无致病性流行病学流行病学u 霍乱有两个发源地:霍乱有两个发源地:印度恒河三角洲古典生物型 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埃尔托生物型 从1817年至今曾有七次世界性大流行。前六次与古典生物型有关,1961年的第七次大流行与埃尔托生物型有关。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世纪年代,霍乱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称,它是对全球的永久威胁,并说“威胁在增大”。专家认为,霍乱之所以多年后卷土重来与环境恶化、卫生设施落后、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比如年秘
5、鲁霍乱肆虐,主要在于它缺少清洁饮用水。从1820年霍乱传入我国,每次大流行均波及我国,自解放后霍乱在我国得到了有效控制。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2014年全国共报告霍乱病例24例,无死亡病例,其中浙江6例,重庆3例,江苏、安徽和福建各2例,上海、江西、山东、河南和湖南各1例。报告发病率为0.0018/10万。我市多年疫情持续低发,连续2年无霍乱病例报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u 传染源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病人及带菌者 病人在发病期间可连续排菌,时间一般5天,长者达两周。中、重病人排菌量大,每毫升粪便含有弧菌107-109,轻型病人易被忽视,健康带菌者多不易检出,都是重要的传染源流行病学流行病学u 传播途径
6、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 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或排泄物污染水源或食物引起传播,其次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也起着传播作用。流行病学流行病学u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霍乱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可再次感染。流行病学流行病学n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但在我国夏秋季为流行季节,早发病在4月,最迟可到12月,高峰在高峰在7-10月份月份,有分布在沿海沿江为主的地理特点。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发病机制发病机制霍乱弧菌进入消化道霍乱弧菌进入消化道 正常情况下被胃酸杀死 进入小肠,穿过肠黏膜黏液层,附着于小肠上段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大量繁殖胃酸缺乏
7、或稀释、入侵的弧菌数量多产生和释放霍乱毒素剧烈水样便不发病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u 病理生理病理生理 霍乱病人的粪便为等渗性 钠为135mmol/L 氯为100mmol/L 钾为15mmol/L 碳酸氢钠为45mmol/L 其中钾和碳酸氢钠浓度为血浓度的2-5倍,因此霍乱可出现电解质、酸碱失衡(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脱水可出现循环衰竭,进一步发展则可引起急性肾功衰竭。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u病理解剖病理解剖 皮皮 肤苍白、干燥、无弹性肤苍白、干燥、无弹性脱水脱水 心、肝、脾等实质脏器缩小心、肝、脾等实质脏器缩小 胃肠道浆膜层干燥,肠黏胃肠道浆膜层干燥,肠黏 膜轻度炎症
8、,苍白水肿,粘膜面粗糙,肠腔内充满膜轻度炎症,苍白水肿,粘膜面粗糙,肠腔内充满 米泔水样液体米泔水样液体 肾脏肿大,肾小球及间质毛细血管肾脏肿大,肾小球及间质毛细血管 扩张,肾小管上皮肿胀、变性及坏死扩张,肾小管上皮肿胀、变性及坏死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 潜伏期:潜伏期:13天(数小时5天)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 临床分期临床分期1.泻吐期2.脱水期3.恢复期或反应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泻吐期泻吐期 数小时或12天,先泻后吐先泻后吐,一般无发热无发热(O139除外)腹泻腹泻是发病的第一症状,多数不伴有腹痛不伴有腹痛(O139 除外),少数可有腹部隐痛,无里急后重。起初大便含粪质,后为黄色水样便或“米泔
9、水米泔水”样便样便,无粪质。有肠出血者可排出洗肉水样便。大便量多次频,10余次/日,甚至排便失禁。O139 型特征是发热,腹痛常见(占40%50%),可并发菌血症等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呕吐呕吐 发生在腹泻之后,多为喷射性,次数不多。呕吐物初为胃内容物,后为水样,严重者可呕出米泔水样液体,少有恶心。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 脱水期脱水期 此期一般为数小时至23天脱水 轻度轻度 皮肤黏膜稍干燥,皮肤弹性略差,一般失水1000ml 中度中度 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声音轻度嘶哑,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约失水3000-3500ml 重度重度 皮肤干皱,声音嘶哑,眼窝下陷,两颊深凹,舟状腹,神志淡漠或不清的“霍乱面
10、容”,病人极度无力,尿量减少,失水约4000m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尿毒症及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增快,严重者出现Kussmaul呼吸,甚至意识障碍肌肉痉挛 低钠引起腓肠肌和腹直肌痉挛,表现为痉挛部位疼痛和肌肉呈强直状态低血钾 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鼓肠,甚至心律失常循环衰竭 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甚至触及不清,血压下降或测不出低血容量休克。由于脑供血不足,脑缺氧而出现意识障碍,开始为烦躁不安,继而呆滞、嗜睡甚至昏迷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 恢复期或反应期恢复期或反应期 症状、体温、脉搏、血压恢复正常。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 临床分型临床分型 根据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三型临床表现临床表现u大便次数 10次以下 1
展开阅读全文